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在別處綴織與竹編

2021-02-19 萊萊做竹編

隨著時代變遷那些絲織品的圖案已經演變的更為精巧、繁複,似乎快看不到織物與竹編的關聯。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用原始傳統的織物——綴織。從中仍可以看見竹編與織物之間扯不斷理還亂的聯繫。


什麼是綴織?

——綴織Tapestry是把經線包在緯線裡面的編織手法,用叉子等工具把緯線聚攏到想織的花樣中,用色塊表現平面圖形。緯線有一股單色也有多股彩色,以表現如印象派的豐富色彩感。

現代綴織表現手法多樣,緯線和緯線可相交也可不相交,相交時呈鋸齒狀,不相交時則不牽連到別處。當然,經線和緯線的粗細也可以根據自身的設計來調整。

不相交的緯線適宜於表現色塊等幾何圖形的設計。

(這與竹編裡的細絲竹編編法相類似。依託經線,變換緯線的行進模式,來呈現圖案。

只是綴織裡用的是柔軟的毛線,可以來回彎折編織。而竹編裡,竹絲不能彎折來回連續編織,而是換一行就要用一根新的竹絲編織。)


相交的緯線呈鋸齒形適宜表現模糊的邊緣。

(綴織裡常用的編法是壓一挑一,即緯線來回在經線上壓一根挑一根編織。)

竹編裡的綴織工藝


基本技法:是在排列好的經線上,壓一挑一(或壓二挑二)編織。

只是,竹絲是不能彎折的。每換一行都是加進新的竹絲編織。

除了表現簡單的素色紋飾,竹絲也能用來表現印象派的豐富色彩。

(竹編包系列設計者 杜沁 回復「竹編設計」可提取查看2014年竹編類畢業設計作品。)


竹編提手包之一

竹編提手包之二

竹編提手包之三

竹編提手包之四

竹編提手包之五

這些竹編包上的色塊怎麼表現?每一塊都是由無數長短不一的竹絲線段,依據底稿的形狀編出來的。

竹編包與綴織

附:

綴織的製作

小工具的使用,如叉子用來壓緊緯線。

繃框搭配粗經線適合初學者。

(相對於竹編而言,綴織真的很適合手熱愛自學的手工控們。材料易得,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容易上手。不妨自己動手試試看!)

一、綴織繪畫類作品的製作步驟

1.打底稿

2.根據底稿圖形纏繞緯線

3.收邊

在底稿上纏繞緯線

綴織畫製作中

收口處可採用串珠、拉毛或打結的技法。

二、綴織抽象方格的製作步驟

又看到竹編的影子了!

1.用列印紙條模擬編織抽象圖形

2.將紙型縱向插入經線中,固定以便定位方格圖案。


3.完成的部分可抽出紙型。

三、綴織作品欣賞

1

2

Untitled small format tapestry 2014



本篇綴織系列圖片來自微信公眾號「復興手工藝」,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綴織的詳盡介紹。

感謝關注微信公眾帳號「萊萊做竹編」(微信號:dozhubian),如果喜歡請點擊右上角的省略號分享到朋友圈,謝謝!若非註明,圖文均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輸入「目錄」可提取查看往期文章。更多精彩請添加我的私人微信:佛手婆心li1025421564

