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運化水谷,如果脾系統出現問題,人就毀一半了?

2021-02-07 世艾樂傳艾人

       清朝中醫大家黃元御,提出了中醫調理人體的八字方針就是:培植中土,扶陽抑陰!他所說的中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脾系統,中醫所講的脾是一種運動,是一個系統,它不僅包括脾這個臟器,更包括脾的功能運動;而現在西醫講的脾只是單獨脾這個器官,大家一定要分清楚!

《黃元御老師的氣機升降圖》

中醫當中的脾有什麼功能呢?

      1:主運化:指脾具有把飲食水谷轉化為水谷精微和津液,並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轉輸到全身各臟腑的生理功能。人體如果沒有水谷精微,就像汽車沒有了燃料,就無法再正常行駛!

       2:主統血:指脾氣具有統攝、控制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而不逸出脈外的功能。傷口不宜癒合,身體皮膚出現紫顛、血青塊的,要注意,您出現氣虛的症狀了!

        3:脾在體合肉,主四肢。全身的肌肉,都有賴於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營養滋潤,才能壯實豐滿。肌肉勻稱,結實有力,說明脾氣足,身體偏瘦或者偏胖,都說明身體的脾功能出現問題!

       4:在竅為口,其華在唇:指人的食慾、口味與脾氣的運化功能密切相關。脾之華在唇,是指口唇的色澤可以反映脾精、脾氣的盛衰。

       5:在志為思:思即思慮,人體的情志活動一種,過度思慮容易傷脾,同樣道理,如果一個人愛思慮、擔憂,那麼這個人的脾也一定有問題。

        

       總而言之,人體生命活動的維持,依賴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和津液的充養;心、肺、肝、腎的生理功能,皆賴脾氣及其化生的精微物質的支撐。

       所以說,如果一個脾胃養不好了,那是很麻煩的,身體都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外在的身體器官,內在的情志活動!


今天咱們大家先一塊分析脾氣虛弱對人體有什麼樣的影響和作用?

很多人對腎虛很了解,也很在意,但是對於脾虛、脾弱卻知之甚少,其實脾虛比腎虛更加可怕,為什麼呢?現在就給大家分析下吧!

脾虛比腎虛更可怕!

通常人們認為:


生命的動力源頭源於心臟。其實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動力源頭,它才是推動全身循環第一動力,其次是腎,再次是肝,因此心臟並非生命的動力源頭,沒有被人看得起的脾才是推動生命循環的第一能量馬達。


細心的媽媽都知道嬰兒出生落地時,哭的聲音特別響亮,音訊可以傳得很遠,為什麼能夠音訊可以傳得很遠呢?其主要力量就是源於脾。


然而現實中許多西醫醫師從來就沒拿著脾當回事兒,說摘除就摘除,完全不知道脾在全身的重要性。


其實,脾不僅是全身的能量馬達,同時也是殺菌滅毒的航母級消毒器,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脾比腎還重要。


人出生後,脾就是那二小片,一直長到十八歲成人,也還是那麼大小,始終沒有變化,生長的動能全靠脾的能量供給,只有年齡增長時,脾才稍稍增厚,到五十歲時,我們的脾內已經呈蜂窩狀,其中已無實質——能量了。如果將脾再次填實,腎水自然就會升入頭部,人就有回到年輕時期的感覺。


脾衰則力不從心,記憶力差,思維與反應遲鈍。頭暈的源頭在於後腦發空,是脾虛的問題,脾衰時,全身癱軟無力,又說不清,道不明,往往被誤認為是闌尾炎。


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相生!


脾衰的嚴重程度盛於心衰,脾衰嚴重時看文字只看到兩行,大腦就會極度疲勞,整日只想昏睡;與人交談,只聽到一、二分鐘,大腦就會一脹,隨即大腦一片空白,對方談什麼,全然沒聽見,緊接著昏昏沉沉、疲勞至極。


 許多人都聽過「虛不受補」這個詞,其實「虛不受補」的要點就落腳在脾上,大病的最終結果是脾受到損傷。因此脾衰比腎虛更可怕。


腎水足則脾有力量,寒溼就不存在;腎水虧則脾衰,則形成寒溼;脾臟溼,腎臟燥,最終演變成心寒、脾寒、胃寒、肝寒、腎寒和腦衰。

很多人身體溼重,為什麼?


