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管理者一定要知道員工情緒化的背後到底在索取什麼

2021-01-15 包子堂


放下心中的執念,才能打敗負面情緒的陷阱。給予員工足夠的尊重,將不良情緒抹殺在萌芽狀態。



老闆:你怎麼遲到了?

員工:才遲到了2分鐘,路上堵車。

老闆:堵車就不能早起兩分鐘嗎?

員工:每天加班到那麼晚,怎麼起得來?

老闆:白天的活不幹完,要拖到晚上再做。點燈燒油,一點都不知道節約公司的資源。工作態度就有問題!

我不知道這是一個多熟悉的場景!

但我深深知道這種體會:委屈、無助、無奈、不屑、抱怨……

然後腦子裡這樣的想法不斷蹦出來:

這個老闆太不可思議了,不就遲到2分鐘嗎?有必要上升到工作態度問題上嗎?有必要這麼計較嗎?這個老闆不會管理員工,一點都不人性化,這麼做下去,他遲早會把公司做死的。

然後越想越氣,並在心裡下了很多結論:他不是個好老闆,是個小人,這樣肯定會做垮的。當這麼想的時候,更加堅定了他是錯的,他不懂管理,並且想到他有天會把公司做死的時候有了一絲安慰。

自己的委屈卻沒有絲毫減少,而且越想越多。你明明做的不對,我還不能大聲說。你要是跟我沒有關係的人,我早就用我強大的語言本領回敬了!可是不能,於是只能自己委屈、無助、挫敗。一切都是因為受到了不公平對待,而自己又無法反抗。

接著就面臨著兩個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下一秒該怎麼辦?!

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有了一個小分歧,然後你被否定了。這是行為,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問題。然後所有的防禦機制被觸動:這是你的錯,不是我的。反抗失敗,就會陷入委屈。在心裡繼續指責:你是個XX樣的人,會有XX樣的結果。

在為什麼這個問題上,你用了幾個東西將問題升級:

1、你不該這麼對我。

2、你應該按我的意願來做。

3、當你沒這麼做,這就是你的錯。

4、我不接受被否定。我要用各種內在的及外在的方式反抗。

這是你的內在發生了的事情。這時候有必要換位一下,否定你的這個人發生了什麼:

1、說你兩句,你還反駁。

2、做錯了還有理了。

3、你真不尊重我。

4、你反過來否定我,我就用提到更高的高度再反過來否定你。

這只不過是兩個人的相互否定遊戲,較不完的真。而心裡只想要一個東西:尊重。問題本身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當他們都被彼此否定的時候,都在索取尊重。

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尊重才是問題。接下來就是你會怎麼做


有的人不服:憑什麼要我尊重他呀!我已經很尊重他了!對於這種人,我不屑給予尊重!不要以為你是XX你就了不起!

抱怨和不屑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這可以有效維護自己的自尊,讓自己感覺舒服些。讓自己有面子。同時也要意識到,你選擇了情緒化,情緒化的結果就是讓關係更疏離,讓問題更不可能解決,讓對方給你更不好的果子吃。

有的人會這樣:對不起哦,都是我的錯。其實我應該XX,但是我現在沒有做到。你看是不是可以麻煩你···

我不知道這種方案奏不奏效,但我覺得在解決問題上起碼比第一種好,因為這有了緩和的餘地,問題可能實現解決。但是代價也蠻大的,你需要放棄自尊,放棄面子,放棄被尊重。

其實這不過是兩個選擇,你要做的只是做出其中一個選擇:你到底是想選擇情緒化,讓自己好受一些。還是選擇把事情解決。你是選擇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還是想把事情解決。這兩者只能選一個。

沒辦法,他需要你的尊重。他沒有辦法把個人的感受和情緒與工作區分開來,沒有辦法把尊嚴和事情區分開來。你能不能做到不知道,但是他做不到。你如果指責他,他只能更抱怨,更委屈,你還是改變不了他。

當你改變不了他。你會怎麼選:

