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外側肌緊繃肥大,如何改善?

2021-02-12 Mixbarre

大腿前外側對於下肢形態影響很大,有不少人都對自己這個部位的突出感到困擾。當大腿前內側和前外側失衡時,外側的突出會更明顯,特別是外側靠上的位置。股外側肌位於小腿前外側,是股四頭肌中最大、最有力的肌肉。股外側肌起於股骨外側唇粗線、臀肌粗隆和大轉子,下端通過股四頭肌共同的肌腱連接髕骨和脛骨。股外側肌的主要功能是伸展膝關節。同時,股外側肌和股內側肌的張力會影響髕骨的位置。由於股外側肌最終連接到脛骨粗隆,因此也參與膝關節的側向移動和旋轉。股外側肌緊繃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大多數情況下,股外側肌不成比例的肥大是代償性的。如果我說股外側肌會代償髖外展肌,參與骨盆的側向穩定,你可能覺得奇怪,畢竟股外側肌並不參與髖關節的運動。髖關節的外展和骨盆在運動中的側向穩定對於人體的正常功能是很重要的,這是通過多塊肌肉的協調配合來實現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臀中肌和臀小肌,輔助的肌肉有闊筋膜張肌和臀大肌上部。上圖從左往右依次是臀大肌、臀中肌和闊筋膜張肌,臀小肌則被臀中肌覆蓋。在外展運動中,這些肌肉協同工作的目標是進行控制性的髖關節外展運動,同時不出現非控制性的髖關節的屈曲、伸展或旋轉,除非在某個場景下,需要出現其它方向的運動。這就需要這些外展肌之間有很好的協調性和功能平衡。臀中肌和臀小肌由於位於髖關節側面的正中,而且外展效率高,因此是最重要的外展肌。除了位於髖部的肌肉之外,在骨盆的側向穩定中,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來自於骨盆的上方,即腰方肌。腰方肌連接髂骨上緣、腰椎橫突和第12肋骨,主要功能是脊椎的伸展、側屈和旋轉,同時也能在單側支撐時,參與骨盆穩定。對側的髖關節外展肌和腰方肌往往作為一個側向穩定系統來執行骨盆的側向穩定。如果作為主要肌肉的臀中小肌激活不足,那麼這些輔助肌肉就會反客為主。而臀大肌上部和闊筋膜張肌跨過髖關節和膝關節兩個關節,從而將骨盆的側向穩定和下肢的側向穩定聯繫起來。所以我們會發現臀中小肌如果無力,闊筋膜張肌的體積就可能增大。而股外側肌作為膝關節側向穩定的主要參與者會代償性地增加募集,變得緊繃。由於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通過髂脛束和小腿連接,而髂脛束和股骨之間隔著股外側肌,當股外側肌肥大時,髂脛束和股骨的距離更遠,髂脛束的張力會增加。那些大腿前外側尤為突出的同學,在進行下蹲練習時,往往會出現膝內扣(外翻)。下蹲時,骨盆和下肢的側向穩定會拓展到水平面,出現旋轉問題。股外側肌過度激活,導致膝關節外翻,並引起髕骨的橫移,同時抑制股內側肌。在正常情況下,股四頭肌中不同肌肉的力量平衡,使得髕骨在股骨滑車中滑動,同時僅對關節表現施加很小的力。如果它們彼此不平衡,則髕骨可能無法達到最佳軌跡,嚴重的還可能導致錯位。總體的方法是放鬆過度激活的協同肌,激活臀中小肌,將這些肌肉協調起來。

