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周邊痛!解痛辦法!!!!!

2021-03-03 疼痛愛心團隊

Step 1 加強薄弱肌群集訓

■ 對目標肌群(股四頭肌、闊筋膜張肌、髂脛束、膕繩肌)進行強化。

① 加強股四頭肌

△ 動作要領:在疼痛膝蓋下墊上毛巾,有意識收縮股四頭肌(大腿前側)並將膝蓋伸直,堅持2分鐘,每組3次,每天3組。

② 加強膕繩肌、臀大肌

△ 動作要領:俯臥位,將頭放在手臂上或兩臂之間,收縮大腿後側和臀大肌,將腿向上抬起,堅持5秒緩慢放下,每組15個,每天2組。

③ 加強髂脛束、闊筋膜張肌

△ 動作要領:側臥位,將膝痛一側腿側抬,收緊大腿外側肌肉,堅持3秒後緩慢放下,每組5-10個,每天2組。

Step 2  提高膝關節穩定性&靈活性

① 靠牆靜蹲

② 腳跟滑動

△ 動作要領:坐著或半躺,將膝痛的腿伸直,腳尖朝上,腳跟不離開床面,慢慢完全膝蓋,達到極限後再慢慢伸直還原,每組15次,每天2組。

* 需要明確的是:半月板損傷具有「不可逆性」,以上動作僅為基本復健手段,一旦發覺半月板磨損類似症狀,最聰明的做法是——立即看醫生!

2、側副韌帶損傷:

所謂側副韌帶,顧名思義,就是膝關兩側韌帶的損傷,側副韌帶主要是防止膝關節過度的內翻和外翻,有穩定膝關節的作用。當膝關節出現扭傷或遭受外力打擊時,常常會導致側副韌帶損傷。一般內側副韌帶損傷較外側副韌帶損傷多見。

側副韌帶損傷的症狀往往不如骨折、交叉韌帶損傷的症狀嚴重,所以導致很多患者會忽視它的存在,事實上,側副韌帶對於人體的運動功能以及膝關節的穩定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導致膝關節的提前退化。

脛骨結節骨骺炎

脛骨結節,是脛骨的一個部位。

脛骨結節骨垢炎主要的表現是膝關節下方腫脹、酸痛,尤其是劇烈運動之後,疼痛就會更加明顯,甚至出現跛行。這個病主要發生在18-22歲的年輕人,因為這一年齡階段的人還處在生長發育期,脛骨骨骺和骨幹還沒有完全長在一起,此時的骨四頭韌帶附著在脛骨結節的前方,在高強度的運動時,由於反覆牽拉,容易造成髕韌帶以及周圍軟組織的慢性勞損性炎症。從而導致局部骨質增生,出現局部疼痛、腫脹,關節活動受限等症狀。

一般這個部位的炎症屬於慢性無菌性炎症,大部分患者只需靜養2-3周就可以康復。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用伸直位石膏固定4-6周一般也可康復。但恢復後不要劇烈的活動。

膕窩囊腫

膕窩囊腫,大多屬於一種良性的關節內囊性腫物,囊內往往為關節液。症狀主要是膝關節後方感覺疼痛和緊繃發脹,嚴重者也會導致膝關節的屈伸受限。現早期可以無壓痛,但一般有波動感,B超、X光片可以看到在膕窩有一個類似球形的軟組織陰影。

膕窩囊腫一般如果沒有不適症狀可以不用處理,對人體沒有什麼危害。如果囊腫較大,已經引起不適症狀往往需要進行治療。一般分為關節穿刺抽吸和手術切除治療,但在治療前一定要診斷明確,如果膕窩囊腫是因為其他關節疾病引發,不論抽吸還是手術切除,都容易導致復發,所以找到引起膕窩囊腫的原發病很重要。

引起膝關節病變的因素很多,因此要找到引起疼痛的原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積極、正確的治療。此外若想擁有好膝蓋,還要積極預防,避免不必要的損傷,增強自身體質,延緩膝蓋的衰老。

1、鍛鍊大腿後側的肌肉

雙手扶住椅子的靠背站立,兩個膝蓋儘量靠攏,然後屈膝往後抬起一隻腳,但是角度不要超過90°,你的兩支腿從側面看起來會像阿拉伯數字「4」,保持這個姿勢5秒鐘後左右交替。

2、鍛鍊大腿前面肌肉

自然仰臥平躺在床上,抬起一隻腿成30°,兩條腿都保持伸直的狀態,持續5秒以後,左右交替。

3、鍛鍊大腿前面肌肉

背對牆站直,兩隻腳分開的距離與肩膀同寬,腳後跟與牆面維持約15釐米的距離,然後慢慢往下蹲,直到大腿和小腿約呈100°左右。

背靠牆壁,好似自己坐在一個無形的凳子上,維持這個姿勢10秒,然後慢慢站起來。往下蹲時,要注意別讓你的膝蓋往前超過了你的腳尖,以免給膝蓋造成過多負擔。

4、鍛鍊大腿和臀部肌肉

把兩隻椅子背對背地對放,中間大約留半米的距離,然後你站在兩個椅背中間,一隻手扶住一個椅背,向前抬起一隻 腿,另一隻腿彎曲下蹲,只需下蹲幾釐米便可,注意讓你身體的重量落在支撐腳的後跟,而非膝蓋上。保持這個動作5秒鐘,然後左右交換。

