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時「無法靜坐」,「雜念」太多怎麼辦?這些答案都在這!

2020-12-14 瑜伽徒聊瑜伽

練習冥想所需要的事物隨時都在身邊:你的呼吸和你的心跳,不用特殊的器具。只要你注意到呼吸,就能獲益;只要能感覺到心跳,就是幸福。

首先,如果你考慮學習冥想,那就是個開始。不用為了沒有做什麼而感到羞愧,要知道你已經考慮去做了。多思考一下這件事,回想自己聽過的故事與概念,列出冥想讓你不舒服的地方,以及吸引你的地方。

你可以慢慢地調節,有些步驟不用那么正式,在哪裡做都可以,隨時都可以注意自己的呼吸。想到的時候就練習一下節奏呼吸,或是延長呼氣。如果你平常時候能夠習慣的話,開始正式練習冥想也就沒有那麼難。

若是半夜醒來睡不著,可以坐在枕頭上進行節奏呼吸,直到睡意再度襲來。如果無意識讓你晚上一直睡不好,的醒來冥想的話,也許你必須多注意一下這個信息,增加練習的分量。

無法靜坐

「我沒辦法靜坐那麼久,我感覺不到冥想的幫助。」

身體的特性就是要動,保持不動是很折磨的事情。如果靜坐對你來說像是酷刑,那麼你可以在動的狀態下練習呼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走路練習呼吸。

坐下來的時候,神經系統會改變成適合冥想的形態。有所動作時,除非特別注意,否則很難感覺心跳。當然,壓力感知也是全面運作,感覺過載的狀態無法得到片刻舒緩。在動作時無法細緻的呼吸,精微的情緒也完全被掩蓋。因為以上眾多理由,最好還是坐下來,讓身體保持挺直不動。當然,只要在專注呼吸與心跳的情況下,是可以採取身體比較舒服的姿勢的。

一旦感覺到心跳,就比較容易靜坐了。心跳是通往內在世界的入口。

你可以逐漸增加靜坐的時間,先從五分鐘開始,設鬧鐘提醒你時間到了,慢慢延長到十分鐘。

內在世界只有入口看起來比較嚇人,裡面是一座美麗的宮殿,外面看起來像是廢墟。這是你在之前只有睡著時才會造訪的宮殿,黑暗中可能會感覺很可怕,但只要內裡有一點光,就能展現這個地方的美麗。事實上,這是你真正的家,而且提供了你所有「家」的要素,非常安全,永遠不會背叛你,外頭的戰爭不會侵害到這座宮殿的內在。

雜念

「只要我想開始進行心律轉化法,我的思緒和周圍的雜音就會讓我分心,打斷冥想。」

首先要接受一個概念,你的思緒會不斷地產生想法,這是思緒的工作。你無法把思緒關掉,能做的只有專注在練習上。

思想有許多層次,包括邏輯、直覺和精微感知等部分。對思想來說,所謂的桌子可以指某張特定的桌子,或是桌子的用途,與桌子相關的記憶等等。

要怎麼將心智調到「較高」層次,讓自己探索天性的本質呢?需要訓練,而訓練是有步驟的。你的想法有時候來自你的內心深處,反映在你的思想運作。這樣非常好,就像用收音機聽到巴哈彌撒曲一樣。但有時候思想產生的是類似收音機廣告的東西,甚至是接收不良的雜音。

我們可以先將自己平常思考的層次比擬成小孩吵雜的聲音。通常我們不會覺得小孩很煩,他們喜歡玩耍,喜歡發出聲音,他們的思想就像新奇的玩具一樣,他們喜歡試試看自己能做些什麼。

你的思想可以充滿小孩的聲音而不覺得幹擾,因為你知道他們是孩子。

我喜歡使用的另一種比喻,是將我的思想輸出當成電腦屏幕。你不覺得電腦很神奇,能做很多事情嗎?我靠思想過活,但我也明白思想有相當大的極限。如果無法用深層而優質的情緒餵養,思想會變得機械化。所有在心智屏幕播放的圖像都有一個類似之處。這些影像都是屏幕圖像,但我們如果一直觀看屏幕會覺得厭煩。雖然電腦無法關機,不過我們可以移動屏幕,把圖像投影在牆上。只要忽視腦中的想法,這些想法就會失去吸引力與強迫性。想要「換頻道」的話,就必須關掉目前放映的節目。這是調整思緒中的關鍵步驟。