用如圖所示的姿勢進行放鬆,可根據情況使用泡沫軸或筋膜球。對於闊筋膜張肌的位置,很多人總是表示茫然,即便放鬆了很多次,其實我們找到髂前上棘(即骨盆上部前側突起的骨頭),往下即可。當你找到它的時候,也許一陣酸爽的感覺會襲來。放輕鬆,可以慢慢將身體放下,躺一會兒。也可以上下、左右小範圍地移動,從而完整地放鬆闊筋膜張肌。相比闊筋膜張肌,臀大肌上部的位置就好找很多了,推薦使用較硬的泡沫軸。由於臀大肌上部的面積較大,可上下、左右移動,從而充分放鬆。股外側肌位於大腿前外側,可以在俯臥的姿勢下進行拉伸,但需要將身體旋轉45度,以壓倒靠外側的位置。這個動作被我的學員戲稱為「貴妃醉酒」,確實很形象。對身體側面的肌肉都有一定拉伸,可能很多人感覺最明顯的是腰部。動作中注意髖關節不能處在屈曲的位置,應處於中立位。當緊繃肌肉得到放鬆之後,我們可以通過站姿的重心調整來練習骨盆的側向穩定。重心左右搖擺,將雙手食指置於兩側髂前上棘,動作中,兩側骨盆應始終保持齊平。看起來很簡單對不對,不妨對著鏡子試試。身體重心在左右兩側的順暢轉移是正常步態的基礎,下面我們嘗試在轉移重心之後將動作腿抬起。注意,除了骨盆不能上下傾斜之外,還要避免出現前後的旋轉或是前後傾。在自重的練習掌握之後,可以從側面綁上彈力帶,從而增加阻力,更好地練習外展肌。

