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道客家菜做法,好吃不貴,學會再也不用下館子吃了

2021-02-26 嘴饞室

(圖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釀豆腐

材料:

板豆腐、3/7開肥瘦肉、魚肉、蝦米、鹹魚肉、白菜、蔥、姜、麻油、胡椒粉等

做法:

1、豬肉、魚肉分別搗成肉醬,蝦米浸軟切幼,鹹魚切幼,蔥切粒。將其它各材料放大碗中,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待用;

2、白菜摘好洗淨,放入油、鹽、沸水中漉熟盛起;

3、豆腐衝洗滴幹,一開四件,用箸只(筷子)夾開一條罅釀入餡醬,放入油鑊中煎至微黃色盛起;

4、燒熱煲缽,下油一調羹爆香薑片,加入上湯煮沸,放入白菜、豆腐滾片刻,下芡汁滾即可原煲上桌。

附註:

中原「衣冠南遷」的客家人,不但帶來了讀書皆上品的風氣,也形成了自己的飲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煎成金黃色,把豬肉、魚肉做成的餡「釀」入其中,放進蔥花、香油,盛在雞湯瓦煲內燜著,直到香氣四溢。想來到了蠻荒之地的客家人一時無麥可包餃子,才創出如此美味。

釀苦瓜

材料:

苦瓜500克,五花肉250克。

調料:

糯米、冬菇、料酒、花生油、水澱粉、蔥末、薑末各適量。

做法:

1、將苦瓜去瓤,洗淨,切3釐米圓墩;五花肉搗成醬,加入鹽等調料拌勻備用。

2、將苦瓜墩空心填滿肉餡,擺入盤內,入籠急火蒸熟,取出備用。

3、炒鍋注油燒熱,下入蔥薑末爆鑊,加入鮮湯、鹽、料酒燒開,用水澱粉勾芡,淋上熟油,澆在苦瓜上即成。

附註:

客家地區端午節的應節菜,苦瓜剛剛出身。也可以用煲缽來煲。

釀茄子

材料:

茄子500克,豬肉(一刀落)100克,植物油500克(實耗75克),豉油35克,料酒5克,味精1克,澱粉30克。

做法:

1、將豬肉冼淨搗成醬、茄子切成0.3釐米厚的片,兩面剞成橫豎花刀,蔥、姜、蒜均切成末,澱粉用水泡上。

2、將炒鑊放在旺火上,倒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茄片炸透、撈出控去油。炒鑊放回旺火上,放入少許油,待油燒熱時,放入肉醬煸炒,加入蔥末、薑末、豉油10克、料酒,勾芡做成餡(釀醬)。

3、炸好的茄片,每兩片中間放入肉餡、碼在碗內,上籠用旺火蒸分鐘,扣在盤內。

4、將炒鍋放在旺火上,放少許油,加蒜末、豉油25克、味精、高湯,用水澱粉勾成流芡,放點明油、澆在茄子上即成。

附註:

釀苦瓜、釀辣椒、釀茄子合稱為釀三寶。在廣西賀州,釀菜也很平常,但一般叫菜花釀、豆芽釀、茄子釀等等。

客家菜的雞類最有名的就是鹽焗雞了,有天下第一雞之稱。其它的還有白斬和田雞、家鄉水煮雞、清燉雞等等。水晶雞是近年河源客家菜的代表作。

鹽焗雞

材料:

重1500克左右的肥嫩雞亂1隻(毛黃、嘴黃、腳黃、沒下過蛋的母雞稱雞亂).薑片、蔥條各10克,香菜25克,粗鹽2500克,精鹽13 克,味精7克,八角末、沙薑末各2.5克,芝麻油1克,熟豬油120克,花生油15克,沙紙2張。

做法:

1、紗紙一張刷上花生油待用。

2、將活雞宰殺,褪毛去內臟洗淨,吊起晾乾,去掉趾尖和嘴上的硬殼,在翼膊兩邊各劃一刀,在頸骨上斫一刀,然後用精鹽3.5克擦勻雞腔,並放入姜、蔥、八角末,先用未刷油的紗紙裹好,再包上已刷油的紗紙。

3、用旺火燒熱炒鑊,下粗鹽炒至高溫,取出1/4放入沙鑊,把雞放在沙鑊內,將餘下的鹽覆蓋在雞上,蓋嚴鑊蓋,用小火焗約20分鐘至熟。把雞取出,揭去紗紙,剝下雞皮(待用),將雞肉撕成塊,雞骨拆散,加入味汁拌勻,然後裝盤(骨在底下,肉在中間,皮蓋在上面),拼擺成雞的形狀,香菜放在雞的兩邊即成。

