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澳大利亞發現大量黃金,總督為什麼假裝不知道?

2021-01-11 騰訊網

19世紀中期,澳大利亞發現了黃金,隨後引發了一股「淘金熱」。然而,除了一夜暴富的故事,還發生了許多讓殖民地官員不願看到的情況……

澳大利亞淘金者

1847年,菲利普港的一位牧羊人,在野外一棵被風颳倒的樹下,發現了黃金;1849年,墨爾本的一位金匠也意外發現了黃金,並偷偷賣了幾塊;一個名叫查普曼的牧民在巴寧揚山放牧的時候,帶回了22盎司的黃金,之後他帶了一位黃金分析專家去,又帶回了24盎司黃金;吉普斯蘭島的一個殖民者在安裝籬笆時,從地裡挖出了金塊……

澳大利亞殖民地的定居點,在當時還並不多。人們大多數只在定居點附近行動,極少數人會外出探索礦藏、港口或者新的定居點,還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這個蠻荒之地有黃金存在。

但是,這些偶然出現的黃金故事,還是慢慢流傳開了,殖民地的移民開始議論紛紛,希望能靠著發現黃金一夜暴富。

1849年,澳大利亞巴瑟斯特平原的一個牧場主,名叫愛德華·哈格裡夫的冒險者,遠赴加利福尼亞淘金。在當時,有超過30萬人前往加利福尼亞,遍地都是淘金者。哈格裡夫在這裡並沒有一夜暴富,但是他敏銳的意識到,自己牧場所在地巴瑟斯特平原,和他現在淘金的地區,有著非常相似的地質特徵。

於是,哈格裡夫大膽的推測,也許自己的牧場下面,就有黃金存在。於是,他又急匆匆的趕回澳大利亞,開始在牧場周圍尋找黃金。

他僱傭了幾個人,在小溪邊尋找黃金,而且成功的找到了。哈格裡夫就此聲名鵲起,他不僅賺了錢,而且因為向總督提供了黃金的發現位置,得到了一萬英鎊的賞金。此後不久,這位淘金者還被維多利亞女王所接見。

澳大利亞殖民地一直都難以吸引新移民,除了這是一片遙遠的蠻荒之地外,更關鍵的是,在眾人的印象中,這片大陸是英國的罪犯流放地,和普通的殖民地還是有根本性區別的。所以就算有再多的肥沃土地等待開墾,也沒有多少人有興趣前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發現了黃金。

澳大利亞淘金熱

黃金對人的吸引力永遠是無可比擬的,定居點的富人們立刻重金懸賞,讓人們提供黃金位置的信息。有人在離墨爾本不遠的山脈發現了黃金,有人在亞拉河上遊找到了金沙,亞歷山大山的冒險者也找到了大量的黃金……

發現黃金的消息,首先讓定居點的殖民者行動了起來,淘金者開始前往那些發現黃金的地區。在哈格裡夫所在的巴瑟斯特平原,有人砸開一塊大石英,在裡面發現了黃金;在黃金角,有人挖開了一個洞穴,一眼就看到了裡面厚厚的天然黃金層;在巴拉臘特,淘金者發現的最大自然金塊重達2280盎司(約64.6千克)。

此時的澳大利亞,挖黃金似乎比挖土豆還容易。當時的副總督查爾斯·拉特羅布到巴拉臘特淘金點巡視的時候,礦工直接拿出一塊純金送給了他。副總督當即表示這禮物太貴重了,但是礦工卻表示:像這樣的金塊,這裡太多了。

當然,實際找到黃金的人並沒有想像中多,但是消息仍然傳遍了全世界。1851年開始,黃金的巨大誘惑力吸引了大批的冒險者,來到這個「罪犯流放地」。

但是,殖民地官員有自己的擔心,總督在最早發現黃金的時候,就已經有些害怕了。

早在1823年,雪梨地質學家W·B·克拉克就在巴瑟斯特附近發現了黃金顆粒,並且把它們交給了當時的總督喬治·吉普斯。總督並沒有感到興奮,相反,他對克拉克說:「收起來,克拉克先生,否則我們都會被割喉。」