相關焦點

  • 竹子的細工編織,優雅的像蕾絲編織!DIY手工竹編工藝!
    而與竹子利用相關的竹藝,一直是日本民藝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有著很多的流派,包括樂器、兵器、竹編等,其中有一百多種的編織方式。今天要介紹日本京都女竹匠Ogura Chiemi,繼承和延續了古老的竹編工藝,但同時將現代感融入到作品之中。
  • 編織幸福生活——茂名信宜竹編從鄉間走向世界
    信宜市以竹器編織始於明清時期,早期產品主要是谷籮、米篩、簸箕、竹籃各種生活用品,且以自產自銷為主。信宜的竹編規模化生產,是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的。1980年的時候,中國貿易代表團率領信宜的竹編工匠到美國、法國、日本進行竹編工藝表演,從此,信宜的竹器工藝品開始揚名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成為一帶一路的產品。信宜竹編以手工製作為主,經驗豐富竹編匠人用簡單的工具,憑著自己的經驗,鋸竹、修竹、開間、劈篾、劈絲、刮蔑、刮絲,修長的竹子就變成了編織材料。編好的竹器,還要經過修剪、去毛刺、裝飾、防蟲黴、染色等後期處理工藝才算成功。
  • 雲南硯山建檔立卡戶用竹編編織人生
    杜其生如竹一樣,生活給予他致命的打擊,但他堅強不屈,用竹編書寫屬於自己的人生。杜其生1982年生於雲南硯山縣一個叫維摩糯邑村的村寨。糯邑村四周是竹,荊竹、黃竹、吊竹、綿竹,竹林似海。糯邑村人擅長用竹子編織生活用具,竹籃、提籮、筲箕、凳子,竹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杜其生小時候的玩具就是竹,是竹製的小風車,風吹風車,風車旋轉,杜其生手舞足蹈。
  • 非遺竹編「編織」美好生活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1990出生的楊昌芹是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貴州省赤水牽手竹藝發展有限公司經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赤水竹編傳承人。在她看來,赤水竹編不僅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同時也讓她通過竹編直接或間接帶動當地上千人就業,其中很多是貧困留守婦女。
  • 與竹「牽手」的「90後」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非遺竹編「編織...
    中新網貴陽5月14日電 題:與竹「牽手」的「90後」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非遺竹編「編織」節節高生活記者 劉鵬「一根竹子能編織出各色各樣手工藝品,還能編織出脫貧致富路。公司取名為『牽手』就是要通過竹編牽手更多的人,共同「編織」如同竹子一樣節節高的生活。」這是「90後」全國人大代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昌芹的最大心願。圖為楊昌芹在為竹片刮青。 王長育 攝一直以來,楊昌芹努力踐行著這一想法,將願望一點點實現。
  • 竹編工藝
    在殷商時代竹藤的編織紋樣豐富起來。在陶的印紋上出現了方格紋、米字紋、回紋、波紋等紋飾。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擴大,竹子的編織逐步像工藝方面發展,竹編圖案的裝飾氣味越來越濃,編織也日見精細。戰國時期戰國時期的楚國編織技法也已經十分發達,出土的有:竹蓆、竹簾、竹笥(即竹箱)、竹扇、竹籃、竹簍、竹筐等近百餘件。秦漢時期竹編沿襲了楚國的編織技藝。
  • 「編織幸福的花籃」、「針尖上的藝術」-大世界竹編、刺繡體驗活動
    「編織幸福的花籃」    -大世界竹編體驗活動
  • 男子做竹編40多年滿手疤痕,編織一個手提籃賣三千多元
    在安徽省皖南古徽州區的績溪縣,至今還殘存著一個古老的婚嫁習俗:家中閨女出嫁,嫁妝裡包括竹器、銅器、木器,一般分別是手提籃、火爐、梳妝櫃等,這其中手提籃就是職業篾匠用竹子手工編織而成的。時過境遷,依然遵循這種婚嫁習俗的家庭數量已不多,掌握竹編技能的手藝人也越來越少。
  • 福清竹編手工技藝傳承人醉心竹編55年 編出新花樣
    55年,老工藝編出新花樣   陳建德:真草隸行隨手「入編」  王光慧  「禮德兼施、謹言慎行、勤儉節約……」前段時間,福清竹編手工技藝傳承人陳建德編織的一款帶有家規家訓的桌罩,在福清首屆非遺購物節上著實火了一把。
  • 竹編小鬥笠的作法
