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厭學,不能總靠父母,喚醒內驅力,讓孩子愛上自主學習

2020-12-26 妍妍妍聊教育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症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後,會大大降低厭學情況的發生。數學家華羅庚說過:「自學,就是一種獨立學習,也是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說學生學習和自己的努力與表現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學生自主學習也是需要培養的,也是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能力,需要家長從小就開始培訓。」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不但可以培養還孩子不斷探索的能力,還可以加強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如果想要孩子擺脫思維單一的情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孩子不愛學習的表現有哪些

對上學有牴觸情緒

孩子不愛學習的表現,不愛上學也是一方面,每天上學對於學生來講都是一種煎熬,對於學習煎熬的學生肯定不會把學習當做進入學校的重心,所以這樣的學生基本上也不會重視學習,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不愛學習的學生上課的時候大多數都是一種煎熬,雖然說一節課上課只有45分鐘,但是這45分鐘對於不愛學習的學生來講,不但是一個煎熬的過程,而且即便是在課堂上也不會有什麼有什麼好的效果。

不喜歡做家庭作業

一般不愛學習的學生,就連筆都不願意都不願意拿,所以何談寫作業了,其實寫作業起到的作用就是繼續學習,把自己不來了解的知識在好好的掌握一遍。

不關注自己的學習成績

從來都不關注學習成績的學生,肯定是不愛學習的學生,因為不管是學霸還有班級裡面的中等生,學生都會時時刻刻的關注自己的成績,只有學生知道自己有哪些錯誤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想要提升學習成績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應該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而不關注自己成績的學生基本上都是不愛學習的學生。

被動學習

學生想要學習好,制定學習計劃是必須的,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學習的連貫性,如果學生不制定學習計劃,那學生的學習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規律,所以也很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

如何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長要樹立學習的榜樣

其實學生在學習時,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家長就應該以身作者,如果學生問父母一個問題,家長一定要及時進行合理的回答,千萬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甚至說一些:「我哪有功夫之類的話」。因為這個對孩子的學習打擊還是挺大的。其實學生愛出現一種問題,說名孩子的大腦一直都在思考。

發展孩子多方面學習興趣

家長要想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可以在小的時候進行多方面的培養,除了學習之外還需要培養孩子體育、唱歌、畫畫等,因為只有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才可以提升孩子的學習,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的學習。

引導孩子學習

想要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家長可以進行對還孩子的引導,家長可以通過話語進行引導孩子的學習,通過一些鼓勵孩子的方法,正確的引導孩子主動學習,多給孩子一些鼓勵的故事,做一些正確的引導,但不要過分的強調個人思想。

家長如何輔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興趣

家長要想孩子學習成績有所提高,那學生一定要細心的觀察,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並在學習中感到快樂,所以說只有學生對學習比較的感興趣,學生才願意去探索難題,解決難題。

設定合理的目標

家長可以給孩子設定一些合理的目標,簡單來講就是「這次考試需要達到多少名」之類的,這樣也就是成績目標,需要學生遵守家長給和孩子制定的目標,這樣有助於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對孩子進行鼓勵式的學習

其實學生的學習和家長孩子的鼓勵是脫不開關係的,因為學生在學習階段如何碰上難題不會做,如果家長與老師用鼓勵的方式來教學生學習,那學生一定會選擇多考慮在作答,如果家長與老師選擇打罵型的教育,那學生就會非常的敏感或者是抗拒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指導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可以選擇在孩子身邊進行有效的指導與教育,這樣才助於學生的學習,因為家長的知道可以讓孩子及時的知道哪些學習學習方式是不對的,哪些題是錯誤的,所以家長的指導對學生而言也是良好的良藥。

但是家長要記住的就是不要讓孩子的學習產生依賴性,這樣也是非常影響學生學習的,依賴性是什麼,其實就是沒有家長的監督學習成績會逐漸的下降。

如何學習能提升學習效率

製作學習計劃

怎樣學習效率才是最高的,其實制定學習計劃才是學習的第一步,因為沒有詳細的學習計劃對學生是有很大影響的。因為制定學習計劃不但可以讓還孩子按照計劃學習,才可以保證學習的規律性。

重複記憶

有些基礎知識我們沒辦法通過一次性就能記住,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重複的記憶方法來加深知識點的印象,例如有些人我們見一面不認識,如果反覆的見了幾次,每次你都記一些特徵,次數多了你自然就能清晰的記憶他的各個特點,記憶基礎知識同理也是這個道理。

