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博大精深——八大菜系、14種烹飪方法

2021-01-11 民間坊市

中國是一個餐飲文化大國,它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長期以來某些地區由於地理環境、氣候物產、文化傳統以及民族習俗等因素的影響,形成具有一定地方風味的菜系。其中,粵菜、川菜、魯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享稱為「八大菜系」。 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為:蘇、浙菜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魯、皖菜猶如古拙樸實的北方健漢;粵、閩菜宛如風流典雅的公子 ;川、湘菜就像內涵豐富充實、才藝滿身的名士 。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風韻,其菜餚之特色也各有千秋。而主要的烹飪方法就有14種之多,即: 溜、燜、燒、汆、蒸、炸酥、燴、扒、燉、爆、炒、砂鍋、 拔絲 。

一、魯菜 宋以後魯菜就成為「北食」的代表。明、清兩代,魯菜已成宮廷御膳主體,對京、津東北各地的影響較大,現今魯是由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點是清香、鮮嫩、味純而著名,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製,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濟南菜擅長爆、燒、炸、炒,其著名品種有「糖醋黃河鯉魚」、「九轉大腸」、「湯爆雙脆」、「燒海螺」、「燒蠣蝗」、「烤大蝦」、「清湯燕窩 」等 。膠東菜以烹製各種海鮮而馳名,口味以鮮為主 ,偏重清淡 ,其著名品種有「幹蒸加吉魚」、「油爆海螺」等。建國後,創新名菜的品種有「扒原殼鮑魚」、「奶湯核桃肉」、「白汁瓤魚」、「麻粉肘子」等。

二、川菜 秦末漢初就初具規模。唐宋時發展迅速,明清已富有名氣,現今川菜館遍布世界。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慶兩地的菜餚為代表。重視選料,講究規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鮮豔協調。其特點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濃,注重調味,離不開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鮮姜,以辣、酸、麻膾炙人口,為其他地方菜所少有,形成川菜的獨特風味,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譽。烹調方法擅長於烤、燒、幹煸、蒸。川菜善於綜合用味,收汁較濃,在鹹、甜、麻、辣、酸五味基礎上,加上各種調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種複合味,如家常味、鹹鮮味、魚香味、荔枝味怪味等二十三種。代表菜餚的品種有「大煮乾絲」、「黃燜鰻」、「怪味雞塊」、「麻婆豆腐」等

三、粵菜 西漢時就有粵菜的記載,南宋時受御廚隨往羊城的影響,明清發展迅速20世紀隨對外通商,吸取西餐的某些特長,粵菜也推向世界,僅美國紐約就有粵菜館數千家。粵菜是以廣州、潮州、東江三地的菜為代表而形成的。菜的原料較廣,花色繁多,形態新穎,善於變化,講究鮮、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醇。調味有所謂五滋(香、松、臭、肥、濃)、六味(酸、甜、苦、鹹、辣、鮮) 之別。其烹調擅長煎 、炸、燴、燉、煸等,菜餚色彩濃重,滑而不膩。尤以烹製蛇、狸、貓、狗、猴、鼠等野生動物而負盛名 ,著名的菜餚品種有「三蛇龍虎鳳大會」、「五蛇羹」、「鹽 火局雞」、「蠔油牛肉」、「烤乳豬」、「幹煎大蝦碌」和「冬瓜盅」等。

四、閩菜 起源於福建省閩侯縣。它以福州、泉州、廈門等地的菜餚為代表發展起來的。其特點是色調美觀,滋味清鮮而著稱。烹調方法擅長於炒、溜、煎、煨,尤以「糟」最具特色。由於福建地處東南沿海,盛產多種海鮮,如海鰻、蟶子、魷魚、黃魚、海參等,因此,多以海鮮為原料烹製各式菜餚,別具風味。著名菜餚品種有「佛跳牆」、「醉糟雞」、「酸辣爛魷魚」、「燒片糟雞」、「太極明蝦」、「清蒸加力魚」、「荔枝肉」等。

五、蘇菜 起始於南北朝時期,唐宋以後,與浙菜競修秀,成為「南食」兩大臺柱之一。江蘇菜是由蘇州、揚州、南京、鎮江四大菜為代表而構成的。其特點是濃中帶淡,鮮香酥爛,原汁原湯濃而不膩,口味平和,鹹中帶甜。其烹調技藝擅長於燉、燜、燒、煨、炒而著稱。烹調時用料嚴謹,注重配色,講究造型,四季有別。蘇州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諧;揚州菜清淡適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細,醇厚入味;南京、鎮江菜口味和醇,玲瓏細巧,尤以鴨制的菜餚負有盛名 。著名的菜餚品種有「清湯火方」、「鴨包魚翅」、「松鼠桂魚」、「西瓜雞」、「鹽水鴨」等。

