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心「甜蜜的誘惑」——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2021-02-15 北京積水潭醫院

不論是幸福浪漫的時候,還是心情低落的時侯,一顆柔滑的巧克力、一杯香醇的咖啡、一塊精緻的蛋糕、一碟可口的點心,都可使我們心情愉悅。當我們肆意享受愜意時光時,我們可能正在被甜蜜的「反式脂肪酸」所侵害。

反式脂肪酸有四個來源:①反芻動物的脂肪、乳及乳製品中;②油脂不完全氫化過程中產生;③植物油精煉脫臭過程中產生;④烹調油溫過高。

天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極少。油脂不完全氫化過程中產生的反式脂肪酸是飲食攝入的最主要來源。使用氫化油脂的目的是其易儲存,從而延長保質期;成本低廉;增強口感;易塑型,易著色。最常見的氫化油脂產品有:植脂末、代可可脂、植物黃油及奶精等等。我們常見的正規產品中所使用的氫化產品,為完全氫化油脂產品。其中氫化植物油在製作時已經將不飽和脂肪酸大量氫化成了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含量極低。

烹調過程中產生的反式脂肪酸與油溫和加熱時間有關。油溫越高,加熱時間越長,烹調過程中產生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越多。有研究顯示,當油溫大於 200℃ 時, 反式脂肪酸含量逐漸增加,而且隨著溫度的進一步升高,增加速度越來越快;當溫度大於 260℃時, 反式脂肪酸含量急劇地增加,到300℃ 時, 反式脂肪酸含量是未加熱時的2倍以上。

反式脂肪酸會升高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心血管有極大的危害。

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膳食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應低於1%,即健康成人反式脂肪酸每日攝入量應<2g/d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5年6月16日做出一項裁定:逐步去除加工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酸。

中國人反式脂肪酸的攝入處於較低水平。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於2012年作出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報告指出城市居民反式脂肪酸水平高於農村居民,大城市最高。以北京、廣州2011年的食物消費量評估,大城市總人群平均反式脂肪酸供能比為0.30%,未超過WHO的<1%的建議水平。供能比超過1%的人群比例為0.42%,其中75%為學生。

所以,我國大部分居民的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並未超標,但學生是超標的高危群體。在我們常吃的食物中,代可可脂巧克力、奶精果粉衝調的飲料、夾心餅乾、牛角麵包、奶油蛋糕、泡芙、薯條、炸雞、油條等等算是反式脂肪酸風險較高的,平時應儘量避免大量食用這些食物。

首先,我們要少食用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我國食品標籤法規定,每100g食物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小於0.3g時,可標示反式脂肪酸為「0」或「無」。所以,在選擇有包裝的食品時,多查看食品標籤,選擇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的產品。

其次,反覆使用的煎炸用油,其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會增加。

再次,外出時,街邊小店出售的非預包裝類食品,其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不可控。由奶精和果粉衝調的飲料,沒有任何的有益營養成分,常食用這些飲料只是攝入了大量脂肪而已,甚至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我們應儘量選擇新鮮食物製作的飲品,如鮮果汁、鮮奶衝調的奶茶等等。