脾虛啊!始終是標,脾虛是本!現在人一般脾腎陽虛的人比較多,陽虛則水不蒸發,慢慢的人體的溼邪越來越多,百病皆於溼,這個溼氣就會粘上很多其它風邪、寒邪、暑邪、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危害!


這裡按一下,

脾好更年輕!


脾衰聽起來很可怕,往往大病就是被自己的不在意慣出來的。中醫學認為:「人體的一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都是臟腑生理功能的反應。臟腑之間相生相符,就如一個運轉的機器,各個零件達到平衡才能運轉,身體好就成功了一大半。


那麼我們如何去艾灸呢:


方法1:世艾樂培元固本鋪灸法+引火下行灸

培元固本鋪灸

培補腎元 堅固脾本,身體元精足,正氣自足。正氣足,抵抗力自然好,人就不容易生病;

    每次艾灸背部陽經、腹部陰經皆灸,升發一身之陽,堅固一身之形。溫經散寒、祛溼排毒、扶陽抑陰、調理氣機、活血化瘀的功效!

     本灸法屬於大灸,每次大概灸時在2-2.5小時,盒子在全身移動,循經鎖穴,集舒適性、療效性、安全性於一身!


方法2:穴位灸法(艾條懸灸 或直接灸)


取穴:足三裡、三陰交、中脘穴、脾俞穴、太白;


1、中脘穴

促進經氣運行,提升胃功能,消眼袋,提升膚色。


2、足三裡

為回陽九針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體強壯要穴。具有培腎固本,行氣活血,補虛益損。


3、三陰交

具有:健脾補血、活血化瘀。



4、脾俞穴

具有:利溼升清、健脾和胃、益氣壯陽。


5、太白穴


屬脾經上的原穴,也是補脾大穴。


在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中,脾號稱「後天之本」,脾胃之氣受傷,各種疾病也就由此而生。難怪自古以來,中醫就有「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說法。如果一年四季,都能夠保持脾臟健康,那麼幾乎就可以避免所有的外邪,保持健康與美麗!



《艾灸交流分享群,公益艾灸分享課》



想了解培元固本鋪灸的艾灸家人,可以加我微信。

      作者:張騰飛,號潛龍,今南陽人士。喜愛中醫,後專研於中醫艾灸療法,借前人之經驗,加後輩之努力,合力創世艾樂鋪元固本鋪灸療法、溫陽暖宮灸、艾灸開穴加中藥外敷療法。每款療法只調理針對性病症,效果經過檢驗,對於有無基礎從業者,均可操作施灸。吾願結天下士,共讓這濟世艾草,灸出更多健康快樂!

                 想了解更多,加微信或電話15938449211,聯繫於我!



