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平山堂的詩詞和對聯,文化韻味悠悠,讓人拍案叫絕

2020-12-23 真遊泳的貓

平山堂,位於揚州城北,始建於宋仁宗慶曆八年,乃是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所建。當時歐陽修擔任揚州知府,修建了平山堂後,常常在此飲酒、賞景、吟詩作賦。後來,平山堂成為成為士大夫、文人吟詩作賦的著名場所,千百年來引得無數詞人墨客神往不已。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愛好傳統文化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有關平山堂的詩詞和對聯,感受文化韻味悠悠。這些詩詞和對聯,當真讓人拍案叫絕。

首先是歐陽修寫的《朝中措·平山堂》:「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當時歐陽修已經調離揚州,但是歐陽修的朋友劉敞卻要去揚州上任。所以歐陽修一方面是給朋友踐行,一方面也追憶自己在揚州的生活,塑造了一個風流儒雅、豪放樂觀的「文章太守」形象。

詞的前兩句先說平山堂的風景,「山色有無中」化用了王維的名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接著歐陽修開始懷念平山堂的生活,先從「堂前垂柳」著眼,問柳樹經過幾次春風,如今又如何呢?一個問號,顯示了歐陽修的懷念之情。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這是送給劉敞的祝願和恭維,表示劉敞很有才華,很有才氣,在揚州一定會順利如意的。但作為讀者,自然也能聯想到當年歐陽修在揚州作為「文章太守」的恣意情景,可謂一語雙關,巧妙無比。

至於詞的最後兩句,則是歐陽修的自嘲之意,抒發了人生易老、及時行樂的思想。但同時也是對劉敞的衷心祝願:「揚州是個好地方,你一定要快樂啊,不要等離開揚州才懷念哦。」作為送別之詞,歐陽修表達了很多對揚州對平山堂的懷念,令人看到了他對平山堂的一番情意。

然後我們來看蘇東坡寫的《西江月·平山堂》:「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宋神宗元豐二年,蘇東坡自徐州調任湖州,生平第三次經過平山堂。此時歐陽修已逝世八年,作為歐陽修的得意弟子,蘇東坡重遊故地,撫今追昔,自然是情發於中,自然忍不住緬懷恩師。

詞中的「文章太守」,自然便是歐陽修了。詞的主題思想就是「人生如夢」,轉眼就過了半生。十年前蘇東坡曾經在平山堂與恩師暢談歡樂,如今只剩下堂壁上歐陽修的手跡了,睹物思人,自然是惆悵不已。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正是化用了歐陽修寫平山堂的《朝中措》。然而春風依舊,人已無存,曠達如東坡,也忍不住發出轉頭空的哀嘆,甚至覺得沒有轉頭的時候也已經是幻夢一場罷了。

也就是說,在這首詞中,蘇東坡的情緒變得相當消極,相當惆悵。然而,考慮到蘇東坡自身的坎坷遭遇,考慮到蘇東坡緬懷恩師的情緒,這種惆悵情緒反而是最真實,最動人的。短短一首詞,反而因為真情流露而流傳千古,讓人拍案叫絕。

然後是清代才子伊秉綬在揚州平山堂寫下了一個長對聯:「幾堆江上畫圖山,繁華自昔。試看奢如大業,令人訕笑,令人悲涼。應有些逸興雅懷,才領 得 廿四橋頭簫聲月色;

一派竹西歌吹路,傳誦於今。必須才似廬陵,方可遨遊,方可嘯詠。切莫把穠花濁酒,便當作六一翁後餘韻流風。」

江上畫圖山,乃是指登臨平山堂遠眺,江山如畫,一派美好景象。奢如大業,指的是隋煬帝。隋煬帝開鑿運河,到揚州觀賞瓊花,可說相當奢侈,在歷史上也留下了許多罵名。

廿四橋頭簫聲月色,二十四橋乃是揚州著名景點,唐代詩人杜牧有名句曰:「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下聯「竹西歌吹路」,同樣典出杜牧詩歌:「誰知竹西路,歌吹上揚州。」「廬陵」、「六一翁」都是指的歐陽修。

這個對聯上聯懷念揚州繁華,既有悲涼感,也有瀟灑感,下聯則把情緒放平和變歡樂,但同時也有勸慰之意。

作者認為並不是在揚州平山堂喝酒賞花,就算是繼承歐陽修的遺風了,必須要有詩人才華,才可以遨遊呢。這也就體現了平山堂對於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顯示了平山堂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

