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南極人」之後,這4家品牌也開始賣「吊牌」,很多人都不知道

2021-01-09 爾東商業觀察

文:小娜

南極人這個牌子我們大家都知道。靠保暖內衣發家致富的南極人,不僅生產出品質優良的產品,而且將性價比發揮到了極致,在許多個冬天為消費者提供源源不斷的溫暖。然而,近年來,南極人的負面口碑已經鋪天蓋地,不復往日榮光。

這都是由於南極人商業模式的改變。過去,南極人對產品的質量是認真負責、嚴格把關的,而現在他們只靠「賣標籤」圈錢。通過「銷售標籤」,南極人授權合作工廠和經銷商生產和銷售南極人產品。然而,這種方法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產品質量無法保證。不管質量好壞,只要有授權都可以掛上南極人的牌子。

南極人這方面就非常的安逸了,不用生產,不用成本,靠著授權就能有不菲的盈利。不得不說,這樣的商業模式確實能很快看到利潤,而且利潤之高難以想像。但有利有弊,所以容易獲得利潤的同時,也伴隨著不可避免的巨大代價。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品牌美譽度持續下降。消費者分不清眾多產品中哪一種是正品,因為它們都有南極人的標籤,所以他們不再信任南極人品牌。

截至19年年底,產品供應商1000多家,經銷商4500多家,授權店5800多家。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今天的南極人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我們買不到真正的南極人了,我們能買到的只有南極人標籤。

在南極19年的年報中,僅品牌授權的收入就達13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即使南極人一整年無所事事,仍然可以獲得13億元的收入。誰不想做一件躺著就能賺錢的事呢?所以很多品牌開始賣標籤。

看到這種簡單的盈利模式,恆源祥、俞兆林北極絨和拉夏貝爾也是紛紛跟隨南極人的腳步,加入了「標籤銷售」的行列。很難想像曾經自稱為中國ZARA的服裝帝國拉夏貝爾會加入進來。

拉夏貝爾這個品牌以前在中國也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但在短暫繁榮之後開始衰落。最近幾年的收入比鼎盛時期還要糟糕,去年已經瀕臨破產。儘管如此,拉夏貝爾從未放棄尋找出路。根據南極人模式,拉夏貝爾也決定實行「品牌授權+運營服務」模式。把品牌授權給不同的供應商、分銷商和代理運營商,在線業務也授權給專業的品牌代理運營商。

這樣的模式對於商家來說,損失的是不可逆轉的聲譽,收穫的是更容易賺錢的方式。但消費者似乎成了受害者,因為他們購買了不合格的產品,卻犧牲了正品。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勢必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

事實上,國內首家開啟品牌授權模式的企業就是恆源祥。然而,恆源祥則更為謹慎,它出售標籤,但只在其經營的類別中授權其品牌。但他的繼任者南極人已經開放了整個許可範圍。因此,原來的南極人服裝,現在開始賣尿布、眼鏡等無關物品,只要得到南極人授權,什麼產品都可以貼上南極的標籤。

一家名為「南極人」的網上服裝公司說,以前很少有人來光顧該公司的牛仔褲,牛仔褲以自己的品牌出售,兩件79元。不過,南極人品牌推出以來,兩條129元,不包括8元的「標籤費」,剩下的42元完全是額外的淨利潤。而且,南極人在老百姓心中物美價廉,所以銷量也很不錯。

所以,購物時一定要檢查產品,如果發現不合格或劣質產品,儘量不要購買。僅僅因為有了「名牌」,就覺得不容易買到假貨。

"賣吊牌"確實是一個圈錢的好渠道,但是弊端也是非常明顯。以後大家在消費時一定要睜大雙眼,不能只看品牌,質量也是很重要的。那麼你對於這些品牌賣吊牌賺錢怎麼看?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