相關焦點

  • 脾主肌肉
    脾主肌肉:肌肉的營養來自脾所吸收轉輸的水谷精微。脾主肌肉,是由脾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所決定的。「脾……主運化水谷之精,以生養肌肉,故合肉」,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依靠脾所運化的水谷精微來營養。
  • 脾是什麼?脾的功能作用
    很多人學中醫很喜歡跟西醫對,一跟西醫對會出現一個什麼問題?把脾主運化簡化成了脾主消化。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消化僅僅是脾功能的一部分。嚴格來講,脾主運化,固然包括消化,但消跟化還是可以分的。比如說飲食入胃,胃初步化食磨谷,按照西醫的說法是有機械消化、化學消化,所以真正的消大部分其實是在胃裡完成的。在胃中形成食糜,食糜下到小腸,真正的消化吸收完成是小腸。
  •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不好可咋辦
    脾具有將水谷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轉輸至全身各臟腑組織的功能。其實脾虛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在你的「臉上」。我這麼說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明白,但實際上您一照鏡子就懂了——脾虛的人臉色都不正,比較常見的是發黃。水谷入胃,全賴脾陽為之運化。
  • 脾主肌肉,脾虛則肥胖,瘦不下來,或肌肉練不大,需分兩步調理脾
    《素問·痿論》曰: 「脾主身之肌肉」,」「即脾氣健運,則肌肉豐盈而有活力。如脾有病,則肌肉痿縮不用。"《素問集注·五臟生成篇》曰: 「脾主運化水谷之精,以生養肌肉,故主肉。」 《太平聖惠方》曰: 「脾胃者,水谷之精,化為氣血,氣血充盛,營衛流通,潤養身形,榮於肌肉也。」《四聖心源》中亦曰: 「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氣盛則肌肉豐滿而充實。」
  • 脾好命就好之三:脾主四肢肌肉
    脾好命就好之三:脾主四肢肌肉
  • 五臟之脾
    這些功能需胃和小腸等的配合,但主要以脾為主。脾的運化功能可分為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溼兩個方面。運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種飲食物。運化水谷,即是指對飲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中醫學認為人體的消化功能與脾、胃、小腸等臟腑都有關係。例如飲食物入胃,經過脾胃的腐熟加工,然後進入小腸,清濁分離,各走其道,再由脾輸送至全身,供應各臟腑器官的營養。
  • 我的脾(一)脾氣虛怎麼辦
    近期我們會寫一系列關於脾的文章,跟大家好好聊聊脾及關於脾的各種常見問題。脾和胃的功能可以說是超級強大,我們吃喝進去的食物先由胃來消化,轉化成水谷精微,然後靠脾再把水谷精微輸送到臟腑和四肢。所以如果脾和胃都有了問題,人差不多就要掛了。很多病了很久身體很虛弱的人,往往都從調理脾胃開始,讓身體的功能慢慢運轉正常。我們先來看看脾的功能以及如果脾氣虛會怎麼樣。
  • 脾是後天之本,脾主運化.
    ,當脾虛,氣血供應不足,人體的體溫就會下降,人體正常體溫是36.8度37度之間,如下降一度體溫,我們人體免疫力就會下降30%。就會促使疾病發生,皮膚過敏等 2、脾主水溼運化 ,體內的溼寒氣都是靠脾運化代謝,中醫有句話說到"千寒易祛,一溼難除"寒溼不分家,易引起酸性體質,地球是個大宇宙。下雨雨過的時候,路面溼了。當天氣繼續陰潮時,就會有的地方發黴長毛,滋生細菌等有害物質,如果晴天有太陽時,就不會這樣,自然就會殺菌消毒。那麼同樣,人就是一個小宇宙,當我們自身都陽光燦爛的時候,我們就不會生病。
  • 頭暈眼花、內臟下垂、出血原來都和脾有關,來了解什麼是中醫的脾
    吃飯吃到七八分飽,此時脾胃是有運的空間的,而吃到十二分飽,脾完全缺少一個運轉的空間,運不轉就停下來。脾的主要生理功能第一個是運化。這裡注意是兩個動詞,一個是運、一個是化。很多人學中醫很喜歡跟西醫對,一跟西醫對會出現一個什麼問題?把脾主運化簡化成了脾主消化。不是那麼回事,消化僅僅是脾功能的一部分。
  • 減肥健身,看你的「脾」氣大不大
    其主要臟腑,除了胃,就是脾。脾主要是負責運化營養物質,如果營養物質一下子來的太多了,脾的功能沒跟上,就會出現堆積現象,這些運化不出去的物質,堆積在身上慢慢就成了痰溼,不僅無用還有害。 小知識:你以為胖是健康嗎?非也,很多時候胖,只能說你身體代謝出了問題,核心是脾有問題。
