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不能錯過的下酒菜——蒜泥白肉

2021-02-17 米酷廚房

蒜泥白肉?白肉?白肉?你沒有聽錯,就是白肉~~~有很多寶寶,尤其是女神們,一聽白肉就「我不ci、我不ci!」但我能說博主今天介紹的這款白肉真的肥而不膩嗎?額,「肥而不膩」是一句成語嗎?

【蒜泥白肉食材】

五花肉

白芝麻

花椒

料酒

辣椒油

生抽

香油


【步驟開始!】

1、先將五花肉加姜、花椒和料酒下鍋煮,肉肉要冷水下鍋呦。

2、趁煮肉的時間,我們把蒜搗成蒜泥。蒜泥白肉為什麼不膩呢?關鍵在蒜,放多多的蒜泥,怎麼吃都不會膩。博主用了一頭這樣子,寶寶們再加點也可以。

搗蒜泥的時候要加點鹽,這樣不但蒜泥會有味道,而且還好搗。

3、肉肉煮到用筷子可以輕鬆扎透的程度,大約是半個小時,然後撈起過冷水洗乾淨瀝乾水,晾涼,記住,一定是要自然涼。


4、調汁兒!最重要的一步!蒜泥裡加生抽、鹽、糖、醋、白芝麻、辣椒油、花椒粉到進去。配比呢,寶寶們可以邊調邊嘗嘗味道,自己覺得OK就哦了~~~


5、把肉切成薄片,考驗你刀工的時刻到了!越薄越不容易發膩!


6、澆汁兒!均勻的把汁兒澆上去就大功告成了~

白肉做好了其實比瘦肉好吃~

一言不合就吃肉!

下面這幾個食譜你可能也喜歡哦!

↓↓↓


麻辣鮮香!這個夏天,怎麼能少得了這份秘制小龍蝦!