5、鍛鍊臀部肌肉

並腿站立,挺胸收腹立腰,臀部肌肉用力收縮向中間夾,維持這個姿勢10秒鐘,然後放鬆。



【一個專注於醫學保健領域的公眾號】
醫學路上伴您一路前行
☟☟☟



(365日無假期門診)上午 08:00-12:00;下午14:00-17:30地鐵一號線勞動地鐵東南口(C1)出,西儀坊向南300米公交車:102終點站、28路、606路、45路、224路、12路、224路、222路、103路、301路等        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腰背肌筋膜炎、強直性脊柱炎、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膝關節病、滑膜炎、風溼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足跟痛、骨質疏鬆、三叉神經痛、面癱、帶狀皰疹併發症、中風後遺症、痛風等。    各種外傷清創縫合、皮膚及軟組織修復、體表包塊切除、肛周疾等。

相關焦點

  • 解決膝蓋痛的簡單辦法!
    今天和幾位老師一起練太極拳,其中一位老師談到:他去年膝蓋痛,去醫院,用過好多方法都不行,貼了膏藥,只能管一會。他也不懂的用原始點。
  • 膝蓋痛的解決辦法,都在這裡了
    有氧運動以及HIIT的跑、跳,對於一些人來說,幾乎視為畏途,甚至將其視為「膝蓋受傷」的代名詞。一些人「飽含血淚」地說:「我偶爾長跑一次,回家就膝蓋疼,長時間都沒恢復。」或者「我之前經常長跑,後來膝蓋發炎,醫生說我運動過度。我好久都不跑步了。」還有些人,則聽到大量的「運動傷膝蓋」的傳言,由此產生了高度預警。
  • 膝蓋好痛怎麼辦?跑者膝的成因
    最近開始膝蓋有點灼熱、刺刺的,通常當天冰敷完,膝蓋痛就好了大半,但是後來膝蓋痛的頻率越來越高,每次練跑完的隔天就「跛腳」,進辦公室要趕緊找椅子坐下來。近期每次跑完10k就要休息3天,跑步訓練班的教練覺得這樣不是辦法,不如今年別比了,好好養傷,明年再來,因此Peggy憂心忡忡地來診間,詢問年底的初馬比賽是不是要放棄了……
  • 膝蓋痛的原因
  • 膝蓋痛、膝冷
    遂叫她砍來樟樹枝,山蒼枝,小伸筋草,芳香定痛祛寒溼之品煎水燻洗腰腳,汗出輕鬆,術日得消。一藥廠老闆常雙膝暴露在空調下,疲勞受風冷,膝蓋痛得彎曲不了。我說,此次虛勞受風涼,用養筋湯十劑,血活風去,膝痛得愈。更有一大學教師,暴怒後膝痛不能行走,用盡檢查治療不見良效,後逢我師兄開逍遙散加牛膝,七劑病癒,驚為神方。
  • 不能忽視膝蓋退化多長出來的脂肪,痛!
    你是否總是覺得自己的膝蓋下緣看起來有一點鼓鼓的?是不是膝蓋一直在積水?別太擔心,如果不會痛,這可能只是膝蓋退化多長出來的脂肪。如果會痛,那可能就要考慮我們今天要談的主題「髕下脂肪墊炎」了。如果因為損傷而在它的內部產生沾黏,就可能影響他周邊的髕骨和髕韌帶,進而影響膝關節的屈伸機制。首先,沾黏的脂肪墊會牽拉髕骨,髕骨位置的改變可能會讓負責膝蓋伸直的「股四頭肌」效率降低,使得膝蓋伸直的動作變得更費力。其次,髕韌帶會變得相對縮短,這也會讓髕骨的活動度下降,一樣使得股四頭肌需要出更多的力氣才能拉動膝關節。
  • 膝蓋痛自療法
    ○ 站起來和走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大約是1~2倍。○ 上下坡或上下階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大約是3~4倍。○ 跑步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4倍。○  打球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6倍。○  蹲和跪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8倍。舉例:一個體重50kg的人,每上一個臺階,膝蓋約要承受200kg的重量。
  • 膝蓋痛了怎麼辦?
    膝關節退化,現在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日常生活由於不良的姿勢、承載太多重量、營養不足、傷後處理不當,都會導致膝蓋痛
