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期,澳大利亞發現了黃金,隨後引發了一股「淘金熱」。然而,除了一夜暴富的故事,還發生了許多讓殖民地官員不願看到的情況……
澳大利亞淘金者
1847年,菲利普港的一位牧羊人,在野外一棵被風颳倒的樹下,發現了黃金;1849年,墨爾本的一位金匠也意外發現了黃金,並偷偷賣了幾塊;一個名叫查普曼的牧民在巴寧揚山放牧的時候,帶回了22盎司的黃金,之後他帶了一位黃金分析專家去,又帶回了24盎司黃金;吉普斯蘭島的一個殖民者在安裝籬笆時,從地裡挖出了金塊……
澳大利亞殖民地的定居點,在當時還並不多。人們大多數只在定居點附近行動,極少數人會外出探索礦藏、港口或者新的定居點,還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這個蠻荒之地有黃金存在。
但是,這些偶然出現的黃金故事,還是慢慢流傳開了,殖民地的移民開始議論紛紛,希望能靠著發現黃金一夜暴富。
1849年,澳大利亞巴瑟斯特平原的一個牧場主,名叫愛德華·哈格裡夫的冒險者,遠赴加利福尼亞淘金。在當時,有超過30萬人前往加利福尼亞,遍地都是淘金者。哈格裡夫在這裡並沒有一夜暴富,但是他敏銳的意識到,自己牧場所在地巴瑟斯特平原,和他現在淘金的地區,有著非常相似的地質特徵。
於是,哈格裡夫大膽的推測,也許自己的牧場下面,就有黃金存在。於是,他又急匆匆的趕回澳大利亞,開始在牧場周圍尋找黃金。
他僱傭了幾個人,在小溪邊尋找黃金,而且成功的找到了。哈格裡夫就此聲名鵲起,他不僅賺了錢,而且因為向總督提供了黃金的發現位置,得到了一萬英鎊的賞金。此後不久,這位淘金者還被維多利亞女王所接見。
澳大利亞殖民地一直都難以吸引新移民,除了這是一片遙遠的蠻荒之地外,更關鍵的是,在眾人的印象中,這片大陸是英國的罪犯流放地,和普通的殖民地還是有根本性區別的。所以就算有再多的肥沃土地等待開墾,也沒有多少人有興趣前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發現了黃金。
澳大利亞淘金熱
黃金對人的吸引力永遠是無可比擬的,定居點的富人們立刻重金懸賞,讓人們提供黃金位置的信息。有人在離墨爾本不遠的山脈發現了黃金,有人在亞拉河上遊找到了金沙,亞歷山大山的冒險者也找到了大量的黃金……
發現黃金的消息,首先讓定居點的殖民者行動了起來,淘金者開始前往那些發現黃金的地區。在哈格裡夫所在的巴瑟斯特平原,有人砸開一塊大石英,在裡面發現了黃金;在黃金角,有人挖開了一個洞穴,一眼就看到了裡面厚厚的天然黃金層;在巴拉臘特,淘金者發現的最大自然金塊重達2280盎司(約64.6千克)。
此時的澳大利亞,挖黃金似乎比挖土豆還容易。當時的副總督查爾斯·拉特羅布到巴拉臘特淘金點巡視的時候,礦工直接拿出一塊純金送給了他。副總督當即表示這禮物太貴重了,但是礦工卻表示:像這樣的金塊,這裡太多了。
當然,實際找到黃金的人並沒有想像中多,但是消息仍然傳遍了全世界。1851年開始,黃金的巨大誘惑力吸引了大批的冒險者,來到這個「罪犯流放地」。
但是,殖民地官員有自己的擔心,總督在最早發現黃金的時候,就已經有些害怕了。
早在1823年,雪梨地質學家W·B·克拉克就在巴瑟斯特附近發現了黃金顆粒,並且把它們交給了當時的總督喬治·吉普斯。總督並沒有感到興奮,相反,他對克拉克說:「收起來,克拉克先生,否則我們都會被割喉。」
喬治·吉普斯總督所擔心的不無道理,因為當時的殖民地絕大多數都是流放犯人,如果發現黃金的消息傳開,非常有可能引發騷亂,他手下的士兵根本應付不來。
1839年,波蘭伯爵保羅·斯切萊茨基在澳大利亞吉普斯蘭島科學考察的時候,也發現了黃金顆粒,他把消息告訴了總督。結果總督請求他不要把消息傳播出去,不然會引發殖民地的騷亂。1848年,有人在貝裡馬附近發現了黃金,並且帶到了雪梨,官員們假裝此事沒有發生,因為擔心「引發公眾的胡亂猜測」。
然而,淘金熱還是來了,大批人員的湧入,讓殖民地政府非常苦惱。
華人淘金者
為了不引發混亂,他們首先對外宣布,黃金應該歸英國皇室所有,但是政府可以頒發開採許可證。許可證是要收費的,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殖民地的收入,另一方面能更好的管理淘金者。
然而,混亂很快就來了。
開採許可證收取每人每月三十先令,先交費後開採。其實,對於淘金者而言,如果他們發現了黃金,這三十先令根本不會放在眼裡。但是,並非所有人運氣都這麼好,當最容易發現的淺層黃金被開採完之後,淘金者就沒這麼幸運了。
很多人不得不四處尋找,或者在已經被廢棄的淘金點繼續搜尋,連續幾個月沒有發現很正常。但是,他們除了要支付許可證費用,還要為吃喝花錢——這是一筆很大的投資,人們開始抗議開採許可證的收費。
新南威爾斯的特倫礦區首先發生了暴動,但是因為參與人數不多,很快被平息了;維多利亞地區的淘金者,有很多是來自歐洲的「冒險家」,他們的脾氣更加暴躁,喜歡使用暴力,所以經常和殖民地警察發生衝突。
局勢越來越緊張,1854年10月,巴拉臘特發生了「尤裡卡柵欄事件」。一位礦工在酒館門口與人爭執被殺,但是兇手卻無罪釋放。一萬多名礦工藉此進行抗議,並且和警察發生衝突,放火燒了酒館。
採礦工人組成聯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但是遭到拒絕。隨後,已經武裝起來的礦工與殖民地軍隊交火,有28名礦工被殺,多人受傷……
殖民地的此類衝突還有很多,直到第一批淘金者把淺層黃金搜刮乾淨,矛盾才慢慢的平息。此後,澳大利亞的黃金開始進入有組織的工業開發時代,一切才走向平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