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四年後 呷哺呷哺旗下高端火鍋湊湊來成都了

2020-12-21 封面新聞

成都是四川火鍋的大本營。近些年,如海底撈、小龍坎、蜀大俠在省外甚至海外不斷開設分店時,外地火鍋基本未曾考慮過布局成都。但這一現象,在這個冬天被不斷打破。繼撈王豬肚雞火鍋一連在成都開設兩家門店後,呷哺呷哺旗下高端火鍋湊湊在謀劃四年以後,終於落子成都,一口氣連開兩家。前者撈王創建品牌11年,目前在全國超過100家直營店;後者湊湊目前在全國開設了130多家直營店,品牌正在走向自己的第五個年頭,用湊湊首席市場官楊婷婷的話來說,湊湊在成都的開店達成,意味著湊湊全國的布局業已完成。

來到火鍋重鎮,大眾的討論都集中在菜品與服務。但對湊湊而言,它所提供的產品並非是幾款鍋底加涮品,而是一種新的聚會消費主義,用「一手鴨血豆腐,一手奶茶」的新方式打開。藉助茶飲與火鍋的雙重勢能,湊湊開啟了新的聚會方式,大家聚在一起吃吃火鍋,喝喝奶茶,大方拍照,愜意聊天。這種趨勢已在一二線城市流行開,消費者也有了認知與接受度。

湊湊團隊覺察到成都的時尚氣息越來越濃,春熙街上年輕人的穿著更具個性,更國際化,這個城市的年輕人也需要一種更潮流的方式聚會玩樂。而湊湊所要做的,便是繼續深度挖掘聚會場景,增加更多的元素,如上海ITC店就設置了小型KTV,大家可以吃著火鍋唱著歌。年輕人喜歡看展覽時,藝術的元素就會被增加到門店中,微醺小醉的小酒館正流行時,湊湊便將其融入新的主題店中。

與湊湊專研多種鍋底的配搭不同,撈王鍋物料理11年只堅持賣一口鍋:豬肚雞。以專業煲湯火鍋進入以川式火鍋為主的成都市場,撈王鍋物料理的想法很直接,以獨特的差異化為當地消費者帶去別樣體驗。目前在成都的首店點評星級已做到4.54分,可見成都好吃嘴對撈王口味的認可,這也印證了撈王過硬的產品力。

湊湊、撈王的紛紛開店,不僅對於成都消費者多了一個選擇,對於本地火鍋品牌也能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期待這兩條鯰魚能夠攪動成都火鍋市場,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餐品和更好的服務。