喬治·吉普斯總督所擔心的不無道理,因為當時的殖民地絕大多數都是流放犯人,如果發現黃金的消息傳開,非常有可能引發騷亂,他手下的士兵根本應付不來。

1839年,波蘭伯爵保羅·斯切萊茨基在澳大利亞吉普斯蘭島科學考察的時候,也發現了黃金顆粒,他把消息告訴了總督。結果總督請求他不要把消息傳播出去,不然會引發殖民地的騷亂。1848年,有人在貝裡馬附近發現了黃金,並且帶到了雪梨,官員們假裝此事沒有發生,因為擔心「引發公眾的胡亂猜測」。

然而,淘金熱還是來了,大批人員的湧入,讓殖民地政府非常苦惱。

華人淘金者

為了不引發混亂,他們首先對外宣布,黃金應該歸英國皇室所有,但是政府可以頒發開採許可證。許可證是要收費的,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殖民地的收入,另一方面能更好的管理淘金者。

然而,混亂很快就來了。

開採許可證收取每人每月三十先令,先交費後開採。其實,對於淘金者而言,如果他們發現了黃金,這三十先令根本不會放在眼裡。但是,並非所有人運氣都這麼好,當最容易發現的淺層黃金被開採完之後,淘金者就沒這麼幸運了。

很多人不得不四處尋找,或者在已經被廢棄的淘金點繼續搜尋,連續幾個月沒有發現很正常。但是,他們除了要支付許可證費用,還要為吃喝花錢——這是一筆很大的投資,人們開始抗議開採許可證的收費。

新南威爾斯的特倫礦區首先發生了暴動,但是因為參與人數不多,很快被平息了;維多利亞地區的淘金者,有很多是來自歐洲的「冒險家」,他們的脾氣更加暴躁,喜歡使用暴力,所以經常和殖民地警察發生衝突。

局勢越來越緊張,1854年10月,巴拉臘特發生了「尤裡卡柵欄事件」。一位礦工在酒館門口與人爭執被殺,但是兇手卻無罪釋放。一萬多名礦工藉此進行抗議,並且和警察發生衝突,放火燒了酒館。

採礦工人組成聯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但是遭到拒絕。隨後,已經武裝起來的礦工與殖民地軍隊交火,有28名礦工被殺,多人受傷……