譬如你正在靜坐冥想時,有一臺消防車從外面開過去。你的大腦有一部分像小孩一樣衝到窗前,產生許多關於消防車的想法,像是火、住宅、你的家等等。但大腦比較成熟的部分對警報聲沒什麼興趣。這種沒興趣就是在釋放。這是思緒訓練的前半部:思緒產生的只有想法,沒有任何想法會有趣到讓你非注意不可。

當你對外在的感官經驗有興趣時,你的思緒就聚焦在此。而當你的興趣移往內在經驗時,你的思緒焦點也會跟著轉移。當你對心律轉化法有興趣時,你的思緒就聚焦在心律轉化法上。

你的興趣就是思緒的方向。所以要讓思緒保持在練習上,就必須讓練習變得有趣。你可以想想自己為什麼想要學習冥想,目標越明確,產生的動機就越強烈。另一部分的訓練,是建構控制思緒的能力。訓練的第一步就是靜坐。

在你擁有了能夠主動轉移興趣的能力,並且建構起控制思緒的能力之後,進行心律轉化法時出現的想法就變得非常重要。要看重這些想法,因為這是無意識在對意識說話,所以要去覺察這些想法的意義。

你可能會收到類似命令句的信息:「去做!」這樣的想法通常會讓人照著去執行,因為感覺非常有啟發性。但你要如何分辨這只是看似靈光乍現的尋常電腦圖像,還是真的來自內在指引的珍貴信息呢?我們可以這樣測試:

不管產生的想法多麼獨特、有創意,與你所面對的問題有多麼契合,都先把內容記下來,不要去執行,把想法壓回思想意識表面底下的無意識中。過一會兒,這個想法會再度浮現。這次是以不同的形式,但還是看得出是第一個想法的進化版。進化的原因是,之前我們有意識地覺察到,然後將它壓回它的起源,讓想法繼續成熟並擴大範圍,現在,進化成更有智慧的想法,現在,第二次壓下它。等到想法第三次浮現時,就可以執行了。第三個版本才是正確的想法。這個過程可能一次單獨冥想就完成,也可能需要很多次冥想。檢視過程後留下的想法是非常珍貴而特別的,請將內容記下來。

