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味長,面線食短

2020-12-14 人在潮汕文字坊

文/周建苗

晚上我問女兒,吃什麼呢?女兒隨口說,不是有面線嗎?炒麵線啊!我才想起,前不久「伯公生」,即是地頭老爺「伯公」生日,按潮汕地區的習俗,人們至村頭的伯公廟祭拜,祭品裡面便有面線。而祭拜之後的祭品面線,各自拿回家後,便會炒來吃。沒想到是,挑食的女兒,也喜歡吃麵線。

於是,我便拿出一捆,拆開切斷,拿了一半,炒麵線。普寧面線,也叫鹹面線,耐儲存,一向為潮汕人喜愛的麵食,而炒麵線也是有講究的。一般的要去鹹味,否則炒出的面線,很鹹,較難吃。於是,我燒了一壺開水,把面線放於鍋中,倒入開水,泡幾分鐘。然後,再將面線倒入塑料碗篩裡面,去其鹹水,再用清水衝水幾遍,便可以用來炒了。

炒麵線最佳的搭配,為炒韭菜,還有炒豆芽、包菜、蔥等的。將韭菜切成段,放入熱油鼎中,翻炒幾遍,再放於面線,放少許水,蓋上鼎蓋,燜幾分鐘,打開,再翻炒幾遍,韭菜炒麵線的美食,就這樣的完工了。這樣炒出來的面線,有著韭菜的香味,又有著面線的鹹香,很為好吃。特別是放了隔頓的面線,再用熱鼎翻炒,其韌性、香味尤甚,愈吃愈想吃。晚上,女兒也吃了好幾碗。似乎,她更為懂吃,盛了面線的碗中,再加入辣椒醬,更是美味。

記得小時,能吃一頓韭菜炒麵線,是一種奢望。經常的,母親用面線祭拜神明後,便放進竹花籃蓋著,吊於屋內樓棚釘著的釘子上,孩子夠不著的地方,怕孩子偷吃。家中有客人來時,好才會用棍子挑下掛在樓棚杉上的花籃,炒麵線招待客人親戚。以後孩子沒什麼零食吃,嘴饞,總會趁家中大人不在家時,搬來高凳子,站上去扶著竹花籃放下來,扯裡面的面線,藏於口袋中,跑出去外面,偷偷吃。不少潮汕農村的孩子,吃麵線便是童年的美好回憶。

普寧面線,一向以來頗負盛名,民間俗語有「普寧面線貴嶼朥餅」「普寧豆醬仙城束砂」之說,是獨具特色的傳統地方美食。普寧面線是金黃色,細長的,像紗一樣的纏成一捆一捆的。出售時,是以捆論斤來稱的,一捆有一斤多,也有二斤多,十幾元至二十多元不等。普寧面線的由來,暫從地方記載中找不到相關資料。而面線,也是福建省閩南等地區一種特有的傳統麵食小吃。廈門叫「面線」,泉州本地叫法「面幹」。

相傳,福建面線起源於南宋時期,至今有八百多年歷史。正宗的面線為純手工拉成,面身細如髮絲,煮熟後成透明狀,入口綿軟,營養豐富,易於消化,是老人、孩子、病人滋養身體之佳品。而潮汕人,系歷代從中原南下福建後遷入粵東地區的早期漢人後裔,其方言、飲食文化似於福建了。故普寧面線的由來,也應是從福建傳來,經歷了多年的演變,在耐儲存、做法等方面,針對潮汕人的生活習慣,進行了創新,也就衍生出今天的傳統美食。

普寧面線與福建面線,是迵然不同的兩種傳統美食。面線糊,是福建省泉州市的著名特色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和水製作成。福州面線,以「絲細如髮、柔軟而韌、入湯不糊」聞名,以精白麵粉為原料,佐以鹽、薯粉、生油,調勻拌攪,經和面、揉條、松條、串面、拉麵、日曬等若干道工序而成。而普寧面線,以「揉成面,拉成絲,做成線」聞名。用面、鹽等揉制而成,經過擀麵、磨細、拉長、蒸熟、曬乾等12道工序,最後製作出來外型如線如紗,所以便稱之為面線。它是純手工製作的,可直接使用,吃起來口感柔韌鹹香。普寧面線外型如線如紗,口感柔韌鹹香,與福建面線的最大不同,其主要是福建面線多用於煮麵線湯,而普寧面線多用炒的。

