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車研發和生產水準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很多好車被汽車產商研究出來。「大放異彩」的大眾途嶽,很多車友對其情有獨鍾。「日系常青樹」本田雅閣,儼然成為成功人士的標配座駕。當各家汽車品牌推陳出新之時,一款汽車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清楚自己的定位,正如寶馬7系和奔馳S級。
羅先生是圈內的一位好友,他之前一直開著兄弟的一輛寶馬7系,因為想換車,入手奔馳S級,現在為止他提車已有1個月,跑了1300公裡,到底奔馳S級各方面表現優異嗎?和寶馬7系比起來有哪些長處?下面請他說出它的內心感受。
先開寶馬7系
外表:顏值太完美,十分年輕,作為90後開這輛車不會看上去老氣。開眼角,畫眼線,已經是BMW的標誌性前大燈了,前臉看著是5系,側邊完美,最愛側邊,雙排氣管有一個是帶關閉功能,不懂車的以為是假的,無語。
但照比上一代7系內飾已然是質地飛躍了。視覺效果不如S,但用料和易用性還是不錯,家族式的樸素,使我想起了以前330i的儀錶盤,貌似就一個樣,新車有味,但長時間坐不會頭痛。
空間沒得說,這個等級的車空間這塊很滿足。矮馬,那空間槓槓的.坐後排實在有老闆的感覺,做進去很自信,第一排車門儲物空間夠用,多媒體控制臺中部有些時候放手機可能有點不太方便,後尾箱空間還是可以的,年貨什麼的裝一下不是問題。
人體工程學的合理布局比較舒適。靜音一般沒日系跟奔馳做得好,沙發偏硬,音響一般般,過火車道顛簸較小,這應該是這個等級應該有的舒服度了吧,除了副駕駛,座椅包圍性都不錯。
動力地輸出格外沉穩。引擎聲音很好聽,像賽車的聲浪,恩,怎麼說呢比卡宴差,我喜歡地板油,只是長期跑高速,特懼怕長時間佔據超車道的貨車。
寶馬的操控不愧是專業級的。山區道路,鄉村泥路都不會有一種松松垮垮的感覺,舒適模式下懸架也偏軟,畢竟沒有誰一直切在運動模式開車,加上動力的不足,駕駛好不到哪去。
再開奔馳S級
這個外觀的話和e級很像了.不熟悉的人分不清楚。漂亮的前大燈,細緻的日行燈,比較喜歡側面.車頭的標,開車的時候看著很爽,原車輪胎太醜,整車偏老氣。
奔馳的內飾著實甩了競品車型好幾條街,一進入就能感受到那氣勢啊。空調按鈕很喜歡,比寶馬的漂亮,內飾特別的豪華,並且做工也非第,接縫之間均勻,大小合適,基本沒有互相摩擦的雜音。
空間比較大但是放東西的地方小了許多。搭乘空間沒地說,儲物的地方許多,但是方便放手機的地方少了點,身高183,後排空間用拳已然量不出來了,坐乘空間還可以,需要吐槽的是後尾箱,無語的設計。
舒適性是沒任何問題,這個奔馳的專業。轉彎時,也不會出現傾斜,坐者就不會覺得費力,隔音很好,乞丐版也有電吸門,後一排沒去坐,反正自己開為主。
320的動力真的很是一般啊。很滿意,畢竟4.7的排量8缸,34檔有頓挫,但對於我這種開慣了糙車的人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城區足夠用了,想超就超,一帶而過。
不是像寶馬,追求的是駕駛。在正常行駛模式中六十邁過直角彎,傾斜還是比較大的,方向盤幾乎沒有虛位,就是整車太長得慢慢適應,高速全程130+,其實這車並不重。
結語:
寶馬7系:對車的外觀實在是太喜歡了,是霍式彎角的位置,操控也是一如既往的好。奔馳S級:奔馳的舒適性就不需要我來多說了,很好,又不是跑車,這車動力足矣。我給寶馬7系 87分,奔馳S級 94分,我對奔馳S級各方面表現較為滿意,特別是外表的凌厲真讓我傾心。雖然某些地方沒寶馬7系那麼好,但我還是更中意奔馳S級。現在奔馳S級的名聲越來越火爆,我相信這款車能夠取得成功,其實買得起它也容易,年薪等於車價的一半就開得起!車無完車,沒有誰好誰壞,關鍵是能滿足自己的需求。開完之後,我想表達五個字:針尖對麥芒!那麼,先開寶馬7系,再換了奔馳S級,兩車對比,車主說了實在話。大家都有何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