最後,足部的穩定練習能夠減少小腿的旋轉和傾斜,也對改善股外側肌緊繃肥大的問題有幫助。

END -

美國體能協會認證體能訓練專家(NSCA-CSCS)
研究興趣涵蓋身心整合健康、身心技法、運動康復和體能

多謝,共勉

相關焦點

  • 股外側肌
    股外側肌股外側肌覆蓋整個大腿的外側,從髖部的股骨大轉子到膝部,位於股直肌的外側
  • 大腿外側怎麼瘦 美化大腿關鍵是發展臀中肌
    大腿外側肥大不一定是肉多粗壯的腿外側,不僅讓身型異常魁梧,還容易顯得臀部又塌又平,看起來腿又短又粗。
  • 內收肌緊繃,怎麼松
    髖內收肌群(Hip adductors)是下肢一群很龐大的肌肉群,主要由股內側5塊肌肉構成,這些肌肉可分為三層,淺層由外向外依次為恥骨肌、長收肌和股薄肌
  • 大腿前側突出是因為股四頭肌肥大?別怪它了,它也只是受害者
    股四頭肌相關介紹類似於股二頭肌、肱三頭肌。股四頭肌因由四個不同的肌束組成而得名。這四種肌束分別是:①股直肌②股中間肌③股內側肌④股外側肌它們最終都經過膝關節終止於脛骨上。第二點:股外側肌和內側肌負責屈膝狀態下使雙腿進行外旋、內旋動作,並且隨時維持著關節穩定。第三點:由於股直肌連接著髖關節,所以總體來說,股四頭肌同樣也會作用於髖關節處。它主要作用於髖關節的屈曲體位,即大腿前側向身體靠攏的過程。
  • 久坐導致髖屈肌緊繃?7種基本伸展運動可有效改善
    現在,我每天拉伸緊繃的髖屈肌,效果令人難以置信。這是一些基本的伸展運動,你可以添加到你的早晨或晚上的運動中來打開緊繃的臀部。如果你的臀部很緊繃,這就說明髖屈肌周圍有張力。髖屈肌是一組橫跨髖關節的肌肉,連接下脊柱、骨盆內側和大腿上部。緊繃的髖屈肌會導致你的下背部、臀部和腹股溝甚至膝蓋疼痛。
  • 增肌必讀:肌肥大的原理及細節
    窄握距有助於發達肱三頭肌;中握距主要發達胸大肌外側的中部、中下部、中間溝和部分下緣溝;寬握距主要發達胸大肌的上部、外側的中上部和三角肌前束銜接的部位。 以平臥推舉為例,其預備動作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1.兩腳掌一定要踏實; 2.以上背部和臀部觸及凳面,使軀幹成「橋形」; 3.橫槓置於乳頭上方1釐米處。如採用啞鈴,兩手持鈴應平行於肩,將啞鈴置於兩肩外側接近於乳頭的平行線上。
  • 跑步外側膝關節痛?很可能是膕肌的問題!教你使用彈力帶改善!
    相信各位粉絲看過之前Chris寫過有關膝關節外側疼痛的原因和解決方案,有很多小夥伴也去做了,並給予了Chris很多的正面的反饋。可是還有一些小夥伴在進行了訓練之後雖然有了改善還是會有膝蓋外側的疼痛,尤其是每次屈伸的時候,都會感覺到疼痛!這是怎麼回事呢?在排除了上次文章的原因後,還可能是我們不太了解的肌肉"膕肌"有關!
  • 大腿股外側肌這幾個動作最有效,不然累死也練不好
    說起股外側肌,有些人還是了解的,股外側肌位於大腿前側,不過很多人不知道股外側肌該怎麼鍛鍊,其實是可以用深蹲、箭步蹲、交替側弓步、半蹲跳
  • 如何利用肌肥大形式及機制最大化增肌
    對於有規律進行抗阻力訓練的小夥伴,身體會產生兩種長期生理適應,主要表現在肌肉力量增加和肌肉大小增加,那我們本次聊聊關於增肌(肌肥大)如何才能最大化先說說肌肥大兩種形式:肌纖維肥大及肌漿肥大一、肌纖維肥大經力量訓練後,肌纖維在橫截面積上有所增加被稱為肌纖維肥大,骨骼肌由肌纖維束組成
  • 肌肥大訓練科學原理—專項性原則(一)
    肌肥大訓練的專項性原則肌肥大訓練中的專項性原則規定,訓練應該直接導致肌肉的增長,或者導致改善肌肉增長的能力。例如,如果你做腿舉,會直接導致股四頭肌的增長,符合肌肥大訓練的標準5。同樣的,如果你用很輕的重量練習和發展深蹲的技術,最終會使你的深蹲負荷增加並導致增長,那麼這也符合肌肥大訓練的專項性原則。
  • 6個超簡單的滾筒按壓動作就能讓緊繃的肌筋膜恢復彈性
    而當我們的肌筋膜長時間固定不動時,它就會漸漸變硬變緊繃甚至打結,進而讓身體產生一連串的酸痛問題之外;變硬的肌筋膜也會讓肌肉纖維緊縮,影響血液和氧氣的循環不良以及肌肉活動範圍受到限制,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運動傷害。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6個超簡單的滾筒按壓動作,就能讓緊繃的肌筋膜恢復彈性!
