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基礎,腹壓——腹橫肌的激活與腹壓訓練

2021-02-13 佰份佰健身

訓練效果不理想?睡眠質量不好?腹部脹氣收不進去?

狂練腹部力量的你可能忽略了最深層的一塊肌肉——腹橫肌。

前面的腹橫肌、腹直肌、腹外斜肌、側面的腹內斜肌、後面的腰方肌、下面的骨盆底肌、上面的膈肌共同組合成人體中間這個小核心。

這些肌肉弱會導致腹壓變弱,腹壓不夠所帶來的影響可比你想像的要多哦。

擊閱讀原文回顧「核心收緊不就是吸肚子嗎?」 

林小姐,有長期大重量鍛鍊經歷,精神緊張,睡眠不好,長期習慣頸式呼吸,導致胸鎖乳突肌代償性勞損,肋間肌使用功能退化,導致肋骨和胸廓呼吸時擴張不充分,日常呼吸與訓練時腹橫肌的調動使用不充分,腹橫肌廢用性退化導致腹壓較弱,腹部收不進去,肋骨外翻,腹部及內臟脂肪堆積。並且保持不了身體中立位讓林小姐的訓練質量與效果大打折扣。

根據林小姐的情況安排訓練計劃,首要任務是要先改善錯誤呼吸模式,先給她做呼吸訓練,激活腹橫肌,引導她找到肌肉發力的本體感覺與神經支配能力。

先教學正確的橫間肋間呼吸法,選擇仰臥位屈膝體位,引導她尋找肌肉發力感覺並強化肌肉與神經記憶。

由於肋間肌長期使用不足與錯誤呼吸導致退化無力,肋骨不能很好擴張,採用波速半球側臥位姿勢,固定肩關節與髖關節,給單邊肋骨做開鏈動作,釋放代償部位的壓力,再做呼吸時就能自然擴張肋骨,可拉伸激活肋間肌,可使肌間肌更好的調動起來。

激活過後緊張肋間肌明顯恢復放鬆,自然呼吸時也能充分的擴張胸廓,結合腹橫肌做出正確的橫向肋間呼吸。

找到肌肉的本體感與神經支配感後,增加適當抗阻訓練強化腹橫肌、腹直肌、腹內外斜肌。

穩定後進階動作,以自身重量加以負重訓練更進一步加強小核心肌群,根據林小姐本體情況選擇了手支撐及側支撐動作,強化腹部前面及側面。

由於呼吸模式的調整及腹橫肌的激活,林小姐在做這兩個動作時減少了肩關節與頸部的代償,目標訓練肌肉群發力更大,鍛鍊效果明顯提升,簡單的動作已讓林小姐感覺超過之前大重量訓練所達到的強度。

一節課訓練完成後,林小姐站姿呼吸已能正確完成橫向肋間呼吸,肋骨能明顯打開,呼氣時腹橫肌能明顯收縮,頸部壓力已完全釋放,肩頸緊張疼痛有所改善,腹壓增加後腰圍比課前少了3CM。林小姐表示神經放鬆後有想睡覺的感覺,因為呼吸改善後激了副交感神經,讓林小姐的神經緊張得以緩解,睡眠得以改善。