4、炒鑊上小水,下精鹽4克燒熱,放入沙薑末拌勻取出,分3小碟,每碟加入豬油15克供佐食。將豬油75克、精鹽5克和芝麻油、味精調成味汁,佐食。

附註:

鹹香是客家菜的特色,而鹽焗雞最好地體現了這一點。皮爽肉滑骨出味,故有天下第一雞的稱道。東江菜也因為有鹽焗雞而在以食雞聞名的廣東與潮州菜、廣州菜齊名。

鹽焗雞的來歷有多種版本,另外一個傳說系客家人以前從惠州擔鹽上江西等內陸地區,把雞埋在鹽擔裡以備路上食而無意發明的。

客家鹹雞

材料:

農家閹雞、沙姜

做法:

1、選皮厚、毛重6斤多的經過在田園裡放養的農家閹雞。殺雞時要注意掌握水溫,水太熱會把雞皮燙爛,太冷又難以脫淨雞毛。

2、用粗鹽和沙姜粉(由於沙姜粉內難免會有雜質,所以可以改用切碎的新鮮沙姜)擦雞皮,使雞的皮和肉鬆弛,在醃製時易於吸味,擦的時候要把握擦的力度,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要恰到好處。

3、把擦好的雞用鹽和新鮮沙姜醃10個小時,這樣醃出的雞香味很濃。一般是晚上9點醃好雞到早上7點用。

4、把醃好的雞用清水衝洗乾淨,再用幹毛巾吸乾水,然後放入蒸鑊蒸40分鐘左右就可以斬件裝盤。

附註:

鹹雞是傳統的客家菜,也叫「外婆雞」。很久以前,客家人生活艱苦,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捨得殺只雞,外婆特地把雞腿留下來埋在鹽堆裡保存。待到節後女兒帶外孫回娘家時,就把雞腿從鹽堆裡取出來款待外孫,經鹽醃製的雞腿鹹香鮮美。食用時蘸些客家黃酒,更具風味!

娘酒雞(雞炒酒)

材料:

雞、姜、糯米釀的酒

做法:

1、先放姜爆炒,再放雞、酒炒,最後放適量酒煮。

2、可以加入黑棗、黨參、杞子、紅棗、北芪等滋補藥料,使酒更醇、更滋補美容。

附註:

1、客家地區婦女坐月子的必備菜式,溫中帶燥。

2、需要注意的是爆炒姜的油一定要是花生油或者茶油,這樣才能保證雞的香味醇真。

豬肚煲雞

材料:

新鮮豬肚,嫩雞各一隻。

做法:

1、材料處理乾淨後,用布把雞、豬肚擦乾。豬肚切開10釐米的小口。

2、把雞放入豬肚,把姜,蔥頭,人參,胡椒粒等配料放入雞內。

3、用芭蕉葉把豬肚包好;再用半釐米厚的草紙包好;草紙外麵糊上溼黃泥。

4、把這個團,晾乾一小時。放進有燃燒火炭的爐膛,悶煨2小時即可。

附註:

這是古老做法,現在一般就是把豬肚和雞一起煲就是了。

三杯雞

材料:

嫩子雞一隻,豉油、豬油、甜米酒各一杯,姜塊,蔥,小麻油適量。

做法:

1、將嫩子雞洗淨斬成5公分見方的塊連同雞髒、肝全部裝入砂缽內,同時用容量80克左右的杯盞,量入豉油、豬油、甜米酒,放入姜塊、蔥白段少許,不放水。

2、用炭火爐子微火燉開,每隔十分鐘左右翻動一次,以防燒焦。蓋子不宜多開,約燉半小時至收濃即成。揀去蔥、姜,加入少量小麻油即可。

客家話「丸」同「圓」同音,肉丸也就有好的兆頭,預示團團圓圓。如果打了魚丸,會說「食唔完」(吃不完)拿個好彩頭,跟「年年有餘」差不多。所以,只要有喜席,保準少不了肉丸。

客家搏丸(豬肉丸)

用料:

鮮豬腈肉(500克)、精鹽(40克)、味粉(4克)、清水(10克)、薯粉(30克)

製法:

