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的樓市一直都不太平,根據有關媒體報導,國內房產巨頭在青島開發的某樓盤,因為存在嚴重的建築質量問題,有三棟樓需要推倒重建,這一消息曝光之後,給廣大購房者敲響了警鐘,在未來2年之內買房,這4個風險一定不能忽略。
第一,房子質量問題
其實早在2018年的時候,綠城房地產建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軍在博鰲房地產論壇上表示這兩年的房屋質量是最差的,其中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因為經歷了前幾年的樓市火爆之後,不少房企為了爭奪利潤,開始搶奪土地資源,推高了土地價格,但是在房企高價拿地之後,先後經歷了樓市調控和融資收緊,購房者對樓市預期開始轉變,買房的熱情開始冷卻,房地產行業步入下行周期,房企為了保證企業資金周轉,不得不走上控成本、降標準的道路,這也會導致房屋質量越來越差。目前房企的生活環境已經非常艱難了,加上2021年1月1號「三道紅線」限制融資的政策正式實施,房企的處境將會是雪上加霜,所以未來幾年雖然有可能買到便宜房,但房子的質量卻是最難保證的。
第二,房子爛尾問題
除了房屋質量差的問題,房子爛尾也是有可能發生的,曾經的千億企業「某禾集團」在全國各地的很多高端項目都出現了爛尾問題,這也給廣大購房者敲響了警鐘。其實房子爛尾,最主要的還是房企的資金鍊出了問題,房企前期拿地建房,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只有後期銷售到一定程度才能回本甚至盈利,所以一旦房子賣不出去,成本不能回收,也沒錢繼續建造房子,就會導致房子停工,如果不能復盤,那麼房子就爛尾了,因此房子能否按時交付,重點要觀察房企的銷售和債務情況,如果自身負債纍纍,銷售目標完成情況還不樂觀,那麼房子爛尾的風險很大。
第三,房子難轉手的問題
房子屬於投資品其實是被官方認可的,官方統計的數據CPI 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消費品及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的重要宏觀經濟指標,這其中包含食品菸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等8大類、 262個基本分類的商品與服務價格,但是其中卻不包含房價,很多人不了解其中的原因,我給大家解釋一下,其實CPI 統計的是消費品的價格,而房子不屬於消費品,是投資品,所以不會把房價統計在內,既然房子作為一種投資品,那就要考慮它的轉手和需求問題,樓市經過前幾年的火爆,樓市需求被嚴重透支,現在不少人手裡不止一套房,樓市真正的剛需在不斷減少,未來投資性房產想要轉手將會非常困難。
第四,房子貶值的問題
在三道紅線限制融資和樓市需求縮減,房子資金回籠困難的背景下,未來房企降價促銷概率很大,除此之外,房子本身也會影響房屋的價值,比如開頭我們提到的,山東青島某樓盤因為質量嚴重不合格,需要推倒重建,這樣的消息在網絡上發酵後,肯定會影響房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