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文化之「街市」文化

2021-01-08 潮州墨沫

「街市」,即街道上出現臨時性的小市集活動。

在曲曲折折的潮州街巷裡弄,起先混亂嘈雜,卻擁擠熱鬧,街頭巷尾往往和菜市場呈現一體。

隨著經濟的繁榮,後來才有了專門的菜市場,市場貿易才和街道逐漸分開。

穿過潮州牌坊街,繞過層層疊疊的騎樓,竄進另一片老房子,很快就進入記憶深處裡的街市。

分列檔口,有賣水果的、有賣蔬菜的、有賣魚蝦的、有賣豬肉的、有賣滷鵝的……數不清的美食,「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各式各樣,應有盡有,琳琅滿目,目不暇接。

行人和和氣氣,攤位熱熱鬧鬧。流淌的閒適氣質,和大都市的快節奏完全不一樣,熙熙攘攘的人群,皆帶著一種骨子裡浸出來的慵懶及隨意。

狹小的街市上,店鋪短小緊湊,地攤貨源充足,有推著自行車的,有拖上小三輪的,也有圈地擺賣的。

空氣中飄著幾分腥味,店主們或蹲著或坐著或弓背,忙著張羅生意。

做街坊鄰居生意的,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沒有冷冰冰的價格牌,唯有以誠待人、以心為商,方能於此長久立足。

這潮人傳統的商道文化,交融碰撞著地方的水土人情。

偶遇熟人,聊上幾句噓寒問暖;討價還價,喝上一盞茗茶潤喉。

街市的世俗人氣,處處充滿溫暖的氣息。

比如我要買海鮮,攤主就會主動地挑一條新鮮的給我;比如報價裡還多了一兩元零錢,攤主就會主動說,我還個整數即可;比如我買青菜,攤主會主動告訴我,最近天氣太冷,生菜起皺的,就不要買;比如我想買草莓,可攤位沒有,攤主就會略帶歉意地告訴我,明天早上再來看看。

喧囂繁忙,煙火濃濃,人來人往,短暫的相聚在時間的沙漏中,人群漸漸雲散。

菜市場搬到街道上,綿延著古與今,為市民的生活平添了一分安穩。繁華熱鬧的街市最接地氣,它流淌著地方文化,既方便了群眾,又搞活了本地的市場經濟!

街市,像一個老潮州風味的「鬧熱」,能真實寫照潮人的慢生活,是當今時人尋找家鄉味的好去處。

如今,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潮州有濃濃巷坊味的傳統「街市」,正在漸漸地消失。

雖然在街上擺攤,會讓交通車輛行駛不便,但在這古老的巷道裡,在這逼仄的小巷子裡,為什麼要允許開車呢?不能走路嗎?不能騎車嗎?

民以食為天,有吃有喝,我們的生活才得以繼續。

人間煙火氣,讓人眷戀而難以割捨,我願多生活其間。

街市之下,人兒歸去。街市裡的一瓜一豆的交易,是腳踏實地的務實,顯得如此瑣碎,也是如此重要。

走在這條紛繁的街市上,讓我內心安穩,這才是我心中最真實的,最悠閒自在的潮人生活吧!

一個城市,如果沒有街市,那麼時光凝固在那些舊磚瓦,缺乏具體可感的落腳地,註定是沒人氣了!

人世間,還有什麼重要的場所,抵得過街市呢?

