為什麼蝙蝠是哺乳動物,卻是「蟲」字旁?

2020-12-14 騰訊網

古代造字對蝙蝠使用了蟲字旁最初是對不同生物的分類識別,蟲字旁的蟲與昆蟲的蟲最初指的都是蟲子嗎?當然不是,蟲字旁的蟲不一定全指昆蟲,它們文字演變中有著不同的樣式與解釋。

蝙蝠為什麼會被加上蟲字旁?古代的生物識別

文字創造首先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有關係,文字是約定俗成的,大家都這樣認為,就延續最初的用法。古代人們識別不同生物,首先就會有不同叫法,蟲這個叫法指的就是地上爬的,用於區別於天上飛的鳥,與水裡生活的魚而言的。

比如老虎叫大蟲,會飛的大多都加個鳥字結尾,水裡遊的加個魚字結尾。還有很多有趣的發現,比如下圖這個復齒鼠就被稱作寒號鳥,因為它會飛。但它就是個臉面似狐,爪子似鴨、雙眼如貓的尖嘴鼠,以植物為食,還會在地上爬,又稱作寒號蟲。

那麼蝙蝠長得與復齒鼯鼠差不多,也會飛,為啥不起個帶鳥的名字?

這個問題要從人民創造文字開始說起(文字創造與文字的流行大多是生活中所見所聞約定俗成的,而排除倉頡造字與結繩造字),蝙蝠在生活中相比復齒鼯鼠常見,最初勞動人民創造這個文字的時候,首先對常見的生物進行分類,所以蝙蝠從甲骨文(上圖象形的樣子)到篆文(撰寫的文字)的演變中,考慮其不好符號化,所以創造文字的時候考慮其特點加上了蟲字旁,變成了爬行類的識別文字。

蝙蝠除了蟲字旁以外還有個「扁」,這個「扁」的本義是寬而薄,「蝙」的本義為由前肢演化出寬薄的翔翼。從解釋來看蝙蝠這個字已經對其會飛的特點是因為前肢與展開的寬薄的部位進行解釋,用於區別鳥類的翅膀。

而如復齒鼯鼠的比較少見,大家後來發現這個生物,找不到古文的對照,因而不好造字,就只能給個鳥的名字和蟲的名字,所以很多生物不是太常見的,只給了大概名字,變成了民間不同的叫法,文字上沒有進一步演變。

昆蟲的蟲與蟲字旁的蟲

我們再來看下,除了蝙蝠很多爬行類、軟體類、兩棲動物都用了「蟲」字旁,比如:蛇、蜥蜴、青蛙、蝸牛、蝦、蛤蜊等。衍生那麼多蟲字旁與昆蟲的用法相同嗎?

其實昆蟲的蟲與蟲字旁的蟲子在古代就已經區分開了,只是簡體化以後,找不到了象形文字演變的證據,致使區分起來比較麻煩,所以今天咱們來看文字演變過程的區分。

第一,單個「蟲」本字在古代文字中是「(huǐ)」,這個字就是一種毒蛇,所以給爬行類加上蟲字旁依據是虺的爬行特點,首先給一批蛇類蝮、蟒、蚺加上蟲子,後來把會爬的都加上蟲字旁,代表像蛇一樣的動物。

第二,昆蟲的蟲呢?文字最早為「蟲」,還有楚簡文字裡描繪為兩個蟲組成的文字,如「蟁」。在甲骨文的演變中,很多類似蟲子的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的象形文字與昆蟲的「蟲」象形文字比較像,所以把一些節肢動物、軟體動物也加上了蟲字旁,是因為它們像蟲一樣的動物。

