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著手普及「奶商」

2020-12-23 瀟湘晨報

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間,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宏文醫生在一次講座中建議,中國的孩子早餐不要喝粥,應該喝牛奶吃雞蛋。此言一出,引起社會的熱議。

早餐喝粥與喝牛奶在營養上到底有多少差別?在近日舉行的2020全國青少年營養膳食行動之中國兒童奶商訓練營暨奶商手指操大賽上,國際乳製品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名譽主席、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崑岡從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含量,對米粥與牛奶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對比可以發現,50克大米粥和250毫升牛奶的總熱量相差無幾,但是在蛋白質、脂肪的含量上相距甚遠。

他表示,中國人不喝牛奶的原因主要包括沒有形成習慣、不習慣牛奶的味道,或者斷母乳後沒有繼續喝牛奶,成年後乳糖酶減少而導致乳糖不耐受。因此,從小建立終身喝奶的意識非常重要,這需要家長、幼兒園老師共同對兒童進行乳製品科普。

《2020中國奶商指數》調查結果發現,76.7%的家長表示孩子在乳製品攝入時存在偏食、攝入量不達標等問題。報告同時反映,參與過食育活動的家長中,有超過80%對開展食育的必要性非常認可,並表示能夠幫助他們引導孩子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兒童奶商訓練營項目由荷蘭皇家菲仕蘭攜手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關心下一代營養膳食指導委員會兩家機構於2019年發起,通過「四個一」行動深入幼兒園,以一個趣味營養角為落點,一套趣味科普讀物傳遞乳品知識,一堂奶商食育課帶領孩子們探索乳品的奧秘,還為家長、幼兒園保健醫、配餐員等孩子身邊的「重要角色」開展一系列科普培訓,先後惠及4000餘名兒童及家庭,幫助孩子們從小形成科學營養觀。

據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高級副總裁楊國超介紹,2020年奶商訓練營將全面升級,在廣度上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新增10家試點幼兒園,覆蓋更多人群;在深度上,把兒童奶商食育課堂升級為園所體系內課堂,將「保健醫培訓」一條腿升級為「保健醫+教學老師」培訓兩條腿;在趣味性上,針對兒童發展特點,升級開發3個15~20分鐘系列食育課堂,通過推廣《奶商歌》、舉辦手指操大賽,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知識,提升孩子們的「奶商」。

