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選修課之「酸奶的製作」反饋來啦:
1、原味酸奶效果很好,但時間不能太長,發酵時間過長產品太酸。合適時間約8小時為宜(室溫30度左右)。
2、「吉利片版」酸奶效果極好,堪比市場上的老酸奶。但是加入量不能太多,100ml約加入0.5g即可。過多,產品會有魚腥味。且吉利片一定要用冷水充分處理。
3、「QQ版」風味很好(看來大家都喜歡添加劑多多),但是酸味的QQ糖會導致牛奶變性分層。藍莓的最好吃。
原實驗過程請點擊。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平常看到那麼多的品種,它是酸奶嗎?原味酸牛奶、優酸乳、風味發酵乳、老酸奶、優酪乳、優諾、酪乳、冠益乳、大果塊等等,啥意思?它們有什麼不同?
按照標準給出的「術語和定義」,發酵乳分成兩大類,四個品種。
採用合乎規定的菌種發酵而成,蛋白質要求大於等於2.9%。這裡面包含「酸乳」,要用「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發酵。
採用合乎規定的菌種發酵,可以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果蔬、穀物等,牛羊奶原料比重不低於80%,蛋白質要求大於等於2.3%。這裡面包括「風味酸乳」,就是要求用「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發酵。
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多種名稱,要麼是酸奶類型,要麼是商品名稱而已。
但是!!
國家標準中沒有「優酸乳」!!
國家標準中沒有「優酸乳」!!
國家標準中沒有「優酸乳」!!
優酸乳並非酸奶,而是含奶飲料,其中牛奶的含量很少,你仔細看會在包裝上發現寫著"乳飲料"一類的字樣。
"酸牛奶"和"含乳飲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配料上"酸牛奶"是用純牛奶發酵製成的,屬純牛奶範疇,其蛋白質含量≥2.9%,其中調味酸牛奶蛋白質含量≥2.3%。而含乳飲料只含1/3鮮牛奶,配以水、甜味劑、果味劑。所以蛋白質含量只有不到1%,其營養價值和酸奶不可同日而語,根本不能用來代替牛奶或酸奶。
酸乳:按照標準只有2種菌發酵——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這是最基礎、穩定有且歷史的菌種。
但是!市場上很難找到與標準完全吻合的酸乳,如果三元的這款袋裝產品沒有白砂糖,應該算是酸乳了。
發酵乳:加入了3種或3種以上的菌種發酵,它和酸乳在營養上沒有多大差別。
原味酸奶,是最基礎的酸奶,配料表比較短,除了牛奶就是發酵菌,蛋白質含量要求高。
風味酸奶,可以添加水果、穀物、蔬菜、營養強化劑及其它食品添加劑等。
換句話說,看到「風味」兩個字,就表示這款酸奶裡可能添了別的東西,有將近五分之一的位置都騰給了水果、穀物,以及各種改善口味的食品添加劑。所以,風味酸奶的配料表一般很長!
酸奶和老酸奶,除了製作工藝有差別外,其它無差別
酸奶是先發酵,再分裝。
老酸奶則是先分裝,再發酵,並加入了果膠、明膠、瓊脂和卡拉膠等物質,使其凝固,讓酸奶的口感更醇厚,至於營養上和酸奶無大差別。
其實老酸奶比酸奶添加了更多食品添加劑。
優酪乳就是酸奶。酸奶的英文名叫yoghurt,優酪乳或優格,就是一個英譯名。
希臘酸奶就是過濾掉乳清的酸奶,更濃稠,口感近似奶油。蛋白質含量更高,碳水含量更低,是追求健康人士的首選。不過,小優在超市看到的是希臘風味酸奶,添加劑比較多,是常溫保存的,也就是說沒有活菌成分。
話說,你看懂了嗎?
本文引用了「優生活實驗室」的《3元錢的酸奶和10元錢的酸奶有什麼不同?》一文中較多的圖片與觀點。原文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