普寧面線受歡迎,與其本身蘊含的寓意是分不開的。潮汕民間有用面線祝壽的習俗,潮汕話裡的「面」,其發音與「命」相近,長面有長命之意,寓意長命吉祥,有著好的意義與兆頭。所以,無論是用於民間信仰神明的祭拜,還是逢年過節或生辰喜誕舉行盛宴,都喜歡炒一盤蘊含好意的面線,也用來招待客人。所以,歡慶喜席,總是會見到炒麵線。慶壽宴會,也會備有面線。潮汕有句俗語:「完工炒麵線」,即慶祝工程竣工之意。總之,面線在潮汕喜慶民俗活動中,已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家中三餐,獨痴面線。餐桌佳餚,不少面線。潮汕普寧,面線美食。傳統味長,面線食短。普寧面線,因其獨特的工藝,口感柔韌鹹香,深得潮汕人,以及海內外潮人的喜愛,也成了潮汕標誌性的地方傳統美食,銷往國內外。所以,每每有遠方的客人來,問及潮汕有什麼地方美食時,我們都會驕傲自豪地說,有普寧面線、普寧豆乾、普寧腸粉等,然後,餐桌上也會給炒上一盤噴香的面線。客人吃了之後,除了大加讚許之外,也就記住了普寧面線這道美食,還有潮汕普寧這個商貿名城……