殖民地的此類衝突還有很多,直到第一批淘金者把淺層黃金搜刮乾淨,矛盾才慢慢的平息。此後,澳大利亞的黃金開始進入有組織的工業開發時代,一切才走向平穩有序。

相關焦點

  • 尿能提煉黃金?他囤積大量尿液,卻意外發現一種元素,改變了世界
    國際上黃金一般都是以盎司為單位,而在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足見中國之強大。 黃金不但稀有,還很難提煉。在19世紀之前,因為人類社會的黃金生產力水平非常低,所以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比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而這是全人類的產量,由此可以想像,黃金是多麼珍貴。
  • 為什麼英國女王也是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元首?
    隨著海外殖民地的增加,在19世紀初,英國成為大英帝國,人口和領土幾乎佔了全球的四分之一,曾輝煌一時,號稱「日不落帝國」。一戰爆發後,英國勢力遭受重創,各殖民地民族覺醒,不斷興起去殖民化運動,殖民體系幾近崩潰。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確定各英屬自治領都獲得完全獨立的主權,大英帝國名存實亡,大英國協正式形成。
  • 英國為了製造染料種下一些仙人掌,一個世紀後,澳大利亞被坑慘了
    雖然詩人們覺得野草這種頑強的精神值得歌頌,但澳大利亞一定不這麼覺得。我們知道,仙人掌這種植物跟野草一樣生命力頑強,耐旱,還有「沙漠英雄」的美名,可以作為觀賞植物擺家裡。但想像一下,整個家都被仙人掌團團包圍,是什麼感覺? 澳大利亞就經歷過這種情況。眾所周知,澳洲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而英國為了製造一種染料,曾在澳洲種了些仙人掌。這種染料就是胭脂蟲紅,胭脂蟲這種動物在世界美妝史上相當有名,曾經是埃及豔后用來製作洋紅色口紅的重要著色劑。
  • 在黃金海岸體驗澳大利亞傳統美食創意新吃法
    今天我們帶來的不僅是這些傳統美食,還有黃金海岸人民的各種創意,一起來腦洞大開吧~ 今天我們來介紹5款經典澳洲美味,當然還附帶黃金海岸人民的各種創意~Ready? Go! REID STREET KITCHEN:萊明頓蛋糕(LAMINGTONS)
  • 19世紀美國西部淘金熱:僅需硬幣大小的黃金就可以頂上一周薪水
    1815年紐奧良這一事件的主要因素——貪婪、「一經出售概不退換」(caveat emptor)、美國南方、菸草——與17世紀的維吉尼亞押上了韻。當時的第一代人為了黃金的虛假承諾不惜搭上性命,又在終於認清現實後轉而種植菸草。從那以後,菸草成了整個南方的主要經濟作物,隨著時間的推移,靠黃金一夜暴富的美夢漸漸銷聲匿跡。 然而,兩個世紀之後,黃金夢真的成真了。
  • 澳大利亞血色往事:最卑微的種族主義者,依賴中國的反華先鋒
    漂洋過海的華工華工們自然不知道誰是達爾文,更不知道一種名為「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理論正成為白人的信條。19世紀,淘金並不是一項技術工種,所憑不過吃苦耐勞。而華人總能從廢礦中再淘出金沙,一句「諺語」漸漸在澳洲流傳:你不會在中國人淘過的地方,再找到一粒金沙!仇恨開始蔓延。
  • 澳大利亞問:中國為什麼拒絕澳大利亞牛肉進口?還不知道錯在哪
    近日,中國大批量的拒絕進口澳大利亞的牛肉。一直以來澳大利亞的牛肉還是比較符合我國居民胃口的。中國也是澳大利亞牛肉出口的主要國家。在中國宣布拒絕進口澳大利亞幾家公司的牛肉之後,澳大利亞也是召開了發布會,希望中國可以說明不進口的原因,畢竟這些牛肉的進口也影響著上千人的就業問題。在這裡澳大利亞說自己不知道中國為什麼不進口牛肉就是在學川普的裝瘋賣傻。
  • 「六不總督」葉名琛
    扣在葉名琛頭上的惡諡,就是所謂「六不總督」。 「六不」是一句聯語——「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這句聯語出自清末外交人士薛福成的手筆。1887年,他在《書漢陽葉相廣州之變》中稱,「時人讀其詩,未嘗不哀其志,而憾其玩敵誤國之咎也。因為之語曰:『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蓋反言以嘲之雲。」
  • 山西大爺深山發現大量古代黃金,打包拿到銀行去兌換,不料被逮捕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山西就有一位老漢,他無意間發現了大量黃金,於是偷偷用板車拉回家。就在他帶去銀行兌換時,卻被警方逮捕,而他面臨的將會是牢獄之災,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聖鬥士星矢》中黃金聖鬥士為什麼慘到這種程度你知道真相嗎?
    冥王篇中,金牛是唯一一個被正統冥鬥士殺死的黃金聖鬥士,而且殺死他的冥鬥士地暗星深潛者 尼奧比全身而退,若沒有穆先生的提醒,不知道金牛的超級時間滯後拳法到底什麼時候能出現。一個本應是十二黃金中的力量勇者變成了任人嘲笑的出氣筒。
  • 澳大利亞人來自哪裡?—澳大利亞歷史概述