1、將鮮腈肉切薄片,用圓形小鐵槌捶爛,有清水、精鹽、薯粉拌勻,打成腈肉膠。

2、用手將肉膠搓成丸形,放進鍋中,加清水,用文火浸熟(水清,丸浮水面為準)取起,燜、炒等鹹宜。

附註:

1、腈肉必須新鮮,否則沒有膠質,捶不爛也易出水,製成的肉丸便不爽滑。

2、搏丸要用文火浸熟,如用武火不斷沸滾,會使肉丸變韌。

3、搏丸是客家肉丸的統稱,包括牛肉丸、豬肉丸、牛筋丸等等。由於豬肉丸比較常見,所以一般講搏丸是指豬肉丸。好的搏丸據說跌落地會彈回桌面。

斂蒸肉丸

做法:

1、配好料:豬前胛肉、冬菇、番薯粉。

2、豬肉與水發冬菇一起剁好。

3、加番薯粉、鹽,不要加水撈勻。

4、做成肉丸,上鍋蒸15分鐘。

魚丸

材料:

魚丸300克,雞湯750克,金針菇30克,熟筍片,雞油各20克,香菇2個,熟火腿10克。

做法:

1、將魚丸在沸水中汆一下。

2、另用砂鍋將雞湯煮沸,將魚丸放入,加精鹽,味精和豆苗。熟筍片、香菇沸水略汆後在魚丸上間隔擺放,四周以金針菇襯託,淋上雞油即可

蘿蔔丸

材料:

白蘿蔔、五花肉、香菇、蝦米。

做法:

1、蘿蔔洗乾淨,去皮,用擦具擦成絲。把蘿蔔絲用鹽醃一會,待出水後把水擰掉,然後攤開晾涼。

2、香菇、蝦米洗乾淨,用刀搗碎,再把肉剁碎,起油鍋,放進去油鍋過過油,然後關火。

3、把晾涼的蘿蔔絲放進菜盆,加入生粉(量很關鍵,感覺混攪後手感粘粘的就行),跟香菇等配料加上鹽一起混攪。

4、然後用手捏成團(握的時候稍微加一點點力,感覺蒸的時候不會鬆散就行),放到蒸籠裡。猛火蒸20分鐘即可。

客家燜鵝

材料:

鵝一隻(約6斤),胡蘿蔔

配料:

胡蘿蔔、橘子皮、姜、八角、馬蹄,花雕酒、醬油、鹽、油。

做法:

1、下油,爆香薑片,放入斬好的鵝肉,翻炒至變色。

2、加入胡蘿蔔、調味料、上湯,大火燜開轉小火,燜兩小時,轉入火鍋,邊吃邊燜!

鴨,在客家人的印象中並不怎麼好。傳統不上大席,俗話說「尖嘴(雞)唔請,請扁嘴(鴨),系乜唔高興。」但客家人一定會在秋日的時候食子鴨。

仔姜炒仔鴨

材料:

仔鴨1隻、精鹽3克、子姜150克、味精3克、香蔥15克、肉湯150克、料酒15克、大油500克、豉油15克。

做法:

1、將仔鴨遲好,煺毛,去內臟洗淨,斬小塊。仔姜洗淨刮皮,切成菱形小片。香蔥切段。

2、將斬好的鴨,用精鹽、料酒抓一下。

3、炒鑊置旺火上燒熱,加入大油,將油燒滾後,把鴨子倒下去翻炒,然後把薑片、蔥段入鍋炒幾下,放料酒、醬油、湯、味精再炒一會,勾芡盛入盤中即可。

附註:

1、殺鴨前先給鴨子灌一湯匙酒,殺後用冷水將鴨毛潤溼,用少許洗衣粉搓揉鴨毛,然後用熱水燙(80℃),熱水中加入一湯匙食鹽,去毛時,順著毛推,這樣,夾在粗毛之間的絨毛可一併除盡,即所謂「遲雞刌鴨」。

2、姜用大塊的仔姜。

3、此菜為客家人秋日應節菜。

牛肉

客家人對牛是心存敬畏和感激的,不輕易遲牛,因為要牛耕田。遲牛一定要用紅布蒙牛眼,據說因為牛看到斧頭會流眼淚。一頭牛,大體就分兩部分,牛肉和牛雜。牛肉丸是最平常的做法。牛皮、牛肚、牛骨、牛筋、牛肺等則一鑊熟,用柴火慢慢熬,第二天就會在墟鎮擺個攤賣牛腸肺,這是小孩子的至愛,一角五分錢,由你慢慢嚼。

