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橫肌介紹及訓練

2021-02-12 健身乾貨平臺
腹橫肌

腹橫肌:沿肌纖維方向,鈍性分離腹內斜肌可見腹橫肌,位於腹部諸肌的最內層,肌纖維方向自上向下幾乎是平行走向,該肌起於腰椎橫突和肋弓內側面,與膈的附著部相接。該肌較薄,肌質部分不發達,向下以腱膜止於腹白線。

腹橫肌居腹內斜肌的深面,起自下6個肋骨、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溝韌帶的外側1/3段,肌束向前內方橫行,移行為腹橫肌腱膜,經過腹直肌的後面,參與構成腹直肌鞘後壁,止於白線。腱膜下內側部及最下部的少量肌束分別參與腹股溝鐮和提睪肌的組成。作用:腹前外側肌群主要構成腹腔壁以保護腹腔臟器。肌群收縮時,可增加腹內壓以協助排便、分娩、嘔吐和咳嗽;還能使脊柱前屈、側屈和旋轉。

構造

編輯

腹橫肌

腹橫肌群中時,就會發現腹橫肌是由一道道鋼纜一樣的肌纖維綑紮起來的。這些鋼纜組合成較粗較長的纜繩群組,當腹橫肌用力時,它們就像彈簧一樣一張一縮。在那些最粗的纜索之內,有肌纖維、神經、血管,以及結締組織。每根肌纖維是由較小的肌原纖維組成的。每根肌原纖維,則由纏在一起的兩種絲狀蛋白質(肌凝蛋白和肌動蛋白)組成。這就是腹橫肌的最基本單位,那些大力士們的大塊大塊的腹橫肌,全是由這兩種小得根本無法想像的蛋白組合成的,當它們聯合起來以後,就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動作來。人就是靠這些腹橫肌一點一點地改變了地球的面貌。

隨著人的年齡不斷增長,控制骨頭活動的橫紋肌的彈性纖維會逐漸由結締組織所代替。結締組織雖然很結實,但沒有彈性,因此腹橫肌變得較弱,不能強力收縮。所以老年時,腹橫肌的力量衰退,反應也遲鈍了。人老了,腹橫肌的力量也就衰老了。

控制

編輯

通過一定時間的鍛鍊,腹橫肌可以變得發達。但大塊的腹橫肌一定好嗎?答案是否定的。毛細血管負責攜帶紅血球流經腹橫肌。腹橫肌劇烈收縮的時候,毛細血管遭到擠壓,腹橫肌會開始缺氧,廢物開始堆積。但在壓力極大的情形下,腹橫肌無法作出快速的反應,疲勞感於是不斷襲來。

以攀巖為例,腹橫肌發達的強壯男性攀登者可能會以為一直向上爬就好,因此他攀爬的速度會很快。但他的前臂的腹橫肌很快就會缺氧,迫使他放棄。某些體力挑戰面前,女性比男性更具優勢。攀巖講求更多的是一個人的力量和重量的比率。小塊腹橫肌更有利,只需承擔自己的體重就可以了。腹橫肌較小的女性施力較小,對毛細血管的擠壓也比較輕,所以腹橫肌更具有耐力。

鍛鍊

編輯


在鍛鍊中,器械動作的軌跡大都是固定的,並且身體也處在比較穩定的狀態,因此穩定性的鍛鍊機會自然就少了。此外,一般我們鍛鍊腹肌都著重在腹直肌上,但是這塊肌肉主要是負責軀幹屈伸的活動,對穩定軀幹的作用很小。

實際上,我們應該強調的是腹橫肌的鍛鍊。這塊肌肉的增強能提高腹內壓,減輕脊椎所受的壓力。雖然腹橫肌力量不弱,但是如何收縮、何時收縮仍然是問題的關鍵。

訓練身體穩定性的動作有很多,包括徒手和使用工具,健身球就是普遍使用的一種工具。但是這次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是另一種特殊的訓練工具,叫平衡盤(DynaDisc)。

平衡盤的製作材料跟健身球一樣,14英寸大小,有4種顏色(綠、藍、紅、黃),它的承受能力也相當驚人,每平方英寸可以承受2000磅的重量。它的重要性和好處已為專業運動及康復醫療所逐漸認識。

使用平衡盤的目的是讓訓練者在身體不平衡的狀態下進行鍛鍊,因為當身體處在不穩定的狀態時,所需動用的肌肉就會更多(特別是腹橫肌),從而提高身體的平衡穩定能力。在平衡盤上鍛鍊可以進行整套的坐姿、站姿或仰臥練習。

如果您喜歡健身,如果您看好這個健身行業,不管您是健身小白,還是健身有一定的年限。這個都是您值得關注的健身公眾號!讓更多的人關注!

長按三秒!關注!!

