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此文章轉載自K.O.辯論的辯論教學系列,完整系列教學文章將陸續刊載於公眾號「KO辯論」在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在錨定效應的影響下,人類在做決策的時候,往往都會根據之前接收過的資訊進行判斷上的輔助,而這些具有記憶點的資訊或畫面,就是所謂的「記憶錨點」。而在比賽中,這些記憶錨點也將在評審以及觀眾不自覺的狀況下,影響他們對論點感受,進而成為左右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既然記憶錨點如此重要,接下來,小K將和大家分享兩個塑造記憶錨點的小技巧。
1 大量重複關鍵概念 加深記憶點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腦白金當年的這句廣告詞,就成功在許多人的腦海中塑造了記憶錨點,並讓腦白金成為當時最暢銷的保健品之一。仔細分析這句廣告詞,我們就能發現,商家先把「送禮」與「腦白金」進行強烈的綁定。此後,再透過在電視上的大量重複,讓大家在送禮時,第一時間就透過這句廣告詞想到了腦白金,進而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銷量。那麼,究竟要如何把這個廣告學中常見的操作帶到辯論場上呢?首先,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把我們論點的核心概念,濃縮成一句「廣詞」或「金句」。之後,只要每次提出這個概念時,就將這個「廣告詞」重新複述一次,讓大家將我們的論點與廣告詞變成腦海中的記憶錨點。這樣操作下來,只要我們對於「廣告詞」的宣傳足夠到位,大家對於這個關鍵概念的記憶點也將越深刻。而這也是為什麼,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的原因了。
但要注意的是,辯論畢竟不是一個單純的賣廣告的行為,對於評審來說,沒有推論的廣告詞,很可能對於論證比賽沒有任何的效用。所以,在前幾次推出「廣告詞」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告訴大家「廣告詞」與己方推論的連結,並只有在確認大家已經接收到推論內容後,才開始進行「用廣告詞代替完整概念」的操作。
2 在關鍵概念塑造反差 加深記憶點
既然記憶錨點帶來的思維定式,能夠輔助大家對論點的記憶程度。那麼,在此概念上對於原有的記憶錨點進行的反向衝擊,也能夠透過差異,讓大家對你表達的概念印象深刻。而這種反差帶來的記憶錨點,主要可以用三種方式來操作。第一種方式是透過節奏和語氣的變化,帶來反差。舉例而言,如果學校老師在上課時,一直用一樣的語速來上課,同學估計很快開始昏昏欲睡。但是,如果老師突然靜下來,大家很可能就會被突然安靜的空氣給唬住。這時候,只要出現幾個加重語氣,放慢節奏的詞彙,「睡著的人給我滾出去!」這樣,老師就成功的塑造了「在我的課堂上睡覺會被趕出去」的記憶錨點。當然,在辯論場上,我們絕對不可能把對方辯友和評審給趕出去,但是突然的節奏和語氣變化,還是可以讓大家意識到,這是重點,快點把它記下來。第二種方式則是透過語言的變化,帶來反差。在2016年的新國辯,執中學長就曾經在「要不要成為直播世界裡的超級英雄」的這道辯題中,展示過這樣的一波操作。為了要表達超級英雄應該為世界付出更多的概念,執中學長在申論中就曾經引述過蝙蝠俠的這麼一句話,「Not everything.Not yet. 」
而這句話,也成了大家記得他們論點的一個記憶錨點。這是因為在中文辯論賽,選手在場上最常做的,往往都是用著「中文」和「自己的語言習慣」,來進行論點的表達。那麼,突然間出現一個「不同語言」或「不是自己表達」的概念,就可以在大家心裡帶來不一樣的衝擊。第三種方式則是透過邏輯的反差,帶來記憶點。只要成功塑造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例子,大家就會對這個例子或說法影響深刻,進而加深對於論點的印象。舉例而言,薇薇姐在奇葩說中最著名的金句,「養條狗啊!」,其實使用的就是類似的技巧。
因為當大家努力的在思考人究竟需不需要其他人類的陪伴時,一個「狗也可以陪伴你」的概念,就能突然衝擊到大家的思維定式,進而成為大家記憶深刻的金句。而上述幾個塑造記憶點的方式,不僅僅可以分別操作,還可以混搭在一起,塑造出更好的記憶效果。只要熟練這幾招,下一個金句王,或許就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