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一些地方、尤其是臺山,逢年過節都會做當地的特色傳統美食——鹹湯圓,其實應該說是類似湯圓的小糯米球吧。
說到江門人的冬至,鹹湯圓是必不可少的!
直到今天,每年的冬至那天都不少世界各國的華僑特地從外國回來過節,為的就是那麼一碗鹹湯圓,令遊子不遠萬裡回到家鄉的可能就是那魂牽夢縈的家鄉味道。
冬至節令食文化向來有北水餃南湯圓的說法。但在南方的五邑,地域風俗卻衍生出更具地方特色的節令食品——鹹湯圓,鹹湯圓製作方法大致相同,但每家用料各有特色,一碗「鹹湯圓」吃出不同家庭獨有的味道卻有相同的特點和寓意。
五邑地區的鹹湯圓普遍是沒有餡料的,個子也小,只有平常甜湯圓三分之一的大小,也正正因為它個子小,配上湯水的鹹,鮮,香更能突出糯米圓子的Q彈和糯香。鹹湯圓用料非常多,湯水特點是比較粘稠,味道鹹鮮,往往湯水就能直接帶出整碗鹹湯圓的精髓。
在五邑鹹湯圓除了寓意家人團團圓圓之外,更有寓意堆金積玉,富貴榮華的意思。
鹹湯圓做法:
主料:糯米粉約400g,水1-2升(可適量加減)
輔料:雞半隻(強烈推薦),蘿蔔半根並切絲(強烈推薦),臘鴨四分之一只(強烈推薦),香菇5朵(強烈推薦),香菜隨量(強烈推薦),其他可選輔料瘦肉,蝦幹,魚餅,蔥,臘肉等等料越多越鮮甜。
配料:鹽,雞精,胡椒粉,油
步驟:
1.用粉的五分之三的開水來攪拌,充分攪拌來後再用剩下的粉去和面,搓成食指大小的麵粉條,然後用刀切段,每顆約正常湯圓三分之一大小,然後再搓成丸子。如下圖
2.雞洗乾淨以後用鹽醃一下放回鍋內,再放油放蔥放香菇,把雞或其他配料翻炒至水幹。
3.待炒料收幹汁水的時候,加蘿蔔翻炒一會,加水,加臘鴨,滾幾開就下湯圓。
4.湯圓浮起來就開始加鹽,雞精和胡椒粉。儘量從量少調到自己喜歡的味道。謹記胡椒粉只起到增鮮的味道切勿下太多。
5.開鍋,加入香菜或蔥等,完成。
一頓鹹湯圓是什麼味道,用什麼湯底,全靠媽媽這位大廚來掌控。所以說,吃鹹湯圓很大程度上吃的就是媽媽的味道。
========我是重要分割線========
曉婷播送的小說《何處泛輕舟》將在周三播出,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