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0歲男孩的清晨,刺痛無數家庭,別再做「有毒」的父母

2020-12-21 朗姐育兒說

執筆&定稿:大古

全文字數:約1730字

閱讀時長:約6分鐘

中國家長最擅長的就是「包辦式教育」,全權包辦代理子女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常忽略他們個人的意願和想法,有時可能還裹著溺愛的糖衣,結果卻是培養了一代憂鬱的綿羊。

前段時間,一個10歲小男孩的日常在網上火了,被眾多網友點讚關注的同時也引人深思。

男孩兒在清晨6點多被鬧鐘叫醒後,並沒有賴床鬧脾氣,而是在揉揉惺忪睡眼靜坐幾秒後立馬起床開始一天的生活。

自己洗漱穿衣、背起書包、提上垃圾,拿著父母提前為他準備好的零錢出門去吃早餐,然後步行上學。

雖然男孩兒剛開始還帶有些許困意,但整個行程有條不紊,透露出一個10歲孩子高度的獨立和自律,令很多成年人都自慚形穢。

與這個小男孩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包辦式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

★★ 「包辦式家庭」的縮影

親戚家也有個10歲多的女孩兒,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父母輪番上陣叫三四遍,有時甚至得連哄帶騙、生拉硬拽、大動幹戈才能把孩子叫起來。

然後孩子被催著磨磨蹭蹭洗漱,因為耽誤了時間所以只能隨便吞幾口父母準備的早餐,就抓起書包飛奔到學校,好像每一天都有遲到的風險。

這兩個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不同,長大後的人生道路可能也會是天差地別。雖然不一定是絕對的,但從小就培養孩子獨立、自律的好習慣,孩子將來會受益終生,這是毋庸置疑的。

那麼,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中國的很多孩子都像是「溫室裡的花朵」,被父母保護得太好了,經不起半點風吹雨打。但其實有時候過分的溺愛反而像是毒藥,會害了孩子。

孩子年齡小的時候,父母覺得孩子太小了,擔心做不好,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孩子大一點了,父母覺得孩子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就理所當然地把一些雜事全權幫孩子處理了。

父母以為自己是在幫孩子,實際上是在剝奪孩子鍛鍊的權力,剪去他(她)的雙翼,等到有一天需要他(她)自己去飛的時候卻發現已經無能為力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為人父母,要教會孩子獨立生存,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就放手讓他們去做,說不定我們會發現孩子的潛力其實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 給予孩子犯錯的空間

不要怕孩子犯錯,怕的是他(她)不敢去做

這讓我想到的一個場景就是,家裡人在包餃子,孩子也想去嘗試一下,可是媽媽卻嫌孩子礙手礙腳,把她轟走了,嘴上還說:「你哪會包什麼餃子啊,你包的肯定一下鍋就全破了」。

這樣被拒絕的次數多了,孩子肯定覺得包餃子這件事索然無味了,甚至還可能對做飯敬而遠之。

事實上,每個人在剛接觸新事物的時候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如果這時候你給孩子澆了一頭冷水,他(她)可能以後就很難提起興趣了。或者孩子才剛學著做你就嫌不好,孩子只會更加畏首畏尾,磨滅自信心。

★★ 鍛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當下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都要爛大街了。不過大部分都是成年人在看,但看書容易,實踐起來可就太難了。因為很多事情在人生的前半段就已經紮根了,後面想要更改基本相當於回爐重造了。

因此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大多數孩子由於年齡較小認知有限,對時間更是沒什麼觀念,一玩起來就忘記了上學、寫作業的時間。

一到寒暑假這種現象就更嚴重了,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在開學前一晚都在點燈熬夜趕作業。很多家長做的就是在一旁提醒催促,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依賴,覺得反正不用自己操心。

家長面對這種情況可以跟孩子商定限時完成作業不能拖延,完成後可以看電視半小時等等。如果到了寒暑假,可以引導孩子制定計劃表。

比如每天寫假期作業一小時,運動半小時,看課外書半小時,剩下時間孩子可以自由支配,但不能長時間沉迷遊戲等等。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時間有了概念,懂得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不能隨意浪費。

★★ 總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包辦一切不是愛,無條件溺愛不是愛,教會孩子如何生存下去、怎樣生活得更好,才是深愛。