善於記筆記

好多人也許都會說上課都會記筆記的呀,但是善於記筆記和常規的記筆記在於你需要撿重點、自己薄弱點來記,這樣有助於後期複習時可以有側重點的來學習。

總而言之,學習不單單要靠父母與老師,最主要的還是得靠自己,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以上就是這期的全部內容,你認為怎樣才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歡迎大家留言分享。#教育#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用「偶像」的力量,培養孩子內驅力,讓他愛上學習其實很簡單
    父母用盡時間、精力來陪孩子寫作業,他的成績就一定會有所提高嗎?以獎勵的方式讓孩子達到學習的目的,可能一次、兩次有作用,但當獎勵不再能讓他滿足時,家長又該怎麼辦?孩子只會越管越不自覺,越來越難管,學習的興趣也會越來越低。
  • 陳默:孩子為什麼會厭學?以孩子學習為中心的家庭文化是根源
    目前,厭學呈低齡化趨勢,很多孩子從1年級就開始厭學。本文系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對陳默老師的採訪,為你分析孩子厭學的根本原因在哪裡,並就如何幫助孩子愛上學習,給到你4個建議。從我這兩年的臨床經驗上來看,厭學有一種低齡化的趨勢。原先厭學是到高三厭學,或者是中考前——初二蠻普遍的。現在,厭學現象越來越低齡化,甚至蔓延到小學二年級。這實際上是家庭的原因,很多家長在育兒文化上已經走向了畸形。逼著孩子學習,就是營造出一種以孩子學習為中心的家庭文化。從哲學上來說,任何事情走到極致,一定是物極必反。
  • 面對孩子的牴觸厭學,一流的父母只做這4件事
    ------盧梭(法國思想家)而盧梭不推薦的這三種辦法卻正好是中國父母們最常用的教育手段,其中用最多的就是把後兩項進行結合,不停地囉嗦催促,妄圖用道理感動孩子,從而讓孩子愛上學習。在如今風靡的精英教育、名校教育中,所有家長都過度看重孩子的學習。劇中的閆主任把學生的紙飛機摔碎,指著孩子的頭說:「不學習沒有出路」。他緊追著孩子科普學習的重要性,講了一個又一個大道理。
  • 如何讓孩子把「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激發孩子內驅力是關鍵
    聽完這位媽媽的講述,很佩服,但也很擔心,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可能對這位媽媽的監督有反抗,到時候這位媽媽該怎麼辦。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和這位媽媽一樣,可以說是犧牲一切,感天動地,但這些父母卻在教育上忽視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喚醒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方法超簡單但很管用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與其用外力推著走,不如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內在的力量遠比外在的力量更強大。 但就有一個問題,孩子始終對學習提不起勁,一提學習就煩躁。 為此,家裡人什麼招兒都用了,比如,如果考的好的話,就獎勵多少錢,再比如,如果還是這樣,就把她送回老家。 可是,我這外甥女就是紋絲不動,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儼然一個現實版劉胡蘭。
  • 孩子為什麼厭學?許多家長困惑不解!沈教授告訴你「厭學之源」
    ,反而會傷害孩子的學習熱情,甚至會毀掉孩子的一生。沈從德教授說:「兒童期間進行超前、超量的知識教育,從短期看,孩子會有超越同齡人的知識積累,但這其中沒有興趣、想像力等關鍵素質的喚醒和培植。從長期看,對學習反而可能是有害的。」
  • 孩子沉迷手機厭學叛逆怎麼辦?3條兵法告誡,讓父母的愛不再變味
    我的兒子曾經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親子關係也一直不錯,但是,到了中學之後,特別是到初三,孩子越來越叛逆,數次說出特別傷人的話。原以為孩子進入一所好的高中會懂事、會想明白。誰知到考入我們縣裡最好的高中後,孩子非常厭學,根本不學習,在家不做作業,就是玩手機,毫無意外,成績全年級墊底。
  • 姚晨兒子深夜苦讀:那些把學習當玩的孩子,究竟是怎樣練成的?
    曾有統計顯示,72.9%的哈佛父母認為,自己的子女在高中階段學習非常自覺,成績從來不需要父母多操心。 在他執教洛杉磯加菲爾德高中之前,這是一所公認的爛校,學生大部分是南美殖民子女,家庭貧困、父母沒什麼文化,也不重視孩子的教育。 Escalante上課的第一天,簡直要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班上的學生穿著奇裝異服,完全無視課堂秩序,甚至還有學生公然挑釁他說:「這裡不歡迎你。」