相關焦點

  • 腹壓練習--膈肌
    上篇文章中提到了腹壓和腹壓肌,腹壓是一個整體的概念,並不是單一的某一塊肌肉,而腹壓肌是構成腹壓的物理基礎,沒有腹壓肌就沒有腹壓。想獲得穩定而有力地腹內壓強,就不得不實實在在的練習腹壓肌的力量,而在腹壓肌當中深層的腹壓肌又擔當了更重要角色。深層腹壓肌主要是膈肌、腹橫肌、多裂解和盆底肌。接下來的練習也主要圍繞著這些肌肉展開的,這次我們只針對膈肌進行介紹。
  • 維持腹壓的平衡和女性健康
    人體體內的壓力包括肺氣壓、血壓、腹內壓等。在體內壓和體外壓平衡時我們覺察不到壓力存在。當體內壓大於體外壓力時,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損傷。 腹腔中有眾多的臟器以及泌尿生殖系統,平衡的腹壓保護腔內器官。但在日常活動中,腹內壓會突然增大破壞腹腔壓力的平衡。如何平衡腹內外的壓力避免損傷?一起來了解腹壓是什麼?
  • 腹壓與粗腰
    腹壓就是深吸淺呼,膈肌下降,以維持腹中壓力的一種生理功能。一般腹壓增高的話人的感覺主要是腹脹。長期腹壓過高會導致脫肛痔瘡及內臟下垂,對心臟,腎臟,肺和腸道等器官都有一定的影響,它會使你經常性的腹部脹滿,就算你皮脂不厚肚子也會看起來總是圓滾滾的,小腹特別突出。
  • 練瑜伽想要瘦腰,重要的「瘦腰肌」——腹橫肌一定要重視!
    練瑜伽,一說起瘦腰,很多伽人可能就是加強腹部,尤其是腹內外斜肌的訓練,當然,這樣的練習沒有錯。#百裡挑一#但想要真正瘦腰,提高瘦腰的效果,最重要的不是腹內外斜肌的訓練,而是最重要的「瘦腰肌」——腹橫肌。為什麼這麼說呢?
  • 腹橫肌介紹及訓練
    腹橫肌腹橫肌:沿肌纖維方向,鈍性分離腹內斜肌可見腹橫肌,位於腹部諸肌的最內層,肌纖維方向自上向下幾乎是平行走向,該肌起於腰椎橫突和肋弓內側面,與膈的附著部相接
  • 慢性腰疼如何安排核心訓練,看這裡你就懂了
    今天我們就來針對性講一下,對於慢性腰痛應該怎麼安排核心訓練。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核心力量訓練對緩解非特異性腰疼的療效已經被康復界廣泛認可。但很多腰疼的朋友不知道該怎樣安排核心訓練,不確定自己現在應該選哪些動作,所以分享我的訓練方式幫助大家設計康復計劃。
  • 腹橫肌怎麼練?
    就算是再用力收腹,很快腹橫肌也就適應了,通過這種方式不可能讓腹橫肌明顯增厚。那怎麼練腹橫肌?答案是不用專門訓練,有很多辦法順便就練了。看圖片裡的肌電研究。簡單說,人做一個站姿抬胳膊的動作,腹部很多肌肉都會伴隨收縮,包括腹橫肌。而且,看EMG信號,腹部肌群收縮要早於肩前束。為什麼?
  • 產後盆底肌、腹直肌分離康復訓練圖解
    聯繫如有不適應停止訓練。5. 練習後腹部或者盆腔底部酸痛,適當休息即可緩解。即使沒有盆底不適症狀的人,我也建議將鍛鍊盆底肌納入到日常的鍛鍊項目中。因為盆底肌也是骨骼肌,它也需要經常鍛鍊。訓練盆底肌的時候應儘量只專注於訓練陰道、肛門周圍的肌肉力量。進行盆底肌鍛鍊,適度的放鬆也很重要,因為盆底肌肉的收放自如才是鍛鍊的最終目的。▼四足撐地式
  • 核心肌群訓練 你了解嗎?
    核心肌群包括以下肌肉: 一、整體性肌群(較表層):主要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機、前部豎脊肌,大腿及臀部肌群。例如轉身、彎腰都是靠淺層肌群來完成。二、局部性穩定肌群(較深層):主要有多裂肌、腹橫肌、腰大肌、腰方肌、腹內斜肌後部橫突間肌、脊間肌、迴旋肌、橫膈肌及盆底肌。功能主要是維持腹壓,保護內臟器官在固定的位置,維持脊柱穩定,參與呼吸。
  • 腹壓--體式(深核心的神經-肌肉控制練習)
