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粉 | 對濃縮咖啡和濾泡式咖啡的不同作用

2021-02-17 精品咖啡美學


——————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會重新審視一個問題,就是細粉在咖啡萃取和風味中的作用。這無疑是與咖啡的萃取物質相關,細粉在萃取中的作用,以及細粉對濃縮咖啡和過濾式萃取的影響是有什麼不同的。


DEFINING FINES

對細粉的定義

咖啡豆是一個複雜的有許多纖維素組成的3D矩陣結構,上麵包附著油脂和其他固體。纖維素之間的關聯形成孔隙,形成一個個小細胞。研究所估:一個典型的咖啡豆中,會含有一百萬個這樣的細胞。烘焙會使纖維素變得更脆,磨碎纖維素的結構,就會形成不同粗細的咖啡顆粒。我們稱最細的顆粒為「細粉」。對於細粉的定義有一些分歧。大多研究論文,都提到細粉是指沒有完整細胞的細胞壁碎片。有些人把細粉為直徑小於某一特定尺寸的顆粒,比如50微米;其他人最近把細粉定義為顆粒尺寸分布曲線中的某一段顆粒。

 

請忽略數字細節,只是為了概念上的曲線展示的目的。這裡的波紋是指咖啡粉顆粒的重量或體積。我對細粉的首選定義是,它是沒有完整細胞的細胞壁碎片,因為完整的細胞顆粒與不完整細胞的顆粒萃取速度不同。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定義,水可以在萃取的過程中自由地進入纖維素的所有表面,但在含有完整細胞的顆粒中,部分纖維素會包含在細胞內部,而不是直接暴露在水中。選擇任意直徑大小,來界限定義細粉,可能沒有太大意義,因為細粉有很多不同的形狀,很少有球形的。

HOW COFFEE EXTRACTION OCCURS 

咖啡萃取是如何發生的

咖啡萃取有兩個階段:表面萃取和內部擴散。當水接觸到一個大咖啡顆粒時,它會迅速將咖啡中的可溶解物質從顆粒的表面溶解。再過幾秒鐘,這種萃取就快完成了。從咖啡顆粒的完整的細胞中萃取,是通過擴散的方式進行的,這個過程需要持續一段時間。

在擴散的過程中,濃度變化曲線使固體從顆粒移動到水中(固體總是從高濃度的區域移動到鄰近的濃度較低的區域),溶解在水中的固體必須通過纖維素的孔隙擴散到顆粒周圍的水中。內部擴散的萃取是緩慢的,因為它的許多步驟:水必須通過咖啡粉表面的孔隙進入纖維素內,溶解纖維素中的可溶解物質固體,然後再從孔隙中將可溶解物質帶出,融入咖啡液中。

從較大的咖啡顆粒的萃取速度較慢,主要是因為它們有較長的擴散路徑。在過濾式萃取過程中,總會有一些溶解的固體留在咖啡粉顆粒中,而有些會留在咖啡粉纖維素的間隙中。浸泡式萃取過程中,萃取速度更慢慢,在大多數萃取過程中,濃度變化曲線不像過濾式萃取時那樣高。

此外,浸泡式咖啡的粉床上留下的液體,會比過濾式咖啡含有更多的可溶解固體,因此浸泡式萃取是一種比過濾式萃取效率更低的萃取方法。

ONE DAY WE MAY BE ENJOYING 30% EXTRACTIONS

總有一天,我們可能會享受30%的萃取

咖啡豆中最多會含有35%的可溶解物質,根據不同豆種和烘焙度而有所不同。如果沒有極端的溫度進行萃取,要想把咖啡中的所有可溶解物質全部萃取出來的話,萃取的時間可能會長得不現實,或者添加溶劑。當然,這對磨豆機的要求也很高。

推測一下,在澀感和苦味急劇上升之前,萃取出咖啡纖維素中的80%-90%的可溶性固形物是可以實現的。如果你的咖啡粉研磨的比平時細,仔細篩選儘可能地去除細粉和粗粉,然後用滴濾壺進行萃取,最多能達到萃取出咖啡中的26%的可溶解物質。

萃取全部30%的可溶解物質並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日常萃取中常存在的問題是:來自咖啡顆粒的可溶解物質,有些在幾秒鐘內就會被萃取出超過30%;用擴散法萃取出咖啡中的可溶解物質需要幾分鐘才能達到20%;另外,在分床的平均萃取率達到20%之前,一些細粉或咖啡粉床的通道效應的擴散萃取,很可能會讓咖啡粉萃取超過30%。 

 

WHY ALL OF THIS SCIENCE STUFF MATTERS

為什麼所有這些科學性的東西很重要?