  • 孩子厭學偏科注意力不集中?學會這幾條實用學習法則,再也不慌!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還有些孩子厭學、偏科、注意力不集中存在這樣的問題,這就讓家長頭大。之前,彭老師接過一個孩子,我一直覺得他很有特點和個性。其實他除了不想學習之外,在其他各方面幾乎都是「翹楚」。他會用壞掉的小四驅車馬達重新改造成手電筒,也能修好壞了的手機,但就是在學習上一竅不通,這可愁壞了父母。
  • 孩子成績不好?說教、報班都沒用,關鍵在於「喚醒孩子的內驅力」
    梅拾瓔老師針對這個問題專門出版了一本書《喚醒孩子的內驅力》。她養育了兩個優秀的孩子:女兒在2017年進入北大;兒子剛升入重點高中。「如何才能激發孩子的內驅力,推動孩子自覺自愿地學習?1、喚醒孩子的內驅力首先要有和諧的親子關係因為親密和諧的親子關係是孩子聽從父母的前提。
  • 父母天天打麻將,孩子學習很優秀,其中的奧妙在哪裡?
    有的人對孩子學習很上心,無奈孩子就是不爭氣;相反,有的家長對孩子學習操心少,孩子學習卻很優秀,王愛蓮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父母不上心,孩子卻愛學習在王愛蓮的家裡,夫妻分工很明確。老公在外拼事業,愛蓮負責把家看。近幾年,老公的事業蒸蒸日上,整天在外忙著應酬,孩子上學一走,愛蓮在家閒來無事便迷上了打麻將。
  • 孩子厭學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
    隨著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厭學,也讓不少家長為此感到頭疼。其實,孩子之所以會厭學,主要是因為對學習沒有興趣,失去了學習的動機;我們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動機,而這種動機就來源於外界的因素,其中,最關鍵的因素還是父母。
  • 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寫作業習慣?
    此舉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俞偉躍又表示「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把孩子交個學校就沒有教育責任了,家長要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呢?
  • 教育的最高境界:喚醒孩子學習的「內驅力」,方法超簡單但管用
    喚醒孩子學習內在驅動力的前提是,先滿足底層的需要,這一點非常重要! 因此,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支持他,理解他,關心他,愛護他,鼓勵他,這些本就是父母的本能,也是作為父母最應該做的事。
  • 孩子厭學,不是墮落,真是無奈!
    學習好的孩子會被高看一眼,差生甚至連父母都嫌棄。 經常有家長抱怨:「我怕孩子被那些倒數的孩子帶壞了!」是的,成績決定了孩子處於鄙視鏈的什麼位置。 基於此,孩子不僅要面對學業的繁重,更要面對自信心、自尊心的嚴酷挑戰。 如同這個女孩,她是在厭學還是厭世?總之這個世界並不友好。
  • 孩子厭學後媽媽焦慮痛苦:你總看孩子不順眼,卻忘記關注自己
    作者丨壹心大哥編輯丨笨拙的老狼我接觸不少孩子厭學的父母后,發現很多媽媽都是因為孩子開始厭學起,就會變得焦慮不已,因為孩子厭學的問題,她自己無力解決,這個問題每天就如魚刺一般,梗塞在心中,總是讓她胸口堵塞、度日如年。
  • 青春期孩子對學習不上心,整日沉迷手機打遊戲,聰明父母這樣做
    大多數情況,我們父母面對孩子的學習會有以下幾種不當的管教方式。第一,就是替代。我們不自覺地去替代孩子,去要求他的學習。比如說「怎麼還不去學習?」「學習很重要,你怎麼老是玩手機?」「你能不能先寫作業再玩手機啊?」「你要加油,要複習好。」
  • 如何讓高中學生突然醒悟愛上學習?不同類型學生,需採用不同方式
    那麼,如果家庭不遭遇重大變故情況下,就沒辦法讓這些孩子愛上學習嗎?不是沒有辦法,但一定是潛移默化,是慢慢引導,是讓他們逐漸醒悟,而不是突然醒悟。具體如何做呢?這裡需要我們先來分析高中生不愛學習的學生類型。不同類型的學生,需要我們採取不同的引導方式。
  • 優秀孩子都有學習「內驅力」,喚醒「內驅力」,聰明媽媽這樣做!
    很多家長會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天生」就不喜歡學習,但是有一種能力,是每一個孩子都有的,這種能力就是「自雞」。「自雞」的意思就是自己給自己打雞血,這個詞換一種說法,就叫做學習內驅力,這種內驅力就是孩子發自內心想要去學習的動力。
  • 如何改變孩子厭學的問題,家長可以這樣做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孩子厭學似乎也已經成為家長的「頭疼大事」,也會有各個年齡段孩子出現厭學,針對這個問題上,引導的方法很重要。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孩子厭學的表現,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具體的表現如下:1、作業拖拉、敷衍了事或不做作業2、成績較差、討厭學習3、不喜歡討論學習、不願大人過問、對父母的詢問沉默或煩躁或轉移話題4、一看書就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