客家人講炒菜有三難:炒豬腸、炒牛肉、炒魷魚。其實炒牛百葉、炒牛肚一樣無人敢稱師傅。梅州大埔的炒牛百葉很有名哦。

蘿蔔牛雜

材料:

牛雜(牛腩、牛肚、牛筋)一斤, 白蘿蔔一斤,

調料:

香蔥、八角、香葉、桂皮、 姜、蒜。

做法:

1、牛雜:切成丁、塊、或條狀,尺寸按個人嘴的1/3-1/4為宜。切後放入盤中用冷水衝洗2遍,再放水浸泡。

2、白蘿蔔:衝洗乾淨、切成塊狀,大小同上也可略大。注意不要削蘿蔔皮。

八角、香葉、桂皮:衝一下,放入小碗。

3、蔥、姜、蒜:剝皮、洗淨放入小碗。注意姜也不要削皮。香蔥打成結,可避免燉的時候散開。

4、把蘿蔔裝到砂煲,放砂煲2/3的水,開始大火煮。將盛牛雜盤中的水倒淨,把八角、香葉、桂皮、姜、蒜碼放到牛雜上,晾至到砂煲燒開。砂煲燒開後,把蓋子拿走繼續大火煮蘿蔔。這時把炒鑊拿來,倒點油,燒至7成熟時放入牛雜及配料,翻炒。注意不要翻炒過勤。

5、炒出香味時放入兩大勺醬油用來調色且入味。再翻炒兩下後就全部倒入沸騰的蘿蔔湯中。加入香蔥,改小火慢慢燉。2小時後再來揭鑊放鹽。

炒牛百葉

材料:

牛百葉250克,蒜苗100克,蔥末、薑末、鹽、味精、料酒、醬油、花生油、鮮湯各適量。

做法:

1、將牛百葉洗淨切絲,蒜苗洗淨切段。

2、炒鍋注油燒熱,下入蔥薑末爆鍋,倒入肉絲翻炒幾下,加入醬油、鹽、料酒和百葉絲、鮮湯稍加翻炒,再加入蒜苗段、味精、翻炒均勻,淋上熟油,出鍋即可。

更多熱文推薦:

美食大廚教你:「醬肘子」的家常做法,肉爛香嫩,肥而不膩

爺爺收藏了40年的滷肉配方,不管是什麼肉,只要煮一煮,保證好吃

8款特色乾鍋菜,附帶秘制乾鍋醬!

不管做什麼滷肉,記住這「四種」大料,滷好的滷肉比買的還好吃!

吸菸者,只要保持這2處「乾淨」,不用戒菸,也可能長壽!