為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全天脂肪的攝入量,少吃肥肉、奶油

2)購物時,查看食品標籤

3)購買正規廠家出售的產品

4)避免烹調油溫過高,避免反覆使用煎炸用油。

遠離反式脂肪酸,離健康更近了一步。

文/營養科 程新意 張勍燁 編輯/於淼

相關焦點

  • 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危害
    點擊LEE烘焙美學關注此公眾號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危害
  • 反式脂肪酸「十面埋伏」 植物奶油低成本為關鍵
    美味炸彈 小心誘惑 李法明 畫有媒體報導,人們常吃的蛋糕、冰淇淋、咖啡等食品中,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反式脂肪酸,更有媒體指出其「危害堪比殺蟲劑」,一時間引起公眾譁然。「我寧可喝苦咖啡也不喝反式脂肪酸!」悅晗說。悅晗的說法代表了現在許多人的觀點。11月7日,某電視臺的一檔節目指出:中國現在普遍使用氫化油,可能會釀成食物史上最大的災難。研究證實,氫化油可以產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針對「氫化油」以及「反式脂肪酸」的爭論平息數年之後,再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 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危害很大?減少油炸食品就可以了?闢謠
    很多人說反式脂肪酸對人體有危害很大,但是你知道反式脂肪酸分為天然和非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嗎?它們對人體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同時很多人覺得只有油炸食物才含有反式脂肪酸,但真是這樣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反式脂肪酸吧,看看哪些是隱藏在身邊有害的反式脂肪酸,我們應該學會辨識,並且儘可能的減少攝入。什麼是反式脂肪酸呢?
  • 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有什麼區別?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又名反式脂肪,被譽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的主要來源是加工食品(不完全氫化植物油、植物油精煉過程、高溫長時間烹飪)。反式脂肪酸的產生主要有下面三個來源:1.由液態油固化形成植物油。
  • 0反式脂肪酸=健康?教你如何識別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
    斌姐,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能吃嗎?如何判斷食物中有沒有反式脂肪酸?——網友 22斌姐答疑:22您好!這個問題很好,現在很多朋友都是談「反式脂肪酸」色變,關於反式脂肪酸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一起來聊一聊。
  • 什麼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能代謝掉嗎
    核心提示:近年來人們越發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尤其是在脂肪的攝入以及代謝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視的,其中像反式脂肪酸這樣的成分,很多人對此會比較陌生,但是要知道這種成分對人健康不利,過多攝入會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 反式脂肪酸知多少
    反式脂肪酸是脂肪酸的一種,因其化學結構上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反式雙鍵」而得名,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主要有兩個來源。其中,氫化油是食品工業中使用最多的,植物油的氫化是通過在不飽和鍵上加氫,在不完全氫化的情況下,有一些雙鍵從天然的「順式結構」轉化為「反式結構」。植物油不完全氫化才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如果完全氫化就不是反式脂肪而是飽和脂肪,因此氫化植物油不能等同於反式脂肪酸。
  • 反式脂肪酸是什麼?有什麼危害?奶茶和油炸食品不能多吃的原因!
    第三種,看到不含反式脂肪酸,那就說明反式脂肪酸肯定是不好的東西,那麼證明這個東西更值得買。不過在買別的東西的時候,就不會去刻意留意了。最後一種,就是知道反式脂肪酸是什麼,也知道其危害,會注意買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商品。其實我覺得應該不只是反式脂肪酸,大多數被備註在商品包裝上的內容,人們都不會特別關注,關注了也不一定了解,了解了也不一定在意。是的,這是一種常態。
  • 反式脂肪酸正悄悄吞噬你的健康
    近年來,「反式脂肪酸」成為熱門的健康和飲食話題,因為其對健康的危害,甚至被稱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  「中國的飲食模式從傳統的植物性飲食向西化飲食快速轉變。甜點、紅肉、油炸食品及加糖飲料攝入過多,全穀類和蔬菜攝入減少。與此同時,人們患代謝疾病、癌症的風險大大增加,研究表明,這些疾病與膳食中大量攝取反式脂肪酸密切相關。」
  • 提醒 | 反式脂肪酸知多少
    「避免/零反式脂肪」也成為食品行業重要的一個努力方向。反式脂肪究竟為何物?反式脂肪酸是脂肪酸的一種,因其化學結構上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反式雙鍵」而得名,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來源於天然食物天然的食物中反式脂肪主要來源於反芻動物,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製品。