  • 瞄準股外側肌!最佳外拋腿型強化訓練
    本文適合初級健身愛好者內容標籤:股外側肌 相對孤立 強化方案 本文有視頻完整版和文字簡版
  • 肌肥大訓練科學原理-超負荷(四)
    你不需要評估你訓練中每一個肌肥大刺激因素的效果。 一個有效的肌肥大刺激涉及到本章所定義的良好的心肌連接,包括對張力的感知或代謝物積累的灼熱感。有效刺激的心肌連接取決於重複次數的範圍和舉起的負荷。對於較重的肌肥大刺激範圍(5-10次),良好的心肌連接通常會表現為深層肌肉的緊張感,使訓練者敏銳地意識到重量的張力和目標肌肉的力量。在20-30次的範圍內,由於負荷較輕,可能很難感覺到強大的張力。
  • 小腿肌性肥大的治療進展
    一、小腿肌肉解剖及功能小腿後腔室肌肉由深筋膜分為深淺兩組,淺層肌肉由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組成,腓腸肌包括內外兩頭,腓腸肌內外側頭和比目魚肌共同組成了小腿三頭肌,小腿三頭肌肥大則是小腿外觀短粗的主要原因。作為小腿後側最為淺表的肌肉,腓腸肌的內外側頭分別通過肌腱與股骨內外側髁相連,而比目魚肌起自於脛骨的比目魚肌線和腓骨上段後方,三者匯合向下移行為跟腱,止於跟骨結節。從解剖位置來看,腓腸肌作為協同肌作用於膝關節和踝關節,而比目魚肌主要作用於踝關節。具體說來,腓腸肌參與屈膝動作的同時,腓腸肌內外側頭分別參與膝關節內旋與外旋。
  • 肌肥大有錯嗎?(肌肥大理論及應用)
    文章思路:首先肌(肉)肥大是個專有名詞,是形容肌肉圍度比較大。很多人看到肌肥大這個詞可能會想是不是肌肉處於病態。所以不要有這個誤解。其次最近兩年大家對於肌肉肥大和功能性力量的爭辯太多了。從小白到教練都在聊肌肉是更好看還是更實用比較好。
  • 生活中常見的膕繩肌筋膜疼痛,如何正確的訓練改善康復?
    』或『膕旁肌群』,位於大腿的背面,由三塊主要的肌肉組成:股二頭肌(biceps femoris)、半膜肌(semimembranosus)和半腱肌(semitendinosus)。主要的肌肉共同起於在坐骨粗隆(股二頭肌的短頭起源股骨後側中段),半腱肌和半膜肌終止於脛骨內髁的關節囊下緣,而股二頭肌終止於腓骨頭。膕繩肌跨過髖關節和膝關節,最主要的功能是伸展大腿(大腿在臀部處往後伸)和屈曲小腿(足跟往臀部翹的動作)。
  • 肌肥大能有效幫助增肌減脂?必須知道肌肥大原理、組數訓練安排!
    其實肌肥大是有效幫助「增肌」的必經過程,讓肌肉纖維的尺寸和直徑增大。除了練身材之外,這種訓練還有助於增肌減脂、遠離糖尿病和強化肌力,讓你自由活動與避免受傷。因此本篇我們將介紹如何透過三種「肌力訓練」與飲食睡眠搭配,讓你的肌肉有效達到肌肥大。肌肥大訓練目的?
  • 髖關節屈伸不順有彈響,如何改善
    外部型聲音發生在外側,問題來源通常是髂脛束/臀大肌肌腱緊繃,滑過股骨(大腿骨)大轉子。誘發動作:髖關節屈曲/後伸(腳前後擺蕩)、內外旋轉(雙腳著地、搖呼拉圈的髖旋轉動作)。關節內型不同於前面這兩個發生在髖部外側、前側,通常比較淺層的聲音,多半偏屬於肌肉緊繃所造成的問題,醫師較容易靠問診、觸診、基本理學檢查等方式進行評估、診斷。
  • 針對髖外展肌和臀肌,股四頭肌
    但是,這些提示沒有解決的是,在涉及膝蓋健康時,核心,髖關節外展肌和臀部肌肉的重要性。這是因為傳統上,膝蓋前部疼痛的治療重點是增強最內側的股四頭肌,股四頭肌是四塊小肌肉組成的,其中最內側的即股內側斜肌(VMO)。
  • 增肌必讀,什麼叫肌肥大,你要的是肌肥大嗎?
    肌肥大訓練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增肌訓練!練肌肉這件事是有一定的原理及細節的,你必須要知道!這件事是有一定的原理及細節的,你必須要知道!肌肥大的型式在講肌肥大之前我們應該把它跟肌細胞增生搞清楚。肌肥大指的是肌肉細胞的體積變大,而肌細胞增生指的是肌肉細胞的數量增加,兩者都可以造成外觀上肌肉變大,但阻力訓練在人類身上只能造成肌肉細胞的體積變大,不能增加肌肉細胞的數目,只有少數動物的確可以透過訓練增加肌肉細胞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