封面新聞記者 陳怡然

相關焦點

  • 湊湊擬明年進軍新馬泰 快速開店挺母公司呷哺呷哺股價創新高
    來源:澎湃新聞湊湊擬明年進軍新馬泰,快速開店挺母公司呷哺呷哺股價創新高澎湃新聞記者 王啟帆12月2日晚間,火鍋品牌湊湊餐飲的CEO張振緯在發了一條朋友圈,「四年磨一劍近年來被稱為網紅火鍋店的湊湊火鍋創立於2016年,是臺灣小火鍋品牌呷哺呷哺旗下孵化的中高端火鍋品牌,以精製火鍋和奶茶的組合,主打聚會概念。對比呷哺呷哺人均約55元的消費標準,湊湊的總體客單價約105元,成熟店客單價可達到140至160元價格帶。
  • 老牌餐飲呷哺呷哺打造的網紅店湊湊能紅多久?
    2016年下半年以來,餐飲市場上出現了一家名為「湊湊」的新品牌。它將臺式麻辣火鍋和手搖茶結合在一起,加上別致的裝修設計,很快成為一家網紅店,其標誌之一就是用餐時間門外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 但是,如果你知道這家定位中高端的新品牌背後是老牌餐飲集團呷哺呷哺時,你還會買帳嗎? 不止一位業內人士提到了這個挑剔的問題。
  • 湊湊靠賣奶茶成火鍋界黑馬!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火鍋品牌呷哺呷哺也將自己的副牌經營的風生水起,旗下的高端品牌湊湊主打「火鍋+茶飲」模式,目前火鍋店的開店數達到100家,其中一款大紅袍奶茶更是一年賣出200萬杯,可以這樣說,憑藉賣茶,湊湊成為當之無愧的火鍋界黑馬。其實,呷哺呷哺的湊湊茶飲和海底撈自製啤酒,差不多都在2017年下半年才推出,不過才僅僅兩年,為何能獲得這麼多年輕人喜愛呢?
  • 呷哺呷哺「新瓶裝老酒」的創新泡沫破了
    對於本次呷哺呷哺股價的短暫上漲,有股民認為原因有二:一是呷哺呷哺上半年的財報雖然大虧,但連虧三年的高端品牌「湊湊」終於實現了盈利;二是新成立的呷哺調味品實現了133.3%的營收增長。截至到2020年上半年,集團旗下共經營1010家呷哺呷哺餐廳及107家湊湊餐廳,(期間)新開張31家呷哺呷哺餐廳及5家湊湊餐廳。此外,財報還顯示,今年上半年呷哺集團關閉了43家呷哺呷哺餐廳。財報指出,「本集團大部分收入及餐廳經營利潤均來自呷哺呷哺餐廳。」原文的「收入及餐廳經營利潤」在本期指的是「虧損」。
  • 沉迷數字遊戲、重要股東和總裁趙怡套現7.7億,誰在看衰呷哺呷哺的...
    呷哺呷哺推出了三個措施:一是加快開店的速度;二是提高人均客單價,似乎只要開店速度夠快,只要人均持續往上走,那麼,翻臺率下降在資本家的數字遊戲裡「並不礙事兒」,嘗到了持續開店與提高人均帶來的甜頭後,呷哺呷哺的第三個舉措就是入局高端、發展人均接近200元的湊湊。
  • 沉迷數字遊戲、重要股東和總裁趙怡套現7.7億 誰在看衰呷哺呷哺的...
    呷哺呷哺推出了三個措施:一是加快開店的速度;二是提高人均客單價,似乎只要開店速度夠快,只要人均持續往上走,那麼,翻臺率下降在資本家的數字遊戲裡「並不礙事兒」,嘗到了持續開店與提高人均帶來的甜頭後,呷哺呷哺的第三個舉措就是入局高端、發展人均接近200元的湊湊。
  • 呷哺呷哺集團總裁趙怡:如何管理一個 21 年每天排隊的火鍋品牌? ​
    在北京餐飲界,曾經流行這樣的一句話:「出事找 110,肚子餓找呷哺呷哺。」2017 年呷哺呷哺推出副品牌「湊湊」,湊湊的定位中高端網紅店,通過火鍋加茶飲的方式形成新消費場景,再一次延續了呷哺呷哺的日日排隊成績。2018 年 11 月,其新的品類茶米茶在北京、上海兩家店開業。
  • 呷哺呷哺陷入「不變是等死、變是找死」怪圈?
    隨著「大火鍋」海底撈的上市,港股對於呷哺呷哺這隻依託「小火鍋」商業模式立足的老牌股票越來越不待見,呷哺呷哺的市值已經縮水四成。即使高端品牌「湊湊」開始扭虧為盈,也沒能從根本上扭轉局面。  呷哺呷哺究竟經歷了什麼、正在經歷著什麼?讓昔日的「連鎖火鍋第一股」、「休閒快火鍋之王」漸漸走下神壇?
  • 小電充電寶獨家入駐知名火鍋連鎖品牌湊湊火鍋 聚焦垂直行業頭部品牌
    近日,「IoT+便民充電服務創領者」小電科技與全國知名臺式火鍋連鎖品牌「湊湊」達成合作,獨家入駐湊湊火鍋全國範圍近100家門店。這是小電科技繼成功與海底撈聯手之後,深度挖掘國內餐飲優質賽道的又一重要布局,未來雙方將在續電服務、品牌營銷等多個層面展開深入合作。
  • 被指火鍋鍋底變質,湊湊官方回應「自檢及當地監管局檢測不存在問題」
    針對12月16日晚,有消費者在湊湊西安創意谷店就餐時提出湊湊火鍋鍋底味道不對,或存在鍋底變質一事,12月20日,湊湊CEO張振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做出了如上回復,並表示,「湊湊內部已經成立危機小組,正在處理上述事件,食藥監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和消費者聯繫說明了湊湊不存在質量問題。」
  • 推子品牌「in xiabuxiabu」,呷哺呷哺能否「翻盤」
