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娜
南極人這個牌子我們大家都知道。靠保暖內衣發家致富的南極人,不僅生產出品質優良的產品,而且將性價比發揮到了極致,在許多個冬天為消費者提供源源不斷的溫暖。然而,近年來,南極人的負面口碑已經鋪天蓋地,不復往日榮光。
這都是由於南極人商業模式的改變。過去,南極人對產品的質量是認真負責、嚴格把關的,而現在他們只靠「賣標籤」圈錢。通過「銷售標籤」,南極人授權合作工廠和經銷商生產和銷售南極人產品。然而,這種方法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產品質量無法保證。不管質量好壞,只要有授權都可以掛上南極人的牌子。
南極人這方面就非常的安逸了,不用生產,不用成本,靠著授權就能有不菲的盈利。不得不說,這樣的商業模式確實能很快看到利潤,而且利潤之高難以想像。但有利有弊,所以容易獲得利潤的同時,也伴隨著不可避免的巨大代價。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品牌美譽度持續下降。消費者分不清眾多產品中哪一種是正品,因為它們都有南極人的標籤,所以他們不再信任南極人品牌。
截至19年年底,產品供應商1000多家,經銷商4500多家,授權店5800多家。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今天的南極人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我們買不到真正的南極人了,我們能買到的只有南極人標籤。
在南極19年的年報中,僅品牌授權的收入就達13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即使南極人一整年無所事事,仍然可以獲得13億元的收入。誰不想做一件躺著就能賺錢的事呢?所以很多品牌開始賣標籤。
看到這種簡單的盈利模式,恆源祥、俞兆林北極絨和拉夏貝爾也是紛紛跟隨南極人的腳步,加入了「標籤銷售」的行列。很難想像曾經自稱為中國ZARA的服裝帝國拉夏貝爾會加入進來。
拉夏貝爾這個品牌以前在中國也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但在短暫繁榮之後開始衰落。最近幾年的收入比鼎盛時期還要糟糕,去年已經瀕臨破產。儘管如此,拉夏貝爾從未放棄尋找出路。根據南極人模式,拉夏貝爾也決定實行「品牌授權+運營服務」模式。把品牌授權給不同的供應商、分銷商和代理運營商,在線業務也授權給專業的品牌代理運營商。
這樣的模式對於商家來說,損失的是不可逆轉的聲譽,收穫的是更容易賺錢的方式。但消費者似乎成了受害者,因為他們購買了不合格的產品,卻犧牲了正品。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勢必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
事實上,國內首家開啟品牌授權模式的企業就是恆源祥。然而,恆源祥則更為謹慎,它出售標籤,但只在其經營的類別中授權其品牌。但他的繼任者南極人已經開放了整個許可範圍。因此,原來的南極人服裝,現在開始賣尿布、眼鏡等無關物品,只要得到南極人授權,什麼產品都可以貼上南極的標籤。
一家名為「南極人」的網上服裝公司說,以前很少有人來光顧該公司的牛仔褲,牛仔褲以自己的品牌出售,兩件79元。不過,南極人品牌推出以來,兩條129元,不包括8元的「標籤費」,剩下的42元完全是額外的淨利潤。而且,南極人在老百姓心中物美價廉,所以銷量也很不錯。
所以,購物時一定要檢查產品,如果發現不合格或劣質產品,儘量不要購買。僅僅因為有了「名牌」,就覺得不容易買到假貨。
"賣吊牌"確實是一個圈錢的好渠道,但是弊端也是非常明顯。以後大家在消費時一定要睜大雙眼,不能只看品牌,質量也是很重要的。那麼你對於這些品牌賣吊牌賺錢怎麼看?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