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防治瘟疫的

2021-02-16 馨德瑞

香者,天地之正氣也,故能闢惡而殺毒。

所以香料在某種程度上,又是救死扶傷的藥物,也被稱為香藥。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了365種中草藥,其中有200多種是芳香植物。並將藥材分三品:上藥、中藥、下藥。很多常用香藥都在「上藥」之列。

5000年前,我國就已應用香料植物驅疫避穢。

3500年前,古巴比倫和亞述人便懂得用薰香治療疾病。

3350年前,埃及人在沐浴時已使用香油或香膏,並認為有益肌膚。

2600年前,古代印度天氣潮溼炎熱並時常有各種瘟病流行,於是各國君王臣民依照當時最尊貴崇高的接待禮儀盛待佛陀及其隨行弟子,如依次向佛陀敬獻洗面水、浞足水、漱口水、灑淨水,之後又依次敬獻鮮花蔓、妙藥薰香、明燈、鮮花水塗香彈灑、妙膳食、擊鼓伎樂等,以表達重法恭敬之心。

其中妙藥薰香,梵文稱之為「都貝」,既是他們集聚當時各種珍貴天然藥物香料,如旃檀、沉香、琥珀、龍涎香等,放置於眾寶物嵌飾之薰香爐中點燃並由供養少女雙手執持緩緩圍繞世尊聖眾,以表示供養迎請聖者同時兼備清淨道場、驅除瘟穢的作用。

△ 鳥嘴面具

1600年前,「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那時的醫生會佩戴銀制鳥嘴面具,面具長長的鼻裡填有芳香物質,越長填充的越多,可以起到過濾空氣的作用。

600年前,明朝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大小瘟疫。對於流行性瘟疫,有些香料儘管沒有根治的功效,但減輕症狀的作用還是明顯的,由海外香料組成的「沉香阿魏丸」就是一劑療效不錯的香藥,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藥物。

/  中  醫 /

香之所以有著預防疾病的良好效果,從中醫角度來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

其一:以陰陽論之,香藥秉純陽之氣而生,為純陽之物,有扶正祛邪,生發陽氣之功;

其二:香氣對「陽明經」的養護有著特殊的功效。「陽明經」為陽氣生化之海、運行之通衢,對人體的健康十分重要,許多疾病都與「陽明經」有著直接的關係,被稱之為人體的「龍脈」。

香對人體的直接作用就是從養護「陽明經」入手,使「陽明經」達到健康狀態,始終保有抵禦「外邪」的能力,達到外病不侵的目的。

太陰與陽明相表裡,太陰有病亦可從陽明入手。太陰肺經為呼吸系統中醫診治之途徑,表裡相配之法,薰香內服,共奏驅邪避疫之功。

所以,古人視香為保健養生的良藥,且須臾不離。

/  西  醫 /

西醫對此的解釋是,芳香類中藥含有大量的揮髮油,這些揮髮油對致病鏈球菌、肺炎桿菌、腦膜炎球菌、結核桿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及甲1甲2甲3型(H3N2)流感病毒等均有較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

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截至1月22日24時,收到國內25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來自湖北省)。13個省(區、市)累計報告疑似病例393例。