相關焦點

  • 一切的基礎,腹壓——腹橫肌的激活與腹壓訓練
    前面的腹橫肌、腹直肌、腹外斜肌、側面的腹內斜肌、後面的腰方肌、下面的骨盆底肌、上面的膈肌共同組合成人體中間這個小核心。這些肌肉弱會導致腹壓變弱,腹壓不夠所帶來的影響可比你想像的要多哦。擊閱讀原文回顧「核心收緊不就是吸肚子嗎?」
  • 腹橫肌怎麼練?
    就算是再用力收腹,很快腹橫肌也就適應了,通過這種方式不可能讓腹橫肌明顯增厚。那怎麼練腹橫肌?答案是不用專門訓練,有很多辦法順便就練了。看圖片裡的肌電研究。簡單說,人做一個站姿抬胳膊的動作,腹部很多肌肉都會伴隨收縮,包括腹橫肌。而且,看EMG信號,腹部肌群收縮要早於肩前束。為什麼?
  • 嘗試一下訓練腹橫肌,讓你的肚子更平坦
    腹橫肌是保護腹部的主要肌群之一,強壯的腹橫肌無異於給腹部的內臟穿上了一層防護。同樣有力的腹橫肌還可以幫助有效包裹腹部,讓肚子看上去顯得不會那麼大。所以,對於想瘦肚子的小夥伴來說,鍛鍊腹橫肌可以有效幫助你達到視覺上的「減肚子」。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長期收腹這一習慣就能有效鍛鍊腹橫肌。
  • 腹橫肌鍛鍊:3個動作推薦
    但是就在大家鍾愛腹肌訓練時卻犯了一個大錯誤!忽視腹橫肌!腹肌是一個統稱!表面上我們看到的6塊腹肌是腹直肌!在腹部的深層,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住著腹部大哥腹橫肌!認識腹橫肌!腹橫肌居腹內斜肌的深面,起自下6個肋骨、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溝韌帶的外側1/3段,肌束向前內方橫行,移行為腹橫肌腱膜,經過腹直肌的後面,參與構成腹直肌鞘後壁,止於白線。
  • 腹橫肌薄弱是腰圍粗的原因之一,8個動作,鍛鍊腹橫肌虐出馬甲線
    平坦的腹部、纖細的腰圍是我們在追求完美身材之時的一個重點部位,所以我們除了減肥以外,會重視腰腹部的訓練,因為減脂的目的是減掉腰腹部的脂肪,而腹部訓練則是讓腹部變得平坦緊緻並增加腹肌厚度從而練出馬甲線。對於不胖的人群來講,除了天生因素以外,就是肌肉對腰圍的影響,一方面可以是腹斜肌過度發達所致,但是這一點對於多數女士來講並不存在,因為她們的訓練強度與方法並不足以導致腹斜肌訓練過度從而讓腰圍變腹。
  •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的秘密
    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腹橫肌的秘密。腹內外斜、腹橫肌在我們身體的側面和腹部參與腹直肌膜的形成。
  • 練瑜伽想要瘦腰,重要的「瘦腰肌」——腹橫肌一定要重視!
    練瑜伽,一說起瘦腰,很多伽人可能就是加強腹部,尤其是腹內外斜肌的訓練,當然,這樣的練習沒有錯。#百裡挑一#但想要真正瘦腰,提高瘦腰的效果,最重要的不是腹內外斜肌的訓練,而是最重要的「瘦腰肌」——腹橫肌。為什麼這麼說呢?
  • 腹橫肌太弱,肚子就會很大,只需4個動作,幫你收緊腰腹平坦肚子
    這說明你肚子上的贅肉,其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多,而你之所以顯得肚子很大,是因為腹橫肌太弱了。腹橫肌就像一條束腰帶。一個經常鍛鍊的人,腹橫肌張力更強、彈性越好,所以這個時候,腹橫肌就能把肚子裡的內臟收進去,從而顯得肚子平坦。
  • 想要小蠻腰,練了很久還是腰粗,可能是因為你的腹橫肌不夠強
    我自己,從4月初開始使用胃真空法,在短短的十天內,肉眼可見地看到肚子明顯地縮小……這些都給了我動力,把如何收肚子的經驗系統、完整地詳細介紹給大家。很多人不知道腹橫肌的位置,這樣的話,想要集中注意力去收縮它,會很難。
  • 你並不是天生的腰粗,而是腹橫肌薄弱
    你並不是天生的腰粗,而是腹橫肌薄弱 在我們減肥的路上,對於細腰長腿總是會有著強烈的渴望,所以,我們會合理的飲食並配合規律的運動來減脂,並且還會通過腹部的針對性訓練來幫助我們進行腹部塑形,但是隨著我們體脂率的下降,和腹肌的日常明顯,我們很可能會發現
  • 一個死蟲子動作,鍛鍊腹橫肌,幫你解決背痛問題!
    今天我想講一個動作,做它只需要1分鐘,你只需要在訓練前做,然後堅持下去,這個動作不僅可以加速你的進步,還能夠幫助我們避免傷病。如果你現在有背痛的小問題,這個動作還可以幫助你緩解疼痛。
  • 腹橫肌鍛鍊方法,腹部真空收縮動作圖解教程,平坦小腹的最佳辦法
    他就是——腹橫肌  認識腹橫肌:  腹部的肌肉由三層構成,從外到內依次是腹直肌、腹斜肌、腹橫肌。腹直肌為縱走向;腹斜肌為斜走向肌肉;腹橫肌是位於腹部深處的橫向肌肉,腹橫肌就像一個天然的束縛帶  腹橫肌的作用:主要構成腹腔壁以保護腹腔臟器。它對瘦腰收腹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不能忽視腹橫肌,9個動作,幫你縮小腰圍練出馬甲線