#春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

相關焦點

  • 靜坐和冥想,聆聽自己內心最大的聲音
    每天確保花時間待在一個安靜平和的地方,這是對自己心靈的澄淨和內在平和的承諾。我們通過靜坐冥想,在規定的時間知道我們自己在做什麼,我們生活的真理在哪,以此最大限度地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從而悟出人生真諦。
  • 靜坐冥想與高峰經驗
    例如,你可能覺得昨天晚上做愛時就有這種感覺:當你和另一半親密地結合時,你發現自己的思緒平息下來,感受到豐富的熱情與滿足。在這種無我的交流中,你忘掉日常的焦慮和身體心靈的紛擾,讓自己全心投入。或者在你細心、專注修剪玫瑰時,感受到靜坐冥想的那種境界。由於你深深投入照料玫瑰花的過程,外界其他事物似乎都離你很遠很遠,時間也不重要了,你所感受到的只有溫暖而清楚的感覺和意識。
  • 練瑜伽,靜坐冥想用什麼「口令引導詞」?
    最近,有很多新伽人老師諮詢,在靜坐時候,該說什麼引導詞,其實瑜伽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任何音樂以及引導詞的。不過,瑜伽初學者在剛開始覺知力比較差,無法自我控制進入狀態的時候,音樂以及引導詞可以用來很好的輔助。
  • 靜坐冥想的秘密
    他的秘密就是長年持續的靜坐冥想,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跟大家探討的主題,什麼是真正的靜坐冥想?靜坐冥想到底對我們有哪些幫助?       冥想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傳承,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支持,我們中國的道家儒家佛家都非常認可冥想靜坐,他們一致認為「靜能生慧,靜能正道,靜能開悟」。
  • 薩提亞冥想 —— 初學者如何冥想訓練
    經常冥想不僅有助於緩解工作壓力,還能增強抵抗力,那麼初學者想在家練習冥想,改如何進行呢?冥想時的著裝也有講究,最好穿著鬆軟的衫褲,因為任何緊束的服飾都會令你在冥想時感到不適。靜坐時,以自我暗示的方式令自己全身放鬆。每放鬆一個部位,便幻想扔掉了心裡的不安和焦慮。如此靜坐10來分鐘後,身體便不會再感繃緊和壓力。
  • 冥想練習的5個誤區,初學者都中招了
    有不少冥想的初學者,在練習一段時間後,總感覺不得要領,無法體會冥想的精髓。這也許是因為,你從一開始,對冥想的理解就錯了。冥想不是吃苦,人不會對一件令自己痛苦的事充滿好奇。如果在每一次練習之前,你都需要做很長時間的心理建設,強迫自己投入,那就與練習冥想的初心背道而馳了。靜坐,只是培養並加強冥想成為生活方式的方法,你可以選擇這種方法,也可以選擇其他方法。
  • 習練瑜伽和靜坐冥想時,會經歷四種呼吸狀態,你都有體驗過嗎?
    習練瑜伽和靜坐冥想時,會經歷的四種呼吸狀態,你都有體驗過嗎?第一種,慢吸慢呼,能夠讓我們變得平靜、安定。在剛開始習練時、習練結束時,或者在體位Asanas的保持過程中,我們通常會感受到。這忽然讓人想起,「佛寶贊」中「覺道雪山峰」,為什麼是雪山峰呢?不是在菩提樹下嗎?我覺得,這並不矛盾,菩提樹下的是「身體」,雪山峰的是「心念意識」,因為涅槃的境界沒有熱惱,所以是「清涼地」。這種淨妙、清涼、堅固、人跡罕至、寂靜喜悅之境,與我們日常生活之境是不可相提並論的,你嚮往嗎?
  • 靜坐冥想:沒那麼玄奧,沒那麼高不可攀,只是日常裡最精緻的跋涉
    每天中午之時,坐在辦公室或休息區,靜坐冥想,忙碌之餘,給自己做個深度的放鬆,調整好自己精神狀態,準備迎接下午和晚上的「行程」。同時,及時地檢視自己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等此時所處的狀態,是否都在有序發展?是否都在可控狀態?有需要優化或摒棄的嗎?今天的目標都能順利達成或者超額、超質完成嗎?
  • 靜坐冥想:把握微小波動,在相對時間裡,超前知與行
    靜坐冥想,並不是一動不動,而是一系列動態調整的過程。從粗糙到精細,從外在到內在,相信你所覺察到的,並順隨它所給予的信息去做溫柔的試探和調整,一旦確定下來,又進一步深入。這像極了探險,對世間萬物、內心世界、自然宇宙的探索、覺察、認知,嘗試著把握住那些微小的波動,然後,在相對時間裡,超前的「知」與「行」。靜坐冥想時,人坐在這裡沒有移動,但是內在的變化卻是持續在發生,呼吸、心跳、脈搏、意念、情感等等,就像是一個精密儀器,系統地運作起來、協調著、平衡著。
  • 今天,你靜坐冥想了嗎……
    美國著名《時代》雜誌封面故事報導,美國各地的學校、醫院、律師事務所、政府機構、公司行號和監獄開靜坐班的越來越多,簡直到了「很難躲避靜坐」的地步。   八月四日這一期的時代指出,機場裡面祈禱教堂、網絡亭旁邊,會有標示清楚的靜坐室。
  • 在家如何練習瑜伽冥想?初學者可通過這6個步驟進入深度靜坐冥想