做最好的過濾式咖啡的萃取,應該儘量減少細粉和粗粉。鑑於細粉是會造成萃取過度並增加苦澀感的源頭,可以篩除最先被萃取細粉,讓咖啡更乾淨,甜感更強,口感更柔滑。


HOW TO MINIMIZE FINES, IN ORDER OF IMPORTANCE:

如何降低細粉的產生:

FINES ARE FINE FOR ESPRESSO, TO A DEGREE

濃縮咖啡的細粉

那麼濃縮咖啡呢?在一定程度上,濃縮咖啡是細研磨的咖啡粉,但濃縮咖啡的萃取時間短,不會接觸到擴散萃取階段。研究人員一直在爭論,擴散萃取是否對濃縮咖啡的萃取有任何幫助;但是即使有,它的幫助也是微不足道的。

Illy咖啡書的作者說,細粉提供必要的萃取表面,而粗粉則需要通過濃縮咖啡的粉床獲得足夠的流量。如果細粉太少,萃取率會降低;如果太多,則會產生堵塞。考慮到濃縮咖啡是快速的萃取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咖啡顆粒必須要足夠細才可以。


讓問題變得更複雜的是,似乎有兩種類型的細粉:細粉和粉塵。咖啡粉塵的存在,會導致濃縮咖啡的質量受到損害,因為它們萃取率相對較高而且會流入杯中。然而實驗證明,冷凍後的咖啡豆再研磨,產生的咖啡粉塵數量較少,研磨顆粒的粗細也更均勻。

所以,在比賽中我們也會見到,很多咖啡師會用冷凍的咖啡豆來做成功的美味的濃縮咖啡。儘量減少咖啡粉塵,研磨更均勻的咖啡顆粒,肯定會萃取出更好喝的濃縮咖啡。

為了立即提高質量,大多數咖啡館能做的兩件最有影響的事情是:用新鮮的刀盤代替磨損的舊刀盤,並儘可能的精確地對齊刀盤。增加咖啡中的可溶解物質,提高風味的清晰度,減少斂口和苦味,讓口感更加順暢。

<END>

-

作者:scott rao

翻譯編輯:joyce

配圖:來自於網絡

(如有任何內容侵權請後臺聯繫告知)