六、浙菜 以杭州、寧波、紹興 、溫州等地的菜餚為代表發展而成的 。其特點是清、香、脆、嫩、爽、鮮。浙江盛產魚蝦,又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 ,湖山清秀,山光水色 ,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來自民間,製作精細,變化較多。烹調技法擅長於炒、炸、燴、溜、蒸、燒。久負盛名的菜餚有「西湖醋魚」、「生爆蟮片」、「東坡肉」、「龍井蝦仁」、「幹炸響鈴」、「叫化童雞」、「清湯魚圓」、「乾菜燜肉」、「大湯黃魚」、「爆墨魚卷」、「錦繡魚絲」等。

七、湘菜 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的菜餚為代表發展而成的。其特點是用料廣泛,油重色濃,多以辣椒、燻臘為原料 ,口味注重香鮮、酸辣、軟嫩 。烹調方法擅長臘、燻、煨、蒸、燉、炸、炒。其著名菜餚品種有「腊味合蒸」、「東安子雞」、「麻辣子雞」、「紅煨魚翅」、「湯泡肚」、「冰糖湘蓮」、「金錢魚」等。

八、徽菜 以沿江、沿淮、徽洲三地區的地方菜為代表構成的。其特點是選料樸實,講究火功,重油重色 ,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徽菜以烹製山野海味而聞名 ,早在南宋時,「沙地馬蹄鱉,雪中牛尾狐」,就是那時的著名菜餚了。其烹調方法擅長於燒、燜、燉。著名的菜餚品種有「符離集燒雞」、「火腿燉甲魚」、「醃鮮桂魚」、「火腿燉鞭筍」、「雪冬燒山雞」、「紅燒果子狸」、「奶汁肥王魚」、「毛峰燻鰣魚」等。

14種烹飪方法

1、溜:溜菜需兩步完成。第一步先將掛糊或上漿原料用中等油溫炸過,第二步將芡汁調料等放入鍋內,倒入炸好的原料,顛翻出鍋。溜菜具有香脆、鮮嫩、滑軟等特點。一般在第二步溜炒時宜用旺火,快速翻炒出鍋。常見菜餚有「焦溜肉片」、「醋溜白菜」。

2、燜:是把主料先過油後炸至半熟,再加湯用文火燜至熟爛的烹製法,特點是軟爛不膩。如「黃燜雞塊」、「油燜大蝦」。

3、燒:是先將主料用油炸過或用火焯過,再加上輔料,兌入湯汁煨至熟爛的方法,特點是汁濃、湯少,菜質軟爛,色澤美觀。如「紅燒海參」、「幹燒魚」。

4、 汆:汆是用生料加工調味後,放開水鍋中煮熟的方法。氽菜簡單易做,重在調味。一般用雞湯、骨肉湯,同時加入配料增味。特點是清淡、爽口。有菜有湯,適宜冬季適用。如「汆丸子」。

5、蒸:是將生料或半熟原料,加調料調味後上籠屜蒸熟的方法。蒸分清蒸、幹蒸和粉蒸。原汁原味,形狀完整,質地鮮嫩。如「清蒸雞塊」、「米粉肉」。

6、炸:將主料掛糊或不掛糊下熱油鍋,由生炸熟的方法,外焦裡嫩。如「幹炸裡脊」「軟炸蝦仁」等。

7、酥:先將原料下鍋煮熟或蒸熟再用油炸至香酥的方法,特點是外焦脆,裡嫩軟、鮮香可口,如「香酥雞」、「香酥肉」。

8、 燴:是將原料油炸或煮熟後改刀,放入鍋內加輔料、調料、高湯燴制的方法。有香嫩、鮮的特點。燴制方法簡單,要注意火候,一般用中火使湯收濃。常見有「燴三鮮」、「燴雞絲」。

9、 扒:是鍋底加油燒熟,炒鍋加湯,放入主料及調料,用文火扒爛,勾芡收汁的烹製法。鮮軟,汁濃,易消化,有「扒三鮮」等。

10、燉:此法比較多見,方法簡便,是先將主料切1塊煸炒,再兌入湯汁,用文火慢煮的方法。特點是有湯有菜,菜軟爛,湯清香。如「清燉雞」。

11、 爆:是旺火熱油,原料下鍋後快速操作。要求刀工處理粗細一致,烹前備好調味品,動作要麻利迅速。「蔥爆羊肉」、「醬爆雞丁」。

12、炒:是指鍋內放油、油燒熟,下生料炒熟。一般用旺火快炒,以減少菜的維生素損失。炒肉一般用中火。

13、砂鍋:將原料加工後,裝入砂鍋中,調入作料、配料,用文火慢慢煨燉至熟爛,營養豐富。如「砂鍋豆腐」、「砂鍋雞」。

14、 拔絲:是將糖加沙(或油)熬成糖棉後掛上主料的方法。拔絲菜要有絲,有口味香甜膩的特點,屬技術菜,重在掌握炒糖稀。老了發黑不行,嫩了色澤淺拔不起絲也不行。要掌握火候,操作要快。有「拔絲菜果」、「拔線山藥」等。