相關焦點

  • 繼「南極人」之後,這4家品牌也「被曝」賣吊牌,很多人還不知道
    南極人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服裝品牌,尤其是羽絨服、保暖內衣,非常出名。現在已經進入冬天,南極人的衣服又將再一次席捲市場。但你知道嗎?如今市場上的南極人服裝,其實並不是「正品」,而是南極人授權給他們用的。 因為南極人獨特的性價比,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所以掛上南極人的招牌,銷量能提升很多。
  • 南極人之後,這4大品牌也開始"賣吊牌",買東西要睜大雙眼了
    甚至在線上購物平臺輸入"南極人",出現的不僅僅是保暖內衣,琳琅滿目的產品紛至沓來,甚至還能看到"南極人插排",不禁惹人疑惑:"南極人現在那麼厲害,開始擴大生產經營範圍了嗎?"其實,南極人早就已經給關閉了自己的工廠,如今的南極人完全是靠"賣吊牌"活著。
  • 繼南極人後,這一品牌「轉行」賣吊牌,以後買衣服也要小心了
    很多人在買東西的時候,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感受:買的明明是同一個品牌,但是產品的質量卻和之前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究竟什麼地方出了問題?不過,南極人在有了一定的受眾之後,卻開始轉型賣吊牌,很多沒有多大知名度的產品,在貼上了南極人的吊牌之後,銷量也是迅速增長,就好比有些電商平臺上的床上四件套,在搜索時,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有很多南極人字樣的商品,而這些商品的銷量也都比較可觀,可是,不少消費者卻不知道他們頗為信任的「大品牌」其實只是一個貼牌,很多產品早就不是南極人生產的了。
  • 消費者要注意了,這4家品牌也學「南極人」圈錢,只賣「吊牌」
    南極人這個品牌大家應該都是聽說過的,他們家的明星產品「保暖內衣」在無數個冬天溫暖了消費者,因為其質量非常好,同時性價比也非常高,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們的一眾青睞,國內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也在近些年中變得越來越強了,但是這幾年關於南極人這個品牌的負面報導也越來越多。
  • 繼南極人之後,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以後買衣服要小心!
    為此,賣家們也逐漸放棄了之前的產品,開始轉為品牌銷售商,而品牌方也是在打造品牌效應山大做文章,各類營銷手段層出不窮。甚至有企業直接放棄了原先的業務,專注「賣吊牌」,南極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首先,我們要分清賣吊牌和代工之間的區別。
  • 「吊牌圈」新增4成員,模仿南極人圈錢數十億,只賣吊牌
    所謂"賣吊牌",就是南極人把授權給下面的合作工廠以及經銷商,使其可以生產售賣南極人的產品。但是這樣做的弊端也是很明顯的,產品質量無法獲得保證,無論質量好壞,只要有授權都可以掛上南極人的牌子。 南極人這方面就非常的安逸了,不用生產,不用成本,靠著授權就能有不菲的盈利。不得不說,這樣的商業模式的確能很快的見到利潤,並且利潤高的不敢想像。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
    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據「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客觀地說,服裝廠轉型走品牌授權的輕資產模式,無可厚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企業在做。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丨光明時評
    品牌授權絕不等於賣吊牌,如果背後的品控跟不上,就無異於是自砸招牌。這也是媒體追問南極人的「這種玩法能挺多久」的原因所在。「我媽買了個燒水壺,看了一下還是南極人牌的,南極人怎麼什麼玩意兒都出啊?」近日,有消費者在微博上發了這麼一條吐槽,引來不少人的圍觀。
  • 為挽回頹勢,拉夏貝爾決定學南極人「賣吊牌」
    聽著很複雜,「螳螂財經」簡單地說就是,拉夏貝爾決定學南極人「賣吊牌」。有意思的是,拉夏貝爾連賴以成名的「拉夏貝爾」這四個字都要拋棄掉,改名為依新集團,似乎要和過去來一個「割席」。但是,南極人做對的題,行業照抄就能及格了?
  • 你買的南極人,只有吊牌是真的!
    不知道南極人是不是某寶平臺上官方旗艦店最多的品牌了。只是名字裡有「南極人」的相關店鋪就有23829家,其中大部分還都是天貓品牌店。更神奇的是,作為做保暖內衣發家的南極人,在電商品臺上的店鋪、產品卻多種多樣,家居服、床上用品還算是和老本行沾邊,南極人藍牙耳機有沒有讓你大跌眼鏡?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大家熟悉的「南極人」這個品牌已經「爛大街」了,而且產品質量也是經常為人所詬病。這是因為,如今的「南極人」不是過去那個「南極人」了,你所購買到的只是「南極人」這個牌子,產品是哪家廠生產的可就不知道了,就算是一個「三無」小作坊只要購買了南極人的品牌授權,你所生產的東西搖身一變也能成為貼著「南極人」這吊牌產品。
