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南夜話|複製阿嬤的菜頭粿
複製阿嬤的菜頭粿作者/葉香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閩南人把蘿蔔稱為「菜頭」,把蘿蔔糕稱為「菜頭粿」,「菜頭」諧音「彩頭」,吃了菜頭粿就能討個好彩頭網絡圖片備好料,阿嬤拉起爐灶的風箱開始熱鍋,大鐵鍋熱好後,先把白色的蘿蔔絲煸炒一下,再盛出;把肉丁煸出油,依次放入香菇丁、海米和蘿蔔絲爆香,加入鹽、糖等調味料炒熟,盛出來放涼備用。趁著配料放涼的間隙,阿嬤把頭一夜泡好的大米加入蘿蔔塊,用石磨磨成漿。隨後,阿嬤把米漿和炒好放涼的料拌勻,就是粿漿。
-
閩南夜話|難忘那鍋鹼粿湯
中午,弟媳婦用小鐮刀齊根割下幾茬空心菜,擇細莖嫩葉清炒了一盤,清脆爽口,全家人都喜歡吃。空心菜種植簡單,在龍海老家,許多農戶都種空心菜。田頭地尾、房前屋後,只要有塊地,就種上空心菜,每天早上澆水,隔三岔五施點農家肥,空心菜便能迅速成長,一茬接一茬不斷採摘,整個夏季就有吃不完的空心菜。圖片來源網絡上世紀八十年代,物資匱乏。
-
閩南夜話|番薯粉粿好吃的秘密是什麼?
母親看著鍋裡,有點惋惜。她們那一輩的人,經過饑荒、吃過苦,深知「粒粒皆辛苦」,是十分愛惜糧食的。「我已經吃不下了!」我拍拍肚子,眨巴著眼睛對母親說:「我們可以做點番薯粉粿,您不是說不能浪費糧食嘛!」用剩粥來做番薯粉粿,是我們家做番薯粉粿的小秘密。我們家人口眾多,大鍋煮飯,殘羹剩飯是常有的事。母親用剩粥製作番薯粉粿非常嫻熟。
-
閩南夜話|美味的滿月油飯
廈門晚報記者 劉東華 攝在閩南農村,遇上家中嬰兒滿月,許多人家會做數十斤甚至上百斤的油飯,在嬰兒滿月那天送給左鄰右舍、親朋好友。收到油飯的人家,會將自家的米放些在裝油飯的盤子裡,向送油飯的人說:「讓嬰兒頭殼硬!」這是祝福嬰兒健康成長的吉利話,也叫「壓盤」。「壓盤」也有用面線的,吉利話則改成「讓嬰兒長歲壽!」
-
閩南夜話|追憶「八仙桌」往事
徵集★《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心靈夜悟」、「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
-
閩南夜話|這一盤蚵仔煎,讓我想起了她
母親早逝,阿嬤便為我家操勞。深冬時節,九溪的亂石灘上便長滿了肥美的海蠣,潮水一退便裸露出來。阿嬤扎著頭巾,提著小竹籃,裝上兩個玻璃罐,揣著小撬刀,踩過泥濘的灘涂,在亂石灘中埋頭搜尋海蠣。阿嬤把海蠣一個一個麻利地撬開,將海蠣肉裝進玻璃罐。待到漲潮時分,阿嬤總能撬上滿滿的兩罐海蠣。
-
閩南母親的「灶腳」人生
△閩南」灶腳」母親在她二十一歲那年嫁到沙塘,除了用她的身體孕育生命,還敞開自己的手守著家裡的廚房,保持著一個家熱氣騰騰的溫度。閩南的廚房稱「灶腳」。到了十幾歲的年齡,我仍賴在母親的膝蓋上,我們一起坐在灶膛前。我用手撥著舔著火舌的木柴,目光掠過母親的胸膛,火焰卷著熱浪一陣陣襲來,烤得心裡火熱火熱的,話也藏不住了,倒豆子一樣朝母親倒。鍋裡冒出的水蒸氣飄散在灶腳裡,夾雜著飯菜的香氣,足以慰藉了身體以外的東西。
-
閩南夜話|想念那碗香氣撲鼻的油飯
閩南油飯作者/ 林素紅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在閩南,曾經流行著一種主食——油飯。油飯是用糯米,配上海蠣幹、香菇、肉丁等食材烹製而成的「鹹乾飯」,是閩南人逢年過節,孩子滿月時要吃的主食。它曾經在閩南人的餐桌上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寄託著人們對飯油肉滿、豐衣足食的美好願望。
-
媽媽的炒米粉
↗點擊上方藍字 瓶子馨語 輕鬆關注↗點擊右上角,可分享到朋友圈↘點擊文末右下角「在看」,告訴我你來過每次回家,媽媽總是給我們炒米粉。媽媽的米粉炒得真好,花花綠綠的很漂亮,香噴噴的很好吃。炒米粉是老媽最拿手,她先泡好米粉,泡軟了準備好。炒米粉前先炒雞蛋,敲三四個雞蛋打均勻,炒出來金黃金黃的,漂亮極了!雞蛋炒好了,放下蔥油炒高麗菜紅蘿蔔,都是切成細條兒,放一些蝦米會更香。而後就把泡軟的米粉倒進鍋裡翻炒,翻炒翻炒。有時候媽媽還特地把二姐送她的新鮮大扇貝和米粉一起炒。好香好香!