    歐洲人在17世紀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 陸地面積768.23萬平方公裡,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佔整個大陸面積的20%。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裡,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帶。
  • 西澳大利亞為何在澳洲如此特立獨行?
    文/王凱迪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西部澳大利亞即西澳,開始鬧獨立了!不僅如此,支持西澳獨立的民眾將獨立後的西澳總理和國歌都選出來了,而且短尾矮袋鼠還會作為「國寶」出現在國旗上。為什麼澳大利亞會後院起火呢?
  • 獨立後的牙買加,為什麼仍舊處在大英國協的轄制內?
    ·被嫌棄的殖民地和高度的總督自治但是對西班牙殖民者來說,牙買加並未給他們帶來任何利益,相反成了他們的沉重負擔。由於沒有發現夢寐以求的黃金,西班牙人從牙買加撤出許多殖民者,將他們送往古巴。另外,西班牙殖民者在被授予的土地上殘酷地奴役印第安人,大量的印第安奴隸因超負荷的勞作被累死。成千上萬的阿拉瓦克人為逃脫永無止境的勞役紛紛上吊或喝有毒的木薯汁自殺,加上瘟疫肆虐,整個島上的原始土著所剩無幾。1598年,牙買加的總督費爾南多發出警告:指出印第安人口正在急劇地減少,呼籲西班牙殖民當局給印第安人一塊生存和生活的特殊區域。
  • 19樓為什麼是黃金樓層 買房怎麼籤合同
    每一棟房子中都有一定的黃金樓層,對於低樓層的房子來說就是金三銀色四,也就是說,如果整棟樓只有六層的話,那麼三層和四層是黃金樓層,那麼對於高樓層來說,我們要看一下19樓為什麼是黃金樓層,同時,很多人的話還不知道買房怎麼籤合同,另外我們要知道籤合同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 19世紀中葉,有近3萬中國人去美國淘金,為什麼沒有一個發財的
    直到19世紀後半期,礦區才有住房。沒有長期住房,一方面是節省費用,另一方面覺得礦區不會存在太久,因此懶得去蓋房子。 境況很差的中國淘金者 19世紀中葉,很多中國人因為生活所困,便來到美國謀生,來到美國淘金的這些中國人主要集中在加州地區。
  • 澳大利亞230年簡史:「白澳」是如何消失的?
    相較之下,在澳大利亞大陸上,沒有其他的歐洲國家與英國爭奪控制權,當地原住民人口稀少,未形成武裝勢力,且未實行集權管理。因此,英國不需要在澳大利亞駐紮大量軍隊,自然也不需要對澳大利亞人強徵不得人心的稅金以維持軍隊的開支。英國政府在未徵得美國人同意的情況下向美國人徵收稅款,是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英軍駐紮在澳大利亞的最後一支小小的派遣隊伍於1870年由英國主動撤回,而非出於澳大利亞的施壓。
  • 「黃金黎明協會」,在科學飛速發展的19世紀,它的出現格格不入
    「黃金黎明協會」源於英國的一個神秘學組織,看起來像科幻小說裡存在的元素,但事實恰恰相反,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團體。它誕生於19世紀後期的倫敦,創立者是一群神秘學愛好者,它們聚在一起研究魔法、佔星術、塔羅牌等等。
  • 英國澳大利亞兩國聯繫何以如此緊密?
    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澳大利亞做出不限制英國人入境的決定背後,有哪些歷史原因?我們每天瀏覽國際新聞資訊時,常常會發現,澳大利亞政府的實際掌權人為其總理。但眾所周知,總理只是一國政府的首腦,而非國家元首。那澳大利亞國家元首又是誰呢?在日常有關澳大利亞的新聞報導中,我們偶爾會看見有一個職位名叫「澳大利亞總督」的官員出鏡。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職務呢?
  • 澳大利亞:輝煌的外表下暗藏枷鎖,彈指可破的王國夢
    他們認為這是一片通向南極的大陸,貧瘠註定不會有財富,唯有遙遠的東方、地大物博的中國才是航海家的夢想之地——那裡黃金遍地,珍寶無數。遺棄,無視,澳大利亞首次進入世人眼帘。由於此刻澳大利亞也被法國發現,出於對法國佔領其他方向的擔心,英國把目標投向澳大利亞西邊:覆蓋大陸三分之一卻無人居住的土地。於是英國派出一名少校,帶領23名囚徒向西部進發,並在喬治王灣建立據點,隨後又發現更為適合定居殖民的土地——天鵝湖,至此澳大利亞全部成為英國領土。
  • 鍊金士囤積大量尿液,打算從中提煉黃金,卻意外發現一種全新元素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很多東西都是在偶然間發現的。比如改變世界進程的火藥,就是中國的煉丹師在煉製丹藥的過程中偶然發現的。後來火藥傳到海外,才引起世界格局的變化。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元素,也是被人無意中發現的,它就是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