幫助孩子從小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鍛鍊孩子的獨立和自律的能力,將會讓孩子一生受用。如果有一天,孩子面對更廣闊的世界和陌生的環境,他也能夠應對自如。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一位男孩的清晨日常,刺痛無數家庭,別再做「有毒」的父母
    不過,看了一位10歲男孩的清晨日常,我開始思考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對的,也意識到了「包辦式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差在了哪!一位男孩的清晨日常,刺痛無數家庭透過家裡的監控視頻,可以看到這位小男孩每天早上六點二十聽到鬧鐘後就會自己起床,既不需要父母叫也沒有賴床,自律的讓人驚喜!
  • 一位日本男孩的清晨,戳中無數家庭痛點,不要再做「有毒」的父母
    而一位日本男孩的清晨日常在網上爆火,戳中無數家庭的痛點,引人深思。只看到這位年僅10歲的小男孩,每天六點被鬧鐘叫醒後,靜坐緩衝一下,就立馬下床開始自己的一天。這名男孩一直略帶困意,但是所做一切有條不紊,非常的獨立自主,令不少包辦式家長慚愧不已。這個小男孩的獨立與包辦式教育下成長的同齡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 一名男孩的清晨日常,刺痛無數家長的心:別再做「有毒」的父母
    直到我在網上看到一個10歲小男孩的清晨日常,才知道我家孩子的問題出在了哪!從家裡的監控中可以看到,每天6點20分,孩子聽到鬧鈴會自己起來洗漱、穿衣服。沒有賴床也沒有父母頻繁催促,只這一點就把很多同齡孩子比了下去。
  • 11歲日本男孩的早晨,讓我們看到中日家庭之間的差距:別太寵孩子
    從清晨的第一聲鬧鐘想起,忙碌的一天就開始了。媽媽們開始起床為孩子的一天做準備,準備好豐盛的早餐,算著時間把孩子叫起床,洗臉刷牙,穿衣穿鞋。吃完早餐把廚房收拾好,再把孩子送到學校,日復一日,都是如此。這樣的生活模式,相信很多寶媽都不會陌生,它發生在很多家庭之中,寶媽們照顧完一家人的起居生活,自己也要忙著上班工作,搞得辛苦不堪。
  • 11歲日本男孩清晨做早餐,孩子獨立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開學之後,每天早起給孩子做早餐,催促孩子上學,晚上輔導作業已經成了父母們的日常。而我們的孩子呢,已經習慣了父母的照顧,不睡到最後一分鐘不起床,有時候迷迷糊糊地坐到餐桌前,要媽媽把飯塞嘴裡才肯吃。在世界青少年的調查研究中發現,中國孩子的獨立性在世界處於比較靠後的位置,在歐美國家,孩子上了大學之後就要自己打工賺生活費,成年之後父母就很少給錢了。要說孩子獨立最早的國家,還要屬日本。前幾天看到一個11歲日本男孩的日常,讓很多中國父母感慨:我家孩子要是有這孩子一半獨立,我就輕鬆了。
  • 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遇上有毒的父母,是孩子的劫難!
    這幾天,一則#廣東一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的視頻,映入了人們的眼帘,引發討論。本該是無憂無慮在校讀書的年紀,卻早早步入婚姻,把自己的人生禁錮,這背後暴露了家庭教育的諸多問題。廣東汕頭一個17周歲男孩盧某和一個13周歲的女孩莊某,一個退學,一個休學,戀愛一年,雙方父母一拍即合,為兩人舉行了婚禮。
  • 10歲男孩誘騙6歲女孩舔下體,男孩父母拒不道歉:女孩是自願的!
    最近,一條新聞的爆出瞬間在網上炸開了鍋:5月21日,孩子媽媽帶著孩子在上海七寶萬科西西弗裡書店看書,本想讓孩子感受一下書卷氣息,沒想到卻受到了一個10歲男孩的侮辱!視頻中,男孩的手腳已經開始不規矩了,博主稱,後面還有更噁心的——脫小女孩的內褲直接摸下體,讓小女孩舔自己的下體,這些不堪的畫面商場就不讓她拍了。
  • 遼寧6歲女童被親媽虐待進ICU,刺痛無數人: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愛你…
    2018年,江蘇泰興,一9歲男孩因弄丟手機被母親亂棍打死,鄰居們說,孩子母親平時對別人客客氣氣的,但對孩子就是,三天兩頭下狠手。在海南萬寧,一6歲女孩,因寫作業頂嘴,被父親活活打死,直到他打不動了,讓女兒別裝了,快起來,孩子只說了一聲:「爸爸,我起不來了。」
  • 「24秒監控下,10歲男孩逼5歲女兒舔下體,我泣不成聲」:這一幕,敲響2.8億父母的警鐘!
    記得去年,在北京一家書店裡,店員好心提醒一名大聲念英文的男孩不要影響其他人,卻遭到男孩指著鼻子怒斥:這時男孩的母親看到了,竟只是走過來跟店員說:「他還是個孩子,你別搭理他,你忙你的。」面對兒子蠻橫無理的行為,母親不加以制止和反思,竟還執意要求店員放過孩子,甚至公然嗆聲叫囂,實在是令人無語!