相關焦點

  • 數不盡的潮汕味
    雖說食在廣州,但「味在潮汕」,這潮汕究竟是什麼味呢? 天下至味,在「省尾國角」 潮汕地區,指的是潮州、汕頭和揭陽,此地區的菜系,屬於潮州菜。潮州菜、廣府菜、客家菜是粵菜分支下的三大菜系。潮汕人自嘲生活在「省尾國角」,可就在這裡,發展出中國最高端菜系之稱的潮州菜。
  • 食 |地道臺灣面線,漂洋過海來看你
    面線是純手工製作,進行了暴曬而非油炸,自然呈現淡紅色,經過認真清洗的面線細而不爛,入口彈牙;湯底用海鮮、柴魚片熬成,勾芡後搭配特製的紅蔥油酥,四散的香氣讓人誤以為身處臺灣街頭。 想知道面線紅了哪些面線比較紅?
  • 夏至為什麼要吃麵,夏至吃麵有什麼好處?
    夏至這一天,太陽險些直射北回來線,是北半球各地白天非常長、黑夜非常短的一天。民間有句鄙諺叫做「夏至但是不熱」,夏至以後,固然太陽漸漸南移,白天漸短,但太陽輻射到大地的熱量,仍舊比大地向空中發放得多,因此氣溫會急劇抬高,非常火熱的盛夏也就此光降。過去,人們關於骨氣的正視水平一點不遜於現在的節日,每一個骨氣都有相對應的一套習俗和習氣。比喻說夏至就要吃麵。
  • 「識」面·井陘 重食手工面的美滋美味
    「識」面·井陘 重食手工面的美滋美味 多久沒有嘗到純手工面的美滋美味了?或許在舌尖上的井陘,我們又能「識」面,重新找回那種記憶中的美好味道。很久很久,忘記了手的溫度,手的觸感。或許因為偏僻,或者因為蒼涼,井陘人的手,卻遺世獨立地像花一樣展開,靈巧如蛇。
  • 在地好食 ▎安海:百年手工面線 甩出來的藝術
    百年手工面線甩出來的藝術
  • 釣魚子線長度有講究,何時長、何時短你知道嗎?
    子線作為連接魚鉤和主線的關鍵部位,在線組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除了護線護竿之外,對誘魚效果的好壞、漂相的靈敏程度也有很大的影響。而在這方面,都是由子線長度來決定的。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浙江有一個村每家每戶做面,一根面能拉600米長,面線還能跳繩
    在浙江金華潘周家村,這裡每家每戶都做面,今天走進潘周家村正下著小雨,來到了潘周家一根麵店裡,走近當地一家正在家裡曬面的人家,因為天氣的原因無法在外面曬,於是這家的面都曬在家裡了,走進家裡看到兩排架子上掛滿了麵條,這裡家家都會做面,天氣晴朗時,每家每戶都在曬場上支起面架,千萬條白色的面線飛瀉而下,線條感十足。
  • 【南安美食】面線糊
    把魚乾的肉撕成絲,鍋置旺火上,倒入豬骨湯和用蝦糠煮過的湯汁一併燒沸,再將精製的面線稍捻碎後放入沸湯鍋中,加入精鹽、味精等調好味,澱粉調水後徐徐舀入鍋中,並不停打至面線浮起、鍋中湯汁成糊狀。煮時要掌握好火候,達到糊而不爛、糊得清楚。面線糊除以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鴨腸或豬血或以一大串豬大腸放人面線糊中,使油脂融入其中。食用時可與油條搭配,並以炸蔥花、胡椒粉調味,氣味更濃烈可口。
  • 慵懶隨性的泉州之旅,感受海絲起點的悠悠古韻,食那一碗麵線糊
    ※面線糊 說起來,可能最愛的就是這碗面線糊了。泉州的面線糊跟廈門的不同,大多是細面線,湯也不會很濃稠,但就是這樣一份看似簡單的面線糊,卻承包了我兩天的胃。總共吃了三家面線糊,便也一一道來。第一家探訪的水門國仔面線糊,可以說是泉州最出名的面線糊老字號了,跟著導航七拐八拐,在巷子裡找到了這家老店。
  • 傳統手工面線又Q又香
    閩南人愛吃麵線,早餐來碗面線糊,夜宵來碗鴨肉麵線,壓驚來碗甜面線加雞蛋……細細長長,好吃又好消化的面線,已然成為閩南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線蘊含著富貴吉祥、長命百歲的美好祝福。是迎賓待客、祝福賀喜、逢年過節、饋贈親友的必備佳品。閩南地區一般給人祝壽或其他賀喜之事都會帶上面線和雞蛋,表示祝福。面線寓意頗多。
  • 釣魚技巧:子線的科學使用技巧,何時用長,何時用短,有大講究!
    子線是懸墜釣法中經常被提到的話題,關於子線的長短選擇也是爭議最多的。子線有長短之分,但是並沒有一個衡量標準,到底多長才算長子線,多短才算短子線,長短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所以關於長短主要是某種魚情下儘量長或者儘量短。
  • 普寧傳統的鹹面線長啥樣?要如何吃才爽!
    普寧面線,又名普寧鹹面線,潮汕長壽麵。是廣東省普寧市特有的地方傳統小吃之一,用麥麵加適量食鹽揉成麵團,捏扯成線狀,晾曬乾後,蒸熟成品。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和海內外僑胞所喜愛。歷史悠久,相傳不止。用炒麵線作招待親朋好友,可以說是盛情接待;逢年過節或生辰喜誕舉行盛宴,也少不了炒麵線。用面線作禮品送給親朋,雖不算是厚禮,但也可算作是心意了。
  • 永春蓬壺鎮美中面線 400年的傳承 閩南古早味
    怎麼做一碗營養美味的面線呢?今天寶媽來給大家展示展示😁這兩妞起得比較早,早早就吃上啦😘😘TIPs:切記,面線自身帶鹹,煮麵線時不放鹽噢😊永春純手工面線,9.9元/500g 面線,如其名細如髮絲、晶瑩如玉、營養豐富、易於消化,蘊含富貴吉祥、長命百歲的美好祝福。是迎賓待客、祝福賀喜、逢年過節、饋贈親友、迎親接生、哺育嬰兒的必備佳品。
  • 廣東人看到閩南線面,就放過了福建人
    福州線面,追求的是一碗麵的基本修養:面要爽要滑要絲絲分明,湯頭要鮮要美要取盡精華。而到了泉州,面線糊又讓線面擁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面線糊之於泉州,就像烤鴨之於北京、小籠包之於上海一樣,是必須打卡後才能行程圓滿的必吃美食。
  • 「外食」火山屋臺·線食&玉肪與酒冰煮羊
    今天照片不多,是個簡簡單單的外食分享。來咯!很久沒去銅鑼灣就決定去逛逛逛著逛著有點小餓就想著隨便吃點突然想到前段時間小姐妹在網上安利這家店嘿嘿心動不如行動奶油咖喱烏冬  💰38元室友說這是他看到名字就不想點的面。哈哈哈應該有一部分人和室友一樣,覺得奶油是甜口,面是鹹口,搭配在一起肯定不好吃。
  • 夏季養心多吃麵,益氣,養胃,長精神
    帶湯或是過水,有澆頭或是沒澆頭的,只要是一碗麵,就包含了民間的飲食哲學——五穀為養,麵食是最能養人,也最能補充人的精氣神的吃食。「五穀為養」面是養心、益氣又養胃的穀類麵食用麵粉製成,麵粉則來自性平、味甘的小麥。
  • 牛家人大碗牛肉麵三四線城市的掘金之旅:訂單量遠超同行10餘倍
    近日,牛家人大碗牛肉麵的一組數據,再次引發了行業的關注。在不被看好的三四線城市,牛家人大碗牛肉麵的加盟店不僅經營得紅紅火火,且在短短幾天內,訂單就迅速趕超其他外賣店鋪,穩坐當地外賣第一把交椅。金華永康店
  • 面 線 雞 蛋
    大家都知道,面線雞蛋是閩南人家的一道點心,普普通通,普通到進不了高檔一點的餐廳。然而,對於我,一個農村長大的普通孩子來說,它卻不普通。
  • 只要是羽絨服 長的短的都可以好看
    潮流的羽絨外套,亮面的面料很是吸睛短款的版型,上身穿起來很修飾身體比例,下身搭配一短褲分分鐘大長腿穿出來了。舒適的面料,冬天穿都不會有冰冷冷的感覺。時尚有潮流有範。白色的羽絨外套,保暖效果十足的羽絨面料,休閒實用的連帽設計很有潮酷範, 白色是乾淨的象徵,沒有一絲雜質,和羽絨服輕柔的質地結合在一起再合適不過了,整體都滲透著一股晶瑩剔透的氣息,套在不食人間煙火的女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