在疫病大蔓延期間,我們要做好日常防護工作。

多點馨德瑞,多煨桑,儘量少出門。

如果要出門,帶好口罩,少去人多密不通風的地方。回家之後,要立刻洗手,並用馨德瑞燻一燻,敞開窗戶通風。

唯願疫情早日消除,國泰民安。

相關焦點

  • 新冠全球大流行,看中國古代是如何防瘟疫的?
    中國古代將傳染病稱為瘟疫、疫癘等,最早記錄於《素問·本病論》:「民病瘟疫早發,咽嗌乃幹,四肢滿,肢節皆痛。」近年來SARS、甲流、伊波拉等,包括此次的新冠肺炎都屬於瘟疫範疇。據史料記載,中國歷史上經常是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雖然每次瘟疫都會奪走無數人的生命,但這並沒有給中華民族帶來毀滅性的災難,也沒有阻擋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那麼,在中國古代,沒有現代醫學知識,沒有消毒液,沒有高大上的設備,沒有防護服,甚至沒有口罩的情況下,古人是如何預防瘟疫的呢?
  • 【青年思考】一部與瘟疫抗爭的中國史
    ,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中貫穿著一條與瘟疫抗爭的歷史。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這就是中國人民的斬釘截鐵。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抗「疫」還在繼續,我們可以一起回顧下在中國歷史上的抗「疫」歷史之路。讓我們一起踏上時間隧道,去探索這部瘟疫抗爭的中國史。
  • 農村古話「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無雨鬧瘟疫」真是這樣?有道理嗎
    春分節氣到,俗語「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無雨鬧瘟疫」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呢?今天是3月20日,農曆是二月二十七,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四個節氣春分。在我國古代,每到春季,氣溫快速回升,病毒病菌大量繁殖,就會造成人間瘟疫,如天花、蕁麻疹等等流行性疫病。
  • 從橘井泉香、香油塗鼻到戰「疫」主力軍——瘟疫面前,中醫從來都很...
    東漢末年是我國瘟疫流行的高峰期,名醫張仲景總結前人的經驗,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寫成世界上第一部傳染病專著《傷寒論》。書中的方藥沿用至今,療效卓著,其中靈活多變的辨證施治的方法,還奠定了中醫臨床實踐的基礎。金元明清是我國瘟疫暴發流行的第二個高峰期,也造就出一大批傑出的防治瘟疫的中醫學家。  1956年,石家莊暴發了流行性乙型腦炎,西醫控制不住,疫情越來越重。
  • 瘟疫在古代有多可怕?看看史上5大瘟疫,人類太難了……
    瘟疫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傳染病,其對人類社會的破壞力極大,人類的歷史多次被瘟疫所改變,可以預見,人類與病毒的競賽將永無止境。我們來看看,曾經深刻影響過人類歷史的5大瘟疫,每一次,都是觸目驚心!
  • 如何避免下一場瑞幸咖啡式「瘟疫」?
    瑞幸咖啡的事件對國內正在進行的資本市場改革有兩個十分重要的警示意義:一方面要儘快打補丁,完善監管系統,進一步提高假冒偽劣企業作惡成本;另一方面逼迫我們思考如何通過第三種力量調節,預防行業「瘟疫」感染新興產業。一魚三吃瑞幸的病毒感染力來源於什麼?
  • 古代歐洲遇到疫情是怎麼辦的?——中世紀歐洲瘟疫大流行
    古畫作中對黑死病流行的描繪這場大瘟疫是怎麼出現的?黑死病(鼠疫)的傳播途徑這場瘟疫的發生簡史在幾百年前的中世紀,因為交通極為不便,實際上人員流動是遠遠比不上現在的,那麼這樣大規模大範圍的疫情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 2020年五運六氣和瘟疫之謎
    所以,在中國文化中,瘟疫就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身體發熱的傳染病,可以說中國的瘟疫概念基本上總結了傳染病的特點。吳又可的「雜氣說」和《溫疫論》在《黃帝內經》《傷寒論》等著作的基礎上,通過防治瘟疫的實踐,逐漸形成了「溫病學說」。
  • 客家人是怎樣認識和抵抗瘴癘和瘟疫的?(深度原創)
    相傳北宋仁宗時期,依智高造反,樞密使名將狄青南徵時,麾下士兵患上瘟疫。軍隊路過梅州時,曾井甘甜的泉水治癒了患病的士兵。宋仁宗皇帝特頒聖旨諡曾芳「忠孝公」,並賜飛白書「曾氏忠孝泉」五個字。當時丞相張志遠感言,留下"曾井有泉治瘴癘,口口口口紀高賢"的詩句(原稿四字不清,無從考證)。在嶺南古代瘟疫流行史上佔有一定位置的已知瘟疫病病種還有乙類傳染病瘧疾和白喉。
  • 繪畫中的瘟疫——罪與罰的故事之《被瘟疫侵襲的羅馬城》
