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知名企業家、南極電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祥走進愛庫存,與愛庫存創始人王敏和聯合創始人冷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新零售發展到當前階段,品牌電商如何抓住社交電商的新機會?如何通過有效的商業模式加入社交私域流量紅利大潮?愛庫存又將在其中提供哪些支持?是這次對談的重點話題。
說起南極電商,不少人都會首先想到它的前身品牌南極人,實際上,南極電商更為人稱道的是它大膽創新的模式,砍掉所有線下門店,專注做線上渠道,從傳統實體零售徹底轉型電商。張玉祥說,南極電商追求的是標準化(有個性)、性價比高和高頻的產品。除了南極人品牌,南極電商也已通過品牌授權的方式,構建起了一個多梯度、多維度的品牌矩陣。目前,南極電商自有和合作品牌包括南極人、南極人+、南極人home、卡帝樂鱷魚、精典泰迪、PONYTIMES系列、帕蘭朵、奧特曼等,涵蓋品類包括內衣、床上用品、女裝、男裝、童裝、母嬰、生活小電器、居家日用、汽車用品、鞋品、箱包服飾、母嬰、美妝等等,非常豐富。採用典型的品牌電商運營模式,南極電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已成功上市且每年的財報成績都不錯。
而愛庫存與南極電商的緣分其實也早已開始,自愛庫存上線之初,兩家公司就建立了合作,根據南極電商2017年10月對自身新品牌業務情況的統計,愛庫存當時已是南極電商月銷售額的前三大貢獻平臺。如今,雙方也在合力創造一個新的契機點。
幾大中心化電商平臺已經取得的成功如何在社交電商時代得以延續?重點仍然在於流量。與依靠分銷商觸及消費者的模式不同,與傳統電商B2C的流量模式也不同,愛庫存以代購為核心連接起來的社交私域流量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張玉祥認為,現在,年輕人對品牌的忠誠度和容忍度不高,抓住年輕人,貨和服務是關鍵。
不直接接觸C端消費者,愛庫存的用戶是職業代購,實際上,代購也承擔了這條交易鏈條上服務者的角色。基於社交信任關係發展起來的代購,讓交易重新回歸人對人、面對面的方式,他們與消費者的接觸,絕不僅僅是賣貨,服務過程中必然有更多感情的投入,更了解用戶,更貼心,更有信任感的形象讓商業的觸角最後溫柔地到達消費者面前。
在聚合起更多代購的同時,愛庫存也設立門檻,考核代購的成交能力,通過代購評審制度和體系化的代購成長制度,幫助他們成為更合格的」分銷商」和服務者,提升代購實際的影響力。目前,愛庫存的5萬+代購用戶,都是至少擁有2000+粉絲的專業代購。
與平臺定位相符,愛庫存主要的C端成交不在於消費市場頂部流量,更在於具備一定消費能力同時又注重性價比的腰部流量。而代購的特殊性,也讓愛庫存可以觸及三四五線下沉市場,得以立足一二線城市,向更大的下沉市場分銷商品,為更多品牌開拓藍海市場。當下,愛庫存已可覆蓋全國2-3億消費者,且影響範圍仍在快速擴張。
張玉祥說,對於供應鏈而言追求的是持續、穩定、規模、低毛利和快周轉。基於對上遊端品牌需求的認知及下遊消費市場的理解,愛庫存已經為品牌建立起一條私密、快速、高效、可控的零售渠道。
與傳統電商需要消費者主動認知、主動搜索進而消費的邏輯不同,基於代購熟人關係進行交易的社交電商不依賴用戶的主動需求,進入社交私域的代購,可以將商品直接推到消費者面前,通過推薦直接激發需求。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愛庫存並非在搶奪傳統電商的存量市場,而是在創造增量市場。
未來,南極電商與愛庫存的合作也將更進一步,將開放旗下諸多品類產品,並聯手打造「超級品牌日」、「超級爆款」等活動,通過短期內的流量聚焦,挑戰愛庫存當日銷售額新高。
一直以來,南極電商都是一個不斷謀求轉型、緊跟時代發展變換的公司,針對市場和環境不斷調整銷售策略,從傳統線下零售到品牌電商,再到打造「電商+」的一體化服務,一路走來,把握住每一個關鍵節點,成就了南極電商的今天,也足見其創新力和前瞻性。如今,南極電商的大棋在社交電商領域繼續深化布局,展示出他們對未來的信心。張玉祥說,未來10-15年可持續投資的是:性價比、服務、體驗以及圍繞他們產生的基礎設施。
而當下,高速發展中的愛庫存也正在與品牌方不斷切磋、意見互換,並推陳出新,
將向上連接供應鏈,向下連接人的電商平臺價值繼續放大,共同推動社交電商領域的有序化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