包教包會!吃出辣條味的幹燒腐竹

最簡單的方法+最平價的海鮮=最停不下的美味

點擊食譜名稱就可以閱讀啦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食譜

相關焦點

  • 蒜泥白肉的做法
    蒜泥白肉做法和步驟1豬肉洗淨,鍋中水沸後放入蔥、姜、料酒,放入豬肉煮熟,在原湯中浸泡至溫熱。
  • 四川名菜 蒜泥白肉
    川味涼菜蒜泥白肉有兩種做法:熱拌和涼拌。今天就先介紹一下相對簡單的——涼拌蒜泥白肉做法吧。4 調味碗中加入剁細的蒜泥和醬油7 調味碗中加入鮮湯調勻後將調料淋在白肉上面小秘密:1 二刀肉是豬後腿肉中的一部分(左右各一塊),因四川肉販分割豬腿肉時習慣第二刀整體割下這塊肉而得名(頭刀是坐墩)2 做這道菜一定要選用帶皮的豬肉,去皮豬肉做出來不好看也不好吃3 如果肉塊較大較寬需增加煮製時間4 我家如果吃這道蒜泥白肉一般還會買點饅頭或鍋盔類的麵食
  • 蒜泥白肉新做法
    另外,很多在夏天上桌的涼菜:拌黃瓜、拌豇豆、白肉、拌茄泥等等家常菜裡,也都少不了大蒜的身影,在吃的時候,一定要拍剁成蒜蓉或者搗成蒜泥,在涼拌菜中不僅能增味、開胃,還起到殺菌、解膩的作用。今天我就來用大蒜、黃瓜搭配五花肉做一道改良版的涼菜:蒜泥黃瓜白肉,這道菜不僅擺盤好看,而且吃起來也爽口不油膩,在這個沒有食慾的夏天,這道菜讓你越吃越香,越吃越想吃,感興趣的你一起來和我試試吧~一、蒜泥黃瓜白肉涼菜的做法:1、準備原料。黃瓜洗淨,香菜、小蔥洗淨後切成末,姜洗淨後切成片,大蒜洗淨後放入搗蒜器中搗成蒜泥備用。
  • 清淡養陰的蒜泥白肉,開胃又下飯
    周末有空了,挑上一塊香香的五花肉,細細用心煮好了,切成超薄的片,蒜泥一蘸,嘖嘖~~嘿嘿……口水流下來了吧?話說,這白肉哇,還是當年清廷的皇上和貴族們吃噠。在「吃」上面有獨到造詣的袁枚,他分享說:滿洲「跳神肉」是白肉中,最好的。
  • 絕招|百吃不厭的蒜泥白肉怎麼做?
    蒜泥白肉是川菜中的經典名菜蒜味濃厚、肥而不膩吃的時候用筷子拌合
  • 蒜泥白肉及涼拌菜紅油配方
    蒜泥白肉 五、蒜泥白肉7大訣竅: 1、豬肉一定要是二刀肉,這裡的肉吃起來肥而不膩,正宗的蒜泥白肉肯定不會用五花肉的。
  • 蒜泥白肉
    五花肉一向是中式菜的主角,將它放入清水中連皮烹煮,可使湯汁濃稠油亮,五花肉肥美多汁,用青瓜條將肉片捲成團,蘸著蒜泥醬汁送入口,就算多吃都不怕膩。----蒜泥白肉屬於川菜菜系,曾風靡一時,為人們稱道,此菜要求選料精,火候適宜,刀工好,佐料香,熱片冷吃。食時用筷拌合,隨著熱氣,一股醬油、辣椒油和大蒜組合的香味直撲鼻端,使人食慾大振。蒜味濃厚,肥而不膩。。
  • 好吃到哭的蒜泥白肉,秘訣到底是什麼?
    來,和小編一起做出驚豔好吃的蒜泥白肉,讓客人「哭」回去吧~~首先準備蒜泥60g,鎮江香醋20g,較肥五花肉200g,生抽21g,姜碎5g,白糖20g,雞精15g,花椒油5g,辣鮮露5g,老乾媽香辣醬6g,紅油辣椒52g,蔥1根,白芝麻2g,綠豆芽150g,蔥花5g,大蔥2段,八角桂皮少許.
  • 蒜泥白肉和甜酒釀的愛情牽扯 | 編輯精選
    「我就說說而已嘛,你看你,你又急,真是一盤蒜泥白肉。」老K笑了笑說。蒜泥白肉是他最近最拿手的一道菜。「你說我是一盤什麼?」「啊,沒什麼,說你是蒜泥白肉。」「什麼意思?」蒜泥白肉在說「什麼意思」這幾個字時,會散發出一種讓人失措的邪怒感。
  • 熱拌腱子肉(蒜泥白肉味)
    夏天除偶爾炒個肉菜,一般我都選擇熱拌肉類或者滷菜,比如:蒜泥白肉、椒麻雞絲、拌豬舌、滷豬舌、滷牛肉……蒜泥白肉一般選用豬二刀坐墩來做,有肥有瘦味道也好,但我不吃肥肉,所以改良用豬腱子肉來拌,還是用蒜泥白肉的調料。豬腱子肉比牛肉煮得快,省時間。煮肉的時間可以定好鬧鐘短時間離開火源,哪裡涼快哪裡待著去,人也沒那麼難受。味道呢,絕不遜色於蒜泥白肉,對不吃肥肉的朋友來說非常友好。
  • 蒜泥白肉的家常做法—蒜泥白肉怎麼做才好吃,配方和做法告訴你,鮮嫩入味,特下飯
    點擊微信小程序美食新菜譜大全,查看詳細菜譜教程更方便-前幾天和小妹在春熙路那邊逛街,中午就在附近吃了最近大火的川菜館,沒想到這家味道還是多正宗,特別是那道肥而不膩,鹹香麻辣的蒜泥白肉,味道硬是巴適。這不正是夏季,也不怎麼想吃熱菜,就想吃點清爽可口的涼拌菜。
  • 餐桌美味|簡單蒜泥白肉的製作方法
