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訓練和重複跑,節奏跑等訓練形式有一定的相似性,有的跑者可能不是太分得清。那間歇訓練中有哪些常見問題呢?跑者如果清楚認識以下這些問題,對於我們進行間歇訓練會有明確的目標性。
一.訓練中的重複跑該選多長的距離?
間歇越長,對你有氧系統的發展就越有幫助,對耐力的提高也很有作用。間歇越短,則越有助於無氧系統的發展,更能提高速度。要想跑得快,耐力和速度都不可或缺。
間歇訓練中的部分通常選取的長度從200米到800米不等,有些跑者喜歡更長的距離。無論如何,最常用的長度還是400米,因為這方便計算。
二.間歇的時候該走多久,或者慢跑多久?
在重複跑過程中心率達到每分鐘170~180次(即最大心率的90%),要等到心率回落到每分鐘120~130次,才能開始下一組跑。
最常見的做法是在間歇中慢跑一段和你重複跑相同的長度。如跑400米重複跑的話間歇內容就是400米慢跑。經常一段時間的練習後,也可以把間歇的距離和時間縮短一些。
三.該跑多少組?
有許多公式用來計算訓練跑量和比賽距離的比值。中距離跑者選用1.5~3這個範圍更適用。但這對5公裡的短距離跑者就沒什麼意義了。因此,有些公式不能盲目服從。
5組是跑者開始400米間歇訓練的好起點。跑不動5組的話,你大概就跑得有些過頭了。作為參考的上限是10組。如果你跑完後還能再跑幾組,可能是你跑得太慢了。選用200米距離的跑者可以組數多點,選用800米的選手可以少一些。
四.重複跑應該跑多快?
有一個簡單的竅門,就是選用你在目標比賽長度一半左右的距離上的配速。例如你目標是跑10公裡,你就用5公裡的配速訓練;如你跑5公裡的話,就用3公裡的配速訓練。
在間歇訓練中速度稍微超過「比賽配速」一點點有助於提高無氧系統的緩衝能力,即抵抗壓力的能力。比「比賽配速」略高一些的配速是不錯的訓練目標配速。對使用使用400米的長度來做間歇訓練的跑者來說,每圈可以跑得比比賽快5秒鐘,但不要再快了。
五.間歇時應該採用哪種休息方式?
休息方式一共有三種:慢跑,走路或徹底休息。
對於間歇訓練的休息方式,徹底休息並不適合。間歇訓練是需要跑者的心率持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的,即70%~90%最高心率。對剛開始進行間歇訓練的初學者來說,步行時有效的休息手段。不過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間歇休息還是慢跑一整圈。
六.間歇訓練多久做一次最好?
間歇訓練原則上不能和你進行長距離訓練或比賽放得太近。如果你周末有長距離跑步,那要把間歇訓練安排得儘量遠一些,周中最好。間歇訓練還需要充分的熱身和拉伸,因此花費<時間較多。
七.間歇訓練的場地選擇在哪?
最適合間歇訓練的場地是跑道。更適合跑者進行距離的確認。
八.怎麼避免訓練過度和受傷?
最後一組應該和第一組跑得一樣快,或者更快,這樣才對。如果最後一組已經累得不行了,那下一次訓練應該相應調整,跑得慢一些,或者增加間歇長度。
間歇訓練在提高跑者的能力方面有獨特之處。但我們不應過度注意數字。讓間歇訓練的形式更豐富一些,通過不同的重複組數,距離和間歇時長來提高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