所以蟲字旁組成的文字不僅包含爬行類動物、節肢類動物、軟體動物,當然也包括昆蟲。

相關焦點

  • 揭秘為什麼蝙蝠是哺乳動物,卻是「蟲」字旁?原來還有那麼多學問
    為什麼蝙蝠是哺乳動物,卻是「蟲」字旁?我們先來看「蝙蝠」二字的造字法。《說文解字》稱:「蝙蝠,服翼也。從蟲,畐聲。」那麼,古人為什麼用「蟲」字旁來做它的偏旁呢?是不是搞錯了?不是!於是《爾雅·釋蟲》稱:「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因為蝙蝠是有腳的,所以用蟲字旁也合情合理。「豸」是什麼呢?本來是指長脊動物,如貓、虎之類。但在此時解釋為無腳的蟲,體多長,如蚯蚓之類。可見這個字的含義也是不斷變化的。
  • 為什麼這麼多疾病來自蝙蝠?答案在這裡
    棲息密度極高  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哺乳動物策展人布魯斯·帕特森說,蝙蝠擁有的一些獨特特點或許使它們能攜帶大量病毒。這種哺乳動物「極其喜歡群居」,大部分時間都聚集在一起。在夏季,全球規模最大的蝙蝠群會降落在德克薩斯州布拉肯洞穴,屆時會有逾1500萬隻墨西哥游離尾蝠聚集在那裡。在這個洞穴裡降生的小蝙蝠的棲息密度極高。
  •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比人類更自律卻因病毒面臨被「滅族」
    蝙蝠是上千種病毒的天然宿主,有研究認為每種蝙蝠平均攜帶近20種可能使人生病的病毒。蝙蝠會威脅到人類的病毒數量最多,是排在第二位的哺乳動物的兩倍。蝙蝠可直接將病毒傳染給人類,也可能會先傳染給靈長目動物,再傳給人類。另外,蝙蝠群居的習性給病毒的傳播提供了完美的環境,超高密度的群居讓病毒能夠快速地傳播。
  • 毒王蝙蝠為什麼這麼毒,可能是為了飛行,不得不做出的犧牲!
    在我們的印象中,會飛的動物屬於鳥類,鳥類屬於脊索亞門的鳥綱,而蝙蝠屬於脊索亞門中的哺乳綱,那麼屬於哺乳綱的蝙蝠為什麼具有飛行的能力呢?蝙蝠為什麼會飛?大概在2億年前的侏羅紀,最早的哺乳動物開始出現,此時由於恐龍還沒有滅絕,再加上哺乳動物無論是體型,還是咬合力都不能與恐龍競爭,所以當時的哺乳動物只能以樹棲、夜行(也有一部分生活在地下)的方式為生。
  • 英媒:為什麼蝙蝠有那麼多種類?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英國《焦點》月刊近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蝙蝠有那麼多種類?對於這個問題,文章給出答案稱:世界上有1200多種蝙蝠,佔了哺乳動物種類的近五分之一。其中一部分原因為蝙蝠是唯一能撲翼飛行的哺乳動物,也就是說蝙蝠種群能夠遠距離遷徙,在地理上彼此相隔甚遠,從而演變出不同種類。而美國麻薩諸塞大學201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多樣性也可能是因為不同種類蝙蝠的飲食傾向於高度專門化。也就是說,假如一種基因突變導致頭骨形狀的變化或者下頜咬合力的變化,一隻蝙蝠可能就能吃這一區域其他蝙蝠所不能吃的水果或昆蟲。
  •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一切都是為了飛行!
    蝙蝠應該是最成功的哺乳動物之一,因為它是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它在地球上存在的歷史超過8800萬年,躲過了白堊紀晚期的生物大滅絕。古生物學家發現4900萬年前的蝙蝠體型和現代蝙蝠幾乎沒有差別,表示它的體型已經趨近完美!除了兩極以外,地球上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比人類活動範圍還要廣!
  • 為什麼蝙蝠攜帶大量致命病毒,自己卻安然無恙?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推斷,作為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的最初宿主,蝙蝠可能也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蝙蝠不僅攜帶冠狀病毒,還攜帶伊波拉病毒、漢坦病毒、狂犬病毒等數千種病毒,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病毒庫。為什麼蝙蝠如此受病毒的「青睞」,自身卻不易受病毒的傷害?蝙蝠是什麼樣的動物?
  • 原來我們都誤會蝙蝠了!1200種蝙蝠中,只有這3種是會吸血的!
    ,有人居然說蝙蝠都會吸血!加上蝙蝠們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所有人似乎都對它們畏懼三分了。今天,筆者就要為蝙蝠們「討個公道」!原來我們都誤會蝙蝠了!1200種蝙蝠中,只有3種是會吸血的!啊!不!只有3種是會「舔血」的!蝙蝠既然不吸血,那它們平時吃什麼?是哪3種吸血蝙蝠?
  • 為什麼蝙蝠是萬聖節的象徵,可怕的起源故事
    如果您是全力以赴的類型,則您的房屋可能已經被燈籠,黑貓,巫婆帽和蝙蝠的象徵所覆蓋。無論如何,這些滅蚊的哺乳動物如何與怪異的季節聯繫在一起?有幾種不同的理論。Brown)記錄說,在20世紀初期,許多美國人將蝙蝠與死亡或倒黴聯繫在一起。墮落的天使阿里爾(Ariel)常常被描繪成騎著蝙蝠,可追溯到莎士比亞時代。他們是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動物蝙蝠是唯一飛行的哺乳動物,有些文化認為它們是「極限」動物-不是鳥,不是哺乳動物。還有什麼門檻嗎?。
