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崛起,線上購物怎麼消費才值

2020-12-23 資訊小站長

直播帶貨成為「新風口」,2020年可以說是直播帶貨騰飛的一年。除了我們熟知的網紅直播帶貨,許多商家、明星甚至不少地方的縣長、局長都直播帶貨銷售,一些公眾人物直播帶貨的交易額不斷刷新紀錄,「直播帶貨」作為一種線上新型消費,成為了商家提升銷售額和線上營銷的新趨勢。

琳琅滿目直播產品也給我們了更多的選擇,每一件商品都想要買買買。奈何財力有限,那麼,怎麼消費才最值得,今天小美帶你開啟不一樣的消費體驗,讓你在消費中「賺錢」。

美生在線是一款為全球億萬用戶提供消費新理論、多維度應用的綜合性智能大數據服務APP。涵蓋了衣、食、住、行、購、OTC、直播賣貨等在內的服務,這裡不僅涵蓋了世界各地的全球好貨,每天都有線上直播與用戶直觀分享,並且在平臺的每一筆消費都能在平臺上產生收益。美生在線利用「直播+電商」新模式,創造了新時代的「投資模式」,讓消費者消費多少補貼多少,在為消費者提供體貼服務的同時,能獲得等額補貼。

消費獎勵,用戶獲利

通過以其獨有的消費補貼形式與追求利益無限趨向於0的運營方式備受關注。美生在線通過「網際網路+生活消費」,打通線上線下,做到整個生態鏈的閉環。美生在線平臺的每一分錢都以紅包補貼的形式返還到商家及消費者的手中。消費者的每一筆消費,都是通過別的方式歸還到消費者手中,做到既是消費,也是投資,此舉對繁榮消費市場、推動經濟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我們嚴格做好商家入駐把控,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最優質的消費體驗。商家入駐層層把關,讓消費者買到安全,放心,健康的商品。

優質的商品,親民的價格,沒有過多的營銷與誘導,消費補貼讓每一筆消費都成為了消費者未來消費的代金券,美生在線以其獨特的魅力帶動經濟發展,在促進消費的同時,提高了居民生活質量,並以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為企業帶來一次意識形態的全新創變。

