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趙蘭振而言,書寫鄉村或小鎮並非書寫鄉愁的故鄉,故鄉更像是一種方法和對象,是看待世界的起點。作家李洱曾言:「讀懂了中國的小鎮,就讀懂了中國。而閱讀趙蘭振的小說,就是閱讀中國的小鎮。」近日,在趙蘭振的三部新書《夜長夢多》《草靈》《摸一摸閃電的滋味》面世之際,當代作家邱華棟、趙大河、李浩、陸源和朱嶽,與作者趙蘭振一起暢談創作,探討了小說中有關故鄉的人、鬼、獸。
從《夜長夢多》到《草靈》和《摸一摸閃電的滋味》,趙蘭振展現了一種全新的書寫鄉土的方式,一種以豐富的語彙,充沛的感情,去描寫當代鄉村文明的瓦解與腐爛的方式,但同時以奇譎詭異的想像力賦予鄉村大地豐厚久遠的生命力,萬物有靈,各自喃喃低語。
作為趙蘭振以心血之力蟄伏十餘載書寫而成的長篇小說《夜長夢多》,曾被選為首屆中國長篇小說年度金榜作品,小說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年,以野蠻生長的奇異之鄉南塘的變遷為主線,是一部書寫鄉愁與掙扎、詠嘆朝改代換人性卻難變的宿命,窮盡鄉村眾生相的鄉村變遷史詩。
從復仇者翅膀的生命軌跡鋪陳故事,講述了噓水、拍梁兩地家族、階層、男女之間互相糾葛、撕扯、逃無可逃的命運。其中詭譎的鄉民,離奇而禁忌的往事,組成了自然與歷史相融合的幽暗場域。人物群像或殘忍或癲狂,或溫暖或寬宥,一起構成了小說人物殘酷而豐富的世界。
中短篇集結作《草靈》以孩童的目光展現一個既淳樸又潛藏殘酷的鄉土世界,以綿密、生動而悲憫的文字展現故鄉的人與動物,苦痛和信仰。其中福克納式的語言,方言組構的旁白,向著文學本真進發的姿態,以及對鄉土奇譎詭異的想像,賦予了故土豐厚久遠而鮮活的生命力。
《摸一摸閃電的滋味》以作者早年行醫經歷為素材,有對治療、手術過程的寫實描摹,也有對鄉鎮醫療狀況的真實反映。小說刻畫了鄉村中的人們承受疾病、死亡時的掙扎、無奈與達觀以及人與人之間微妙而複雜的關聯,在真誠的書寫中逼近靈魂的本來面目,在細微的表達中傳遞震撼。趙蘭振在他的小說中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書寫鄉土的方式,沒有人能逃脫最開始走出的故鄉,它更像是一個觀察世界的舞臺。
用作者本人的話說:「每個人的故鄉,都隱蔽著一個殘酷的時代,它聯結生與死,神奇與平庸,鬼怪與神聖。每一個誓與故鄉決裂的人,在面對故鄉的消遁死亡時,都走上了和解與救贖之道。故鄉之於我們每一個人,是揭不掉的烙印。」(文/圖 劉江林)
責編: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