  • 《蝙蝠和雷達》揭開蝙蝠探路的秘密(內附練習題)
    2.板書課題(蝙蝠和雷達)注意「蝙蝠」兩個字都是蟲字旁設計意圖:通過播放視頻,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自然地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3.討論識記方法:偏旁歸類法:蝙、蝠、蠅、辯析形近字:蠅、繩4.學生在書寫時,教師巡視指導,並表揚寫得比較好的學生,以激勵他們認真書寫。設計意圖:可以提升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 和肉有關,為什麼是月字旁?
    字旁,而不是「肉」字旁,自己以前根本沒注意,所以回答不出來,還被孩子嘲笑,問我是不是知道。        為此,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明明和「肉」有關的字,卻是「月」字旁。        先看商朝時期的甲骨文,周朝時期的金文兩種字體。
  • 蝙蝠不僅「毒」,心跳每分還1000次,為什麼壽命卻能高達30年?
    還有在哺乳動物中,新陳代謝(其與心率有關)、體重和壽命之間有一個相對簡單的關係。在大多數情況下,隨著哺乳動物體型的增大,新陳代謝會減慢,壽命也會延長。 當然也有例外,我們人類就是其中之一,我們現在的壽命大約是同類型哺乳動物的四倍,例如熊的體重往往比我們大很多,但很少能活過30歲。
  • 可怕的蝙蝠?科學家們正在從蝙蝠身上尋找長生秘訣
    蝙蝠是所有哺乳動物中體型最小的,它們的壽命應該偏短才對。但實際上,不少蝙蝠的壽命比預期的要長。相對於體型而言,在比人類壽命長的19種哺乳動物中,其中18種是蝙蝠(包括大鼠耳蝠),另一種是裸鼠。
  • 為什麼沒有綠色哺乳動物
    小時候,我們經常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雞為什麼要下蛋?為什麼晚上是黑的?豬為什麼不會飛?為什麼沒有外星人來訪?
  • 關於蝙蝠の東西方冷知識!古老的吸血鬼!為什麼人類會吃病毒之源的蝙蝠?!
    蝙蝠取食的地方多是選在人類居住的地方,蚊蟲豐富、瓜草茂盛,無形中就增加了蝙蝠體內的病毒跨種傳播的機會。儘管蝙蝠是一個 「會飛的生化武器」 ,卻極少誤傷了自己。上百種病毒卻沒有一種對蝙蝠有效?這個情況引起動物學家的關注。細細探究後, 甚至發現 它們體內 還有 現存哺乳動物病毒的「祖先」支系。
  • 慈心 • 護生之《蝙蝠鼠中仙》
    古今中外,人們對蝙蝠毀譽參半。唐代詩人孟浩然寫道:「蟲之屬最可厭莫如蝙蝠,而今織繡、圖畫皆用之,以福同音也。」 得益於漫畫中的超級英雄「蝙蝠俠」,蝙蝠的形象在今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確,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樣飛行的哺乳動物,蝙蝠是鼠中仙。
  • 既然蝙蝠攜帶那麼多病毒 為啥不直接消滅掉?
    從新冠疫情爆出與蝙蝠有所關聯開始,這種會飛的哺乳動物就幾次三番被拱上熱搜,隨即成為眾矢之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相關信息被人們所了解,尤其是蝙蝠作為「病毒儲存庫」的特質,讓大眾對它們從恐懼到厭惡,甚至有人提出:既然它們的存在具有如此大的威脅性,為什麼不能直接把這種動物消滅掉?
  • 蝙蝠是什麼進化來的?
    蝙蝠蝙蝠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是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哺乳動物;除一般哺乳動物的特點外,還有一系列適應飛行的形態特徵。最小的是混合蝠,體重僅有1.9克,翼展16釐米;一些狐蝠的體重可以超過1.3千克,翼展可達1.7米。蝙蝠全身骨質輕,頭骨癒合程度較高,肩帶發達,胸骨具龍骨狀突起。後肢脛骨、腓骨退化。
  • 月字旁的字,為什麼很多都跟身體有關?
    『月字旁』經常見,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像肝、膽、肺、腑這類表明器官的漢字,都有『月字旁』呢?簡單點說,現用的『月字旁』其實是『肉字旁』,其寫法與真正的『月字旁』差別微小,時間長了、一來二去,『肉字旁』就成了『月字旁』,所以……。
  • 騙字為什麼是馬字旁
    【騙】,這個字大家都很熟悉,相信有不少人也被騙過。但是,為什麼騙字是一個【馬】字呢?按照道理,騙人一般用的是語言,用言字旁的【諞】字更加合理。為什麼偏偏是【馬】字,騙和馬有什麼有關嗎?也有人說,其實就是【諞】字寫錯了,寫成了【騙】。後面就一直用這個【騙】字了。還有人認為,騙字本身就是一個騙局。當你去分析【騙】字為什麼用的是馬字的時候,你就已經被騙了。說用馬跑得快來表示騙人需要的是速度,這個想法看起來不錯,但是這是胡亂的猜想,沒有依據,也不夠合理。騙人不一定要快,可能有的人被騙了一輩子還深陷其中。真正騙你的人又怎麼會讓你知道他騙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