  • 膝蓋痛的簡易鑑別
    膝蓋疼痛合併膝蓋穩定度變差, 或是無法順暢地彎曲活動膝蓋, 跛腳;膝蓋內側疼痛膝蓋內側是膝蓋疼痛最常見的位置.●如果是痛在內側關節偏下方一點點的, 則是鵝足滑囊炎或是較輕度的內側副韌帶損傷。膝蓋前側疼痛Anterior knee pain — 膝蓋前側疼痛是膝蓋第二常見的疼痛位置。●通常膝蓋前側的疼痛是來自於股四頭肌(quadriceps)的各種狀況, 包括股四頭肌的肌肉傷害, 和髕骨連結的髕骨韌帶損傷, 髕骨和脛骨連結的韌帶捐傷。
  • 【跑步】膝蓋痛了怎麼辦?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難免傷痛學習科學跑步,避免跑步受傷作為跑步小白,跑著跑著就容易感覺這疼那疼,也可能慢慢放棄這項只需一雙跑鞋就能實現的運動
  • 膝蓋疼痛怎麼辦,這3個辦法可以緩解膝蓋疼痛,不妨了解一下!
    膝蓋痛的現象我相信一定有不少人都遇見過,引起膝蓋痛的原因有很多,治療方法也是多種多樣,雙膝蓋痛怎麼辦呢?
  • 膝蓋為什麼會痛?痛了該怎麼辦? 運動真的傷膝蓋嗎?
    美國運動協會數據顯示,55% 的運動損傷都在於膝蓋,膝蓋當之無愧是身體最易受傷的部位,26%的成年人都有膝蓋痛的經歷。膝蓋傷了之後,什麼減脂增肌計劃都成了泡影...那麼,膝蓋為什麼會痛?痛了該怎麼辦?運動真的傷膝蓋嗎?今天FitTime君就來說說,全身最易受傷部位——膝關節的那些事兒。
  • 膝蓋痛是咋回事?詳解6種膝蓋痛的原因!
    頸肩腰腿痛在線官方微信 ▲ 點擊標題下 頸肩腰腿痛在線 關注有問題 隨時留言解決你的疼痛
  • 膝蓋周邊痛!膝關節疼痛一般是什麼病?(全攻略)
    1.膝蓋骨和腳趾垂直向上,坐著或者躺著都可以。正確:必須確保膝蓋骨和腳趾垂直向上(√)△ 動作要領:側臥位,將膝痛一側腿側抬,收緊大腿外側肌肉,堅持3秒後緩慢放下,每組5-10個,每天2組。△ 動作要領:坐著或半躺,將膝痛的腿伸直,腳尖朝上,腳跟不離開床面,慢慢完全膝蓋,達到極限後再慢慢伸直還原,每組15次,每天2組。
  • 膝蓋外側痛?
    一次搞懂ITBS髂脛束症候群成因、症狀、治療與預防無論你跑者或是自行車騎士,當你在跑步或騎車時,膝蓋外側突然刺痛或灼熱痛
  • 膝蓋痛是為啥?介紹6種膝蓋痛的常見原因
    以下為大家總結了6種膝蓋異常所對應的疾病。在此,僅供參考,如果要明確診斷,當然還要在醫生的診室裡進行。主要症狀為:膝蓋前面和側面疼痛、腫脹;清晨僵硬感可持續30分鐘以上;經常使用膝蓋後感到疼痛;膝蓋不適感通常在夜間加強;極端情況下走路或者站立都感到疼痛;膝蓋永久性地彎曲。可能的原因:骨關節炎。其原因是關節軟骨不斷磨損、撕裂,從而變硬、變薄,導致發炎。
  • 拉筋治肩周炎 拍打治膝蓋痛
    友人建議俺用雙臂吊槓子。家附近有一個公園,俺每天早晚去吊。這個也起作用,但是冬天外面很冷,無論俺穿多厚多長的大衣,總覺得風從後腰和腹部鑽進體內,好冷!有時實在懶得動,乾脆就不練了。俺也用熱敷的辦法治,每天上班肩上都有一個熱沙袋。大約今年3月,朋友在圖書館看見俺,建議俺拉筋。她說她的手上有傷,拇指不能伸直,就是用拉筋治好的。問她如何拉筋,她說讓我看書《醫行天下——一位海歸的中醫之旅》。
  • 膝蓋痛的最佳處理方法
    一般人遇到膝蓋疼痛的狀況時,直覺上會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休息別動。
  • 緩解膝蓋痛----掌灸穴位,療效神奇到驚叫!!
    請關註上方:一生康健關節疾病主要以痛出現症狀,不管是腰部還是膝關節都很痛苦,尤其膝關節可以導致步行艱難,影響行走。
  • 膝蓋外側痛,怎麼搞定?
    跑步傷痛中,膝傷最為常見,佔到所有跑步傷痛的1/4,其中以膝蓋前方疼痛和膝蓋外側疼痛最為常見。膝蓋前方疼痛學名髕股關節症候群膝蓋外側疼痛學名髂脛束摩擦二者都被冠以跑者膝(Runners』 Knee),但事實上,膝蓋前方疼痛除了容易發生在跑者身上,羽毛球、登山、籃球等等運動項目的愛好者也會出現膝前痛,也就是說膝前痛並非跑者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