  • 【巳時養生】「脾」吉泰來(上)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脾主升清,在這個時間段,脾把水谷(飲食物)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吸收並上輸於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脾胃相表裡,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因此早餐吃得營養,胃有充足的「原料」把能量傳遞給脾,才能保證脾臟工作的正常,我們一天的精力才能有保障。否則脾得不到能量,無以運化人反倒會困頓乏力,像沒睡醒似的。有的人大便不成形,這樣的人或者很胖或者很瘦,胖也是虛胖,大多是習慣於不吃早餐和經常吃夜宵的人。
  • 脾的主要功能都不懂,你的脾胃問題怎麼好?
    脾的主要作用有3個,那就是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1)運化水谷脾主運化。運,指轉運輸送;化,指吸收消化。
  • 脾的主體功能
    第二個脾主升清,這是它的氣化特點,也是它的主體功能。第三個脾主統血。脾主運化。運化是什麼意思呢?運化就是說,脾能把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中醫叫水谷——把它變化成為人體的一部分,變化成為各種精微物質來榮養人體。其中的那些濁厚的,不能夠為我們所用的這些東西,就把它排出體外。這麼一個過程就把它叫做運化。
  • 健脾並不等於補脾
    一說到健脾,很多人的下意識反應就是補脾。雖說補脾是健脾的常用方式,但並不代表補脾就等於健脾,健脾的內涵遠大於補脾。所謂脾主運化,這個「運」是指運轉輸送;而「化」則是指消化吸收。所以,脾主運化是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運化精微」,就是把水谷化為精微,然後再把這些精微吸收輸送至全身;二是「運化水溼」,配合肺、腎、三焦、膀胱等臟腑,把人體所需要的水液運送到周身各組織中去,以發揮其滋養濡潤的作用,再把代謝的水液下輸給腎,由膀胱排出體外。如果脾的運化精微的功能減退,即稱作脾失健運,而出現便塘、食欲不振,以致倦怠、消瘦和氣血生化不足等病變。
  • 脾虛的人,身體常有5種表現,若你也是如此,送你1杯健脾補氣茶
    雖然說在西醫中,很少會談及脾的健康問題,但在中醫裡面,脾卻被視為非常重要的器官。根據中醫,脾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主運化,另一方面是主升清。所謂「脾主運化」指的是脾胃能將吃進胃裡面的食物化為水谷精微,而「脾主升清」指的是脾還能將水谷精微向四周布散,增強人體對食物的吸收。
  • 「脾胃」掌管著水谷精微的運化,對於身體健康又有多大的作用呢?
    人體分為先天和後天之本,而脾胃就屬於後天之本,要想氣血充足,必須脾胃功能良好,這樣才能做好運化水谷精微的本分,說到脾胃應盡的本分,而我們最應該盡本分的就是我們自身的健康意識,身體健康才能百病不生,否則就會百病滋生,相信沒有人願意選擇後者,而脾胃相當於汽車的發動機,一臺車性能的好與壞
  • 脾弱全身就會弱,壓壓手穴就補脾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谷。脾虛則運化無力,食物無法吸收,人體消瘦無力;或者體內生溼,變成虛弱的胖子。 這裡介紹一個周爾晉先生的補脾方法。
  • 脾的功能
    中醫認為脾屬髒,位於中焦,在膈之下,和胃相表裡。脾的主要功能是主動化、主升清和統攝血液。脾主運化,是指脾具有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的作用。運化水谷是指脾能把水谷(飲食物)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運輸至全身;運化水液是指脾能對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餘的水分,及時地轉輸至肺和腎,通過肺、腎的氣化功能化為汗和尿排出體外。脾主升清,是指脾把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吸收,並上輸於心、肺、頭目,通過心肺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故有「脾以升為健」之說。
  • 脾腎互相滋養,脾功能下降男女都會出現問題,固精補腎脾腎同補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同時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當脾虛的時候,容易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情況,同時伴有氣血不足、全身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如果脾虛運化水液的功能下降,還會出現脾虛溼盛的表現,表現為肢體困重、乏力、四肢倦怠,女性則容易出現一些婦科的炎症,男性容易出現陰囊潮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