相關焦點

  • 中國八大菜繫到底是哪八大?八大菜系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自古民以食為天,中國作為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飲食歷史。飲食的不斷發展造就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烹飪文化,逐漸發展成為地方習俗和文化,這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文化從時代、民族、地域、民俗、食品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展示出不同的文化。
  • 中國八大菜系,但你真的了解中國菜系嗎?
    中國最知名的菜系分別是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稱為中國八大菜系,八大菜系由來與歷史有關,明清時期一般都說四大菜系是川菜、魯菜、粵菜、蘇菜,民國的時候才有八大菜系說法。但是,在中國菜系裡面可不只有八大菜系,還有京菜、津菜、遼菜、豫菜、鄂菜、贛菜、吉菜、黔菜、滇菜、客家菜、清真菜、臺灣菜。八大菜系指的是最知名的,在八大菜系中也是有分流派分地區的。魯菜魯菜還分有濟南菜,膠東菜,孔府菜。
  • 蒙餐:與中國八大菜系並列的第九大菜系
    正是因為蒙餐有系統性,區別於其他菜系,所以在2011年,由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牽頭,內蒙古自治區標準化院聯合內蒙古自治區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在內蒙古各盟市廣泛調研,深入挖掘蒙餐內涵,運用標準化原理,採用標準化手段對蒙餐涉及的烹飪原料、烹飪技藝、烹飪方法、烹飪設備及菜品等進行系統的整理、歸納,規範了蒙餐涉及的術語和定義、原料、製作工序、盛裝器皿、質量要求、
  • 北京的京菜為什麼進不了八大菜系?山東人:怪我咯?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飲食有八大菜系,分別是: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各有各的風味特色,各有各的烹飪技藝,共同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國餐飲文化。在這八大菜系裡,沒有北京菜,即京菜。
  • 八大菜系之川菜
    橙子君來啦,今天繼續我們的八大菜系之旅,馬上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川菜。話不多說,讓我們進入川蜀的美食世界吧! 幫派之分 川菜是中國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中華料理集大成者。
  • 老外熱議:中國八大菜系哪個「更勝一籌」?外國人回答太犀利
    對於世界上三大菜系之一的中國菜來說,一直受到國內外人們的喜愛,其實對於中餐,中國菜只是一個稱謂,我們製作出的食物都是會因為地域,環境,甚至氣候而發生改變,所以在口味上就會有很多不同,因為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但就是因為有這樣種種的變化,所以中國菜才會受到西方人的喜愛。
  • 中國八大菜系之川菜傳承經典創新「食」尚
    通過融合來實現新派川菜的發展與創新,提升其品質和價值,並能很好的滿足食客對健康和飲食潮流的需求,這是川菜迎接新挑戰,尋求突破的必由之路。中國烹飪大師李長駿中國川菜的發展背景在我國的「八大菜系」中只有川菜有比較大的創新,目前有「新老川菜」的說法。
  • 中國八大菜系——魯菜
    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其發源地為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髮型菜系(相對於淮揚、川、粵等影響型菜系而言) ,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 的菜系。1、九轉大腸。
  • 舌尖上的八大菜系,按照這個方法在家都能做
    如果你是個小吃貨,又是一個微博達人,那你肯定看過這個段子:有個外國人說要在一年內吃遍中國,結果五年過去了,他還沒走出四川。雖然這只是個段子,但也足以證明中國美食之豐富多樣。目前,中國美食界公認的就有八大菜系。
  • 中國八大菜系中哪個最健康?
    要說中國的八大菜系那個最健康,個人認為粵菜是最健康的,粵菜一直提倡的是材料新鮮,原汁原味,而且口味普遍清淡。粵菜即廣東菜,口味鮮香為主。選料精細,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
