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我們該如何保護好自己?
作者:冷芸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們要談的話題是職場上的自我保護。
首先,不是只有女性需要保護自己,男性也需要保護自己。
其次,職場上的自我保護到底包括哪些方面?我把職場上的自我保護分為4個方面。
第一個是人身安全,人身安全是人一生都要做好的自我保護。可能很多人會想問職場上會有人身安全問題嗎?我們所辦公的環境是相對比較安全的,但它不是絕對安全的,因為職場也是社會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在職場上的自我保護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
其次是心理健康保護。
第三是財務風險。
第四是法律風險。
我們今天就從這4個方面來講解職場上我們應該如何做好自我保護。
|一|
關於人身安全的問題
給大家先分享一些真實的案例。這些案例雖然發生的概率極小,但是一旦發生,對於當事人就是一輩子與一家人的事情了。人這一輩子,學會自我保護是最起碼的底線,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一件事發生在多年前。大家知道服裝公司的零售大多是通過經銷商來做的。我們當時有兩家經銷商都在經營我們的品牌。他們的店鋪在街對面,所以他們是直接的競爭對手,我們稱他們為A-B公司。A公司經常打折,B公司就經常向品牌公司投訴A亂打折。這種情況在經銷商是普遍現象。我們當時的要求設定了打折期與打折底價,並不允許經銷商擅自打折,因為這樣會干擾到其他經銷商的銷售。由此,A公司跟B公司的店員關係也不太好,他們經常會有一些矛盾。比如兩個店的店員之間經常吵架或者兩個公司的店員經常到對方的店鋪鬧事。
最後,發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遺憾與悲痛的事:A公司老闆的弟弟,很年輕,當時才24歲,來巡店。巡店後他也去看了B公司的店鋪,他跟B公司店鋪的店長因為一些事情起了爭執。B公司的店長就走到馬路上買了一把水果刀又折回去,雙方也叫了人打群架。在打架過程中,B公司的店長捅了A店鋪老闆的弟弟幾刀。這讓原本很簡單的商業糾紛變成了一個刑事案件,而A公司老闆年僅24歲的弟弟就這樣沒了。
A公司老闆,是哥哥,比弟弟大10歲以上,都說長兄如父。當A公司老闆趕到醫院時,他弟弟還沒有斷氣,一直在跟他說「哥哥,我不想死」!但非常遺憾的是他弟弟失血太多,當晚就走了!年僅24歲!
這真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後來,兇手被判刑;B公司對被害人做了經濟賠償。就一個打折的事情,讓兩個家庭破裂。B公司老闆也無心再經營生意,最終將店鋪轉讓給了其他經銷商。
這是我自己在職場生涯當中所親身見證過的一個悲劇。至今想來還是很令人心痛!
關於人身安全,我再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在電視上看到的案例。這是一個典型的職場案例,發生在上海。大家知道上海的企業管理相對於其他地方算是比較規範的。
有一家在上海的鐘表公司,公司平時的企業文化等等都挺不錯的,員工都比較和睦。有一個當時年齡59歲,還有一年就退休的老師傅。這個老師傅是專門負責維修的師傅,屬於做技術的人,在公司工作將近20年,與同事相處融洽,也很受大家的尊重。
他當時有一個八、九十歲、因為年歲漸增身體不太好的老母親。在出事之前的一年中,這位老員工因為照顧母親經常請假。幾乎每天都會遲到,每周都有一兩天要請假。這嚴重影響了當時的企業規則。畢竟企業還有其他員工,不能總是指望著每個人都來理解你因為個人原因而上班遲到。並且因為他是做維修的老師傅,他的表現也影響了公司業務。
當時這家公司從開始給他口頭警告,然後又給了他書面警告,最後發現他的問題還是沒有改善,所以公司最後決定辭退他。
去通知辭退的是人力資源部的經理,也是老師傅的老同事。當人力資源部經理在會議室裡跟老師傅說了公司的意思後,老師傅開始什麼也沒說。大家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令人意向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老師傅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拿了一把修理手錶的螺絲刀徑直走到經理的身邊,捅了她幾下。當時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從攝像頭來看,有的人當時正在走路,看到這個場景就立刻楞在那裡。大概過了二三十秒才有人反應過來要去報警和打120,救經理。老師傅也沒跑,就繼續待在那個地方。最後經理搶救無效死亡。老師傅也被警方拘留。
老師傅後來在被審訊時,說自己在這家公司做了20多年,臨退休1年被辭退,心理很不平衡。而且客觀上他也是為了照顧自己的母親。警察問他,所以他因此去殺害了另外一個母親(人事經理30+,孩子5-6歲),難道這樣就心理平衡了嗎?