相關焦點

  • 千年文脈 論道潮州(三)|潮州文化的特質是什麼?
    而海內外潮人人數基本持平,「凡有潮水之處即有潮人」的奇特現象,更是潮州文化圓融開放特色最集中的體現。謝振澤:潮州文化具有鮮明的區域文化特質,由原居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經過長時期的互相影響所形成,涵蓋了語言系統、宗教信仰、倫理道德、工藝美術、民俗習慣、建築民居等。
  • 「跟著總書記看潮州」——潮州文化的特質是什麼?
    而海內外潮人人數基本持平,「凡有潮水之處即有潮人」的奇特現象,更是潮州文化圓融開放特色最集中的體現。謝振澤:潮州文化具有鮮明的區域文化特質,由原居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經過長時期的互相影響所形成,涵蓋了語言系統、宗教信仰、倫理道德、工藝美術、民俗習慣、建築民居等。
  • 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原來這麼「潮」!
    關注「文化潮州」 搶先了解潮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訊 關注 據史載,明清兩代潮州古城內共有牌坊94座,僅是太平街便有47座,其數量之多、密度之大堪稱世界之最。 在當地居民的口中,太平街還有個叫法是「大街」。1922年,人們在對大街進行修繕時,於北面街口附近掘到了一塊元朝致和元年(1328年)刻有「太平」兩個大字的石碑,人們因此把這條貫穿古城南北的大街更名為「太平街」。
  • 潮州:注入非遺文化,盤活文旅產業
    2003年,廣濟橋全面修復,2007年竣工,恢復昔日明代風貌,重現「潮州湘橋好風流」之綽約風韻。廣濟橋全長518米,以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的獨特風格。值得欣喜的是,依託古橋古文物資源,廣濟橋上注入了非遺文化,重現「一裡長橋一裡市」文化盛景,成為遊客到潮必打卡觀光景點之一。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天上的街市——馬爾康松崗柯盤天街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天上的街市——馬爾康松崗柯盤天街 2020-09-12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雅林:擦亮潮州「畲族文化發源地」金字招牌
    李雅林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擦亮潮州「畲族文化發源地」金字招牌 11月28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的重要論述與視察廣東、視察潮州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討論《潮州市畲族文化保護條例(草案修改二稿)》,擦亮潮州作為「畲族文化發源地」
  • 「樂聲如水漫山村」——陳平原和潮州文化人眼中的群眾文化和文化...
    關注「文化潮州」 搶先了解潮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訊 關注 一度活躍在城鄉基層的文化館,對群眾文化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在新時代文化潮州建設新徵程中的文化館及其所代表的群眾文化活動,又該承擔怎樣的角色使命?
  • 另一種旅行的方式,歷史文化「小城」潮州的美食之旅!
    潮州,一座坐落在廣東省最東邊的四線小城,雖然早在九十年代就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卻只是聲名在外,雖說不能算是「敗絮其中」,但發展也是差強人意。這種情況也在高鐵開通之後,略有變化。交通方便了,許多遊客之前也聽過了潮州是古城,有許多的人文景點可以遊玩,慢慢的,遊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 【蓮華素食府】帶你走進潮州素食文化!
    ,在喧鬧的市區中營造了一個自然,充滿濃鬱禪文化氛圍的綠色飲食天地。,特別具有養生、保健之功效。蓮華不止是一家素菜館更是一家把潮汕風味連接在一起又賦予了佛文化的素食餐廳,是值得我們去品嘗的餐廳,它不同於其他餐廳只有吃,它既是佛文化的地方又是傳播當下健康素食文化的交流場所
  • 潮州牌坊街:一條具有文化特色的古街
    清末民初,具有南洋建築風格的騎樓建築引入廣東,在此期間,太平路、東門街也漸次改造成騎樓式商業街,並與明、清石牌坊共存,潮州古牌坊,氣勢雄偉、雕刻精美,其蘊藏的寓意和奇特的文化如身臨其境,一種恍若隔世之感浸透你的身心,使你對中國文化藝術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智慧而驕傲。它將激勵著後人,勤勞智慧、慈善孝道、清廉守法。