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收藏和轉發我的文章哦。

相關焦點

  • 令人拍案叫絕的4副對聯,對仗工整文字妙,細細品讀有味道
    對聯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對聯的讀書人。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令人拍案叫絕的4副對聯,對仗工整文字妙,細細品讀有味道。第1副對聯:隔岸眺仙蹤,問樓頭黃鶴,天際白雲,可被大江留住;繞欄尋勝跡,看樹外煙波,洲邊芳草,都憑傑閣收來。這個對聯是黃鶴樓的對聯。
  • 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
    有朋友提問: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有人說,平仄韻律是格律詩詞和對聯的基本規則,絕對不能忽視和否定,那種寫格律詩詞和對聯可以不用管平仄的說法是無知的表現;平仄過時了,為了意境可以不顧平仄韻律的說法都是不對的。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 經典對聯: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下聯一出,讓人拍案叫絕
    文/一度歷史觀V在古代,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在創作詩詞歌賦之餘,都會找一些有趣的東西來增添生活情趣,比如說猜燈謎、對對子等等,猜燈謎我們如今的燈節還是會有這樣的活動,但是對對聯卻沒有那麼容易了,畢竟要求很多,可不是一個人隨隨便便就能說得出口的
  • 看到這些影視劇裡的詩詞對聯,直呼:精彩!
    詩詞歌賦是中國文化歷久沉澱的瑰寶,唐詩宋詞,多少佳句世代流傳。 在很多的影視劇中都有對聯甚至詩詞歌賦的出現,尤其是古裝影視劇裡,好的詩句更增添了劇作的優勢。
  • 最有趣的祝壽對聯,令人拍案叫絕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人到半百,備酒祝壽」的習慣。文人雅士稱男性生日「懸弧令旦」,稱女性生日為「設帨佳辰」。 一些人做壽時愛請名人題祝壽詩和對聯。有的祝壽詩別具一格,歷來傳為佳話。 壽聯,即生日祝壽時人們題贈的對聯。既有表示祝賀之意,又有對受祝者的尊敬和評價。壽聯起於北宋末年,據宋人孫奕《示兒篇》載:黃耕庾夫人三月十四日生,吳叔經為作壽聯:「天邊將滿一輪月;世上還鍾百歲人。」壽聯之風始此。一些人做壽時愛請名人題祝壽詩和對聯。有的祝壽聯別具一格,歷來傳為佳話。 江南才子唐伯虎一日被蘇州某豪門請去賀闊老太的壽宴。
  • 描寫喝酒的3首唐詩,酒與詩相得益彰,千年來讓人們拍案叫絕
    於是古人也留下了很多精彩的酒文化對聯。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對聯的讀書人。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欣賞表達酒文化的3副對聯,酒香與文採齊飛,真是韻味十足,千年來讓人們拍案叫絕。第1首,《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維。酒這樣東西,堪稱百搭。
  • 對聯的平仄、對仗、修辭、運典,隱藏著豐富的詩詞規律,妙趣橫生
    中國的對聯堪比燦爛的詩詞,博大精深。要學會制聯並非易事,制出一副好聯更是難能可貴。其中最大的要求是必須讀書多,且要有悟性,能夠學以致用。這不是一個惰於對聯者可以做到的。對於初學者或想因此了解對聯,則不妨通過多讀詩詞歌賦,熟悉其中的格律。最好是先學五言或七言,即五言律詩與七言律詩,能作好詩之項聯與腹聯,則制聯就比較容易了。不過制聯與詩不盡相同,聯有所謂「無情對」者,即上下聯可以毫不相干,律詩則不然,這是制聯易過詩的地方。
  • 愛暖童心,詩詞浸潤成長
    愛暖童心,詩詞浸潤成長——隨州傳統文化冬令營關愛留守兒童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陳巧玲學詩詞、對對聯、參觀文物古蹟……12月5日至6日,隨州市關工委和隨州市漢東詩社聯合組織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暨冬令營活動
  • 那些拍案叫絕亮瞎眼的神翻譯!
    最近重溫《武林外傳》,劇中掌柜的一句神翻譯真是讓人讚不絕口,拍手叫絕!秀才: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佟掌柜:鳥兒輕輕唱,落在河州上,美麗俏姑娘,青年好對象。都常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語言妙不可言。中國人說話講究委婉,講究辭藻修飾,對於外文的翻譯更是美不勝哉!例如英國詩人西格裡夫·薩松的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被余光中先生翻譯為「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先生真的是才華橫溢!今天,由小編帶領大家看看那些拍案叫絕亮瞎眼的神翻譯吧!
  • 火葬場門口的一副對聯,看了讓人感慨萬千,一語道出了人生真諦
