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常見問題|踝關節|腓韌帶|扭傷|肌腱|血腫|功能|-健康界

2020-12-23 健康界

文章轉載自:足踝醫家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醫學上稱為「踝關節外側韌帶撕裂」,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1、足踝扭傷如何固定?

  初期制動可以防止損傷進一步加重,以及提供穩定的環境,促進損傷組織修復。固定方法有彈力繃帶固定、踝關節護踝固定、功能支具、限制性支具、石膏固定,需根據患者損傷情況選擇。

  2、足踝扭傷應該冰敷還是熱敷?

  通常足踝扭傷後急性期(48小時內)出血腫脹,為了減少出血,建議冰敷,冰敷後毛細血管收縮,出血減少,減少血腫的形成和疼痛。

  急性期後,出血已經靜止,那麼此時建議熱敷,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血腫吸收,同時需要配合患肢抬高,有利於血液回流;

  3、踝關節扭傷為什麼容易反覆發生?

  踝關節扭傷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損傷,一般經過制動、冰敷等治療2~6周後可以好轉。但一部分患者只要崴過腳,就老會崴,這被稱為慢性踝關節不穩,原因是第一次扭傷之後沒有真正的康復。

  第一次崴腳時韌帶損傷嚴重,往往在受傷時可以聽到踝關節內的響聲,這提示踝關節韌帶有斷裂的可能。此時,如果未經正規治療,一段時間後雖然可以行走,但是韌帶並未癒合,因此經常出現扭腳的現象。

  4、何時進行功能鍛鍊?

  制動與功能活動是一個矛盾,受傷後早期建議休息為主,但休息時間應儘可能短,踝關節長時間無負重對關節存在潛在傷害,並可以導致關節組織生物力學和形態的負性改變。

  所以,只要腫脹已經消退,應儘早在支具保護下恢復步行,練習足外翻的力量、踝關節活動度與靈活度、平衡力,增強踝關節穩定性。

  5、扭傷韌帶斷裂手術重建?

  傳統手術在外踝前緣做一個長5cm的弧形切口,辨別損傷的距腓前韌帶和跟腓韌帶。將同種異體肌腱修剪至合適大小,在腓骨上鑽孔,將肌腱導入腓骨隧道,拉緊跟腓韌帶的人工肌腱,將此人工肌腱取合適大小並固定在骨膜上,以此修復重建韌帶。

  關節鏡微創韌帶修補術,手術傷口小、恢復快、效果好。

  

