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售4億!這個國貨護膚品牌分享了它靠直播起量突圍的秘密

2020-12-11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淘榜單(ID:taocharts),作者:小羅,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歷史告訴我們,每一次流量遷移,都可能帶來一場行業洗牌。

08 年淘寶電商興起,催生了韓都衣舍、茵曼等一批淘系品牌; 10 年微博走紅,雪梨、張大奕等紅人品牌應運而生。 16 年,直播電商出現,並在三年後爆發:一塊 6 寸手機屏幕裡,裝著一個 4000 多億規模的新世界。

聰明的品牌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它們在直播間奔走,尋找種子用戶,摸索、沉澱,再蓄勢待發。風口之下,群雄逐鹿,藍海變紅海,一些品牌熬不過,但也有些幸運者活了下來、攪動格局。

今天,淘榜單發起「播品牌觀察」系列,通過發掘直播間崛起的新品牌,尋找直播電商這個新渠道對商業世界來說真正的價值點所在。他們不一定誕生於直播間,但都在直播間經歷了突圍、迭代或者重生,並最終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那一群消費者們。下面,是播品牌觀察的第 1 篇,你將了解到:

 o1

初見穀雨

穀雨,二十四節氣之一,意為雨生百穀,滋養萬物。 2016 年,一個同樣叫「穀雨」的護膚品牌在廣州誕生。

如果你看過穀雨的官網,大概就能猜出一二它的品牌定位。在清爽的鼠尾草綠背景前,水乳產品統一為簡潔的米白色瓶身和原木瓶蓋,配以植物成分命名,面膜包裝上還帶了點兒中國風的手繪圖案。

天然、植物成分、國潮……這個渾身都長在今天消費升級點上的品牌,目前在社交平臺小紅書上擁有 1 萬多條筆記。穀雨旗下的一款洗面奶,去年摘得了「小紅心大賞」國貨賞中的品類第一,在穀雨天貓旗艦店的月銷量達到 2 萬。

淘榜單了解到,穀雨花了 4 年時間,成長為如今月銷售 3500 萬元、年銷售 4 億元的規模。而在快速起量之前,穀雨於 2017 年初在淘寶直播真正打開了第一筆銷量,它也是最早入駐淘寶直播的商家之一。

 o2

靠直播起量

2015 年,王安寧在廣州經營禮品生意,錢賺得很快,但他總覺得該做點兒長久些的事業。「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王安寧的理想是進入中醫、中藥行業,但實踐起來卻很困難。他決定換個思路。因為家族從事十多年化妝品代工生意,自己也接觸過這個行業,他想,也許能做一個有中國文化底蘊的護膚品牌。

「那時哪有國潮,我只是覺得能讓國人的文化自信建立起來,能在國貨發展進程中起點作用,會是件很有意義的事。」王安寧告訴淘榜單。「穀雨」的想法由此產生。品牌提倡「時節護膚」,即遵循肌膚規律、自然之道,這是中國文化帶給王安寧的靈感。

而作為全新品牌,最頭疼的事情是找渠道推廣和銷售。在京東、蘇寧、微博、公眾號等渠道投放卻效果甚微後, 2016 年 7 月,王安寧開始嘗試淘寶直播,那時距淘寶直播成立還不到半年。在王安寧看來,直播電商的品效銷合一是一件性價比極高的事情。「你想,宣傳你的產品是實木蓋子的、產品是天然的、品牌是時節護膚理念的,這三個點要花三部分錢,但直播只要花一次錢就把這三個事都說了。」

不過,直播的帶貨效果雖然令他較為滿意,「但扣除各方面佣金、扣點,品牌還是賺不到多少錢。」於是,一方面他繼續尋找合適的主播合作,另一方面,索性成立了一家美妝垂直類MCN機構「本新文化」,自此在直播帶貨上兩條腿走路。

2017 年初,穀雨的直播有了起色。王安寧回憶說,當時每場店鋪直播,穀雨能賣一萬多元,月銷售額很快到了 50 萬元,主要是因為他們在直播運營上找到了突破口,包括對主播的口播方式、產品演示方法、直播時長等都有了一定經驗。之後,他們又加大直播的投放力度, 50 萬的體量很快變成 1000 萬元。「對一個新品牌來說,通過直播快速拉升自己的體量是最好的渠道,沒有之一。」王安寧這樣說道。