    ——叔本華眾所周知,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在這長時間的文化發展過程中,雖然有很多已經遺失了,但也同樣有很多文化有幸保存了下來,比如大家小時候每天都背誦的唐詩、宋詞等等,都是我國文化的重要一部分,這些文化果實也是專屬於我國的,其他國家的人想被這些詩,恐怕都沒有機會。
  • 一副不帶髒字罵人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是精華
    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這一點和詩詞十分相似,但又不像詩詞那般高深,相對來說更加通俗易懂,可以說是中文語言的獨特藝術形式。從古至今,很多文學大家都沉浸於對對聯的樂趣中。不少人人覺得能對得好對聯的都文化深厚的學者,沒文化無法體會到對對聯的趣味。
  • 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3首詩詞,古韻悠悠,品讀之後唇齒留香
    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深受廣大文化愛好者的喜愛。只不過古代人寫詩太多,大家熟悉的也就是一些著名詩詞,有大量好詩詞被埋沒在書卷中,得不到人們的賞識。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愛詩詞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3首詩詞,古韻悠悠,品讀之後唇齒留香。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經典無情對,上聯「色難」,下聯拍案叫絕
    對聯,可謂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結晶。一開始寫在桃符之上,用來趨災闢邪。現在多用於節日慶祝,春節用的對聯叫春聯,喪禮用的對聯叫輓聯。對聯可以說是漢族的文化瑰寶了,而且對聯也是我們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所以每一代人都有致力於對聯研究的人,我們要不斷的傳承經典,把對聯文化一直延續。
  • 皛玊說詩詞:掌握對聯的詞性結構與文意,作詩填詞就不難了
    對聯是詩詞的基礎,因為詩詞格律對仗與對聯緊密相關。對聯修辭用好了,詩詞也易學了。古典君分享一些關於對聯的詞性、結構、文意方面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也歡迎朋友們留言互動,交流切磋!——皛玊題記
  • 靈隱寺內的一副對聯,短短14字,卻道盡一生,點醒無數糊塗世人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容納了非常多唯美動人的文化結晶。它們包括漢字、音律、書畫等等,每一項都有著十足的內涵和諸多美好的寄託。而在最為博大精深的漢字裡,對聯又是一個充滿韻味的奇妙文化。按照一定的平仄對仗標準,來靈活多變地使用漢字,從而表達內心的思想與祝願等,就是對聯的妙處。一直到今天,對聯都是我們十分重視的一種文化。而在杭州靈隱寺中,就有著這麼一副深奧的對聯,它只有短短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說透了人生的奧秘,點醒了無數糊塗世人。
  • 出自詩詞中的好名字,古風韻味十足!
    詩詞取名,是我們眾多取名法中的一種,並且,古詩詞是我國文化上的一塊瑰寶,琳琅滿目,感情真摯動人,從中為孩子起名,很有韻味。所以今天獵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詩詞中的好名字,如果你也喜歡詩詞起名,那就不要錯過了!
  • 「文化漫談」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今人的詩詞寫得不如古人好?
    可是,按說文明在進步,文化在發展,為什麼我們看到現在的人所寫的古體詩詞都不如古人寫得好,甚至是遠遠不如古人寫得好呢? 你看到今人所寫的古體詩詞的渠道都有哪些呢?網際網路如此發達,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寫的文字發布到公共平臺讓他人閱讀。
  • 這兩副對聯太精彩了
    每天平淡如水的日子,今天卻無意中看到兩幅絕佳對聯,看似淺顯,卻蘊藏很深的人生哲理。看了這兩副對聯令人拍案叫絕,會讓你參透生死。我們會由衷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言有盡而意無窮,真是大智慧,令人茅塞頓開。那麼,我們人生的每一天應當如何度過呢?
  • 傳承詩詞文化 培養寫作新人
    惠州日報訊 (記者宮曉磊)近日,位於河南岸下馬莊的思辰教育熱鬧非凡,「惠州市詩詞楹聯學會詩教基地」和「惠州市小作家學會寫作實踐基地」在這裡同時揭牌。惠州市詩詞楹聯學會有關負責人,惠州市作家協會、市小作家學會有關負責人等嘉賓以及家長和學生代表30多人參加活動。
  • 元宵已過,新年不再,有誰知道我國第一副對聯是哪個嗎?少有人知
    提起來中國文化。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古詩詞。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從古至今留下來的古詩詞,大概有成千上萬首。當然,詩詞對於文學功底要求比較高。在古代那是文人專屬的。那還有另外一種東西是普通人也可以參與的。那就是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