讓消費產生價值,讓交易產生財富是美生在線的願景。在直播帶貨興起的新時代美生在線以拉動消費資本、創新智能為己任,通過新的消費模式讓商家和消費者獲利,真正做到讓消費不停,收益無限。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帶火消費(消費視窗·走近線上新型消費①)
    「直播帶貨」帶火消費(消費視窗·走近線上新型消費①) 2020-04-15 11: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首發+直播帶貨」,拉動美妝消費|上海|美妝|五五購物節|歐萊雅...
    今天是「品質生活直播周」的「時尚之美」主題日,以首發和線上帶貨等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和優惠來襲。在採訪中,第一財經記者發現,上海越來越多的時尚品牌旗艦店正在成為時尚坐標地和網紅打卡點,時尚之都的印象正在進一步佔領消費者心智;而各大時尚企業採取的線上直播等帶貨方式,正在讓時尚消費突破時間、空間、價格的限制,進一步吸引和挖掘更多的年輕消費力。
  • 應對疫情影響,線上購物忽然火了 直播帶貨會曇花一現嗎
    據了解,湖南蘇寧從2月10日開始直播賣貨,每場直播銷售額從最初的46萬元逐漸上升到上百萬元,全省門店目前通過線上直播,已經基本恢復到了疫情之前的銷售額。 直播帶貨面前,各行各業都不甘落後,期待找到重振銷售的機會。 2月28日,株洲蘆淞區委副書記、區長楊曉江在株洲王府井百貨抖音小店的直播間裡,對著鏡頭喊出「一個字說三遍,買!買!
  • 直播帶貨的江湖裡,為何沒有當初電視購物的主持人?
    現在直播帶貨的火爆程度,已經不用多說了,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對直播帶貨的態度,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一種觀點認為,直播帶貨就是網絡版的電視購物,帶貨主播在電視購物主持人面前,就是弟弟。如果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電視和看直播感覺都差不多,都是有個人充滿激情的介紹產品,然後還限時打折。
  • 直播帶貨、線上雲購物 重慶購物中心疫情期間如何「自救」?
    此次疫情也使得各大購物中心受到波及,所有商戶的生存與其唇齒相依。因此,對於各大購物中心而言,幫助商戶渡過難關,亦是購物中心的自救之路。   為了讓不得不「宅」在家裡的消費者能夠正常購物,各大商場的無接觸線上購也應運而生,與品牌方紛紛攜手,利用自身的線上購物平臺進行銷售,並放大社交作用,利用起了微信號、小程序、購物群、抖音直播、淘寶直播等方式進行花式「賣貨「。
  • 直播帶貨 帶火消費
    直播帶貨正在我市的各個行業和領域蓬勃興起,成為眼下最火的消費熱詞。 一支話筒、一個直播架、一臺手機,打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直播帶貨。
  • 直播帶貨,帶活了消費市場
    李笑冬攝(中經視覺)  當前,直播帶貨形成了包括消費者、主播、商家、機構等在內的完整生態鏈,已經成為新的消費潮流。但是,直播帶貨仍存在泥沙俱下現象,要想健康持續發展,就需要創新發展路徑,走出低價促銷的簡單邏輯,在整合產業鏈、推動品牌成長、促進消費升級等方面探索出成熟可行的發展道路。  眼下,直播帶貨已成為一種新的潮流和趨勢。
  • 直播帶貨要避免翻版電視購物
    對今天的90後、00後來說,或許絕大多數都不知道「侯總」是何許人物,但相信看了上面的「侯總語錄」,很可能會聯想到今天帶貨直播間裡流行的「全網最低價」「我們直播間比免稅店還便宜」。變換了場景,不變的話術邏輯,這也難怪有人說直播帶貨就是當年的電視購物翻版,而那些響噹噹的主播,越來越像「侯總」。  稍加比較,直播帶貨和電視購物確實有很多類似的地方。
  • 美生在線:直播帶貨效果影響因素分析,直播怎麼帶好貨
    隨著時代的發展,直播帶貨這種銷售方式越來越普及,因直播帶來的高流量、高轉化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企業、商家紛紛加入這個直播帶貨市場中。但這個方法真的適用於任何人嗎?不是的,就有很多人在這裡栽了跟頭,因為他們不了解其中的直播帶貨效果影響因素,盲目從眾。那今天美生在線小編就直播怎麼帶好貨這個問題進行分析一下!
  • 直播帶貨「出海」新購物模式躥紅歐洲
    今年上半年,中國疫情剛剛開始緩解,英國BBC就注意到這一購物新現象,便發布了名為《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崛起的直播帶貨新風口》的文章,描述了當下直播帶貨在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的火熱景象。隨後CNN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發布了一段名為《中國數億購物癮》(China's billion dollar shopping obsession)的視頻,展示了近來直播購物風靡中國的情景。但似乎,直播帶貨並不滿足於在中國走俏,它也逐漸吸引了歐洲的關注。