根據穀雨提供給淘榜單的數據, 2017 年,直播渠道佔穀雨銷售額的70%-80%。隨著穀雨體量的擴大,這一數字在逐漸下降, 2018 年仍超過50%,現在則在10%-20%。

  o3

直播電商「放大」成分護膚營銷優勢

事實上,作為一個植物護膚品牌,穀雨的產品本身擁有較強的內容屬性,而直播電商恰恰能為這類品牌「放大」內容營銷的優勢。

如何理解?我們抓取了穀雨天貓旗艦店中的所有商品,對其商品名做了詞頻分析,發現高頻詞彙主要集中在兩類,一類是光甘草、胺基酸、仙人掌、山參等成分,另一類是補水、亮膚、緊緻、清潔等功效描述。

有意思的是,穀雨的產品往往只含一種主打成分,對應一類主打功效。比如,「光甘草」被稱為「美白黃金」,那麼所有帶「光甘草」字樣的的乳液、爽膚水、面霜,都會強調美白亮膚功效;山參只對應修復緊緻,仙人掌則對應補水保溼功能等等。

近年來國內大火的功效性護膚,遵循的正是這個精準護膚思路。所謂功效性護膚品,類似於海外「藥妝」,強調產品的安全和專業性,有的針對敏感肌、痘痘肌等特定膚質,有的則強調保溼、美白、抗衰等細分肌膚訴求。像是薇諾娜、玉澤、HomeFacialPro等被大家追捧為「國貨之光」的品牌,都屬於功效性護膚品。

在營銷方面,功效性護膚不倚靠明星代言,而是以一種普及科學護膚的態度,對消費者循循善誘,進行「知識型種草」。淘榜單發現,穀雨的產品文案就深諳這一營銷「套路」:比如剛才提到的光甘草,你不知道沒關係,因為它會引論文、用數據來向你「證明」——光甘草的美白效果是你熟悉的維C的 80 倍。

同時,在復配成分中,穀雨也會詳盡羅列那些「成分黨」們常掛嘴邊的化學名詞,像是去黑頭神器「霍霍巴油」、保溼必備「透明質酸鈉」等等,進一步強化營銷效果。

在圖文時代,成分黨們曾如饑似渴地閱讀護膚KOL的文章,但看完後才發現,根本記不住這麼多知識點,無奈先收藏,以供下次購物前再調出來學習。過去,功效性護膚營銷是一直存在理解門檻高、種草和購買行為分離的痛點的。

但這回,直播不僅降低了圖文的解釋成本,還能通過主播的重複、口播感染力等技巧,放大產品在醫研背景、原料方面的優勢,甚至給你的「衝動購物」營造出一種「理性消費」的自我良好感覺。

在淘寶主播雨辰Shinley今年 7 月 10 日的一場直播中,為了種草穀雨的角鯊烷精華,主播端出小白板,花了半小時來依次科普皮脂膜、講解角鯊烷修復皮脂膜的功效、再到角鯊烷的挑選和用法等知識,內容密度如此之大地完成了一次直播帶貨。

因此,對於這類內容的主播,穀雨有自己的選擇標準。王安寧告訴淘榜單,在他們合作過的主播中,有的主播帶貨歷史數據很優秀,然而和穀雨合作下來,ROI(投資回報率)不到1,「我們認為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品牌目標人群和主播粉絲不匹配,二是主播配合度不高,沒有好好了解和介紹產品。尤其第二點,主播對產品的認可會直接影響他在直播間的表現,進而影響粉絲。只有溝通順暢、能了解、認可穀雨產品的主播,我們會同他深度合作。」