***

相關焦點

  • Scott Rao博客翻譯丨烘焙濃縮咖啡和濾泡式咖啡的區別
    FILTERFEBRUARY 25, 2017 · SCOTT RAO烘焙師們最常問的問題之一是濃縮和濾泡咖啡烘焙之間的區別。這是個令人懊糟的話題,不只是因為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濾泡烘焙」和「濃縮烘焙」到底指的是什麼。很多烘焙師的濃縮豆會烘得深一些;但是一個烘焙師的「濾泡烘焙」可能比另一個烘焙師的「濃縮烘焙」還要深,沒有統一的定義。
  • 分享濾泡式咖啡衝煮全過程
  • 【咖啡的新喝法】掛耳式濾泡咖啡
  • 手衝或濾泡式咖啡_下(Pour-over or Filter Brewers)
    粉水比例:1:15(或1:16)。例:10克粉注入150克/160克熱水。可根據咖啡濃鬱度偏好調整,不做精確標準,這邊建議所有的手衝式及濾泡式衝煮法都用此比例開始嘗試,但請記住多做點實驗,找出自己最喜歡的粉水比風味。       研磨粗細:中等/細砂糖般的粗細,適用於30克咖啡搭配500克水。
  • 濾泡式咖啡煮法之最佳水溫
    咖啡粉的研磨度、水溫、萃取速度都會影響咖啡的味道。水溫是決定咖啡味道的要素,若應用在濾紙滴漏法時,水溫在82~83℃最能達到味道平衡。超過這個溫度,會有某些味道特別明顯;達不到這個溫度,則美味的成分就無法被萃取出來。當然,熱水溫度也是視使用的萃取工具不同而有所改變,例如Espresso就要用高溫。
  • 意式咖啡濃縮咖啡為何流速過快?什麼是單一產區濃縮咖啡
    布粉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打散結塊,讓不磨豆機出來的大小顆粒的粉儘量平均分布,不能出現粗粉或細粉集中的情況,不能結塊;另一個是均勻布平,讓粉在粉碗中均勻分布,減少出現局部過多或過少的情況,不堆不空。最傳統的布粉方式即是用手進行布粉,手指和手掌均可進行布粉操作。
  • 什麼是意式濃縮?咖啡技術專業知識分享
    意式濃縮簡稱意濃。聽名字就知道,它來自義大利。是一種將高溫熱水通過高壓壓過細研磨咖啡粉製成的咖啡飲品,水粉比很高。由於9倍大氣壓的壓力存在,萃取出的咖啡液實際上是由介溶性的懸濁液組成,表面一般有一層金黃色的咖啡油Crema。這些激烈的萃取條件使得意式濃縮成為了世界上風味和香氣最強勁的咖啡萃取法。
  • 雲藍精選掛耳咖啡首次亮相即被搶售一空(雲藍精選掛耳式濾泡咖啡)
    掛耳式濾泡咖啡簡介:隨身掛耳包是裡面的咖啡粉裝在濾包裡,兩側紙板製作的夾板,可以掛在杯子上,衝完後即可丟掉,可以方便喝到猶如濾滴衝泡式的研磨咖啡。掛耳包咖啡是一款即衝即享型現磨咖啡。滴濾方式完成咖啡衝煮,咖啡之中的酸、甘、苦、醇、香完美體現。只要您的身邊有熱水水源,有咖啡杯具,即可以方便享用。特別適合於居家,辦公室和旅行。
  • 掛耳咖啡什麼牌子的好,FCR掛耳式濾泡咖啡怎麼樣試用測評
    在家裡製作咖啡,整個製作過程是很享受的,滿屋的咖啡香味,看著虹吸壺裡氣泡的滾動,水流的變化,顏色的變化,整個過程很舒服,但是後續的清潔工作就很麻煩。我現在有個偷懶的做法,那就是把咖啡豆磨成粉,用咖啡濾紙包好,用訂書機把口封上,再整個的放入密封袋中。但是自從我喝了掛耳式濾泡咖啡之後,我發現,還是不一樣的,後面會做個詳細的比較。
  • 濃縮咖啡怎麼調試?濃縮咖啡和美式咖啡做法 濃縮咖啡參數調整
    目前比較流行的做法是每天調整濃縮咖啡味道和參數,並以此套進各種意式咖啡飲品中(拿鐵咖啡/美式咖啡等)。可好喝的濃縮咖啡真的是萬能鑰匙嗎?因為主體變了,考量的方面也就不同了。美式咖啡可能問題還不大,風味主體還是相似,類似稀釋版的濃縮咖啡,所以考量好濃縮咖啡與水的比例或許還可以套用出一杯不錯的美式咖啡。 但是牛奶咖啡因為加入了牛奶,牛奶掩蓋了許多風味,所以除了濃縮咖啡之外還要考慮牛奶的類型,牛奶與咖啡的比例,牛奶與咖啡風味類型是否相輔相成等。
  • 3大咖啡衝泡方式詳解,全面解鎖咖啡衝煮
    煮製咖啡又可以叫「沸煮咖啡」,最典型的便是土耳其咖啡(又稱阿拉伯咖啡)。它是將極細研磨度的咖啡粉(直觀的土耳其咖啡粉標準是要比麵粉還要細),然後混合白糖(有的話巧克力)等香料,浸泡在冷水中煮沸而成,萃取過程水溫達到100℃,這種咖啡才是真正「煮」出來的。