1、繼續抱怨,委屈。指責都是他的錯。

2、滿足他的渴望,讓事情有了協商的可能。

很多年前我遇到過這樣一個人。他的兒子誤殺了別人的兒子。被殺家的父母堅決要起訴,將殺人的孩子告到死。殺人家的父母不高興了,特別憤怒、抱怨:已經死了一個人了,你為什麼還要再死一個!我們家孩子又不是故意的,你就這麼沒寬容心嗎?不允許孩子有點失誤嗎?其實兩家關係本來是很好的,但是因為這個事,相互充滿了仇恨。彼此的抱怨,讓衝突一再升級。

那時候我還在學金剛經。老師這麼化解了這個仇恨:當你繼續種下仇恨的種子,你只能收穫仇恨。你要做的是,去道歉,真誠道歉,放下你一定要證明對方錯的心。

告訴他們,這是你的錯,十分後悔。不能還你兒子,但是我可以當你下半輩子的兒子,繼續照顧你們。這時候對方就有了協商的可能性,即使人家依然堅持要上訴,你兒子也死了。但是你們至少還有了兩家的關係,不再那麼仇恨。

這兩個結果裡,你會怎麼選:

1、繼續仇恨,指責對方為什麼不改變,不讓步。結果是:等到對方上訴到自己的孩子死,兩家成為世敵。

2、放下仇恨,滿足對方的渴望。結果是:有了50%的可能性留住孩子,90%的可能性收穫關係。

證明別人錯是一件很有快感的事情。這是一個「水落石出」的心理遊戲。別人錯了,我就對了,我就覺得價值感上來了。

問題是,你既要一個結果,又要證明自己是對的。那你會出盡風頭,離摔倒就很近了。承認下自己的錯誤又何妨。誰說人一定要公平,誰說世界一定要公平,誰說別人就該那麼偉大能把個人的情緒和工作的事分開來,誰說人就應該就事論事。雖然我在努力做,但是我也知道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做到。同樣的事情有:

你不能對一個程式設計師說:「你的代碼有bug吧!」

他的第一反應是:「1.你的環境有問題吧;2.傻逼你會用嗎?」

如果你委婉地說:「你這個程序和預期的有點不一致,你看看是不是我的使用方法有問題。」

他本能地會想:「操,是不是出bug了!」

這個笑話的名字叫《程式設計師的自尊》,只有偉大的人才能就事論事,區分人與事。

如果你做到了,恭喜你的偉大,但不要要求別人和你一樣,如果你沒做到,你可以問自己:選擇滿足自己的情緒爽一點,還是選擇滿足別人的情緒來讓事情得以解決。沒有「他應該」,人只能改變自己。