像這兩個悲劇一樣的案例雖然發生概率極小,但是作為個體,每個人還是要有防範意識。在商業上,因為錢財或者其他的糾紛,彼此之間的暗裡明裡的各種鬥爭並不少見。底線就是保護好自己!
那麼我們怎麼儘量避免發生這類似的情況?
首先在社會上,無論是在職場或者在社交場合,要注意保護個人的隱私(家庭、孩子、住址、學校)。自己並沒有把握的朋友,不要透露太多個人情況。無論職場上還是商場上,還有一種可能存在的情況,那就是對方覺得你很難弄,就可能來傷害你的孩子或者家人。所以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注意保持警惕心還是很重要的。
比如我經常看有的人喜歡在自己的朋友圈曬娃,有時候孩子的名字也在上面。可能這是因為相信自己的朋友圈的質量。但是現在是「截屏」時代。難保你的朋友圈不會被截屏,以後被利用。
其次,當你在工作中跟某些人產生巨大的衝突時,自己要警惕,當然也不用草木皆兵。
第三,當你面對衝突時,儘量不要一個人去面對衝突。比如我剛才說的案例,人力資源部去辭退員工,這個企業肯定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情況。辭退員工至少應該有兩個人在場,兩個人去跟對方說,而且要確保對方的情緒已發洩掉。如果一個人因為被辭退,大吵大鬧,不一定是壞事,至少TA的情緒被宣洩了。有的時候,沉默,反而更有可能產生風險。
第四,防微杜漸。防微杜漸是什麼意思?在這件事情還沒有變嚴重之前馬上報警。我以前上班的時候,店鋪有一個員工在開例會時跟店長起了衝突,兩個女生打架了,在場的人立馬打了報警電話,兩個人都被帶到了派出所。最後由派出所來處理了。
最後,從企業層面而言,在處理一些棘手問題時,還是應該要儘量思考周全的。比如前面的鐘表老師傅的案例。一個還有1年就要退休的人,辭退對方後,對方的就業問題怎麼解決?家庭情況如何?如何處理才能避免高風險事件發生?等等。應該提前有所考量。
另外,避免醉酒,也是防止出事的一個方面。很多問題都是喝醉了酒以後才發生的。我並不反對喝酒,但是我反對醉酒和酗酒。
|二|
關於心理健康的問題
第二個是關於心理健康的問題。職場上的心理傷害多因為PUA。我們首先要區分下PUA和正常批評。
在職場,老闆不批評你是不可能的。一個從來不批評你,不指出你錯誤的老闆,不一定是一個好老闆。經不起批評的玻璃心人士,也很難適應職場的工作。
批評跟PUA有什麼區別?在我看來,批評是就事論事,比如你粗心了,你遲到了,那麼就該被批評,自己應該想辦法糾正。但是如果純粹就某些事情來不斷對你的人格進行精神性的打擊和侮辱,那就是PUA了。
當真正的PUA出現時,你一定要在剛開始就要說「不」。很多人為什麼一次又一次的受到PUA傷害,原因是TA沒有在一開始就去表達自己的意見,而最終讓對方得寸進尺。
舉個例子,比如你手頭上已經有活在幹了,然後有同事總是找一些理由讓你去幹不在你工作範圍內的事,而現在你連自己手頭上的工作都忙不完,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對對方說「不」;但假如說你手頭上工作並沒那麼多,有人請你幫忙去做別的工作,雖然是一個原本不在你工作範疇內的事,但你也許也可以考慮去幫忙。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極端。職場上不能過於斤斤計較,但也不要來者不拒,毫無底線地退讓。