    * 鍛鍊多裂肌的核心原理是:在腰椎處於中立位時(不弓背,不塌腰,讓腰椎處於正常的曲度),來激活多裂肌。因為多裂肌的主要功能就是維持脊椎的穩定。肩膀、骨盆、腳穩定目的也是讓腰椎處於中立位。* 開始的時候不能著急,不能猛地一下子就把膝蓋抬起來,太快容易用到腿的力量。
  • 嘗試一下訓練腹橫肌,讓你的肚子更平坦
    腹橫肌是保護腹部的主要肌群之一,強壯的腹橫肌無異於給腹部的內臟穿上了一層防護。同樣有力的腹橫肌還可以幫助有效包裹腹部,讓肚子看上去顯得不會那麼大。所以,對於想瘦肚子的小夥伴來說,鍛鍊腹橫肌可以有效幫助你達到視覺上的「減肚子」。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長期收腹這一習慣就能有效鍛鍊腹橫肌。
  • 久坐族常患的腰肌勞損到底是哪些肌肉在受傷?
    L3橫突周圍附著的肌肉主要包括:腰大肌、腰方肌、橫突間肌、豎脊肌以及由胸腰筋膜延伸形成的腹橫肌與腹內外斜肌。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腰大肌腰大肌是人體運動系統中最重要的肌肉之一,它在腹股溝處連接髂肌並形成髂腰肌,是構成髖部屈肌群的主要肌肉,同樣也是維持人體姿勢非常重要的肌肉。
  • 為什麼做了產後康復訓練還是沒有效果?原來是這些「豬隊友」在拖後腿
    第二關,盆底肌與筋膜。與韌帶相比,盆底肌與筋膜是有一定張力和彈性的,起到「吊床」一樣的承託作用,但是盆底肌和其它橫紋肌一樣會疲勞,所謂的「肌張力高」,就是一種長期對抗腹壓之後的疲勞狀態。而筋膜緊張,往往和體態、骨盆角度有關,如骨盆前傾的影響等等。我們熟知的電刺激、生物反饋等「盆底康復」手段,修復的就是第二關。
  • 腹直肌康復訓練,簡單5步,趕走小肚腩!
    馬甲線是指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的交界處,每個人都有,只是你的被厚厚的脂肪遮住了而已,所以,也就有了虐腹這種仙女們最鍾愛的運動方式。但是,對於大部分寶媽來說,虐腹不能隨便做,因為不僅不會有馬甲線,還有可能加重腹直肌分離的問題。
  • 重新定義腹部訓練
    很多人對腹肌訓練的理解是:有減肥需求或想練出馬甲線的人才需要訓練腹肌,在生活中腹肌並不用特別強化,需要的時候收緊就行,沒必要刻意訓練它,並且訓練腹肌很辛苦,堅持不下來。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他們並不了解在生活和運動中很多時候都需要腹部肌肉參與。
  • 女明星都在穿BM風,原來「炫腹」是亮點,這套腹肌訓練,收藏吧
    對於想要高效瘦腰的妹紙來說,我們可以講訓練肌群的重點放置於「腹橫肌」上,腹橫肌被稱為人體天然的束腰帶,這個束腰帶從身體的上方開始一直延伸到小腹位置,當腹直肌鬆散無力的話,我們的小肚腩就會凸出出來,也許有的妹紙會說平常也在很努力的練腹部肌群啊,為什麼要還是不瘦啊,那是因為練錯了方向,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看。
  • 腹橫肌鍛鍊:3個動作推薦
    但是就在大家鍾愛腹肌訓練時卻犯了一個大錯誤!忽視腹橫肌!腹肌是一個統稱!表面上我們看到的6塊腹肌是腹直肌!在腹部的深層,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住著腹部大哥腹橫肌!認識腹橫肌!腹橫肌居腹內斜肌的深面,起自下6個肋骨、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溝韌帶的外側1/3段,肌束向前內方橫行,移行為腹橫肌腱膜,經過腹直肌的後面,參與構成腹直肌鞘後壁,止於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