    這裡我用了兩種顏色的竹篾,經緯各一種,方便看出紋路效果,實際編織的時候,單色也沒有關係。原色竹篾作為經篾,橫向插入棕色的緯篾。基本為挑三壓三的編織方法,但是在經篾中間是聚攏花樣:壓三--壓一--挑五--挑三--挑一--壓五如此周而復始的循環。此時經篾大約20根就夠了,太多的話可能會忘記中心在哪裡。2.
  • 陳景鵬:匠心傳承竹編工藝
    近日,走進位於恩施市芭蕉侗族鄉戽口村他的竹編工作間內,各種造型奇特、漂亮可愛的竹編製品陳列其中。琳琅滿目的作品中,讓老人最為得意的,便是正在編織的「不忘初心」字畫和已完工的編有中國共產黨黨徽圖案的簸箕。陳景鵬今年70歲,面容清瘦、精神矍鑠。「我的師傅羅伯祥是四川瀘州的竹編傳人。」回憶起當年學藝的情形,他感慨萬分。
  • 武宣東鄉:小小竹編 九代傳承
    竹編是用篾片或篾絲編織成各種用具和工藝品的一種手工藝。竹編生活用品實用價值大,歷史悠久。武宣的竹編技藝因東鄉鎮的竹籮筐、竹籃子而盛名,其中龍甫村竹編自祖上張衝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 竹編產品如何實現智能化生產?
    竹編產品充分利用竹材「高強高韌、剛柔相濟」 的天然特性,具有不同於平面化柔性編織產品的空間立體特徵,在編織類產品中獨樹一幟,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和使用價值;產品採用經緯向編織,無需膠黏劑,屬於綠色無膠產品,在家具、建築、餐具、容器、裝飾等領域均可應用,有重要的環保價值。
  • 讓內江竹編工藝品走向國際
    竹編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手工藝,其從業者——竹編手藝人能用竹子編織各種生活用品以及工藝品,如今,竹編製品正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竹編手藝人更是少見。近日,記者在市中區凌家鎮小灣子村6組的一處村舍前,見到了正在忙碌的、從業40餘年的竹編手藝人柳勇。
  • 【匠心妙手●竹編工藝】
    ,即對竹絲進行編織的手段,根據竹絲的尺寸,形成了精細的細絲竹編工藝和主要編織工具的粗絲竹編工藝兩大類。作為世界上竹材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區,華夏先祖運用竹編工藝編織工具的歷史極為悠久,在新石器時期發掘的陶片上就已經發現了用竹編拍打出來的竹編紋樣,由此可見當時人們對竹編上幾何圖案的喜愛。
  • 竹編如何破繭成蝶
    竹編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早在新石器時代,就用竹來編織器具存放物品。為解決儲水問題,在竹藤編制的籃筐為骨架,外塗上糊泥,製成竹藤胎的陶培,成為最早的陶器。  到了秦漢時期,竹編工藝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湖北江陵馬山戰國楚墓出土過一些距今2400多年的竹蓆、竹扇、竹笥和竹筐。
  • 竹編藝術,傳統手藝的美.
    竹編藝術有著其獨特的美學氣息。日本竹藝人Naoya Takenaka就把這工藝融入生活,讓傳統手工工藝充滿生活氣息。手藝為日常所用之物,方能傳承百世。編織工藝由來已久,據考古表明,自人類開始定居生活以來,便已經有意識的用刀等工具砍來植物的枝條編成籃、筐等器皿。在實踐中,又慢慢發現,竹子乾脆利落,開裂性強,富有彈性和韌性,而且能編易織,堅固耐用。於是,竹子便成了當時器皿編制的主要材料。
  • 竹編之美,細膩天成
    人們利用竹子這種特有的自然資源,無論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將以前傳統的竹編工藝大膽革新,創造出許多新的竹編技藝,既承載著傳統的符號,又符合現代人生活節奏的竹編工具和手工藝品。 據了解,竹編可以分兩大類:平面竹編和立體竹編。而我們欣賞的主要就是立體竹編,它往往是竹編工具和手工藝品結合體,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藝術欣賞功用。
  • 竹編基本技法和小創意
    傳統竹編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竹編工藝品分為細絲工藝品和粗絲竹編工藝品,有豐富的編織方法和工藝品類。
  • 東安山水村:「土」竹編製品又「洋」起來了
    在東安縣白牙市鎮山水村5組,竹編製作技藝傳承人龍祥庚坐在自家門前,有條不紊地編織傳統竹籮筐,一根根竹絲條在指尖靈活穿梭,精美的籮筐逐漸成型。他家院落擺放著一堆堆茨竹,在二樓房間裡,編織好的竹籮筐層層疊疊整齊有序地堆放在一起。「製作竹籮筐用的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刀、鋸、斧等工具,主要靠手藝,成型時間要5-6個月,我編織的竹籮筐不生蟲不生黴,經久耐用,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