  • 「弟弟一哭,我就挨罵」,10歲女孩的作文,道出二胎家庭的無奈
    新聞上不斷爆出二胎家庭孩子爭寵事件,讓父母操碎了心:2020年5月,江西一10歲女孩因與姐姐鬧矛盾欲跳樓;2019年,廣東一8歲男孩遇害,施暴者是18歲的親哥哥;2015年,河南一家具廠起火,4歲男孩不幸遇難,
  • 12歲男孩殺害10歲女童後拋屍:比孩子的惡更可怕的,是父母的惡
    4月17日,安徽一名10歲的女孩失聯4天後,被警方確認死亡,她小小的屍體在離家三百米的灌木叢中被找到,而兇手是她的親堂兄——一個12歲的男孩。女孩小婷從小性格老實,聰明乖巧,成績也很好,事發當天,她本來在家上網課,幾個小時後,卻在堂兄家中遇害。
  • 未成年少女賣淫上癮,12歲男孩性窒息死亡:中國父母,別再沉默了!
    在湖北武漢,一個12歲的男孩,倒掛在橫梁上,滿臉是血,窒息身亡。被發現的時候,他身上穿著六七件女裝,腳上足足捆了20圈的繩子。在他的手機中,有多次購買女士絲襪,裙裝的網購記錄,他還曾經瀏覽過很多私密的網站。經過警方認定,男孩屬於「性窒息」死亡。
  • 「請別傷害我們的男孩」,給男孩父母的5條建議
    6歲前,男孩和女孩一樣,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愛,尤其是來自媽媽的愛,這是孩子學會愛的第一步。而在孩子6歲後,媽媽就要反過來教男孩愛父母、愛身邊人。這種被媽媽依賴的感覺,不僅讓孩子有一種被需要的感覺,也是在無形地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相反,如果你在男孩面前,搶著拿主意、什麼都幫著做,甚至表現得很強勢,孩子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渺小與無能。
  • 別一直傷害我們的男孩!給男孩父母的5條建議
    而在孩子6歲後,媽媽就要反過來教男孩愛父母、愛身邊人。我身邊有很多母親捨不得讓男孩吃苦,事無巨細都替孩子打點好,造成一些孩子長大成人還是過於依賴媽媽、缺乏主見。每個男孩在成長過程中,很渴望變強大,渴望得到大人的肯定。當他們被人依賴和信任時,強烈的責任感會讓他們變得更有擔當。
  • 16歲男孩在海裡浮潛時,被有毒的魚刺了2毫米傷口,搶救無效死亡
    16歲男孩在海裡浮潛時,被有毒的魚刺了2毫米傷口,搶救無效死亡。根據外媒報導,近日一名十幾歲的年輕人在一處受歡迎的旅遊海灘浮潛時,被一條有毒的魚刺傷而死。事件發生時,這名不幸的少年正在西班牙科斯塔布拉瓦的普拉賈達羅度假勝地參觀。
  • 日本11歲男孩的一天,戳中萬千中國父母心:教育是最好的國防
    而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別,根源還是父母的教育,從以下這兩個方面對比,可以說明一切:一位日本11歲男孩的日常清晨:在一個短片裡面,詳細的記錄了一個小男孩的一天早晨。太陽升起,這位11歲的小男孩不需要任何人喊他起床,自己自覺的早起,輕車熟路的進入廚房,開始自己為自己準備一天豐盛的早餐。用餐完畢之後,自覺的把碗筷刷洗乾淨,然後又直接出門溜了一圈狗,最後收拾自己的書包,細心的帶了雨衣,步行去了學校。
  • 未成年少女賣身上癮,12歲男孩性窒息死亡:中國父母,別再沉默了
    來源 | 張十三說(ID:zhang13shuo)在湖北武漢,一個12歲的男孩
  • 9歲男孩寫作文「妹妹哭,我就會挨罵」寫出二胎家庭的心酸
    我國從1996年二胎政策開放,很多家庭緊跟政策迎來了第二個寶寶,然而二胎矛盾不斷,各大平臺新聞上不斷爆出,二胎家庭孩子爭寵的現狀。今年五月份,江西女孩想要跳樓,原因是跟弟弟鬧矛盾。2019年廣東八歲男孩被害,下手的居然是自己的親哥哥。2015年河南家具廠起火,縱火者是17歲男孩,他的弟弟僅僅四歲就不幸遇難。
  • 案例分析:一個15歲叛逆對抗的男孩,父母該如何做?
    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15歲的兒子天天和我們對著幹,不聽話,喜歡名牌鞋、手錶、還留長頭髮。實戰家庭教育說:「不聽話的孩子」也許是個有主見、有思想的孩子,只是父母理解不了;「不聽話的孩子」也許是從一開始就站到了孩子的對立面,說教孩子,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他開始追求自我,便開始了反抗;……
  • 從11歲日本男孩一頓早餐,看出家庭間教育差別:獨立
    為此,很多力求親對孩子親力親為的父母就開始焦頭爛額了。每天在家庭與工作間兩邊跑,實在是令人感到心力交瘁。近日,一位在日本生活的中國媽媽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自己兒子上學的日常。他的兒子也就是裡面的主人公今年已經11歲了,正是上小學的年紀。然而這位小男孩卻有很多家長都羨慕不已的家教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