此外,還將組成奶商幼兒園聯盟,聘請專家、幼兒園優秀園長代表等開展線下+線上家長課堂,將優質課堂面向社會大眾開放分享。

【來源:國際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菲仕蘭「中國奶商指數」項目獲評公關行業最佳案例
    荷蘭皇家菲仕蘭憑藉「2020中國奶商指數」項目榮獲「企業社會責任類銅獎」。 「中國奶商指數」項目脫穎而出,捧得大獎。去年,荷蘭皇家菲仕蘭便憑藉「2019中國奶商指數」項目斬獲第十五屆中國公共關係行業最佳案例大賽「公益創意獎」。連續兩年獲得殊榮,也充分說明「中國奶商指數」項目在行業中得到高度認可。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42期:今年中國「奶商」提高2分!疫情期間...
    今年中國「奶商」提高2分!疫情期間四成人更多攝入乳製品5月28日上午,2020中國奶商指數報告發布會暨守護健康中國論壇以在線直播的方式召開。荷蘭皇家菲仕蘭聯合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共同發布2020中國奶商指數。今年的奶商指數為62.7分,比2019年提高了2分。報告也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公眾對乳製品攝入更加關注、對乳鐵蛋白提升免疫力的廣泛認可和加強兒童科普工作的方向。
  • 乳企紛紛試水孕婦奶粉
    奶粉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奶粉品類細分化也成為眾多乳企的關注重點。而以擴大消費者的年齡層次,開發孕婦奶粉品類,從源頭爭奪嬰配粉消費群體,為奶粉市場品類擴容,則成為當下眾多乳企的新選擇。孕婦奶粉在市場中的表現究竟如何?消費者對孕婦奶粉的認識程度又有多少? 增速顯著 值得細挖 當前奶粉市場趨於飽和狀態,細分領域產品競爭也變得激烈。
  • 本土乳企持續撬動奶酪市場
    在伊利、蒙牛兩大公司外,地方乳企也相繼跟進。今年7月,三元設立特渠事業部,旗下擁有以奶酪為主的全乳製品產品線,主要面向餐飲、學校、西式快餐、烘焙、茶飲市場提供一站式乳品採購方案。光明食品在2015年收購了以色列最大食品企業Tnuva,以藉助其技術發力奶酪新品類的開發。
  • 超巴奶頻出,乳企巴氏奶戰術升級了?
    低溫巴氏奶幾乎已成乳企「標配」,但是受制於冷鏈和奶源的影響,很難突破銷售半徑,超巴奶應運而生,成為乳企快速搶佔低溫鮮奶市場份額的「利器」。在超巴奶技術先行一步的乳企並不少,君樂寶、三元以及優諾、明治等都已推出了「超巴奶」。
  • 胺基酸潔面乳知識普及
    老師分開給大家普及普及 1.提供皮膚免疫功能,調節水分、酸鹼、平衡油脂,有改善敏感性皮膚的抗敏能力,防止皺紋的發生。 2.激活皮膚細胞超氧化物岐化酶過氧化物的活性,祛除皮膚細胞過剩的自由基,有效延緩皮膚衰老 3.激活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強淋巴系統的排毒,解毒功能,有效阻斷外界有害物質對皮膚的侵害。
  • 菊樂食品再闖IPO,中小乳企為何扎堆謀上市
    2019年底以來,已有包括李子園、均瑤等多家中小乳企重啟IPO計劃,其大多希望借上市融資來解發展難題,但在業內看來,在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的當下,能否如願還是未知數。 菊樂食品成立於1984年,屬於四川本地區域乳企。
  • 乳企新戰事:爭奪300億專業餐飲隱形市場
    而這也是乳業「隱形」市場的一角,近年來,傳統液奶產品的增速不斷放緩,專業餐飲市場的快速增長,讓越來越多的乳企重視這條隱形賽道,包括蒙牛、伊利等國內乳企也都加入其中,也讓這條賽道的火藥味日益濃厚。賣原料還得當好廚子乳業專業餐飲市場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乳企進入這一領域,特別是國內乳企。
  • 39%特配註冊號被藥企拿下,乳企如何打好持久戰?
    分羹不易各自專長,特配粉是場「持久戰」 其實,早在2019年,奶粉圈在梳理特配粉名單就發現,想要分羹國內特配粉市場的不止有乳企,還有醫藥公司。今年,這種情況進一步凸顯。那醫藥企業大量入局特配粉,是否會對乳企造成影響呢?
  • 龍頭乳企紛紛入局特配粉:美廬股份旗下優益力和優康力獲批!