另外,淘榜單了解到,穀雨目前的消費主力在20- 30 歲,其中20- 25 歲最多,佔比38%,其次是25- 30 歲,佔比30%。要知道, 25 歲以下的 95 後們,正是成分黨的主力軍。個推大數據指,所有女性和男性成分黨中,18- 24 歲的消費者最多,分別佔 5 成和 4 成以上。

  o4

直播回歸購物本質,產品變得更加關鍵

關於如何做直播的更多實操層面,王安寧沒有分享很多。但在談到將直播作為穀雨推廣的第一站,會否擔心對新品牌的價值造成侵損時,王安寧表現得有點激動。

「我沒有一天覺得直播low過,我覺得它很好。就像明星以前覺得它low,現在全世界的明星都去直播了。不要被這些階段性的偏見和無知迷惑,影響到自己的判斷。」

王安寧進一步解釋了他對直播電商的理解,「什麼是購物?你和閨蜜到線下,看到好看的衣服,賣衣服的是一個漂亮親切的老闆娘,她還給你打折,那我就買了,這是你的線下購物場景。直播也是一樣,你進到一個直播間,看到主播和藹可親,他又給你打折,還要幫你試衣服,你就也買了。直播還原的是線下購物場景,一個事情往本質發展,它一定是能長久的。」

所以,在王安寧的觀點中,從回歸購物本質來看,直播電商的核心依然在於產品。「首先是產品要好,其次是品牌要清晰。一個品牌,如果說它是依靠渠道起來的,這個品牌是沒辦法走得很遠的,因為渠道會變化。」

而對於穀雨的產品和供應鏈能力,王安寧非常自信:「穀雨有自己的實驗室,自己採購,有原料儲備,在產品的研發方面投入很多。工廠只是負責幫忙罐裝、生產。所以,我們公司人比較多,有 220 人。合作工廠也都是行業優秀的工廠,比如寶潔、歐萊雅的供應鏈工廠,也有用我們自己家族的工廠。我們供應鏈的反應能力很強,一般說來, 30 天內可以補大量貨,快的話7、 8 天就行。」

臨近一小時談話末,淘榜單希望穀雨能最後概括下自己如何在直播中起量的經驗。王安寧思考了後回復淘榜單說:「做得早,我做得很早;而且,我願意在直播上投入,穀雨的產品又很好,那就可以做起來。而且,直播可能基於標準價有一定優惠,但我從來沒有給過誰最低價,要保持品牌的調性,不能亂價。」

