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什麼是「三心不可得」?

2020-12-21 水往雲來

導語:

《金剛經》中有許多的經典名句,千百年來流傳甚廣。人們在其中反覆揣摩,反覆研究。有些人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有些人則不能。對於很多致力與修行的人來說,弄懂其中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因為這部佛經,就是讓人修行的。但是對於很多不修行的人來說,想要弄懂它,卻是難上加難。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所有的佛經,都是教人如何去修行,如果通過這部佛經,讓自己達到一定的境界。如果不是因為這樣,即使你明白了,也會與佛說的意義差之甚遠。

在《金剛經》中有這樣一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很多人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過去的想法得不到,現在的想法也得不到,對於將來,更是一種得不到的東西。

如果你也這樣理解,那麼你就錯了。

那麼,這「三心不可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正文:

人生在世,每個人的心,都會反覆變動。有時思慮人生大事,有時僅僅只是想一些什麼,或者是看一看周圍的人群。

佛說每個人,都生活在五蘊所造成的一種環境中。每個人的經歷不同,造成了對事物的態度,各有不同。

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樂趣,就是到老時,回憶自己年輕時的輝煌。如果回憶起來,你帶有一種幸福感,成就感,那麼你就是成功的。如果感覺到失落,或者沒什麼可覺得「咀嚼」的,那麼你的人生就是失敗的。