來源:邱楷能領袖玄機

回復01查看 「為什麼好領導不能顯得太能幹」
回復02查看 「華為新員工入職180天詳細培訓計劃」


相關焦點

  • 寧高寧:管理者把員工看成什麼,他就是什麼
    制度越來越多,培訓越來越多,員工並不一定買帳,流失率的高低就可以作為參考。相當一部分比例的員工離職與其上司有直接關係。試想,員工都準備離職了,自己對其還能有什麼影響力可言?為什麼員工難於管理?管理者要好好反省自己對他種下了什麼不好的「因」。有員工說,我招惹誰了,那麼不好的事情落到自己頭上?某某事件真是不公平,諸如此類的言論。因果兌現時間不一,過程有的很漫長,導致很多人不容易相信。不要認為不公平,因為自己也可能是別人眼中不公平的造就者。
  • 如何管理情緒化的員工
    大家都不喜歡和情緒化的人打交道,碰到壞情緒的人唯恐避之不及,敬而遠之。可是,如果是自己的上、下級,那就避無可避了。那麼,有沒有辦法管理好動不動情緒化的他合作者呢?要探討情緒管理問題,我們就需要先界定一下我們所說的「情緒」是指什麼?我通過閱讀,將他人總結很好的內容分享如下:情緒每個人都有,並不是那些情緒化的人所特有的。
  • 90後員工向管理者說的真心話 句句戳中心臟!
    管理者錯誤的認為90後是不能被罵的,事實上管理者缺乏批評員工的技巧,威逼利誘的方式對90後是沒有用的,不管你的方式是什麼,他們更多關心的是自己的「感受」,即便你對他們發火也要把你「恨鐵不成鋼」的想法告訴他們以及你對他們的期望,在責罵員工的時候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1) 不要情緒化(2)對事不對人的批評(3)解釋問題帶來的後果
  • 被管理者嚴重低估的好習慣!深刻影響員工積極性
    管理者特別容易犯幾個錯誤:1.不反饋,或者叫作漠視當員工做得特別好的時候,他們也沒有特別的表示,還是和往常一樣。沒有任何反饋,員工的成就感會大幅度降低,甚至在內心懷疑這件事到底有沒有做好,時間久了、次數多了,員工的職業倦怠感就產生了。
  • 你知道核心員工離職的原因嗎?想留住優秀員工一定要注意這些!
    過度使用一個員工確實能帶來巨大的價值,在職場中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效率比兩個人一起合作的效率會更高,這也使管理者陷入一個怪圈,碰到使著順手的員工,就會把什麼問題都交給他來處理。 過量的工作給優秀員工帶來了極大的心理落差。
  • 你的管理為什麼導致員工失去工作熱情?這幾點原因要牢記!乾貨
    怎樣管理才能讓員工接受『你』的領導?在管理過程中,兩難的境地是管理的常態。那麼管理者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員工願意接受你的領導呢?這個程度很難把握,多管理的員工是不高興的,如果你完全讓他,不關心他,這就是困境管理……,掌握這個程度的方法是管理者應該「以不管的態度,去管人」,員工將沒有阻力。通常情況下,管理者會認為管理是「管人理事」,這不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 作為一名管理者,如何處理倆員工之間的矛盾?
    人在職場飄,這事難免會遇到的,而員工之間的矛盾好,還是上下級的矛盾好,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和心得。兩員工之間有矛盾,你怎麼處理?我們先想一想,鬧矛盾的常見原因都有哪一些?3.上司故意不作為而有意縱容之。有此上司確實是比較老舊:他有意讓你們鬧矛盾,他也好坐得安穩,還有一個就是看到下屬鬧矛盾才會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協調他們擰在一起,反正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 管理好員工情緒化,是提高績效的最好方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因素已經不容置疑的成為了企業發展的焦點,人力資源作為企業戰略合作夥伴的位置也越來越不容置疑。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由於員工存在著情緒化工作會降低勞動效率30%-100%,甚至出現破壞設備,導致最終產品的不合格率居高不下。企業為什麼造成員工工作情緒化問題那?
  • 陳春花:員工是否敬業,與管理者的認知水平有很大關係
    有15%到20%的員工,做出的東西就是不合格;有20%的員工是蒙著做事,做得對與錯,他都不知道為什麼;只有20%的員工的工作是高績效的。也就是說,公司中有60%的員工的工作沒有正常產生績效,這是多麼大的浪費?儘管管理者做出了很多努力,我們也學習過不少管理知識,嘗試了很多管理制度,但是總是看不到理想的效果。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 優秀管理者的10個特徵
    在谷歌成立後的幾年中,這家一向信奉「技術至上」的公司內部的員工一直質疑管理的價值和必要性。谷歌內部對於自身發展的認知是,作為一個工程師文化的公司,管理和經理人的價值在公司是有限的或者負面的,所以他們提出了「管理不重要」的觀點。但是經過幾年發展,谷歌的創始人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及核心團隊對這個觀點產生了質疑,到底管理在谷歌有沒有效果,是否產生價值。