相關焦點

  • 鱈魚的營養價值,學會了這道鱈魚做法,再也不用去飯店吃了
    好久沒給大家分享鱈魚作品了,今天是禮拜六,趕上今天周六,不忙的情況下,去超市買了點鱈魚回來,媽媽很懷疑我的手藝,哈哈,但是,做出來沒有讓他失望,誇我做出來很好吃,深藏不漏,今天呢我就給大家分享鱈魚簡單的做法,做出來的鱈魚特別好吃,滑嫩鮮香,在也不用去飯店買著吃了。
  • 雞蛋豆腐怎麼做,只要學會了這道菜,再也不用擔心孩子挑食了
    大家好我是愛美食的小涵,雞蛋豆腐大家吃過嗎,這道菜的做法基本都很簡單,我特別喜歡吃雞蛋豆腐,做了很多種做法,其中有一種做法特別好吃,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喜歡,這樣做出來的雞蛋豆腐鮮嫩爽口,特別是小孩子,肯定都會很喜歡吃的,做法還非常簡單,喜歡吃雞蛋豆腐的一定要試一下。
  • 正宗大盤雞的製作方法和要領,特別簡單,學會後再也不用下館子了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美食是大盤雞,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這道菜,雞肉鮮香,土豆軟糯,大火烹炒一下,別提多好吃了,這可是中國的一道經典菜,可以說是聞名全國各個地區,在大大小小的飯館裡都可以看到它的存在。正宗的大盤雞是起源於新疆,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美味菜餚,後來流傳的時間久了,以至於現在變成了家常菜。基本上很多家庭都會做,只是每個人的口味不同,製作方法也不同,做出來的大盤雞就會各有千秋。
  • 客家苦筍煲、客家鹽水鴨、客家姜酒雞,推薦3道客家特色菜,好吃過癮!
    接下一道美食:客家鹽水鴨 推薦指數:5星 操作指數:2星客家鹽水鴨材料:鴨肉1/4隻、鹽3勺做法1.洗乾淨的鴨肉裡外摸上鹽,可以多放點鹽,皮厚肉厚不會太鹹的。2.直接入電飯煲不用放水和其它調料即可。3.很多人擔心鍋會燒掉,鴨會出油,簡單又好吃的肉菜。今天最後一道美食:客家姜酒雞 推薦指數:5星 操作指數:2星
  • 年夜飯不用愁,學會這8道菜,葷素搭配不油膩,待客超場面
    年夜飯不用愁,學會這8道菜,葷素搭配不油膩,待客超場面。第三道菜是:醬肘子,這道菜純屬為了提高整桌年夜飯的檔次,要是放到以前,只有大戶人家的地主才會吃這道醬肘子,現在大家吃的真不多,如果你在家做的話嫌麻煩就可以忽略這道菜。
  • 米飯最好吃的做法,燜一鍋湯汁都不剩,學會再也不用叫外賣了
    米飯最好吃的做法,燜一鍋湯汁都不剩,學會再也不用叫外賣了天冷了,你家大米都怎麼吃,我家就愛這一口,熱乎乎的燜一鍋湯汁都不剩,自打學會這做法,孩子再也不叫外賣了,簡單快手,15分鐘就能搞定,好吃又實惠,重要的是自己做的乾淨,無添加更健康。
  • 學會這幾道菜,既簡單又好吃,招待朋友的時候再也不用愁了!
    但有時候可能會有朋友或者親戚來家裡做客,那這個時候應該給他們做些什麼家常菜用來招待他們讓他們吃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幾種可以招待朋友招待親戚的拿手菜,相信在小編介紹完之後,大家就不會因為親朋好友到家裡做客不會做好吃的拿手菜而煩惱了。其實不管是招待親朋好友,還是自己平時和朋友們一起聚會,大部分時候都是去外面吃的,在外面吃飯方便是方便。
  • 上班族自己做便當,這幾道菜最適合,再也不用吃快餐
    上班族的便當,自己做,這幾道菜最適合,再也不用吃快餐。對於上班族來說,工作壓力較大,白天在公司吃的是工作餐,有的工作還是自己解決就餐問題。寫字樓工作的白領們,中午和晚上加班多數也是叫快餐,因為天氣熱,出門也疲倦。甚至有的一天三頓都是在外面吃,家裡許久都不會開火。
  • 廈門機場附近好吃不貴人氣餐廳,本港海鮮、客家菜都在行
    追星之餘,當然也不能忘了到處吃吃擼美食啦!就在機場附近的林後社,有一家新晉人氣餐廳——客鮮宴,本港海鮮、客家菜都在行,好吃不貴性價比高,環境和服務也都不錯。老闆本身是廚師,從紫金賓館中餐廳,再到老味道餐廳,及如今的客鮮宴,餐飲行業經驗豐富,並且親自上陣主抓廚房,因此菜品質量、味道都是有保證的。
  • 香煎雞翅的家常做法,外酥裡嫩,學會後再也不用出去買著吃了!
    香煎雞翅的家常做法,外酥裡嫩,學會後再也不用出去買著吃了!如何炸雞翅,使骨頭更香? 如何醃製應該是大多數人非常關心的問題,實際上,該方法非常簡單,選擇奧爾良醃料即可。這樣醃製過的雞翅不僅辛辣刺激,而且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只要醃製的時間足夠,任何食材都可以達到入味的效果,骨頭也不例外。任何食物在它的作用下,也會變得更美味,同時,也會提高大家的胃口。孩子們幾乎沒有不喜歡吃雞翅的,無論是油炸還是煎制,他們都非常喜歡。在過年過節的時候,餐桌上擺滿了豐富的菜餚,但是孩子們都不是很喜歡,畢竟大多數都是大人們愛吃的,小孩子未必喜歡。