    通過有規律地冥想練習,甚至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質量。許多人常年被消極心態壓得喘不過氣來,而冥想可以幫助我們從壓力中解脫出來,找尋到我們認為不可能實現的寧靜。消除內心障礙。冥想有3個方面:首先是普通的冥想技巧練習,能讓我們進入冥想狀態;其次是對冥想狀態的體驗;最後是在日常生活中享受這種狀態。
  • 正念冥想:一種讓你變得更有智慧,更加幸福的簡單方法
    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是一個巨大的庫存,通過冥想可以打開潛意識之門,為我們創造強大的內心力量。通過靜坐冥想,可以安撫我們的思緒,釋放過去的傷痛,幫助我們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快樂,升華我們的思想,由內而外撫慰我們的心靈。1冥想是什麼?
  • 我的冥想體驗
    畢竟不才也還是靠腦子吃飯,每天雜念紛飛跟菜市場一樣喧囂,適當的打坐冥想之後,真的感到神清氣爽,靈思如尿崩。冥想,就是一場精神按摩。對於不明所以的人來說,會覺得打坐冥想是在裝逼,或者唯心主義的宗教信徒。有時候朋友聊天說最近工作情感事情很多,煩躁不安,夜夜失眠頭暈腦脹,吃了藥也沒用。我說你可以試試打坐冥想,結果來一句我又不信佛,這玩意兒管用嗎?
  • 咖啡冥想的各種疑問,答案在這裡!
    任何一個業力種子成熟,呈現到我們的世界,都少不了星巴克四步驟,而咖啡冥想是比前三步驟加起來都重要的一步。在沒學習金剛智慧之前我們往往不做咖啡冥想。不重視咖啡冥想的結果是:你所種的好種子沒有得到照顧,澆水施肥等,生長會非常緩慢,會在你的意識裡面沉睡很多年,甚至到你的生命結束都沒有看到好種子的打開。這樣你可能會懷疑星巴克四步驟的有效性,而這是非常不好的種子。所以,咖啡冥想一定要做,還要好好做。
  • 靜坐冥想每日15分鐘!減肥、美肌,提升記憶力!6個常用到的坐姿
    要跟未曾靜坐冥想(Meditation)過的人具體地形容這種心靈修煉,那就像是「洗熱水澡」!靜坐冥想不用放肆高歌,也不用真的有水,就恰似有一股暖流傳遍身體的細小角落。若然每日持之而行地進行15分鐘冥想,讓自己在身體內在及外在世界裡「冥想遊」,還可以達到減肥、美肌,增強記憶力等等的神奇功效!為你推薦的6種冥想坐法,由今天開始一起靜坐冥想吧!冥想可提升專注力、記憶力?靜坐冥想源自印度,透過靜觀內在或動作達到意識變化,當中包括整頓呼吸,排除外在刺激,集中注意力等等。
  • 打坐、靜坐的方法和好處!
    一般健身者,可以從單盤(一側小腿貼地,另一側小腿架在其上)開始,可以墊個坐墊,然後雙腿盤坐,即兩隻腳都架在對側腿的大腿上,上身保持挺直,雙手交叉虛放在肚臍處,沉心靜氣、排除雜念,打坐20—30分鐘即可。  參禪打坐的好處:    據悉,「閉目養神」是人在感覺疲累時,常用的一種方法,而實際上,最近一些科學家透過研究發現,像這樣的靜坐還增強大腦的活動能力,讓人有更靈敏的反應。
  • 靜坐冥想: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這是毛澤東主席在其23歲、1917年寫的一篇長達4000餘字的作文、《心之力》、開篇之句。剎那,攝受人心。近日,心外無物、心外無物、心外無物的念頭一直在那裡徘徊,忽然間,再一次想起這句話。在靜坐冥想中,獨天地悠然之往來,心外無物。
  • 冥想是什麼意思 如何進入冥想狀態
    冥想是一門很多人都不熟悉的神奇藝術,通常在瑜伽中會比較常見,它是通過改變自我意識,讓人的身心得到放鬆,達到身心和諧的功效
  • 冥想過程感覺身體不舒服該怎麼辦?|冥想100問
    同樣的冥想練習次數多了同樣的內容身體會不會沒感覺了?2. 當我冥想時,感覺身體很僵硬/很癢/麻麻,感覺心跳加速/胸悶該怎麼辦?3. 冥想時呼吸很難感受到,該怎麼辦?4.在做與情緒共處的冥想練習時候,好幾件事情一下子湧出,無法區分;當問到情緒在身體的哪裡存在時,覺得多處感覺不好,而且很難堅持做下去,很想改變平躺放鬆的體式,這個時候我該怎麼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 本期解答 -問題1.
  • 靜坐冥想,來到自己的私人聖殿,寫書,誦經
    你發現:無論遇見誰,他都是對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在這些人與事中,讓你重新審視和認知這人、這事、這世界。即便當時令你感覺痛苦、難受、悲傷、絕望、甚至羞愧,你也從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或者人性的本質、或者步入一個更契合自己的道路。總之,內心充滿了感恩,因為你深深地體會到: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目的而且有助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