-
廣東人說炒米粉,必須放上這一樣東西,否則食之無味!
炒米粉其實是被歸入閩菜的類目中,非要細分它的話,就去閩南菜中尋找吧,它是深受大眾喜愛的傳統小吃,福建人通常會搭配上時令的蔬菜炒著吃
-
閩南夜話|菜市場裡亦有詩意生活
徵集★《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
-
超級好吃的炒米粉
2、米粉是我在超市中買的乾貨,以前在網上買了一箱都吃完了,感覺網上買的質量還是比較好的;米粉用溫水泡軟待用,這裡不建議大家用開水來煮軟米粉,那樣的米粉太軟了,吃起來的口感不好。3、先在鍋中燒油,下入兩個打散的雞蛋液滑熟,然後下入豆芽,青菜,紅椒絲,火腿腸大火快速的翻炒至青菜微微發軟,再下入泡軟的米粉大火快速翻炒幾下。
-
東莞街頭的炒米粉
東莞街頭的炒米粉 每次去到都是充滿煙火氣的, 只見老闆左手顛鍋,右手掌勺, 上下翻炒著鍋裡的各種食材,
-
五彩炒米粉:新娘考題
-
你想不到的另類做法「豉椒排骨炒米粉」
昨天是母親節,特別放一首關於母親的歌,祝媽媽們健康快樂。
-
飯店的炒米粉為什麼那麼好吃?學會這幾招,你也能炒出好吃的米粉
看似簡單的炒米粉,很多朋友自己在家裡卻總是炒不好,做不出餐廳裡的那種口感和味道,那米粉要怎麼炒才好吃那,這裡秋秋和大家分享一下,炒米粉的詳細做法,只要大家學會這幾招,我們自己在家裡也一樣可以做出美味好吃的炒米粉。
-
新疆炒米粉直逼東莞炒米粉?
新疆炒米粉在新疆人的心目中,是別的美食無可代替的,新疆炒米粉是米粉界的另類,因為只有牛炒和雞炒兩大類,而且還有雞拌和牛拌,對半拌,屬於新疆特有的炒米粉,並不是和別的地方炒米粉一樣
-
COOKING STUDIO丨春色瀰漫的閩南味
閩南,是本期活動主講人雜魚出生成長的地方。在他的記憶裡,總會想起一望無際淡藍色的海,空氣裡飄散著潮溼而微微發黴的味,祭拜神明燒金紙的味;漁船靠岸時會有趁著天色來買海鮮的人們,阿嬤髮髻上的銀釵透著光,偶爾還會聽到樓房裡孩子彈鋼琴的聲音……閩南人喜歡吃新鮮的食材,白灼,清蒸,醬油水更是家常卻具有本土特色的料理方式,鹹香不失清甜。
-
閩南人的番薯情結
,正長身體的兄弟仨為鍋裡幾塊番薯大小塊分不均勻急得面紅耳赤,婆婆在那苦嘆,默默把屬於她的那碗(管煮飯的二閨女擔心農活回來的母親吃不到番薯撈一碗起來)倒在鍋中攪散,讓家裡三男孩一人再添一塊……,尖錐要越掘越深,免得傷到番薯肉身,姐妹們吱喳歡呼,當時的母親,那麼歡喜,她在欣賞這些甜蜜的果實,因為番薯,這種頑強好種的植物在農村能夠飽腹,能夠幫襯大米和小麥養活一個個孩子,番薯藤曬乾又可碾成糠餵豬。
-
米粉屆的翹楚,福建興化粉,細如髮絲,要炒得蓬鬆美味,得有訣竅
興化粉俗稱「炊粉」,顧名思義,就是炊熟的米粉,又做得特別細,所以烹飪也就特別容易熟。興化粉可煮湯,可油炒,怎麼吃都美味。我今天要來做興化炒米粉,由於興化粉的特性,要炒得蓬鬆美味,不過火不糊掉,各項食材的成熟度都剛剛好,那麼,請緊盯我的操作步驟吧,一不留神,你就錯過了要點,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