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很大,但探討的卻是關於糧食可持續發展的嚴肅命題。
傳統的瑞典風味肉丸已是宜家餐廳的暢銷款。在 2016 財年的新品發布會上,宜家還發布了專為素食主義者準備的蔬菜丸和新品雞肉丸。這既是給消費者提供了多一種健康選擇,也是宜家倡導的可持續糧食系統的第一步。
那麼如果把 2015 年看作是推出素食丸的裡程碑,那麼 2025 年、2035 年甚至是 2045 年,宜家未來的肉丸還會創造哪些可能性?
上個月我們曾報導過宜家在哥本哈根最新建立的未來生活方式實驗室 Space 10,在他們嘗試的一系列旨在改善人類健康和城市環境、降低能耗的概念產品中,宜家肉丸成為了特別的實驗對象。
Space 10 援引聯合國給出的研究數據,考慮到全球不斷增長的食物需求,未來 35 年內可能會增加 70%,並強調了肉類生產對全球變暖問題的影響。
因此,Space 10 這次聯手食品設計師 Simon Perez 、攝影師 Luksa Renlund、平面設計師 Karin Borring 以及作家 Simon Casperson 推出了 8 種不同類型的未來肉丸,探討是否能藉由科技的力量改變食物生產與消費的方式。
「我們希望以一種簡單、有趣與大家熟悉的方式,來探討未來肉丸的情況,它可能是個看上去很複雜的可視化研究過程,」 Space 10 創意總監 Kaave Pourd 表示。「很多地方都有食用肉丸的傳統,比如瑞典肉丸、紅醬肉丸義大利麵或是美式番茄肉醬義大利麵甚至是黎巴嫩肉丸等。」
Wonderful Waste Ball 是由被人們揮霍的一些基礎食材製作而成,Urban Farmer's Ball 則是用本地農場提供的新鮮農產品製成,意在縮短食物從農場到餐桌的距離。Mighty Powder Ball 則反映了如今逐漸流行起來的各種酵素代餐,提供必要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Wonderful Waste Ball
Urban Farmer's Ball
Mighty Powder Ball
當然,這一次的試驗還考慮到了技術革新的命題,比如藻類蛋白質可運用 3D 列印技術製成丸子,甜菜葉和昆蟲亦可以成為製作丸子的原材料。以及科學家取自動物幹細胞製成的人工肉類亦可以通過新技術製成肉丸。
3D Printed Ball
Artificial Meat Ball
Lean Green Algae Ball 的原料即是水生植物,而 Crispy Bug Ball 則是提取昆蟲蛋白製成。
Lean Green Algae Ball
Crispy Bug Ball
除了這些大開腦洞的想像,相對比較傳統的就算是堅果丸子了,是用農民培育出的各種穀類、豆類及堅果製成,營養豐富。
Nutty Ball
「我們很難想像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去吃昆蟲或是人造肉,」參與這一項目實驗的 Bas van de Poel 表示。「但是,隨著對糧食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們必須要考慮在我們的每日菜單中添加一些新的成分。」
當然,短期之內你不會在宜家餐廳看到這些稀奇古怪的丸子,它只是 Space 10 探討未來食物可能性的一場實驗,而非新菜譜的實際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