此話不無道理。

相關焦點

  • 《金剛經》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用意就這四個字
    學佛就免不了要閱讀經書,而佛門眾經書中,無有能比《金剛經》,金剛般若是最殊勝的法門。《金剛經》曰:「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這句話告訴我們,世間諸佛都是以《金剛經》之法門得道,世間諸法都是從《金剛經》中受到啟發,可見受持本經功德之殊勝。《金剛經》中的每一句話,幾乎都是重點,都蘊含著佛門的精髓,有許多人讀懂了其中一句話就能夠覺悟超脫。
  • 金剛經第二十一: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三心皆不可得
    01《紅塵說禪》系列第396篇今天咱們繼續來分享《金剛經》,這一篇輪到第十八品「一體同觀分」的後半部分,上一篇我們聊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五眼,這次繼續聊後面的「過去心,現在心和未來心」這三心。
  • 如何理解「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句話?
    在《金剛經》裡有很多精彩的句子,有一個句子你們應該都懂、都知道,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每天都在變化,過去的過去了沒有?你老把心罣在過去幹什麼?你能夠把過去的什麼東西拿過來?過去的東西能拿到嗎?已經過去了。你過去擁有的房子現在賣掉了,再跑到人家那去說「這是我過去的房子」?很多人為什麼看見自己離婚的老婆又嫁人的時候會狠下毒手?因為他有「過去心」,他覺得「你是我的老婆,跟我生活了四十多年,雖然離婚了,你也是我的」,所以當他老婆再去跟另外一個人結婚的時候,他就恨得、忌妒得……他就把他老婆殺了。為什麼?
  • 南懷瑾: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打坐是訓練自己走向實證的禪修,體驗自己如何明白自己的心理狀況,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動,達到心性本來的方法。 修禪的方法很多,其基本原則是,首先要認清自己心理的現況,不一定需要打坐,大家隨便在什麼狀態中都可以體驗出來。只需要把現在自己的思想集中起來,觀察自己在幹什麼。諸位如果照此作去,一定開始發現腦中有很多思想。不打坐還不曉得思想的雜亂,愈打坐則愈覺得雜亂。
  • 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
    (下)說到知心如幻,主要的,就是要我們莫以肉團心為心,莫以喜怒哀樂為心,莫以見聞覺知為心,莫以賢愚利鈍為心。我們不要以為心臟、肉團心是我們的心,喜怒哀樂是我們的心,見聞覺知是我們的心,好壞智愚是我們的心。其實,這都是幻心,不是真心。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個「不可得」,真實地闡述了事物的空性。有人說,這種「不可得」是因為事物本來沒有的緣故,也就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得到,所以才是空。再加上我們看到的事物,都是因緣化合,所以也都是空,最後歸於虛空,就都不存在了。很多人都對事物都持這種態度。
  • 743,在時間之外,五眼通天,三心不可得
    > 743,在時間之外,五眼通天,三心不可得
  • 金剛經中這兩句話,句句戳心,值得反覆去讀!
    金剛經這部佛學經典,值得反覆來讀,每次讀金剛經時,我們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因為一切都在變化之中,我們的心每天也都在變化著,此刻去讀金剛經,是用此刻的心來領會,未來再去讀金剛經時,此刻的心早已不在,而那時你對同一句經文的領悟就會完全不同。
  •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活在過去是否也害了你?放下忘記過去
    同時當我遇到《金剛經》的時候,我也很慶幸可以遇到金剛經,因為金剛經核心理念就是勸人向善,下執念,忘記過去,然後方能輕鬆面對未來。而活在過去是否也害了你?從現在開始面對過去的時候就要想著忘記過去,放下過去。因為活在過去真的會害了你,因為你只是沉浸在過去的那個自己裡面。
  • 《金剛經》最富含哲理的幾句話,讀通此經,即可開悟
    有一點共同的是,不論是出家僧眾,還是在家居士,或者對佛教沒有興趣的人,都知道《金剛經》是本好書。全經共分為三十二品,有五千多字。現今社會上流傳最廣,也是最早流傳的是由後秦鳩摩羅什所翻譯的譯本。《金剛經》是許多學佛人入門的首先。《心經》側重觀身心五蘊,闡揚發菩提心、行無我的大乘菩薩道;而《金剛經》徹始徹終歸宗於般若無住的離相法門,以此明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金剛經》到底說了些什麼
    《金剛經》是從相上入手,來去斷我執和法執的一部經典。首先,我相,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都是眾緣和合,剎那生滅的相似相續的幻相,了不可得。整部《金剛經》的核心都是讓我們對我和法這兩個東西都不能執著,那麼什麼叫做執著?什麼又叫做不執著?它有標準嗎? 有標準,我們就好對著標準來去修正自己嗎。有的!它的標準就是,放不下就叫做執著,放得下就叫做不執著。這也就是經裡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心裡所生的所有的念頭 所有的相。你都不住在上面 那麼他就叫做不執著!
  • 佛教:《金剛經》中最有靈性的三句話,點醒無數人!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金剛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簡稱,《金剛經》的全部經文只有五千多字,雖然文字很少,卻句句經典,每一個字都暗藏著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在《金剛經》中有三句話,最有靈性,點醒無數人,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句話,其中卻暗藏了人生大智慧,讀懂的人,人生會更有意義。第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金剛經》教會我們的8種心,多學多用,早晚受益!
    色與空的關係修習佛學就要讀《金剛經》,而《金剛經》中有一個觀念需要辨明,那就是「色」與「空」的關係。沒有空則應無色可以存在,也就是說沒有「無」就沒有「有」存在的空間。虛妄之心與實相之心六祖說人的心同時存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三種念想,然皆為虛妄之心非本性之心,故佛說不可住、不可得。心之虛妄在說明人的色受想行識具有現實性、世俗性、表象性和利害性,一般而言,究竟無法身本性之考量所以說是虛妄。
  • 清涼學堂丨不可不讀的佛經:《金剛經》
    我們並不清楚自己會在什麼時候與佛法相遇,繼而生起深信,在生活中的點滴中去踐行佛法。 佛經是佛陀留給我們的法寶,正如《三皈依文》所說,「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當我們能夠見到佛經、聽聞佛法,並且接受佛陀的教導,就要努力精進,不會再悖離佛法,而要深入經藏,接受佛陀的教法,學習用大海般廣闊的智慧,來破除我執煩惱。
  • 《金剛經》中人們喜歡的三句話,讀懂了快樂一生,體悟了成就佛道
    《金剛經》譯成漢文以來,受到世人的喜愛,有人每日讀誦,有人已經熟記在心,受持讀誦此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縷暖陽。經中般若妙義頗深,給世人帶來了無量的智慧。經中貼近世人生活,受人們喜歡的三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句話看起來很簡單,通俗易懂,其實蘊藏著很深的智慧,讀懂了快樂一生,體悟了成就佛道。世人的一切心思無非是追憶過去的悲歡離合、執著現在的名聞利養、攀緣未來的榮華富貴,心的著落主要是在這三個方面。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一段話是告訴我們,如果心中有一相、有一念,就破壞了如來藏的清淨體,也就變成了阿賴耶識。佛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讓我們看破放下有所得的心。
  • 《金剛經》有名一句話,說明比較重要問題,看了會對人生看開很多
    《金剛經》是講了「空」,但是這裡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我們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這裡的空是萬事萬物的本質,因為萬事萬物都有懷空的過程。就像我們人類有生就有死一樣,世界宇宙也是如此,都經歷著「成住壞空」的循環,這裡的空理解為「真空妙有」比較合理。「真空」是本性,「妙有」是顯現。就是說性有由相顯,性相是一體的兩面。
  • 佛教:《金剛經》中的四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其實,最初達摩祖師弘傳禪宗,專以《楞伽經》作為參禪印證,傳到六祖慧能大師,才開始以《金剛經》作為驗證參學者所悟真假的憑證。《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總綱,「金剛」意為金中之精堅者,能斷萬物。佛言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由此可見《金剛經》在佛門中的地位。
  • 《金剛經》:最精華的句子,反覆品味,功德無量
    在《金剛經》中,有一句非常精華的句子,那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如若你反覆品味,勢必會功德無量,接下來,我將分為三部分來講一下這句話。過去心不可得我們知道,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天天的生活,每一刻的當下所組成的,熱愛生活的人肯定是非常珍惜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從不會花心思在過去,過去的日子裡過得好也好,過得不好也罷,都沒有現在過得如何重要,所以,金剛經的第一句話就說,過去心不可得,過去的也就過去,再去想便沒有任何意義。
  • 金剛經:讓你在浮躁的年代裡,持一顆沉靜的心
    不得不隨順世間言辭習慣, 不說而說, 所以《金剛經》裡面講:「說法者, 無法可說!」, 所有一切講出的法並不是法本身,都是為了讓我們更方便理解法的本質。 用刷碗的例子來比喻,如果把一個油汙的碗比作我們眾生的心,那麼佛所說的法就是洗潔精和水。 只有用洗潔精和水才能把碗洗徹底洗乾淨,但是一個沾滿了洗潔精的碗絕對不能算一個乾淨的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