  • 咖啡一定要加牛奶嗎?濃縮咖啡和手衝咖啡的區別是什麼?
    >,調細一丟丟研磨度,採取增加粉量的方式進行調試,改用14克粉在25秒萃取30克咖啡液,有可可,杏仁的風味,有焦糖的甜度,尾端有輕微薄荷回甘,平衡感明顯改善,油脂堅實漂亮,咖啡出現花香,回甘強烈。第一口享受濃縮咖啡的油脂芳香和酸質,第二口用舌尖品咖啡的苦味和中段的堅果味,第三口感受回甘的甜味與餘韻
  • 劃重點啦,居家製作濾泡咖啡的幾個提高手段
    前幾天我介紹過居家製作濾泡咖啡的幾種基本器具,有了這些器具就可以在家製作新鮮美味的濾泡式咖啡啦,也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在疫情隔離期間開始練習了呢
  • 濃縮咖啡是啥 拼配和單品咖啡區別 SOE等於手衝單品做濃縮咖啡?
    (長按複製)kaixinguoguo0925導讀濃縮咖啡(Espresso)是一種口感強烈的咖啡飲品,製作方法是以92攝氏度左右的熱水,藉由9bar高壓衝過研磨成很細的咖啡粉來萃取咖啡液。而SOE指的是「Single Orgin Espresso」的縮寫,翻譯為「單一產地濃縮咖啡」,這個概念與拼配相對應,拼配會使用幾種不同的咖啡豆進行混合,而單一產地的概念則是只使用一支單一產地的咖啡豆製作濃縮咖啡。2007年James Hoffmann憑著SOE拿到WBC世界咖啡師大賽的冠軍後,SOE便逐漸的流行開來。
  • 咖啡一點通 | 「咖啡細粉」手衝咖啡與研磨度之間的關係,如何選擇手搖磨豆機?
    咖啡粉的粗細對於手衝咖啡來講至關重要。手衝咖啡本質上屬於「濾泡式咖啡」,也就是使用熱水澆注咖啡粉,然後濾紙進行過濾得到的咖啡液。咖啡豆研磨的粗細直接決定了咖啡的萃取時間長短。大家在製作手衝咖啡時,想必都遇到過這種情況:細粉太多,當熱水倒入濾杯中時,濾杯中的水下降的非常慢,甚至出現堵塞的情況。這就是細粉太多的原因。無論是哪款磨豆機,都是無法避免細粉的,除非在研磨咖啡粉後進行篩粉,將細粉篩除。
  • 如何製作濃縮咖啡 理論篇
    Espresso is the Soul of Coffee濃縮咖啡是意式咖啡的靈魂有人說談到咖啡的種類,無論你是普通咖啡愛好者還是資深咖啡專家,你都很難將每一種咖啡的定義解釋清楚。我贊同這個觀點。就好比義大利濃縮咖啡的準確定義,不同的咖啡廳、培訓中心,甚至是不同的咖啡師對義大利濃縮咖啡都持有自己的看法,一百個人可能有一百種觀點、甚至一百種做法。
  • 意式濃縮咖啡花式飲品第二彈:一天一杯卡布奇諾的義大利!
    喝咖啡,在舉杯就口之際,喝的是一點點凝聚成一小盞的亦虛亦實的嗅覺和味覺。放下杯子以後,回味的是一點點窩心的感覺。意式濃縮咖啡花式飲品第二彈,凌凌將繼續為大家分享美味的各種咖啡!這款咖啡開始興起還和卡布奇諾有點兒關係呢。20世紀90年代,義大利以外的大部分地區的卡布奇諾上會有一大塊口感比較乾燥的泡沫,這是很普遍的。有的時候咖啡頂端鼓起一大坨奶泡,並且用巧克力粉一類的裝飾一下。
  • 濃縮咖啡怎麼做|濃縮咖啡的三個組成部分布粉、壓粉、萃取細節
    導讀濃縮咖啡是意式咖啡的根基,對於咖啡師來說,萃取濃縮咖啡是最基礎的技能同時也是最難掌握的技能。原因在於微小的細節都能影響一杯濃縮咖啡的品質。布粉一般常見的方式有手指布粉和布粉器布粉。手指布粉就是用手指輕輕地在粉碗上來回撥動布平粉碗,注意是在粉碗邊水平撥動,而不是去擠壓粉層。
  • 「咖啡細粉」手衝咖啡與研磨度之間的關係,如何選擇手搖磨豆機?
    手衝咖啡本質上屬於「濾泡式咖啡」,也就是使用熱水澆注咖啡粉,然後濾紙進行過濾得到的咖啡液。咖啡豆研磨的粗細直接決定了咖啡的萃取時間長短。粗細度對手衝咖啡的影響咖啡豆的研磨度粗細直接影響咖啡的萃取時間以及萃取率的高低。
  • 低因咖啡和標準咖啡區別 低因濃縮咖啡與意式濃縮咖啡咖啡因含量
    除咖啡因含量外,低咖啡因咖啡的營養價值應與普通咖啡幾乎相同。然而,取決於所使用的方法,味道和氣味可能變得稍微溫和並且顏色可能改變。這可以使脫咖啡因咖啡對那些對普通咖啡的苦味和氣味敏感的人更加愉悅。低因咖啡和標準咖啡的咖啡因有什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