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懷孕之後,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腹中的胎兒是否可以正常發育。隨著孕期一天天的增加,身子一天天的沉重起來,很多孕媽媽會無形中徒增很多的煩惱,比如自己的身體內的營養能夠滿足胎兒的日常攝入麼?或者自己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才不會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呢?畢竟在現實生活也出現過很多次因營養不良而導致胎兒出現意外的情況。
同事小戴最近生了二胎,雖然是足月順產,但嬰兒的體重卻還不到五斤。孩子看上去面黃肌瘦,難免讓人心疼。原來寶寶出生之後由於體重不達標,被歸為低體重兒,還在醫院的保溫箱裡養了一段時間醫生才讓出院。每天需要花費5000元的護理費,整體算下來,比正常的孕婦足足多花了五萬。
後來問起孩子體重低的原因,小戴非常的內疚。在懷孕期間,小戴曾長時間的出現過頭暈目眩,身體不適的情況,但由於是第二胎,憑藉第一胎的經驗小戴一直認為不會有什麼大事兒,只要胎動正常就沒問題,可誰知道最終會出現這個的結果。直到生完孩子,醫生見狀才得知,這是因為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了營養不良的情況導致胎兒體重偏低。
孕媽媽要清楚一點,在孕期自身的狀況和胎兒有著直接的聯繫。當身體出現不舒服的情況一定要重視,提早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可以有效預防胎兒出現發育遲緩等情況。
在孕期,媽媽如何知曉胎兒發育是否正常呢?可以觀察身體是否出現了以下情況。
1. 胎動不正常
隨著胎兒慢慢的增長,在13周的時候就可以真正感受到胎動了,而到了18周以後胎動會越來越明顯。但如果在孕期五個月後還不能感受到強烈的胎動,孕媽媽就需要特別留意了。
有時候可能會因為胎兒的發育遲緩,力氣太小,才會導致孕媽媽感覺不到胎動。當然有時候可能是因為孕媽媽的子宮壁比較厚才感受不到劇烈的胎動,但這些都只是常識,在沒有醫院檢查數據的支撐下,不可妄自揣測自身的問題。
2. 身體出現不適
當孕媽媽出現營養不良時,會出現很多症狀,比如頭昏,氣色不好這說明是貧血的症狀,需要及時的補充鐵的元素。若出現小腿抽筋兒,關節疼等症狀多數情況下是缺鈣的表現,要及時補充鈣。在懷孕期間,孕婦如果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那胎兒也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因此對於身體的不適,孕媽媽一定要重視起來。
3. 妊娠反應提前停止
孕媽媽們應該都清楚,懷孕前三個月是最不穩定的階段,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階段,也是發生胎停機率最高的階段。因此孕早期應該是反應最強烈的時候。但如果還沒到四個月,孕期反應就停止了,其他的一些正常妊娠反應也消失了,孕婦就要注意了,及時去醫院做身體檢查,觀察胎兒的發育情況是否正常。
懷孕期間孕媽媽是最新辛苦的,但即使再辛苦心裡也是很幸福的。孕期要記得不要長時間熬夜,熬夜對身體氣血會有很大影響,保持良好的作息,給胎兒一個穩定的生物鐘。另外營養攝入要均衡,為胎兒的發育提供全方面的營養供給。最後就是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給胎兒提供良好的發育環境,讓他健康地成長。
今日話題討論:您在孕期是否出現過營養不良的情況呢?您是怎麼解決的呢?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