相關焦點

  • 聚焦潔面 國貨護膚品牌強勢破圈
    阿里平臺數據顯示,2020年5月阿里平臺潔面類產品銷售額超過8億元,同比增速為48.4%,環比增速為20%,銷量突破1100萬件,潔面類目增長趨勢喜人。  據《2020護膚行業趨勢研究白皮書》顯示,在微博平臺護膚品的年討論量為8.57億,護膚三部曲「潔面-化妝水-乳液」佔比較重,單潔面這一品類就佔得10%的微博聲量,且細分品類以極快的方式增長。
  • 國貨美妝的秘密:直播間賣129元的口紅 成本只有8元
    原本我們想起國產美妝品牌,大多會把它跟廉價低端掛鈎。而這幾年,新國貨美妝品牌的登場,卻刷新了很多女孩對於國產品牌的印象——既包裝華美又價格便宜,大牌平價替代,潮流尖端。比起老牌國貨,這些品牌成立時間不久,主要在電商上叫賣,卻創造了不菲的成績。
  • 國貨美妝的秘密:直播間賣129元的口紅,成本只有8元
    而另一後起之秀(簡稱國貨B),2019年在電商平臺上的銷量達1018萬,交易額達14億。旗下爆款口紅月銷售額可達千萬。 回顧新國貨美妝的崛起歷程,會發現它們跟電商是深度綁定的關係:崛起於電商,線上銷售額佔了絕大部分。 國貨A直到創立2年後才在去年開出了第一家線下店,前期主要依靠電商。
  • 李佳琦力薦,1年狂賣10億,3年問鼎「銷冠」,國貨彩妝的逆襲
    短短3年時間,闖進天貓10億俱樂部,今年618問鼎天貓臉部彩妝品類第一。緊接著7月,花西子GMV為1.94億位居第一,同比增速為165.5%。完美日記緊隨其後,當月GMV為1.56億。 此外,花西子曾多次出現在李佳琦的直播間。數據顯示,今年1-7月,李佳琦總共直播賣貨118場,其中,花西子參與的就有45場。
  • 李佳琦力薦,1年狂賣10億,3年問鼎「銷冠」,國貨彩妝的逆襲!
    19年,花西子銷售額首次突破10億。18年,這個數據僅僅停留在千萬級別。短短一年時間,花西子銷售額暴漲近25倍。緊接著,19年雙11,花西子首次參加便一躍成為彩妝品牌top10。而當時入圍的國產品牌僅有兩個,另一個是於上個月傳出上市消息的完美日記。
  • 了不起的國貨 經典護膚品牌春娟備戰雙十二
    了不起的國貨 經典護膚品牌春娟備戰雙十二時間:2020-12-10 15:45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了不起的國貨 經典護膚品牌春娟備戰雙十二 在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的時候,人們不禁唏噓,這充滿波折的一年過去的好快!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國民的網購熱情!
  • 首次登陸天貓超級品牌日 薇諾娜開啟不一樣的「直播綜藝」
    作為天貓平臺內最為重要的品牌活動之一,能夠參與天貓超級品牌日的品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只有各個品類屈指可數的國際知名品牌或行業大牌,才有資格登上這個舞臺。而薇諾娜是首個參加天貓超級品牌日的國貨護膚品牌,不僅打破了天貓超級品牌日無國貨護膚品牌的局面,更是用實力演繹了國貨新高度。
  • 「美妝」新銳國貨護膚品牌穀雨獲數千萬融資,直播電商未來可期
    (快消品訊)近日,新銳國貨護膚品牌「穀雨」宣布獲數千萬融資,由金鼎資本領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業鏈整體運營與發展,直播電商模塊持續擴大運營平臺範圍與服務規模;護膚品品牌模塊以產品為核心,提升市場推廣和品牌建設,持續打造天然安全的國貨品牌形象。
  • 李佳琦直播,為何「轉戰」國貨美妝 | 數繪眾相
    這個吸引著萬千女性目光的男人,可謂是「直播一喊訂單生,六宮口紅無顏色」。「玉澤面膜,買它!」「花西子散粉,買它!」「完美日記唇釉,買它!」當初口裡念著一眾國際大牌的李佳琦,最近開始「轉粉」一些原本寂寂無名的國貨美妝品牌,重點推薦的產品也從口紅擴大到面膜、散粉等美妝系列。
  • 雙11天貓國潮明星直播持續營業,力挺國貨品牌C位出道
    雙11當天,天貓國潮直播間集結楊瀾,吳昕,央視主持人尼格買提、常婷以及知名測評博主Flypig,從下午開始不間斷輪番打call國潮好物,喜迎「國貨之光出道日」。通過攜手央視網聯合打造「人人都愛中國造」主題內容,天貓國潮直播間盡攬國貨品牌優質好物,持續助力雙11期間國貨品牌全面爆發。
  • 化妝品市場競爭激烈 國貨品牌如何突圍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見習記者 馬嘉)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化妝品品牌如何破局?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化妝品大會上,珀萊雅、丸美、紐西之謎等國貨頭部品牌創始人與眾多行業領袖探討當前國貨品牌的突圍之路。根據聚焦產業研究規劃的智庫機構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化妝品品牌端毛利率普遍在60%-70%,淨利率為5%-10%,是整個產業鏈中利潤最高的環節。目前全球市場上,高端化妝品品牌甚至中高端化妝品品牌幾乎被歐美國際大牌壟斷。歐美國際大牌在中國市場上也不斷拓展新品牌。而我國本土化妝品品牌大多靠著「高性價比」的優勢在低端市場上競爭。