第二,平時疏導自己的情緒很重要。每個人疏導情緒的方式不一樣,我個人的建議是無論你跟你的同事關係多麼好,同事之間不要去討論辦公室的人際關係,更不要去討論老闆,因為你說的話可能很快就傳到了另外一個人的耳朵。比較好的疏導方式可能是自己找一些獨自能夠消化的運動、購物、自己寫日記或者跟一些不在你這個圈子裡面的好朋友交流也可以,總之情感的宣洩還是很重要的過程。
第三點,學會求助也很重要。如果你自己連續很長時間都處於一種心理被壓抑的情況,而且壓抑情緒已經成為你持續產生的問題時,你需要學會求助。如果是跟公司有關的,你要學會向有關部門求助。好的公司實際上是會設置專門協助員工解決內部糾紛的部門。當你投訴無門的時候,你可以再去找其他相關部門的領導,哪怕這個部門的領導跟你沒有關係,但是你要相信TA可能會幫助到你。當問題變得更嚴重的時候,我覺得直接跨級去找上級的上級也可以,但這屬於極少的情況。雖然通常在職場上是比較忌諱越級匯報的,但如果這個問題變得很嚴重,而且讓這個問題變得很嚴重的本身就是你上級,這時越級是有必要的。這一點還是要針對情況來說。
|三|
關於財務安全與法律風險的問題
最後我來談談財務安全跟法律風險的問題,這是很多職場人不太注意的問題。
職場上的財務安全問題,第一點是你得保證自己該拿到的錢能拿到,自己的工資不會被無緣無故地拖欠。不要在一個公司做了幾個月也罷或者幾年也罷,最後你該拿的錢都沒拿到。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你沒有保護好自己該得的財產。
其次,個人不要為公司的業務墊太多錢。這類事在中小公司經常發生。一些採購企業要求員工先墊錢。以前我們有一個芸友,他們公司所有的採購都是讓員工先墊錢去買回來,每次墊資大概一、兩萬元。這個金額對企業業務不大,但是對於個人員工來說已經很大了。有的員工積累了幾萬塊都沒有報銷,我認為這是完全不應該發生的。員工完全沒有義務這樣做。有時候,你為公司墊了不少錢,到最後卻連工資都拿不回來,更別提墊的錢。正規的企業是不會一直讓員工墊錢的,特別是在做採購的時候。如果不能公對公付款,那麼可以先從企業借款,然後再回來報銷。這也是一個辨別公司到底是不是一家正規企業很重要的方法。
最後一個是法律風險,如何規避法律風險?職場上這種事發生得也比較多,因法盲而犯法。所以如果要開公司,最好要了解法律常識。企業的很多法律風險多與財務相關。一般來說,企業如果出了經濟問題,法人、財務、出納都會承擔一定的責任。
另外,逃稅漏稅,虛開發票等等都是違法的,但這種行為在中小公司中很多人是沒有這方面意識的。而且大家都覺得好像周圍人都這樣做,沒關係。但等到被查到,法律並不會因為你周圍人都這樣做,就放過了你。
以及千萬不要貪自己不該貪的錢。大部分的職場犯罪,都是因貪而起。
另外,有的員工會認為,我只是按領導的要求做事,出了事也應該是領導承擔責任。出事,領導肯定要承擔責任,但是執行者一樣會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自己首先樹立一個法律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事情之所以會從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就是因為有太多人抱著僥倖心理。但人如果一旦違法了,即使現在沒有被發現,也不等於永遠不會被發現!
大多數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家人不求大貴大富,但求平平安安!所以,你不一定需要多麼成功,但至少要努力做一個讓自己和家人平安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