    呷哺呷哺方面介紹,新推出的子品牌「in xiabuxiabu」主打年輕消費人群,是呷哺呷哺繼湊湊、茶米茶、呷煮呷燙、呷哺呷哺食品後的又一次品牌戰略布局。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從產品定價和門店裝修來看,in xiabuxiabu都在呷哺呷哺基礎上進行了升級。
  • 火鍋賽道烽煙再起,突破1000家店的呷哺如何再升級?
    趙怡透露,新版呷哺呷哺門店9月30日試運營後一直沒有做任何推廣,目前客流已經超過原來門店的客流情況,接下來新版呷哺呷哺悠唐店還將嘗試疊加外賣業務做進一步測試。趙怡坦言,茶米茶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成為呷哺呷哺及湊湊的供應平臺,既能幫助呷哺呷哺及湊湊引流,也能豐富呷哺呷哺和湊湊的產品結構,並補充火鍋餐廳下午茶時間的空白,創造「全時段、多客群」的商機。
  • 呷哺呷哺2019年淨利大幅下滑:百億營收目標落空 高盛預測2020將由...
    呷哺呷哺在2016年啟動三年規劃,提出到2019年實現一千家門店一百億營收的目標,2019年呷哺呷哺順利實現門店突破一千家目標,但其營收體量距離一百億元仍相距甚遠  與此同時,呷哺呷哺還需要面對高速擴張壓力下淨利潤增速放緩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高盛報告預計呷哺呷哺今年上半年同店銷售跌幅35%,淨虧損2.11億元人民幣。
  • 呷哺呷哺再推輕奢之作,能否提升運營效率?
    前言呷哺呷哺在2016年推出輕奢品牌--湊湊,以「火鍋+茶憩的複合業態」模式切入火鍋賽道,在2018年便實現盈利,但是在單店投資和投資回收期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湊湊門店近年來,呷哺呷哺一直在進行品牌升級,此次又推出「LIGHT-POT」輕奢版門店,將輕奢感融入用餐體驗中,進行輕量化運營,希望以此增加對年輕主力客群的吸引力,不斷提高門店翻臺率,提升運營效率。▲呷哺呷哺「LIGHT-POT」輕奢版門店呷哺呷哺升級版門店是否能像湊湊那樣獲得成功,突破集團運營效率瓶頸?
  • 呷哺呷哺又創新品牌:小火鍋+串串+關東煮+奶茶……
    作為火鍋二哥的呷哺呷哺也「不甘落後」,這不,10月23日,呷哺呷哺在上海又推出全新子品牌in xiabuxiabu!這次它創新性地打造出「小火鍋+」的複合業態模式,主打一人一鍋,但還賣關東煮 、辣串串、小吃等,客單價卻在110元左右!它的新模式能否引領小火鍋的第二次風潮?一起跟隨小編來一探究竟吧!
  • 最具顛覆性的8個火鍋品牌,火鍋生意如何升級?
    這種經濟現象可以用「口紅效應」來解釋。「口紅效應」是指人們在經濟低迷時期,表現出的一種「低價產品偏愛趨勢」。因為在經濟發展情況不樂觀時,人們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低廉非必需性的產品很容易讓他們感到愉悅,一隻新的口紅、一場電影,吃雞、王者都能慰藉生活。同樣,在今年疫情中,火鍋行業也從前期的重創中,慢慢緩過神來。
  • 湊湊加速狂奔的秘訣是什麼?
    用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禕的這段論述,來概括湊湊火鍋再合適不過了。此時的湊湊或許不像一個餐飲品牌,更像網際網路產品,通過體驗與用戶連接,用不斷豐富的增值體驗來提高用戶粘性。內參君採訪了湊湊餐飲CEO的張振緯,他作為湊湊品牌創新和發展的「火車頭」,是怎樣解讀網際網路思維如何貫穿湊湊的發展,從下半年加速狂奔開店,再到打造新的主題店和首入成都?
  • 「排隊神店」賢合莊火鍋,鄭州首店落戶中原萬達廣場
    賢合莊自走紅後便開始大規模的拓店,目前不僅僅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一線、新一線城市設有門店,地級市也均有分布。   湊湊   已進駐購物中心:正弘城、永威木色   湊湊是臺灣著名火鍋品牌呷哺呷哺旗下的網紅品牌,以裝修精良、菜品優美、火鍋
  • 必讀周報:呷哺呷哺成為「被執行人」,成都餐飲業將全面推行公勺...
    從雙方租賃合同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顯示,2015年11月11日,呷哺呷哺與天津科誠房地產籤訂《租賃合同》,約定由呷哺呷哺承租天津科誠房地產所有的一層房產,用於開設並經營呷哺呷哺火鍋店及飲料吧。合同籤訂後,呷哺呷哺開業經營,並向天津科誠房地產支付租金至2017年10月30日,2017年11月份後的租金未支付。
  • 風靡北上廣的湊湊火鍋落戶瀋陽K11,茶飲加火鍋,冬季裡的真香
    據說在北上廣要排隊好幾個小時才能吃得上的湊湊火鍋在瀋陽開設第三家門店了,這家門店位於K11,湊湊火鍋的「湊」字非常容易寫錯字和打錯字,它的部首是三點水,湊字在古文中,寓意水上人所會也,從水奏聲,當然也有小聚在一塊兒的意思,湊在一起熱熱鬧鬧吃火鍋,終於湊齊小夥伴打卡啦。初冬的瀋陽人對火鍋的態度是一種無比熾熱的嚮往,恨不得每天都能享受一頓冬日最溫暖的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