  • 將學南極人「賣吊牌」?別被蒙在鼓裡了
    今年「雙十一」期間,我國也有不少人開始「剁手」。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於線上購物,漸漸「摒棄」了線下購物。而這也導致,有不少線下實體店的日子是越來越難熬。近些年,服裝業難熬已經成為了不少的共識,就連一些服裝巨頭如今也是「舉步維艱」,如拉夏貝爾。
  • 靠瘋狂賣吊牌年賺13億,南極人的暴利模式你永遠不懂!
    但是,很多人近年來也發現,各大平臺上南極人產品越來越多了,不光是服裝,電熱毯、紙尿褲也有南極人,很多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此亦無它,惟手熟爾!現在的南極人,「不生產產品,只運營品牌」。這意味著,你網購的南極人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
  • 「賣吊牌」年掙13億 南極人「神話」危險?
    據Wind數據顯示,自4月1日至7月10日的67日內,南極電商股價漲幅達106.59%。目前南極電商股價所有回落,但依舊處於20元/股的高位,遠高於2月的9.8元/股。但賣吊牌也給南極人帶來「後遺症」,不僅多次被質監部門點名、登上產品不合格黑名單,還屢遭消費者投訴。南極人的業績繁榮,還能持續多久?
  • 「萬物皆可南極人」,靠賣吊牌年入39億元!
    然而身為商業八卦小能手的我怎會被一個品牌如此攻陷卻沒有絲毫動作?於是,我開啟了扒南極人之路!不扒不知道,一扒真奇妙。曾經那個南極人已經不再是我們記憶中的南極人了,如今真可謂是「萬物皆可南極人」!其中,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毛利率高達93.36%;加上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南極電商的貼牌業務營收高達13.05億元。這種現象翻譯成人話就是,這個公司現在主要收入來源靠的是賣!商!標!光賣商標一年就能賣出13.05億!2019年南極電商的員工總數為646人,全年卻創收39.07億元,這意味著其人均產值約達603.7萬元。
  • 靠賣吊牌為生,一年賺9億!南極人何以淪落至此?
    當時,媒體的一篇文章解開了「南極人」電商的真面目,這個公司任何產品都不生產,只出售吊牌,只要你給錢就可以授權給你,並且還給你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如果遇到調查,他們會給你提供證明規避處罰。  從原來的保暖內衣到現在的賣吊牌,南極人的轉型可謂是成功的,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 老牌國產品牌,如今居然只有吊牌是「真」的?萬物皆可「南極人」
    文:子建快錢賺習慣,人就不願意去賺慢錢了。這不是某一個人問題,而是人性問題。畢竟,有賺快錢的渠道。誰願意一點一點的慢慢積累呢?然而,賺快錢有一個後果,那就是自己的路會越走越窄。其實,很容易理解的是,任何一個人或一個企業都不能靠一招吃一輩子的紅利,遲早會出現衰敗。而那些過去靠「笨」的方法一步一個腳印鋪路的企業,現在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最終能成為行業領頭羊企業。提起國內知名保暖服裝品牌,很多中國消費者會想到南極人、恆源祥、三槍、鄂爾多斯等品牌。這些品牌背後的企業也是行業的代表。
  • 拉夏貝爾要學南極人賣吊牌了?中國ZARA病急亂投醫能有用嗎?
    來源:江瀚視野觀察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拉夏貝爾的新聞可謂是層出不窮,之前我們曾經多次討論過拉夏貝爾的問題,可以說我們是看著拉夏貝爾一步步從中國女裝之王、中國版ZARA走到今天幾乎要退市的地步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拉夏貝爾也有些撐不住了開始了自救之旅,這不最近開始選擇學習南極人了,只是這樣的學法真的有用嗎?
  • 「賣吊牌」年掙13億,南極人「神話」危險?|深度
    據Wind數據顯示,自4月1日至7月10日的67日內,南極電商股價漲幅達106.59%。目前南極電商股價所有回落,但依舊處於20元/股的高位,遠高於2月的9.8元/股。但賣吊牌也給南極人帶來「後遺症」,不僅多次被質監部門點名、登上產品不合格黑名單,還屢遭消費者投訴。南極人的業績繁榮,還能持續多久?
  • 南極人飄了?南極人靠知名度賣吊牌 連捲髮棒按摩器的合作都能接
    說起南極人這個品牌,大家一定都不會感到陌生。最早開始,南極人品牌專注於保暖內衣,但近幾年來,在內衣褲、襪子、褲子,甚至捲髮器、按摩棒等各種生活用品中都能看到南極人品牌的身影。有不少消費者疑惑,這些南極人品牌都是正品嗎?南極人又是如何將產品線規模擴展到這麼廣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