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名家#2020年元旦,在北京杏壇美術館榮幸地參加了《望春風》—吳悅石,王鏞書法展的開幕式。在品讀吳悅石先生書法作品時,偶得此句(即閱盡千年事,獨放一枝春),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學習和研究吳悅石先生書法。
1、以畫入書、清健傳神
吳悅石先生的書法、耐品、如《古調獨彈》、其字以畫入書、清健傳神、這幅字、詩情畫意、皆在其中、其用筆率性抒情、直寫胸意、很有詩性、整幅作品、可以象畫來欣賞、而其中的每個字、獨立拿出來欣賞、亦同樣是一幅畫、即筆墨間的濃淡乾濕、起伏錯落、重心凝聚、其調字、獨字的左邊旁等、其線質、完全是繪畫的手法、清健、硬朗、骨神深含於其中、獨字右邊旁的上半部份、有塊面的出現、以與其它的線條形成對比、增加了審美的空間和趣味、悅石先生的齋堂號系快意齋、此件古調獨彈之作品、正當其意、合其旨趣也、此外、臥遊入畫、聞雞起舞、亦是如此、皆可以作如是觀、
2、草簡入道、篆籀為根
欣賞吳悅石先生的書法、很直觀、一語以破之、乃深入淺出、悅石先生的書法根植於傳統、而出之於簡約、如、花鳥總知春浩蕩、江山為助意縱橫、僅就單字而論、此作中總字之筆道十分簡約、春字之下半部之日字、亦如此、縱觀此作品、其最大的特點是意簡韻長、勢貫通篇、其韻律之起伏、隨機生發而歸於自然、所謂意簡韻長、如此作上聯中的知春、下聯中的意縱等、皆可體會得到。
吳老的書法,正如其為人,乾淨、明快、直接、暢達,而又含有豐富之內容,其字氣足神暢,總是以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來呈現,看似平淡卻深含機趣、古語云、目擊而道存、此言於此處用之甚妙、再者、如、慣親魚鳥渾相識、佔盡煙波作主人、試看此作品中的魚鳥渾相、煙波等字、活脫脫一派圓轉、渾厚、寫意的篆籀筆法、此作、草情篆意、一片化機、又如、手剔群家奉鄒魯、夢回四壁走風濤、此聯的家字、鄒魯、回四壁、濤等字、其結字、筆意、走勢、皆合乎太極陰陽、篆籀筆法之道、悅石先生的字、氣息暢達、頗得自然之妙趣也、
3、點畫入心、率性藏真
在欣賞吳悅石先生書法的時候、前面有提到、其字由畫入書而自成家數、如、採菊東籬下、種松長江邊、此下聯中的種字、以畫為賞作如是觀、多麼象是中國人文畫大寫意中之布局呀、是的、悅石先生的書法、更注重寫意傳情、用吳老的話來說、即是點畫走心、試觀此聯句、雖為集陶淵明句為聯、然其書寫中的每一個點畫皆由己出、即入心耳、悅石先生洞明事理、其字皆發自於心、故傳神、而情蘊於中、意態自然、而氣韻鮮活、其心性堅定、下筆時自然不俗、行筆中之方圓轉換、輕重表達、曲直揮灑、皆是意到筆隨、一任天然、如、採、東、下、種、松等字之豎畫、皆呈現出不同的形態、江字、左右之書寫、可謂是由圓至方、籬字、篆籀之筆法、太極筆勢之運轉、雖率性而藏書法之真諦也、此作、精品也。
老樹著花偏有志、春蠶食葉倒抽絲、此聯、實則亦形象的道出了書法用筆的精髓、此作、樸拙、率真之氣息迎面而來、真人寫真字、以此喻之、亦不為過也、詩罷春風榮草木、書成快劍斬蛟龍、皆是一派鮮活的氣象、試觀快劍、蛟龍、是多麼的率性、隨性、任性、而達其性呀、古人語、書法可通其性、此度人金針之語也、以此、非常感謝吳老悅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