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苗是什麼東西?
顧名思義,所謂海帶苗,就是初長成的海帶,依照生活經驗,但凡是「幼年」食材,往往都有讓「成年」食材望塵莫及的獨特魅力,海帶苗也不例外,「嫰、滑、鮮、爽」是它賴以成名的四字要訣。
成熟海帶的口感更具韌性,但總有人抱怨難以嚼動,而海帶嫩芽則以滑爽見長
比起六月慣常的時令菜蔬,海帶嫩芽在嫩之外又多了一重鮮味。
可別小看了這種鮮味,味精的發明最初就是從一碗海帶味增湯中汲取的靈感。
霞浦的海帶嫩芽除了顏值高,味道鮮美,還有一個優點便是實在:採用傳統鹽漬工藝保鮮防腐,無泥無沙,吃時只要浸泡一分鐘,洗掉表面的粗鹽,一斤便能泡發2.5斤。
原本乾癟的海帶嫩芽在水中緩緩舒展葉片,重回它原本的面貌,這樣的體驗不僅關乎味覺更關乎審美。
海帶苗含有大量的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鈣、鉀、碘。含有褐藻酸,可結合小腸內多餘的鈉排出體外,有助舒緩高血壓。
另外含有墨角藻甾醇能將多餘的膽固醇排出體外,可以緩解便秘。海帶芽中的大量膠質,也是抗老化不可缺少的元素,可保持肌膚的彈性光滑。
霞浦縣簡介
霞浦縣,福建省寧德市轄縣,是閩東最古老的縣份,曾是閩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的沿海經濟開放縣,是福建最早開放的對臺貿易口岸,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素有「海濱鄒魯」之譽。
霞浦海帶
2009年6月5日,霞浦縣被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稱號。這是訖今全國唯一被授予此稱號的縣份。
霞浦海帶的歷史淵源
據霞浦縣誌記載,霞浦縣沿海水域在低潮線下2-3米深度巖石上分布有野生海帶。20世紀40年代,三沙鎮沿海和海島鄉農(漁)民開始零星採收養殖,使霞浦成為南方最早採養海帶的縣份。1957年,霞浦縣開始在三沙鎮三澳和溪南東安開展試驗性養殖,1958年,試養5畝海帶獲得成功,同年根據國家水產部《關於大力開展海帶養殖的指示》,將養殖海帶列為「大躍進」主要項目。1960年,閩東海帶育苗室(後稱三沙漁業公司育苗室)利用自然光進行室內種海帶培育和採苗試驗,至1961年10月成功後,開始批量向海帶養殖區供應秋苗。1972年,縣養殖場與水產技術部門合作進行海帶夾苗繩材料改革,採用聚乙烯繩包棕絲取代傳統馬乾草夾苗繩,取得明顯經濟效益,獲得省水產局表彰,並在全省推廣。1983年,縣養殖場利用海帶浮架套養貽貝獲得成功。1984年,三沙漁業公司育苗室海帶夏苗在自然海區渡成功,提高了提供高產優質海帶生產的能力。經過50多年的不斷發展壯大、技術革新和苗種選育培養,霞浦海帶已經形成了獨有的品質特色。霞浦海帶產區已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列入「第六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
霞浦海帶品質及特點
其葉片狹長呈帶狀,不分枝,植株健壯,鮮海帶呈橄欖褐色,富有光澤,長度1.5—2m,厚度1—4毫米;受獨具特色的湖泊型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養殖周期縮短,藻體幼嫩,粗纖維含量少;幹品呈黑褐色,質嫩柔軟;加工成品的鹽漬海帶結呈翠綠色,蒸煮易爛,粘滑爽口,香醇。
霞浦海帶富含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B1、B2,胡蘿蔔素、碘以及鈣、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幹海帶中蛋白質為10%、碘0.3%、胺基酸總量101g/㎏、鈣7016mg/㎏、鐵382 mg/㎏,鋅8mg/㎏、β-胡蘿蔔素1.1mg/㎏、維生素B170µg/100g、維生素B2190µg/100g。霞浦海帶生產過程不施肥、不用藥,為純天然綠色無公害產品,經常食用有利於實現人體酸鹼平衡、保持體液呈微鹼性,還有軟堅散結、消痰平喘、利水洩熱、去脂降壓、加快膽固醇代謝、降低腫瘤的危險性的作用。
海帶苗怎麼吃最健康?
海帶苗與醋很對味,醋可讓海帶苗軟化,可以試試用醋涼拌海帶苗或是韓式海帶涼湯。加上冰塊的海帶涼湯,可以突顯醋的酸味,口感更清爽。
海帶苗同海帶一樣,和豆腐在一起搭配營養非常好。豆腐中的角質苷會讓身體內的碘流失,海帶正好補充。經常食用還有助於鈣質的吸收。
海帶苗的儲存方式:
近期食用可以放在冷藏室中,因為鹽巴醃製的不會那麼快壞掉,也可以放在冷凍室中,食用時再拿出來不影響口感
兼職為什麼會選擇辰頤物語,辰頤物語寶媽月入過萬是真的嗎?
原生態水果、無添加零食,不打農藥不泡藥水,不打催熟劑,我在辰頤物語等你關注我們,了解更多請加萍姐微信:53287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