    (公有領域) 與普桑類似的作品還有法蘭德斯十七世紀畫家米希爾 史維特斯(Michiel Sweerts)之作描寫的《古城中的瘟疫》。 史維特斯深受普桑影響,這幅《古城中的瘟疫》是他向法國大師普桑的《阿什杜德瘟疫》致敬,因此畫面中許多元素與普桑的相似,讀者可自行比較。作者本人並沒有明確這幅作品的特定歷史背景,或道德教訓。
  • 日本歷史上最大的瘟疫:一次死亡10萬人,日本是如何度過劫難的?
    配圖 可在古代沒有這種一粒見效的藥。導致霍亂發生的,是一種叫霍亂弧菌的病毒,它在1883年才由德國科學家分離出來。成為日本歷史上死人最多一次瘟疫。 當時人們談之色變,視之為魔鬼毫不為過。
  • 瘟疫時代 | 愛在瘟疫蔓延時:文學電影中的瘟疫
    這些普通疫病的種種審美特性,和瘟疫無關。       「瘟疫是另一個大開大闔的崇高美學場域,它所觸及的,乃是更宏偉及險峻的人性,社會及歷史的課題。」透過張望瘟疫,「瘟疫文學」也就張望到了這些更寬廣而深幽的課題。而電影,這一與文學緊密相連的戲劇形式,也因此衍生出相應的「瘟疫電影」。
  • (一)如何從夢境中,判斷自己的業障!(二)蒼艾煙燻到底能不能抵抗瘟疫?歷史證明:有蒼艾的地方,傳染機率會更小!
    (以上內容來源:人民日報,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自古以來用艾煙防瘟疫!」再次提醒灸友們,艾煙燻室可一定程度防範病毒傳播,有空沒空都要做起來,自古以來人們都是這麼做的!在歐洲歷史上導致超過百萬甚至千萬人死亡的各種瘟疫(包括流感等)大流行,為什麼在古代的中國沒出現過?這裡面的因素很多,艾葉或居功至偉。
  • 古人如何對付帶來瘟疫的鼠類宿主動物?
    站在人類中心觀的角度上,瘟疫、疫災對於身處其中的人與人類社會是莫大的災難。可是,如果站在生物平等的角度上看,瘟疫流行的過程無非是導致生物體感染的病原體快速繁殖的過程。在一定區域內,某些病原體的種群數量和種群密度不斷攀升,病原體不斷繁殖所要消耗的生物資源數量則不斷減少。
  • ...畫家|耶和華|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鼠疫|大瘟疫|東羅馬...
    而難能可貴的是,一些涉及瘟疫的作品散發著溫暖人心的光芒,無論是宗教式的祈禱還是對惡疾的救治,都能看到人類在瘟疫面前不屈而頑強的抗爭。法老王的詛咒:一場瘟疫讓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作為文明古國的埃及歷史上曾爆發過十次大瘟疫。
  • 修昔底德筆下的「雅典瘟疫」到底是什麼病?
    今天就以雅典瘟疫的研究為例,和讀者諸君略談幾句。雅典瘟疫的症狀和特點 歐洲歷史上第一次被詳細記載下來的瘟疫是公元前430年夏季爆發的雅典瘟疫,為後人留下記錄的人是修昔底德。首先,他對此次瘟疫的症狀有具體的描述:當他們(指患者)還健康的時候,表面上沒有任何原因,就突然病倒了。
  • 琥珀蜜蠟與瘟疫的歷史
    老蜜蠟鎖骨鏈中世紀瘟疫流行時,人們用燃燒的琥珀放出的煙燻作為防治方法。根據「Mattaus Praetorius」的記載,沒有一個來自GDANSK,KLAIPEDA,KONIGSBERG或LIEPAJA的琥珀從業者死於瘟疫。
  • 遏制「白色瘟疫」!進一步完善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
    2020年,當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在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時,另一種最容易被忽視的傳染病——結核病卻因為疫情影響,得不到及時診斷和有效防治,而嚴重威脅著我們每個人的健康。  儘管近幾年我國的結核病防控已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 中華傳統民俗中的戰瘟疫:登高即隔離、高溫滅毒、瘟神變財神與中藥...
    西王母神話最早記載在《山海經》中,《西山經》說她「是司天之厲及五殘」之神,也就是掌管瘟疫和五刑殘殺的神靈。這裡的「天之厲」就是上天降下的瘟疫,反映了先民認為瘟疫的爆發是上天降災的意識。既然是上天降災,那就非人力可控,只能求助神靈的幫助。上古顓頊帝的三位一出生就夭折的兒子死後成為對民眾不利的鬼神,漢代蔡邕在《獨斷》中記錄說:其中一個平時在江水間出沒的就是常常降下瘟疫為禍人間的瘟鬼。
  • 聊一聊人類歷史上繞不開的20次大瘟疫
    隨著500年前新航路的開闢(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新型傳染病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傳播,並最終形成了第一次全球大瘟疫。 下面就請跟隨我一起來看一看人類文明史上最嚴重的20次大瘟疫,以及它們最終是如何結束的。 1. 史前大瘟疫:約公元前3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