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12日,遼瀋戰役爆發後,我東野主力開始圍攻錦州。為解錦州之圍,國民黨軍以廖耀湘兵團出瀋陽由陸路增援錦州,以東進兵團在錦西葫蘆島登陸企圖與瀋陽之敵夾擊我軍,一舉扭轉戰局。
▲1948年9月,我東野主力南下北寧線重鎮錦州,拉開了決戰的序幕
但敵人的2支援軍先後被我軍阻援部隊擋在錦州外圍。10月14日,我軍向錦州發起總攻,經過31小時激戰,全殲守敵,錦州解放。隨後我軍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掉頭圍殲廖耀湘兵團。10月20日,我軍各部開始對企圖撤往葫蘆島從海路逃跑的敵軍展開圍追堵截,我8縱22師65團也在揮師東進的洪流之中。10月24日黃昏,65團經連續強行軍,已追至青堆子屯,部隊就地生火做飯,各級指揮員到團裡開會。
▲此時我軍已非當年的「小米加步槍」,裝備有了很大的改善
會上團首長通報了情況,上級命令8縱22師65團迅速進至趙家窩鋪、羊圈子、王家屯一線,阻擊國民黨軍22師65團,並爭取將其殲滅。團尖刀連由1營1連擔任,今夜必須要急行軍50公裡,先敵搶佔趙家窩鋪,阻擊敵軍。
▲東野總部下屬汽車部隊正在裝運物資準備開赴錦州前線
10月25日拂曉,1連搶先佔領了趙家窩鋪,並控制了周圍的有利地形。趙家窩鋪,位於大虎山西南一裡處,130多戶人家,是廖耀湘兵團南逃必經之地。這次阻擊能否頂住敵人,堅持到團主力抵達,是關係到遼瀋戰役第二階段能否勝利的問題。
與我軍對陣的敵軍是五大主力之一的新6軍22師65團,這是一支參加過遠徵軍,在緬甸戰場和日軍打過仗的精銳部隊,號稱是王牌「虎師」。敵軍一出現就以猛烈的炮火掩護步兵向我1連陣地撲來,我軍依託簡單的野戰工事,頑強防禦,以猛烈而準確的火力大量殺傷衝擊的敵軍。
▲抗日戰爭期間在印緬作戰的中國遠徵軍炮兵部隊,這些部隊裝備精良,訓練也很好,是國民黨賴以發動內戰的本錢
敵軍不愧是王牌軍,在初戰受挫後很快改變打法,企圖迂迴到最突出的1排陣地後方對我實施夾擊合圍,敵軍分3路同時對1排陣地實施了衝擊,打算以這種攻擊方法造成我軍防禦出現漏洞,而後突破我軍陣地。
1排在發現敵軍的異動後,立即將情況通報給了連部,隨後沉著冷靜地迎擊敵軍的攻擊,將敵軍放到近距離才突然猛烈開火,並大量向敵人投擲手榴彈。敵軍在我軍的打擊下,傷亡慘重而寸步難進,向1排側後穿插的敵人最初以為繞過墳地就可以前後夾擊我軍,沒想到1連的2、3排主動出擊,給迂迴的敵軍以迎頭痛擊。正面攻擊的敵軍也被我軍火力壓制,前進不得,眼看著迂迴的2路敵軍遲遲不能得手,最終也只得放棄了攻擊,逃了回去。
▲廖耀湘兵團南逃葫蘆島被我軍阻擊於黑山和大虎山一帶,最終被我軍全殲
但敵軍不甘心失敗,很快再次又以1個連的兵力,向1排陣地發起了第3次進攻。1排先是以猛烈火力還擊。隨後在敵軍逼近後又挺起刺刀躍出戰壕,全排向敵發起白刃突擊,在一陣激戰後,敵人丟下40多具屍體,再次狼狽逃竄。
此時1排陣地上只剩下17名戰士、7枚手榴彈、130發步槍子彈和400多發機槍子彈。情況十分危急, 而敵人再次以1個營的兵力分三個梯隊向我1連發起了第4次進攻。1排在彈藥將盡的情況下,集中子彈先打指揮衝鋒的敵軍官和士官,隨後再壓制敵軍掩護衝鋒的機槍射手。
在敵軍失去指揮處於混亂之際,1排再次向敵軍發起了決死的反衝擊。1排戰士們發揚我軍「刺刀見紅」的精神與敵軍展開了死戰。刺刀捅彎了,就扳直了仍然繼續戰鬥;刺刀斷了,就調轉槍枝用槍託砸敵人,槍託再砸碎了就從敵人手中奪過槍枝堅持拼殺。在1排的陣地上,敵人的王牌軍再次丟下大片的屍體狼狽逃了回去。
黃昏時分,我65團全部趕到,一連隨團向敵軍65團發起了反衝擊,將這支一度不可一世的王牌軍全殲。1排也僅剩下14名戰士。戰後,一連被上級授予「刺刀見紅」稱號,一排被上級授予「英雄排」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