  • 潮汕文化符號——潮州廣濟橋的往昔今朝
    中新社潮州10月17日電 題:潮汕文化符號——潮州廣濟橋的往昔今朝  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  連日來成為全國「新網紅」的廣濟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東西兩岸,因獨特的橋梁建設風格而聞名海內外。廣濟橋有著「梁橋、浮橋、拱橋相結合」的獨特風格,是潮州市地標性建築。  記者17日探訪廣濟橋。
  • 【潮州文化】一碗小小潮州白粥,後宮佳麗三千
    這種潮州白粥,就是把米擱在鍋裡和水煮滾,呈水米分開狀,有點像和了水的飯,不稠不幹。 現在潮州人的傳統早餐一般還是白粥,但是單純一碗白粥,其配菜,卻多的超乎你的想像。酸鹹菜、鹹菜、蘿蔔乾、小魚仔、醃青瓜苗、醃蝦姑、橄欖、鹹蛋、欖菜、鹹乾花生、炸花生……鹹酸甜各種風味,多得數不過來。於是,一碗潮州白粥,猶如帝王般,擁有後宮佳麗三千服侍。
  • Vlog丨潮州牌坊街:神仙味道與稅韻文化
    Vlog丨潮州牌坊街:神仙味道與稅韻文化 2020-12-11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品味潮州菜,喝潮汕蝦蟹粥,感受潮州文化!
    記得我們廣西的貴港,也盛行粥文化。過去在桂林的酒店酒樓宴客,粥是不上餐桌的。但是到貴港,粥品不僅上餐桌,還常常是主菜。特別令人垂涎的是貴港市井街頭,每天早上的黃鱔粥。看著店家從水盆中拿出一條活蹦亂跳的黃鱔,馬上宰殺後,放入滾粥中,撒上香蔥香菜,來點胡椒末,那四溢的香味,至今也令人難忘。上海城市大,經濟發達,全國各地美食雲集,以滿足南來北往的不同口味與需求。
  • 【旅遊人】走進廣東潮州,感受潮汕文化
    就一顆想出去看看世界的心在躁動嘛,所以繼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廣東潮州,等我哈。 上午九點,從湖南出發;晚上七點,抵達潮州。十個小時的車程,我從湖南到了廣東,從冬天走到了夏天~
  • 歷史文化名城,廣東潮州特色美食小吃
    潮州是廣東省轄地級市,是廣東省政府批覆確定的廣東省東部門戶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3個區、1個縣,總面積3679平方千米,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瓷都。說道潮州,相信大部分的腦子裡跳出來的就是經典的潮汕美食了,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品味一下廣東潮州的特色美食。
  • 紅桃粿,潮文化之美味與傳承
    韓山師範學院附屬實驗學校708班 陳梓鑠鄉下,是潮文化發展和保留、傳承得最好的一片土地,在這裡,你可以享受到純粹的潮文化,領略其美妙與精髓。粿,是潮文化美食分支的一大主幹。尤其是紅桃粿,更是集美味與寓意為一身,逢年過節,更是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古時,若是潮汕女子,做粿便是必學的一門功課,例如我的祖母便是精通做紅桃粿的。
  • 廣東潮州八景之一:歷史文化濃鬱,從不收門票費,避暑好去處!
    廣東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之稱。因此也吸引到很多遊客慕名前來。韓文公祠隸屬潮州八景之一,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祠廟。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很多景點在不斷完善的同時也貼上了「商品化」的標籤,導致失去了其原汁原味的味道。
  • 帶你遊潮汕民族瑰寶,體會不一樣的潮州文化,這裡不僅是吃的出名
    辛辛苦苦一個月忙碌完,周末帶上家人一起來出門遊玩,放鬆心情,無疑是生活中最愜意的事今天帶大家了解更多關於潮州的非遺文化。修復後的牌坊街,形成一個反映潮州歷史風貌、人文環境和經濟生活的古城文化旅遊中心區。而保護的,更多的是獨具潮汕特色的各類經典美食以及文化,在這裡有很多經典的百年老店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也有現代人們熱潮的網紅特色小店,讓牌坊街顯得更加豐富多彩潮州網紅客棧也正因如此,牌坊街成了潮州的必打卡點,備受遊客喜歡。
  • 潮州美食文化 上膳若粥
    中國人說「一樣米養百樣人」,而潮州人擅長的是將一樣米做出百種樣式,「養」出獨一無二的潮州美食文化: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