  • 從電視購物到直播帶貨,為什麼一個輸了一個贏了?
    人們相信眼睛不會騙人,主持人在直播間裡演示的效果令人信服;同時,在電視購物中,每檔節目只介紹一個產品,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線下購物在「比較選擇」過程中產生的猶豫情緒。那是電視直播購物的黃金年代,全國各省份幾乎都有自己的電視購物頻道。
  • 電商帶貨80億元直播帶貨點亮京城新消費
    據市商務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本市重點電商企業開展直播帶貨達600餘次,帶貨銷售額約80億元;王府井、三裡屯等重點商圈累計直播超500場。如今隨著商圈大幅回暖,探店直播又為企業吸引顧客到店消費增添了新動能。
  • 線上線下融合發力 新型消費加速崛起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記者王文博)《經濟參考報》4月2日刊發題為《線上線下融合發力新型消費加速崛起》的報導。文章稱,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有效防控,消費市場潛力迎來集中釋放。其中,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正在為市場回補、消費升級注入新的動力。
  • 當「帶貨女王」楊冪也加入直播帶貨-虎嗅網
    99和100的消費輻射力與帶貨直達力指數位居總榜第二,成為最具消費影響力的女明星,特別是在女裝和美妝領域。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樣百花齊放的景象與數十年前電視購物的火爆如出一轍。資料顯示,中國第一檔電視購物節目誕生於1992年,巔峰時期全國購物節目一度多達2000多個。但隨著電商和直播的崛起,電視購物自2015年後便進入負增長狀態,2017年全國獲得經營許可的單位只剩下34家,各類直播公司則如雨後春筍般飆升至300多家。
  • 直播帶貨虛假宣傳 「雲消費」期待監管「雲思維」
    直播帶貨虛假宣傳、網課網遊質量參差不齊、一些APP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雲消費」期待監管「雲思維」本報記者 柳姍姍閱讀提示疫情帶火直播購物、網路遊戲、在線教育等「宅經濟」,然而,消費糾紛也隨之而來——直播帶貨貨不對板、網課網遊質量參差不齊、一些APP涉嫌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消費者想維權,又面臨難題。
  • 直播帶貨正火熱 辛巴和他的辛有志嚴選要還原真實的消費世界
    不斷攀升的帶貨紀錄不停地撩撥著行業的心,辛有志嚴選也僅靠三場直播便成功出圈。在直播電商未來的發展中,還會出現多少新紀錄,我們不得而知。但從現有發展趨勢來看,直播購物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購物方式,直播間不斷活躍的粉絲們也成為各大平臺和品牌商覬覦的對象。新紀錄背後的強大「推手」所有成功的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推手,直播電商也不例外。
  • 直播帶貨「下半場」:什麼才是「王道」?
    隨著直播帶貨進入所謂「下半場」,究竟什麼才是良性發展的「王道」?  買它!消費者反被「薅羊毛」  「下單時有多痛快,收貨時就有多失望。」家住北京的陳雪(化名)這樣形容自己的直播購物經歷。  打開手機,主播們的實時講解帶來沉浸式的購物體驗,超低價格、大額優惠券、豐富的贈品不斷刺激著消費者的購物慾望。然而,隨著直播帶貨快速發展,潛藏在低價與優惠背後的質量和售後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 直播帶貨虛假宣傳 線上交易藏陷阱糾紛不斷
    直播帶貨虛假宣傳 線上交易藏陷阱糾紛不斷 2020-04-09 15:35:58 來源:工人日報  |  作者:柳姍姍 |4月3日,長春市消費者協會的12315平臺又收到一個有關網絡購物的電話投訴。當天,消協工作人員通過消費者提供的信息聯繫商家,對方電話卻始終無人接聽。疫情讓「宅經濟」順勢而上,直播購物、網路遊戲、生鮮配送、在線教育等「雲消費」躥紅。然而,網課質量差、遊戲貨不對板、直播誇大其詞等問題隨之出現。
  • 今天的直播帶貨,都是電視購物玩剩下的
    二十多年來,它的存在,更像在為電商直播的崛起做嫁衣。全球第一家電視購物公司在1982年出現,不過中國人第一次真正知道這東西要等到1988年——美國營銷學者理察·漢米爾頓博士在當年舉辦的首屆中國直銷營銷研討會上,隆重介紹了這種被稱為「第三次零售革命」的先進經驗。在場的中國同行大開眼界,但這並沒什麼用。
  • 分析直播帶貨和電視購物的區別
    1996年北京BTV開通了大陸首個專業電視購物頻道,電視購物落地中國大陸已有24年的歷史了。2016年淘寶直播上線,定位「消費類直播」。2019天貓雙11成交額2684億,刷歷史新高,淘寶直播成交近200億,讓超過50%的商家都通過直播獲得新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