    蒜泥白肉口味:蒜香味,鹹鮮肥美,蒜香濃鬱。功效:健脾開胃、調理補氣選用肥瘦相連的坐臀肉或五花肉,經水煮斷生後切片,再將肉片捲起來涼拌,成菜香辣鮮美,蒜味濃厚,爽脆嫩滑。五花肉一向是中式菜的主角,將它放入清水中連皮烹煮,可使湯汁濃稠油亮,五花肉肥美多汁,用青瓜條將肉片捲成團,蘸著蒜泥醬汁送入口,就算多吃都不怕膩。
  • 餐桌美味 | 簡單蒜泥白肉的製作方法
    五花肉一向是中式菜的主角,將它放入清水中連皮烹煮,可使湯汁濃稠油亮,五花肉肥美多汁,用青瓜條將肉片捲成團,蘸著蒜泥醬汁送入口,就算多吃都不怕膩。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蒜泥白肉的做法:食材:五花肉400克,黃瓜1根,新鮮藤椒30克,料酒10克,花椒2克,醬油15克,蠔油15克鹽2克,醋10克,糖5克,幹辣椒3根,蒜末5克,香菜適量,菜籽油適量,雞粉2克。1.取一半新鮮藤椒放入清水內,放入洗淨的五花肉,加入料酒泡半小時左右,期間可以翻動一下。
  • 經典涼拌川菜,夫妻肺片、口水雞、蒜泥白肉,調料配方詳解
    蒜泥白肉對刀功特別講究,肉不能豎刀切,一定要平刀片,厚度要薄到透光,片的時候,手還要有節奏地抖動,使其自然地捲曲,以便於巴味。四川廚師職稱考試,其中片蒜泥白肉就是測試項目之一。蒜泥白肉最講究的就是調料,蒜泥一定要選紫皮獨頭蒜搗成泥,蒜蓉不能太細,有一定顆粒感,最好是把蒜切成小粒,將蒜粒放入石臼中砸成不規則的碎裂狀,舂好後倒入調料碗中,用要用煮肉的熱湯綜合一下,在熱力的作用下,蒜粒的味道得以最大程度地釋放出來
  • 我的「蒜泥白肉」是四川一「霸」,大廚都得甘拜下風,1次吃5斤
    說到蒜泥白肉,四川絕對是吃它的最佳地方。雖然白肉的做法起源於北方,四川人民以其獨特的美食想像力,在白肉烹調的基礎上用蒜醬調味白肉,並加入獨特的特殊辛辣調味料,而不是只有使白肉更好吃,還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 小廚房 | 蒜泥白肉
    >料酒適量,或者花雕酒用料2 (佐料)姜蒜蔥白芝麻炒香生抽香醋(不是白醋哈)糖花椒粉油辣子辣椒以及辣椒油香油雞精蒜泥白肉的做法把所有「佐料」混合均勻(配比我沒寫,因為我每次都是一邊嘗一邊調整,原則上一切都要多,首先蒜泥要多,然後糖醋要多,辣椒油自然也要多,川菜的涼拌菜好吃不好吃就看佐料了,用我們重慶話講就是要「捨得放佐料」)
  • 教你蒜泥白肉的正確做法,步驟詳細,做法簡單,比飯店的還好吃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道用豬肉,做出一道百吃不厭的美食,他就叫「蒜泥白肉」,這道菜可能許多人都聽過,但是能做出正宗的蒜泥白肉卻很少。要想做好這道菜,首先要知道,這道蒜泥白肉是屬於川菜,其口味重點突出香、麻、辣,同時它也是川菜中的「一朵名花」,屬於川菜中的冷菜,做出來下酒又下飯。這時候問題來了,既然蒜泥白肉這麼好吃,那麼到底應該怎麼烹飪呢?
  • 【旺銷特色菜】蒜泥白肉
    蒜泥白肉食材:帶皮五花肉300克、黃瓜1根、薑片15克、花椒3克、幹辣椒2個、蒜50克、生抽70克、辣椒油40克、芝麻油15克、2、將肉肉加入清水裡,水裡加入薑片,花椒,幹辣椒2個,大火煮開,小火煮40分鐘,至白肉可以輕鬆用筷子戳穿,煮好的肉晾涼,放入冰箱冷藏1個小時以上,至白肉涼透。3、準備好蒜泥40克,我的蒜泥用油炒了一下。4、將其它的蒜10克切片放於盛器,生抽70克,加辣椒油40克,芝麻油15克,鹽2克,白糖10克和蒜泥一起拌勻。5、冷藏好的肉切成大片。
  • 手掌寬、薄透光,蒜泥白肉切得比面長!
    ;厚度僅為一兩毫米,在陽光下透過白肉可以看報紙,而入熱水一燙,肉皮處便呈現出漂亮的波浪花紋。四川宜賓的江北舊州路上有條人氣極旺的餐飲街,那裡近2/3的小店都是以「李莊白肉」為主打,並以此給小店命名,每逢旅遊旺季,各家店每天僅白肉的銷量就在70斤以上!
  • 蒜泥白肉做法,教你做肥而不膩的蒜泥白肉,口感肥而不膩,蒜香濃厚,特別下飯
    蒜泥白肉是一道菜品,屬於川菜菜系,製作原料主要有蒜泥、肉等,口味鮮美,營養豐富,食時用筷拌合,隨著熱氣,一股醬油、辣椒油和大蒜組合的香味直撲鼻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