  • 面對員工抬槓,情緒負面,管理者,你該怎麼管
    對於管理者來說,與那些抬槓和有負面情緒的員工打交道是件很頭疼的事。面對這樣的員工,總是有這樣的擔憂:談了這麼多,這些員工還無動於衷嗎?面對員工舉杆、負面情緒和管理者,你應該怎麼做?面對抬槓的員工,經理,你應該這樣做!老員工不服管你應該知道的第一件事是,公司信任你的能力,並賦予你管理員工的權力。在工作中,你需要大膽的管理和與員工溝通。
  • 下屬請假偷偷面試,作為管理者應該如何處理?
    作為管理者第一反應不應該是想著如何處罰下屬,相反更應該是進行一個自我的反思,更應該直面問題,思考一下究竟是哪方面的原因。作為管理者你能夠給下屬提供哪些的幫助,而不是想著要如何管制下屬。因為管理的核心是「理」,而不是管。
  • 作為企業管理者的你,有沒有領導能力,分析下就知道了
    1.是否真正的做到了「以人為本」 很多管理層在和員工交流的時候,總是強調自己的管理貫穿著「以人為本」,告訴員工「做事先做人」。但是如果你的領導力不夠,員工會首先想到你是否做到了「做事先做人」。 作為管理層,首選要具備的技能是「尊重」,引起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利益」和「尊重」,如果管理層和員工之間沒有「利益」糾紛,那麼尊重是首選要考慮的。如果你在管理工作中喜歡對員工「大聲呵斥」,相信沒有人願意跟著你,如果遇到心理素質不好的員工,也許會毀了他的一生。
  • 太情緒化的員工難堪重任,學會情緒管理
    我們常說的情緒化的員工,指的是情緒不穩定,且時常出現負面情緒,此時工作表現隨之一落千丈的員工。現在,一些員工相遇,開口就是:「今天真鬱悶。」還有的員工說:「今天我心情不好,真沒勁,別理我,煩著呢」。隨著生活和工作節奏不斷加快,員工心情鬱悶等不良情緒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 管理者一定要會講故事
    故事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還包括:1.容易認同,利於文化落地傑出的管理者,往往是講故事的高手。1985年,張瑞敏要生產冰箱的工人親自把倉庫中76臺不合格的冰箱全部砸掉,他很清楚,並不是把冰箱砸掉了,質量馬上就好了,重要的是通過這件事情能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傳遞一種理念:所有有缺陷的產品都不能出廠。通過宣揚發生在企業中的正能量故事,不僅能夠講述公司的歷史,傳遞正確的價值觀,還能增強員工對公司的認同感,為員工的工作指明方向。
  • 「技術男」升為「管理者」,角色一定要轉變,你有好方法嗎?
    那麼題主也是遇到了同樣的困惑,或許你馬上就要升任為管理者,或許你已經在管理者的位置上了,但是你要明白作為「技術男」,從技術到管理的轉變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是很難。以點概面,進行總結,基本可以得出技術男的一些特點,在這些特點的基礎上如何轉型成為「管理者」?就需要我們說一說管理者應該具備那些特徵。二、作為「管理者」,必須具備什麼能力?
  • 《海底撈店長日記》管理者的三條黃金準則
    其實作為一個管理者很辛苦,特別是餐飲業的管理者更辛苦,就像明哥那樣,不僅要照顧手下人的情緒,還要照顧好那麼多顧客的情緒。作為旁觀者的作者,看到了這一切,他自知自己也是如此,自己的脾氣很差。但就是在很多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 新晉升管理者,如何發揮員工最大績效?這3點讓你成功帶領團隊!
    在職場中,作為一名管理者,需要將自己的員工管理好,才能獲得更多的成效。如何將自己的員工發揮最大的績效能力,是考核一名管理員的最重要的手段。管理者作為公司的管理層人員,與上面有垂直的距離,與下面員工,不能太近,也不能遠,如果太近,就會讓員工沒有敬畏的心,如果太遠,員工就沒有交心的感情。
  • 作為經理,如何解決員工積極性問題?
    學員問:「作為一個部門的經理,我最近遇到一些問題,部門有些員工沒有危機感,不主動學習,團隊水平參差不齊,執行力不足。例如我下達任務的時候,有的員工根本不認真執行,請問我應該如何著手解決呢?」記得韋爾奇在他的書裡提到過一個「10-80-10」的概念:在一個團隊裡,有10%是核心員工,這些員工具備創業心態,努力並很主動的投入工作,將來也會成為主導公司的管理層;另外一端的10%會拖公司後腿,這個群體儘快讓他們到別的地方發展;中間的80%通過管理機制引導好就能正常發揮。
  • 論管理者的自我修養
    一、作為中層務管理者,要做好以下幾點才能算得上稱職:1.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目標作為銜接 公司目標計劃與落地執行的核心環節, 中層管理幹部一定要在企業制定 工作目標的時候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所以,稱職的中層管理者必須保證工作目標不能超出員工們所承受的極限 ,但同時又要確定科學合理的工作強度,即保證效率的同時避免浪費。而這就要求,中層管理者一方面要代表企業,高效的保障工作進度。一方面又要代表員工去向企業上層傳遞意見 ,爭取合理 權益。這兩個職能缺一不可,只有完成好這些工作,才能維護整個企業的穩定的同時, 保證團隊的戰鬥力和工作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