  • 學會這3款便當,再也不用叫外賣,好吃不油膩,同事看了都好羨慕
    作為單位來說管控的也很嚴格,不但在辦公室要戴口罩,上下班的班車不發,食堂不開門,都是為了大家不聚集。大家中午回不去家,只能叫外賣,老公說一點也不好吃,還很油膩。那作為賢惠的我來說,不能讓辛苦工作的老公吃不喜歡的東西。每天早起一會,簡單的做上便當,帶到單位,中午加熱就可以吃上熱乎乎的飯菜,再也不需要叫外賣,同事們看了都好羨慕。
  • 讓家人讚不絕口的美食,做法簡單!超好吃,饞了再也不用去飯店了
    導語:冬天不僅僅是冷,而且還會增長體重,我們也會吃很多比較豐盛的食物,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好吃又下飯的菜。絕對是一道讓家人讚不絕口的美食,做法簡單!超好吃,饞了再也不用去飯店了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這個菜是大家經常會吃的,叫水煮肉片,冬天的時候不僅是滋補,而且吃完還非常的暖,辣辣的,水煮肉片裡面都是裡脊肉,沒有肥肉,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吃,到了這寒冷的冬季,吃上一份水煮肉片真是暖和,因為水煮肉片本身就是辣的,吃完很舒服。那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水煮肉片簡單又好吃的做法吧,讓你自己在家也可以做出來好吃的水煮肉片。
  • 客家美食:梅菜扣肉肥而不膩,色澤油亮肉鮮嫩,附詳細家常做法
    這麼好吃又具有特色的梅菜扣肉,不光可以在飯店能吃到,咱自己也可以在家做,按照這個方法來做,不僅肥而不膩,而且味道鮮美,色澤油亮。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道客家美食梅菜扣肉的詳細做法。梅菜扣肉的起源說起梅菜扣肉,其實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對於這道美食的起源也沒有一個特別具體的年月日。
  • 每天不知道吃什麼?學會這5道家常菜,做法簡單,家裡人都說好吃
    導語:每天不知道吃什麼?學會這5道家常菜,做法簡單,家裡人都說好吃現在天氣炎熱,做飯是一件很讓人頭疼的事情。
  • 3道經典五花肉的做法,不油不膩有嚼勁,學會了就不用下館子了!
    3.用筷子插下去不出血水就可以了,然後切成薄片菜譜小貼士:五花肉下水煮至七八成熟不要過早撈出肉中間泛紅不熟的肉炒回鍋肉會很柴 >【做法】 1.五花肉切片,熱鍋裡加少許食用油,五花肉片下鍋後,加入少許鹽,煎出油。
  • 燒餅的新做法,外酥裡軟,咬一口滿嘴香,學會再也不用花錢買了
    燒餅的新做法,外酥裡軟,咬一口滿嘴香,學會再也不用花錢買了!
  • 年夜飯,我家必備的一道吉祥菜,寓意美好,營養好吃還不貴
    大家好,我是果兒,臨近過年,又要到家人團聚的日子了,你家的年夜飯都準備了哪些好吃的菜呢,我們家每到過年,在年夜飯的餐桌上,除了必吃的臘肉、香腸、燒菜、囤菜,家裡還會做上一份「吉祥菜」白菜福袋,寓意在新的一年裡,大家福氣滿滿,幸福平安。
  • 8道經典五花肉的做法,不油不膩有嚼勁,學會了就不用下館子了!
    說到吃豬肉,最好吃的莫過於五花肉,肥瘦相間,烹飪出來的口感也是瘦肉不柴,肥肉不膩。
  • 客家人待客,怎能少了這道菜,客家老妹教你這樣做,進來看看吧
    客家人待客,怎能少了這道菜,客家老妹教你這樣做,進來看看吧。大家好,我是歡歡,熱愛下廚,喜歡把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好的味道,祝大家健康快樂每一天。我們客家人,團結奮進,吃苦節儉熱情好客是我們的標籤。客家地區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車灌水入田。現在科技發達了,改用抽水機灌溉良田。家裡會養些雞鴨鵝豬牛,過年必會宰一頭自家養的大肥豬,過個豐盛的新年。我們也有自己特色的美食平時過節家裡來親戚都會雞鴨鵝待客。今天就來分享一道我們客家地道的待客菜之一,三杯鴨的做法。三杯鴨,顧名思義,就是三種配料一隻鴨,做法及其簡單。
  • 客家燜豬肉
    客家燜豬肉肉質綿爛,湯汁濃鬱,常吃不膩,非常下飯,胖子與減肥的人慎食,因為控制不住食量;菜偏鹹,心臟不好的人宜少吃。客家燜豬肉的傳統做法。選肉:肉一般選五花肉,現在的人覺得五花肉過於肥膩,一般會在五花肉中加入排骨或瘦肉,成菜後油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