  • 八大菜系:究竟誰是第一
    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民族人口眾多,南北縱貫線長,地域文化深厚,不同的地區孕育著差異較大的食材,造就了各地口味偏好,也因此產生出眾多的地方菜系,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當屬赫赫有名的八大菜系。因地形人口分布因素,八大菜系中七個菜系都分布在南方,北方僅有一個魯菜。
  • 什麼樣的葡萄酒配得上中國八大菜系
    所以,到底什麼菜系該配什麼類型的葡萄酒還真是一門學問,趕緊做筆記了。 魯菜 魯菜就是山東菜,是我國北方菜代表之一,也是中國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 作為黃河流域烹飪文化的代表,魯菜主要以鮮鮮為主,所以在搭配葡萄酒時,可以儘量選擇甜型或者半乾型葡萄酒。
  • 中國八大菜系部分寶藏美食紀錄,陪你從早餐吃到宵夜
    中國傳統餐飲文化歷史悠久,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川、魯、粵、蘇[1]四大菜系形成歷史較早,後來,浙、閩、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漸出名,於是形成了中國的「八大菜系」,即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
  • 八大菜系中為何沒有東北菜?
    自古以來,我們國家就有著南北方的說法,雖然都是同一個國家,但是南方和北方的生活方式差別太大了,首先表現在的就是飲食上。南方飲食和北方飲食差距很大,不管是飯店裡的大菜,還是在街邊的小吃,都能夠體現出兩者之間的差異。
  • 「八大菜系」排行榜,廣東第二,第一是誰
    在中國,雖然大家對「吃」的重視是一致的,但是各地在食材、烹調技巧和風味上有很大不同,而「菜系」就是這一飲食地域差異最直接的體現。我們的中國菜,分為八類:魯,蘇,粵,川,浙,閩,湘,徽粵菜是我們廣東飲食文化的聚集地,也是我們的驕傲,那麼,哪一種菜系最受人們喜愛?
  • 在天貓發現寶藏小龍蝦,八大菜系名廚與信良記共同烹飪家鄉的味道
    湖北潛江正是天貓「家鄉的味道」重要的一站,2019年,潛江龍蝦入選了中國特色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作為全國小龍蝦最大產地,湖北水系豐富,尤其適合小龍蝦生長,當地出產的小龍蝦乾淨、明亮、鮮活肥壯,開創的蝦稻連作模式,可以讓小龍蝦在稻田內食用微生物及稻花生長,具有殼薄肉嫩的特點。
  • 100歲老人告訴你:中餐西餐,八大菜系,哪一種更健康?更長壽?
    中餐與西餐相比,具有很多特點:主要是食源非常廣泛動物和穀物都吃,烹飪方式多樣。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土裡長的、海裡爬的,只要可以吃,毫無禁忌統統都吃。烹飪方式有36種,其中諸如炒、炸、煎、燒、燜、燉、蒸、煮、烤。中餐更多的是炒菜,在炒制過程中,很多營養被流失掉。但因為中國人食源多樣,一邊吃穀物一邊吃菜餚,營養比較齊全。
  • 對山東人不滿意:魯菜是八大菜系中的
    近年來,南北飲食文化的差異在網絡上被討論,以往,網友大多討論同一食材的不同吃法,比如甜豆腐和鹹豆腐的爭議。有網友開始討論整個南北菜系的區別,有網友認為南方菜比北方菜豐富。這些網友的依據是,八大菜系中只有魯菜,其他七種菜系都來自南方,說明南方菜比較豐富。雖然這一說法看似合理,但事實並非如此,至於南方菜比北方菜豐富的事實,山東人不同意:因為魯菜是八大菜系中的第一種。現在知道魯菜的人不多,但在古代魯菜絕對是第一道菜,畢竟我們都知道齊魯大地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魯菜是中華飲食文化的奠基人。
  • 中餐烹飪技法大全,用這23種烹調方法,可烹出八大菜系
    中國飲食,「味」是靈魂,可以說味是一道菜,乃至一家店的根本。下面就為大家羅列眾多中餐烹調方法之中的24種,覆蓋八大菜系,且每種方法後還有一道經典代表菜做法!炒是最基本的烹飪技法,其原料一般是片、絲、丁、條、塊。炒時要用旺火,要熱鍋熱油,所用底油多少隨料而定。依照材料、火候、油溫高低的不同,可分為生炒、滑炒、熟炒及幹炒等方法。
  • 河南菜為什麼沒進入八大菜系?
    中國有著八大菜系,分別為:魯、川、粵、蘇、閩、浙、湘、徽,這八大菜系魯菜為山東菜,排名第一,川菜為四川菜,排名第二,粵菜為廣東菜排名第三,蘇菜為江蘇菜系排名第四,中國最早也就前面的四大菜系,後來才又分出來了另外四大菜系,閩菜為福州菜排名第五,浙菜為杭幫菜排名第六,湘菜為湖南菜排名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