    在腹肌訓練動作上來講,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卷腹、抬腿以及轉體類的動作,因為這三類的動作可以對腹直肌上側、下側以及腹斜肌都能得到有效的刺激,從而讓整個腹部肌肉得到協調的發展。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部位是不能被忽視的,這個部位就是位於腹肌深層的腹橫肌,而事實上,腹橫肌則更應該是我們鍛鍊腹肌的重點,腹橫肌主要構成腹腔壁以保護腹腔臟器,起到維持腹壓,穩定脊椎,骨盆的作用,鬆弛的腹橫肌會導致我們的腰圍越來越大,哪怕自己並不胖。
  • 平板支撐一個月,有效鍛鍊腹橫肌
    平板支撐是鍛鍊核心肌群非常有效的訓練動作,它能有效鍛鍊腹橫肌,屬於消耗式塑身。 動作看似簡單,實際上全身的肌肉都能得到充分的鍛鍊。 一般很快就可以達到需要的運動量,極為便捷。
  • 帶你認識腹式呼吸訓練
    1、什麼是腹式呼吸    我們習慣上認識的腹式呼吸,又稱為橫膈膜呼吸,橫膈膜呼吸是一種有助於增強橫膈膜的呼吸練習。嚴格來說,在腹式呼吸稱為橫膈膜呼吸是有誤導性的,因為所有的呼吸模式都與橫膈膜有關。2、與胸式呼吸相比,腹式呼吸的優點    腹式呼吸主要通過橫隔膜上下移動,吸氣時橫隔膜下降將臟器擠到下方;吐氣時橫膈膜比平常上升,可以進行深度呼吸,吐出較多停滯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這種呼吸方式可以增加膈肌活動範圍,擴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減少肺部感染,尤其是降低患肺炎的可能,還可以改善腹部臟器的功能改善脾胃功能進而促進排便功能,同時有效消除腹部多餘的脂肪。
  • 鍛鍊腹肌的時候加入腹外斜肌的訓練,你將事半功倍!
    OK,「廣告」打完,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腹外斜肌~老規矩,看百度百科怎麼說:腹外斜肌為寬闊扁肌,位於腹前外側部的淺層,起始部呈鋸齒狀,起自下位8個肋骨的外面,肌束由外上斜向前下方,後部肌束向下止於髂嵴前部,上中部肌束向內移行於腱膜,經腹直肌的前面,並參與構成腹直肌鞘的前層,至腹正中線終於白線太拗口了,咱看不懂。
  • 核⼼訓練:不要忘記橫膈膜
    腹橫肌? 還是多裂肌? 你可能沒有考慮過一塊肌肉:橫膈膜(即:膈肌)。核心穩定性,以及實現穩定性所需的肌肉和方法,是健康和健身行業的熱門話題。我們設計了矯正練習,旨在增強腹橫肌或激活豎脊肌,但很少有人關注它們中間的圓頂形肌肉。如果您想幫助您的客戶由內而外提高核⼼穩定性,那麼現在是時候將注意力轉向橫隔膜了。橫膈膜是一塊位於肋骨後、肺部下的肌肉,在解剖學上將胸腔和腹腔分開。
  • 那個彆扭的腹直肌後鞘弓狀緣的描述是解剖學的真相嗎?還有那提睪肌真的是腹內斜肌和腹橫肌構成嗎?
    腹橫肌起點之一是髂脊的腹股溝韌帶外側1/3部位,橫向走向腹部內側,在腹直肌外緣形成腱膜。我們知道,腹股溝韌帶是腹外斜肌的游離緣,腹內斜肌也有游離緣,因此證明腹壁肌是可以有游離緣的,腹橫肌為何不能有游離緣?所以結合腹橫筋膜沒有穿透到腹直肌前面的事實,可以認為腹直肌後鞘的游離緣,即弓狀緣,就是腹橫肌腱膜的游離緣。
  •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
    今天由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急診中心主任周曙光教授給大家談談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的相關知識。其實,大多數媽媽恢復不了產前的好身材,都是因為沒有注意到「骨盆變形」和「腹直肌分離」對身材的影響。導致腹直肌分離的原因,就是懷孕期間,為了讓胎兒有足夠的成長空間和讓寶媽能順利分娩,寶媽的身體在體內激素的影響下,腹部壓力越來越大,導致腹橫肌無法支撐,腹部的淺層肌肉就被迫來幫忙承擔一部分。
  • 強化腹橫肌和腹斜肌,把鼓出來的肚子收回去
    1、強化腹橫肌 雖然大家都知道練腹肌能瘦肚子,但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表層的6塊腹肌,它屬於腹直肌。 能使肚子緊湊的,是更深層的腹橫肌,只有它才有足夠的力量把肚子吸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