    來源:財經嘯侃近年來,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正在進入「存量競爭為主、價格上漲為輔」的時代,因此,龍頭乳企紛紛開拓新的細分領域。然而,與其他細分領域不同,特醫食品對於科研實力的要求很高,入局者基本都是像雀巢、雅培、聖元、貝因美這樣的龍頭乳企。
  • 食品消費結構升級 菊樂食品等區域性乳企獲新機
    目前,我國乳製品加工企業主要分為三類:以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光明乳業三巨頭為核心代表的全國性乳企;以三元股份、燕塘乳業、皇氏集團、菊樂股份、新希望乳業等為代表的區域性乳企。還有產品結構單一的地方性小型乳企。
  • 放眼全局,乳企更重要的是贏得人心!
    想要走出寒冬,乳企竭力爭取的除了利潤,也需要思考如何給支持的人安心和信心。「嗯?沒聽過,我不要!」下線市場品牌影響力超乎想像乳企想要贏得更多人心需要兵分兩路,向上撬動消費者的心,向下撬動渠道和終端的心,「向上撬動」和「向下撬動」缺一不可。
  • 疫情拖累海外奶粉配方註冊 有乳企已苦等兩年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從2018年開始,國內奶粉配方註冊管理逐步收緊,有個別海外中小乳企等待配方註冊已接近2年,此輪疫情讓海外奶粉品牌審廠面臨困難,配方註冊或因此受阻,而近期有多家乳企也開始試圖通過併購或「借道」等曲線方式,來解決配方註冊問題。「我等配方註冊已經等了2年了。」上海奶粉商人何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 四川乳製品領軍企業菊樂食品IPO 區域性乳企風險與機遇並存
    招股書顯示,作為四川省含乳飲料的領軍品牌,菊樂股份誕生於1984年,是中國西部地區較早引進利樂生產線從事超高溫滅菌乳生產的企業之一。菊樂股份發展至今始終堅持走產品差異化路線和品牌聚焦戰略,一手打造了公司核心產品「酸樂奶」。
  • 國外還在倒奶,國內乳企為何集體搶建萬頭牧場
    來源:一財網疫情帶來的國際奶源的不確定性加劇,國內乳企再次開始密集建設萬頭牧場。 當美國奶農還在為牛奶賣不掉而倒進下水道,多家中國乳企卻開始重新投建新的萬頭牧場。國內乳企興建萬頭牧場的熱情突然高漲,記者今日從多家乳企確認,近一個月來,國內有多個超大型牧場項目或乳業園區投建,部分乳業園區的設計產能高達10萬頭。在業內看來,與上一輪資本驅動的牧場虛熱不同,本輪乳企意在穩固上遊供應,同時化解世界疫情可能帶來的原料供應風險。
  • 眾多乳企混戰A2蛋白奶,高端神話難再講?
    近年來,受出生人口下降、消費升級、品牌趨同化等因素影響,乳粉行業面臨著需求收縮帶來的艱難局面,因此大批乳企希冀於通過布局差異化產品來打開市場增量的突破口。其中A2β-酪蛋白因其獨特性、稀缺性成為了高端奶粉市場中的「熱門」,也成為了眾多乳企爭搶的又一高地。
  • 飛鶴、君樂寶、金領冠、惠氏等乳企發力有機,市場擴容可期
    有機奶粉作為和羊奶粉一樣備受關注的細分品類,業內認為其市場規模未來將達百億,但是我們發現,目前通過配方註冊的有機奶粉數量卻不到羊奶粉的三分之一,雖然飛鶴、惠氏、君樂寶等乳企還在加碼有機,但面對今年的價格戰、消費分級,有機奶粉發展又會走向何方?
  • 從「暗鬥」到「明爭」,中外乳企競逐細分餐飲渠道
    近年來,伴隨乳製品行業整體增速放緩,越來越多的乳企加碼餐飲渠道,進而誕生出多款細分品類的隱形「冠軍」,如恆天然旗下安佳淡奶油、港式奶茶「專寵」菲仕蘭黑白淡奶等。業內人士指出,乳品在餐飲行業應用比較成熟、競爭比較激烈的,是西餐、烘焙及新式茶飲渠道,這與消費升級帶來的原料升級有關。
  • 匯總|23家上市乳企半年報:蒙牛、雅士利、新乳業等業績下滑,三元...
    截至目前,已有23家上市、掛牌乳企披露2020年上半年財務數據,營收總和約1350億元,淨利潤合計超100億元。據柒財經旗下母嬰e觀察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23家上市、掛牌乳企披露2020年上半年財務數據,營收總和約1350億元,淨利潤合計達10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乳企行業正面臨分化加速,頭部企業業績差距拉大的趨勢。由下圖可知,2020年上半年,營收超百億的乳企有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