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說起日本清酒,知名度最大的應該是獺祭清酒了。
獺祭 Dassai ,獺字念ta(三聲),這兩個字比較難念,但不妨礙中國人對它的喜愛。
不過,對很多人來說,獺祭名字的念法和由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餐桌上喝到。
喝到獺祭,就像是喝到法國拉菲,會讓不少人異常開心。
在日本同樣如此,最有影響力的清酒網站「日本酒物語」,人氣榜上,獺祭連續六年位居第一。
日本首相安培晉三,在國宴上招待外國領導人,用的就是獺祭清酒,還當做禮物送給歐巴馬、普京、奧朗德。
國內小資們常買的優衣庫 Uniqlo ,在日本開新店或慶祝時,也都會用獺祭清酒,作為鏡開儀式用酒(相當於國內的祭祀請神)。
獺祭,中國的吉祥古獸,日本的鎮國神酒。
獺祭,出自禮記﹝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
水獺捕魚之後,會把魚攤開在岸邊擺放,很像在進行祭祀活動。而且水獺還經常做出「祈福狀」的姿態來,
在儒家文化圈裡,這是吉祥的象徵。酒廠起這個名字,也是希望能給自己帶來好運,「獺祭」品牌名由此誕生。
如今,獺祭的任何一種新品,在日本各地的商店一上架,就會哄搶一空,因此,店家往往以能從獺祭進到貨為榮。
看似一夜爆紅的品牌,實際上,獺祭從一個瀕臨破產的小酒廠到如今的赫赫有名,用了近二十年!
1984年的瀕臨破產
1984年,獺祭創始人櫻井博志因父親離世被迫接手了瀕臨破產的小酒廠——旭酒造。
當時的旭酒造,產品千篇一律,面對至少5家同類酒廠(低端清酒)的慘烈市場競爭,更無可奈何的是,日本的清酒產業已經過了紅利期,年輕人也不熱衷,低迷時態已成趨勢。顯而易見,旭酒造這種小作坊,必然的結局,破產關門。
櫻井博志意識到,產品必須改變,受眾必須改變。如果不能改變原有的低迷市場,就必須創造新的市場。
他將公司的全部資源轉向高端清酒的製造。獺祭不再是低端清酒的無名氏,而是要成為高端清酒的領頭羊。
高端,從何而來?必然是提升品質,改善酒米,是重中之重!其次便是高水準的精確數據化釀酒過程,二者缺一不可。
獺祭最大的特點就是旗下產品都是純米大吟釀,只使用「酒米之王」山田錦釀酒。山田錦是全日本最頂級的酒米。
在製酒時,酒米的外層蛋白質和脂肪,容易導致雜味影響口感,所以米研磨的越多釀出的香氣越足,也就越容易做出醇香的酒,所以磨的越多越好。
獺祭通過「磨きその先へ」——中文常用「精米步合」層層刨離。
現在日本清酒流行的「精米步合」、「純米大吟釀」之類關鍵詞,很大程度上和獺祭有關。甚至可以說,獺祭以一己之力開創了現代派清酒的潮流。
在這要提到一組數字,精米度從25%下降到23%,要花去24個小時,從100%研磨到23%要花去整整七天,共168小時,所以可想而知它的成本會有多高。
另外,獺祭通過以山口縣地下 60 米深的自然純淨山泉水為原料,此泉屬於軟水水質,用此水釀出的清酒柔和順口,醇和細膩,甘、辛、酸、苦、澀五味均衡、風味出眾,致使純米大吟釀一直以來,始終位於清酒金字塔的頂端。
有了想法學,有了資源,按照傳統的企業故事,接下去的事情就是創始人選擇了符合潮流的、敢為人先的方向,並且通過勤奮努力,從此蒸蒸日上。
實際上,櫻井博志的旭酒造依然入不敷出、艱難度日,進步非常緩慢,這個過程一持續就是15年,直到1998。
2005年的起死回生。
在日本的釀酒業,有個特殊的情況,就是釀酒師是壟斷的,全部掌握在一個杜氏(「杜氏」は中國古代の酒造りの名人「杜康」のこと)的集團手中。酒廠實際上主要負責銷售,關於配方、製作工藝,酒廠方面不掌握。
每年固定的季節,杜氏們會來酒廠釀酒,但由於壟斷,並且保守,實際上做的酒是比較低劣的。
1998年,由於聽到風聲,旭酒造馬上要完蛋了,結果到了冬季,杜氏沒出現不說,還帶走了大部分釀酒部門的員工。
不破不立!
這個事讓櫻井博志下定決心,拋開杜氏,自己幹。
此時公司僅剩下4個平均年齡24歲的員工,就是這麼幾個毫無經驗的年輕人,開始自己試著用現代的、科學的方法釀製高端清酒。
首先,對所有的工藝步驟,進行記錄,設立專門的數據分析崗位,對溫度、配比等各種數據,進行存儲和跟蹤,並且不斷調整。
其次,率先引入原本只在實驗室用的離心機,來進行酒的分離。
再次,堅持嚴苛的品質要求。例如用的大米,都是用一種頂級的米——「山口錦」
終極,拋開當地的小市場,去東京開拓零售市場。
獺祭大膽的拋棄傳統的釀酒師製酒,採用科學的數據計算,從酒米的種植到發酵全過程,每一步都是傳感器在監控,靠著一套機器模型,生產出了穩定且優秀的酒。
真正的爆款,終於出現了——獺祭•純米大吟釀•磨き二割三分。從2005年開始,獺祭的銷量開始起飛,不到300千升,提升到了2016年的5000千升。
大部分的成功都需要長期的堅守,突然爆紅的事離我們太遠。
創業企業,有一種是可以靠資本驅動的,方向模式大同小異,大家廝殺主要看誰先融到資,有了資本,就可以掃蕩一切,成為王者。
還有一種,是靠能力和技術驅動的,這種企業,光靠錢是砸不出第一來的,只有靠敢於挑戰傳統、敢於嘗試新方法新技術,不斷積累經驗、優化體系、提升品質,最終獲得市場認可。
獺祭就屬於後者。
獺祭的方向——高端清酒,定位準確,努力的過程就是積蓄力量的過程,二十年磨劍、終成利刃!
獺祭在日本國內叫好叫座,現在在國際上也是混得風生水起。
可以說,
以一廠包攬了全日本15%清酒出口的是它;
在國際品酒賽中頻頻獲獎的是它;
將清酒打進米其林餐廳的是它;
在巴黎,高雄開bar的是它;
和Joel Rubuchon在巴黎開聯名餐廳的是它;
梅德賽斯奔馳東京時裝周官方招待用酒的是它;
拒絕曼聯主動示好拉尋贊助的是它;
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國宴宴請外國領導人的選酒都是它!
很多時候,我們被當下太多速成的網際網路風口創業故事所蠱惑,類似獺祭這樣的故事,才是更普遍的商業價值反映。
哈佛商業評論5月刊上,有個觀點,恰好說明了,獺祭的成功絕不是偶然。「錯誤的決策,好過不決策」,即在風險可控前提下要大膽地決策和試驗,而這剛好是大多數日本企業所欠缺的商業冒險精神。
以上で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