  • 原創|反式脂肪酸知多少
    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可謂談反式脂肪(trans fatty acids,TFA)而色變。「避免/零反式脂肪」也成為食品行業重要的一個努力方向。然而很多人並不是真正了解反式脂肪究竟為何物。本期食品夥伴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反式脂肪酸的相關知識,以便於大家對反式脂肪酸有更全面的了解。
  • 0反式脂肪酸=健康?你可能又上當了
    斌姐,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能吃嗎?如何判斷食物中有沒有反式脂肪酸?——網友 22斌姐答疑:22您好!這個問題很好,現在很多朋友都是談「反式脂肪酸」色變,關於反式脂肪酸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一起來聊一聊。
  • 請告訴你身邊的朋友少吃人造奶油 反式脂肪酸的4大危害
    食物中的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順式的,動物脂肪有一小部分是反式的。人們在用化學方法對油進行加工時,有時會通過氫化作用給多不飽和脂肪酸加上氫原子,新加入的氫原子位於兩側,變成了反式脂肪酸,這種人工化合物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人造奶油或人造黃油。
  • 植脂奶油與反式脂肪酸那點事兒
    植脂奶油殺蟲劑說的前世今生在不少人眼裡,「植物奶油等同於殺蟲劑說」不是空穴來風,傳播較廣的是一種說法:反式脂肪酸。一般的天然脂肪吸收後七天就能夠代謝排出體外,然而反式脂肪酸需要51天才能被分解代謝、排出體外,因此更容易取代優質脂肪酸的位置,損害兒童正在發育的神經通道,擾亂思維過程,使孩子智力下降。植物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不僅對其大腦和思維素質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也是導致孩子肥胖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會增加少年兒童的糖尿病的發病率。藉此推薦使用動脂奶油替代植脂奶油。」
  • 【揭秘】反式脂肪酸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什麼是反式脂肪酸?只有了解其形成的過程、發展的歷史以及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才能有助於我們正確客觀認識反式脂肪酸。其實完全不必過分擔心,母乳本身就含有一定天然的反式脂肪酸(約佔總脂肪酸含量的2.17%~6.04%),只要不是人為添加非天然反式脂肪酸,大可不必追求反式脂肪酸的「零攝入」。除此之外,反式脂肪酸還可以導致大腦功能的衰退,通過調查發現,大量攝入反式脂肪酸與成年人記憶力下降可能存在相關性。雖然反式脂肪酸延長了食品的保質期,但是卻縮短了人類的「保質期」。
  • 【合規】原創|反式脂肪酸知多少
    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可謂談反式脂肪(trans fatty acids,TFA)而色變。「避免/零反式脂肪」也成為食品行業重要的一個努力方向。然而很多人並不是真正了解反式脂肪究竟為何物。本期食品夥伴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反式脂肪酸的相關知識,以便於大家對反式脂肪酸有更全面的了解。
  • 令人迷惑的乳脂奶油反式脂肪酸含量標註
    某些以動物乳製品為主的國家,只要求標示植物性反式脂肪酸含量,所以可能為零,而同樣的製品在其他地區,被要求標註動物性和植物性反式脂肪酸的總含量,則必須標註實際總含量。」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中國,2008年5月1日起實施的衛生部《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中,列出了食品企業必須標明含量的營養素,但反式脂肪酸不在其中。所以一些進口產品就根據其原產國的標準標註。
  • 什麼是「零反」食用油?如何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
    什麼「零反」食用油?根據國家標準GB28050規定,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ml)時,就可以稱「不含」反式脂肪酸或「無」反式脂肪酸,還可以使用「0」「沒有」「100%不含」「0%」等同義語。
  • 奶精/奶油/氫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食品添加劑之害
    氫化植物油的結構在化學上是呈反式的鍵結,它比真正的奶油要毒上好幾百倍。最近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危害比飽和脂肪酸更大。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每增加2%,人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上升25%。還有實驗發現,反式脂肪酸可能會引發老年痴呆症。 Time雜誌在曾經公布,氫化植物油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在自然情況下,人體是無法吸收消化這種油脂的。
  • 反式脂肪酸虐你千萬遍,你卻待他如初戀.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反式脂肪酸一千個傷心的理由中,反式脂肪這條,比傷心還傷心。它,一度是脂肪圈裡的網紅沒整形之前,它是植物來源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發家史詳情▼20世紀初,德國化學家威廉·諾曼意外發現:誒,原來,將植物油整形(比如不完全氫化棉花籽油),就能得到一種半固體的酥油,這種半固態的植物油,有好多工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