相關焦點

  • 踝關節扭傷常見問題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醫學上稱為「踝關節外側韌帶撕裂」,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通常足踝扭傷後急性期(48小時內)出血腫脹,為了減少出血,建議冰敷,冰敷後毛細血管收縮,出血減少,減少血腫的形成和疼痛。 急性期後,出血已經靜止,那麼此時建議熱敷,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血腫吸收,同時需要配合患肢抬高,有利於血液回流; 3、踝關節扭傷為什麼容易反覆發生?
  • 踝關節扭傷的康復治療
    踝關節的力量和穩定性與韌帶、肌肉以及肌腱結構的條件和特點相關。關節在負重時的位置也是關節總體穩定性的一個因素。韌帶的損傷可能對負重產生較小的影響,但也可能造成不穩定和關節的脫位。踝關節有4個最重要的韌帶:三角韌帶、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和距腓後韌帶。三角韌帶位於內踝,比外踝的韌帶更加堅強,相對不易損傷。
  • 告訴你踝關節扭傷的真相
    踝關節扭傷( Sprained ankle),也就是我們口中經常說」崴腳/扭腳」,是行走及運動不當造成踝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韌帶、肌腱
  • 從崴腳到出現慢性踝關節不穩定,踝關節外側副韌帶經歷了什麼
    崴腳(腳踝扭傷)是日常生活及運動中常見的損傷,據統計,每日當中每一萬個人之中會有一個人發生崴腳(發生率約1/10000),而崴腳之後,首當其衝受到損傷的是踝關節外側副韌帶。然而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崴腳的患者約有40%發生了踝關節外側副韌帶癒合不牢固而出現慢性踝關節不穩定,達到了手術修復的標準。為什麼崴腳之後出現如此高的韌帶不癒合率,問題出在哪裡,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的前因後果是什麼樣的,由筆者跟大家一起說說。
  • 習慣性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對於運動愛好者來說是一種很常見的傷病,在所有運動性損傷中, 其發病率約為15%~20%,這是一個極高的佔比,在踝關節扭傷的患者中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傷者會因為處理不當而導致習慣性踝關節扭傷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澎湃號·湃客 原創 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日常生活中踝關節扭傷很常見
  • 【醫學科普】踝關節扭傷後為什麼「經久不愈」?
    【醫學科普】踝關節扭傷後為什麼「經久不愈」?足部是我們人體之中活動最多的部位,踝關節是聯繫足部和身體軀幹的重要紐帶,所以踝關節周圍有許多血管神經、肌腱和韌帶負責足部的血供、感覺和運動。而這些結構在X線平片上無法顯示,卻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如何進一步檢查這些重要的結構呢,相信很多朋友們都已經知道答案了,那就是核磁共振MRI檢查。
  • 軟組織貼扎技術在踝關節扭傷方面的應用
    Verhagen等研究顯示,貼扎和神經肌肉訓練都可以有效預防反覆性踝關節扭傷,把外部預防措施(如貼扎技術)和神經肌肉訓練項目結合起來,會讓運動員在最小負擔下取得最好的預防效果。不同的貼扎方法在預防踝扭傷上有差異:Moiler等發現,腓側重複貼扎法(fibular repositioning taping, FRT)較其他貼扎方法大大減少踝關節扭傷機率。
  • 踝關節扭傷,只要能走路就沒事?醫生闢謠,一步步教您判斷傷情!
    在門診的時候,踝關節扭傷的患者是關節扭傷當中最常見的,因為踝關節扭傷以後處理不當,導致關節長期疼痛的也是最常見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咱們來聊一聊!踝關節扭傷,我們都習慣地稱之為崴腳脖子,這種情況在我們身邊太常見了,尤其是女性朋友經常穿高跟鞋,誰又沒有崴過幾次腳脖子呢?
  • 踝關節為何如此容易受傷?受傷後應該怎麼辦?
    (圖片來源:全景)踝關節解剖(踝關節解剖圖)考慮到關節、韌帶和肌腱的複雜程度,腳踝可能是身體上最需要一致性的關節了,踝關節的外側由3條獨立的韌帶組成。距腓前韌帶和跟腓韌帶在踝關節中起著主要的穩定作用。踝關節分類根據關節的扭傷程度可分為:一級(輕度):距腓前韌帶輕微拉傷,另外兩條韌帶通常無恙。部分韌帶拉傷,但並不影響正常步行,輕微的腫脹和極少的功能損失。
  • 踝關節扭傷別著急,學會如何自我處理
    大多數情況下踝關節扭傷是可以通過保守治療獲得很好的效果的,但如果踝關節周圍韌帶撕裂的太嚴重,只有手術才能重新恢復踝關節穩定。 Ⅰ級:韌帶被輕微拉傷或撕裂,無鬆動。扭傷處疼痛和腫脹,多數患者不需要拄拐杖行走,但無法慢跑和跳躍。 Ⅱ級:韌帶部分撕裂,輕微鬆動。
  • 微提醒 | 踝關節扭傷處理,冷敷還是熱敷???
    踝關節扭傷,「拗柴」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還是活力四射的運動健兒還是美麗動人的高跟鞋女主,都有機會親身體會。
  • 崴腳(踝關節韌帶)扭傷康復訓練方法和動作有哪些呢?
    崴腳應該是很多人都發生過的運動損傷,其實崴腳就是踝關節韌帶損傷,這種運動損傷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多發生在跑步過程中,雖然崴腳可能不會影響患者跑步,而且踝關節韌帶扭傷康復時間比其他損傷要長些,還容易復發。那崴腳(踝關節韌帶)扭傷康復訓練方法和動作有哪些呢?
  • 踝關節韌帶你是如何進行壓力測試?
    腳踝扭傷是常見的肌肉骨骼及運動傷害,它佔了四分之一的肌肉骨骼外傷,
  • 踝關節扭傷你需要知道的事(運動醫學最新指南)
    踝關節扭傷通常指累及踝關節的創傷性軟組織損傷,也就是大家俗稱的 「崴腳」。據統計,有70%的人群在一生中都經歷過崴腳的折磨。在體育活動中最常見的損傷,籃球和足球運動中崴腳機率高達40%和20%。如果處理不及時或不恰當,20-40%患者將發展為慢性踝關節不穩,嚴重影響人們的行走、生活質量。
  • 踝關節扭傷應該怎麼辦?不同的時期處理方法也不同
    踝關節扭傷可以說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有些人可能偶爾會發生踝關節扭傷,但是有部分人是經常扭傷的。這些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的人可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腳踝關節如此不同。那麼,為什麼有的人的踝關節容易扭傷?踝關節扭傷是關節、韌帶損傷中發病率比較高的。
  •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 教你如何快速消腫
    由內外踝和脛骨後緣構成踝穴,距骨上面的鞍型關節面位於踝穴中。距骨的鞍型關節面前寬後窄,背伸時較寬處進入踝穴,蹠屈時較窄部進入踝穴,所以踝關節在蹠屈位稍鬆動,其解剖和生理特點決定踝關節在蹠屈時比較容易發生內翻外翻扭傷。  又因為踝關節外踝腓骨較長踝穴較深而內踝脛骨較短踝穴較淺,故踝關節更易發生內翻扭傷,外踝韌帶包括距腓前韌帶及跟腓韌帶的損傷更常見。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損傷,佔所有踝關節損傷的75%左右,多發於運動、爬山、行走於不平坦道路的時候,穿著高跟鞋也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會出現紅腫熱痛和壓痛等情況。然而,很多人認為崴腳是小事,不需要處理,忍一忍就好,往往錯過了最佳的處理時機,甚至導致韌帶鬆弛,出現習慣性崴腳、慢性疼痛等後遺症。
  • 踝關節扭傷如何康復最有效?
    雖然RICE原則對受傷後即刻的治療有幫助,但踝關節扭傷有更好的治療選項和康複方案。踝關節內翻扭傷時發生了什麼?內翻扭傷是踝關節最常見的損傷類型。扭傷時腳背向下摺疊,腳底朝向另一側足踝扭轉。在內翻扭傷過程中,足踝外側韌帶被拉長,穩定足跟的肌肉變得抑制和軟弱。這就是為什麼踝關節扭傷後,你不僅有疼痛,你還會有負重行走困難。如果肌肉沒有喪失功能,你就能更容易地承受體重。
  • 踝關節扭傷後必然出現的症狀是什麼?多數都不同
    在運動時,比較容易發生的關節損傷是踝關節扭傷。那麼,踝關節扭傷後有何表現?踝關節扭傷患者因損傷的部位不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踝關節扭傷可能會導致外側韌帶或者內側韌帶損傷。比較常見的是外側韌帶損傷,是由於足部強力內翻引起。踝關節扭傷導致外側韌帶部分撕裂,患者的踝外側會有疼痛、腫脹、皮下瘀血、有壓痛點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