  • 化妝品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國貨品牌應如何突圍?快來了解
    在疫情的衝擊下,美妝行業是受影響最重的行業,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國貨新銳品牌的增速受到了壓制。在目前的化妝品市場上,高端化妝品品牌甚至中高端化妝品品牌基本被歐美國際大牌壟斷,而我國本土化妝品品牌大多靠著「高性價比」的優勢在低端市場上競爭。除了激烈的競爭,2020年上半年國貨品牌還受到疫情的打擊,業績遭遇低谷。
  • 直播乘風起國貨變國潮
    2019年5月,老廟接觸了一件新鮮事——與網紅主播薇婭合作一場直播。短短幾秒鐘,350萬的商品就全部售罄,這個結果深深震撼到了袁剛和豫園珠寶時尚集團。袁剛,豫園珠寶時尚集團首席創新官。那場直播後,豫園珠寶時尚集團乃至豫園股份,都對直播達成高度一致,於是,袁剛便組建起了一支由公司員工組成的直播團隊。
  • 優勢百雀羚案例 | 老國貨品牌到國民護膚品牌的戰略轉型(內部資料) 上集
    同時, 隨著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本土護膚市場份額逐漸被海外護膚大牌搶佔,對以百雀羚為代表的一系列國產品牌造成了巨大衝擊。曾經一度輝煌的百雀羚在年輕消費者心目中的口碑愈發下降,甚至被貼上了「老奶奶專用」的標籤,市場持續低迷了10年之久。百雀羚迫切需要轉變品牌印象,以迎合年輕消費者的需求。
  • 天貓發布新國貨計劃成績單:134個國產品牌年銷售超10億
    4月22日,阿里巴巴宣布升級「新國貨計劃2020」,在6個方面幫助商家迎難而上,加速創新和數位化轉型,爭取讓每個消費者的購物車多3個中國品牌。具體措施包括:天貓新品創新中心為中國品牌培養1000名新品策劃師、天貓新文創幫助1000個中國品牌和IP高效「跨界」、C2M打造1000個數字產業帶「超級工廠」、聚划算「聚新品」幫助10000家新國貨品牌開拓新客、淘寶直播為老字號開闢綠色通道等。這是阿里巴巴第三次升級針對中國品牌的扶持舉措。
  • 【深度】這個品牌靠唇釉賣出上億,提示國貨美妝想出頭應該走好哪幾...
    在許多消費者眼中,這批同期成長起來的美妝品牌都是突然冒出來的,似乎它們的命運也被緊緊綁定。像是一提到彩妝品牌珂拉琪colorkey,大學畢業兩年的張成月就會想到它是完美日記、花西子、橘朵的同行。在花西子和完美日記強勢的廣告投放攻勢下,成立於2018年的珂拉琪顯得低調許多,但其實,它是天貓國貨美妝排名前三的成員,也是首個天貓上市一年銷售破2億的新銳彩妝品牌。
  • 電商數據:品牌差異下國貨美妝的秘密武器
    國產美妝品牌的成功,到底做對了什麼?新媒體渠道的寵兒李佳琦在2019年成為花西子首席推薦官。李佳琦利用直播介入,貫穿花西子從預售到雙十一全過程。而2019正是直播帶貨的風口,內容營銷格局發生巨變。這印證了一個事情:誰能搶佔新渠道,即有可能成為新國貨贏家。
  • 站在新消費主義這條同一起跑線前,國貨品牌梵蜜琳如何率先突圍
    同時中國的大消費市場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在這一年,李佳琦、薇婭、李子柒等主播「紅」透了直播帶貨界,彰顯了一種新的消費趨勢——新消費主義時代來臨。因此,站在新消費主義這條同一起跑線前,萬千新銳品牌如何才能率先突圍成為勝敗關鍵。作為新銳國貨品牌,梵蜜琳顯然已經注意到了這一變化。
  • 這個美妝品牌兩年賺了10億,而你甚至都沒有聽過它的名字
    10個億,然而卻還有很多人都沒聽過它的名字。從直播間火出圈的完美日記(Perfect Diary)被傳近期已與多家投行商討IPO事宜,預計年底或2021年上半年掛牌上市,估值將至少達到20億美元。而另一個國貨品牌,大部分人沒聽過它的名字。這個品牌短短兩年就殺進了10億俱樂部,搭上國產護膚品的頭部列車。
  • 鳥哥說化妝品三:國貨化妝品成功的可能路徑
    不少成立時間較短的新銳品牌通過玩轉淘寶直播、小紅書、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各類社交 營銷,從而脫穎而出。 成立時間不足 3 年的品牌中,有靠李佳琦推薦和直播爆紅的花西子、成功運營小紅書內容營銷和微信群私域流量的完美日記、綜合公眾號流量/微博導流/淘系,內容投放的成分派 H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