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起跳:中國平安(02318)的壽險改革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沒有不難的改革,平安的壽險改革也是如此。

8月27日晚,中國平安(02318)公布了2020年中期報告,總體符合各方預期。具體看,銀行及金融科技板塊保持較好增長態勢,保險板塊承壓,特別是壽險業務受多方因素影響較大。壽險業務是中國平安的核心以及利潤主要來源,但2020年以來,平安壽險業務保費增速放緩,前7個月保費收入累計同比為-5.07%。

要實現長期價值的最大化,在必要時需要捨棄短期利潤。客觀的說,平安壽險業務增速下滑,主要是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線下代理人無法正常開展業務,導致產品銷售不利;同時居民部門收入受限,消費支出下降明顯,保險產品購買意願增強但購買力不足。然而,這些外部因素卻疊加在從去年四季度啟動的壽險改革的進程中,加大了改革的陣痛。

如何看待平安目前壽險改革的進展呢?

「儘管改革的難度前所未有,改革的深度行業罕見,我們依然充滿信心」,馬明哲在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中這樣寫道。

這時,就更需要明確壽險改革的初心。

在中期報告中,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特意對壽險改革進行了專門闡述,在他看來,改革首先要明確問題出在哪裡。對照「從客戶需求出發」和「專業讓生活更簡單」的初心,平安自省、自查出四大改革方向:一是隊伍,銷售隊伍素質良莠不齊,基礎管理和培訓效果有待提升;二是產品,需要持續完善「產品+服務」體系,運用「產品+科技」充分賦能銷售與運營;三是管理,需要提升長期規劃的前瞻性和精耕細作的耐力;四是文化,務要銘記初心,永葆品質為上、勇攀高峰、危機意識及擁抱科技的文化。

馬明哲希望,平安的壽險業務既要保持日常經營、改革轉型兩不誤,又要徹底解決根源性、深層次的問題,打造長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平臺,為客戶和社會提供更安心穩健的保險保障,為中國乃至全球壽險業貢獻平安智慧,最終迎來改革轉型的全面勝利。

此刻,平安的壽險業務,正處於「深蹲起跳」的引爆點。

三位一體的壽險改革

從平安集團以往的財報來看,壽險業務是其最主要的淨利潤來源,其收入是百分之百計入到集團營收和利潤表之中的。不同於銀行和證券業務,雖然同屬一個集團,但需要依不同的控股比例並表。所以看平安未來基本面的好壞,主看壽險業務的未來成長能力。

作為中國最早的壽險業務的拓荒者之一,早在1992年夏天,馬明哲就產生了「不惜成本地刺激個人壽險發展」的決心。那時,馬明哲手頭的一份《媒體》寫著一個事實:「部分發達國家如英國、瑞士、日本、美國的壽險保費收入已遠超其他險種保費收入的總和」。1994年7月31日晚,平安售出了第一張人身保險個人保單。

在最先看到了壽險的重要性之後,平安集團的壽險業務迎來了迅速發展的契機,並建立了行業最強的壽險代理人銷售隊伍。此後的數十年,平安的壽險業務一直引領著行業發展。

但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之後,傳統保險企業和網際網路保險玩家都在加大改革力度,或是逆勢持續人海戰術、拉動增長,或是堅持高產能路線、優化業績,亦或是利用網際網路和科技優勢、創新模式。

這時,平安的壽險改革要怎麼進行?

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平安集團決定推進壽險改革,平安的這次壽險改革從 2018 年開始萌芽,產品及渠道調整逐步開展,2019 年 11 月啟動全面深入的改革。

具體來說,平安的壽險改革從產品、渠道、數位化運營三方面入手:一是從客戶出發,改革產品;二是科技賦能代理人,打造三「高」隊伍,改革渠道;三是,構建「數字壽險」,實施全面數據化經營。

先來看產品,對於任何企業來說,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都是其核心價值。以保費計,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保險行業發展已經實現了「從0到1」,正跨入「從1到N」的階段。但在更好滿足客戶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需求方面,卻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使得公司意識到,必須擺脫過去「一個產品打天下」的情況。

在這方面,場景豐富的平安有比較大的後發優勢。在平安集團綜合金融體系支撐下,平安人壽正從「保險」向「保險+」銜枚疾進,「一個客戶、多個產品,一個帳戶、一站式服務」態勢日益凸顯。通過推出「金管家」APP,集成中國平安各項金融服務,並打造保險圈、育兒圈、健康圈、理財圈等7大社群,為客戶提供更多金融及生活服務選擇,實現了從滿足金融需求到滿足「金融+生活+社交」需求的轉變。

再來說渠道,平安人壽2019年逐步推進渠道改革,在代理人、銀保和電網銷三方全面發力,開展全面數位化轉型的探索。改革過程中,平安人壽代理人開始呈現總量減少、質量提升的態勢,2019年,平安人壽代理人減少17.2%,2020年一季度較年初又減少3.0%,但平安人壽人均NBV保持正增長,成為驅動NBV內涵式增長的主要因素。

在前期改革的基礎上,2020年8月17日,平安人壽代理人渠道變革又邁出了關鍵一步,平安人壽發布了最新修訂的「基本法」,即《個險壽險業務人員基本管理辦法》,成為代理人渠道變革的最新舉措,力圖更大發揮代理人團隊的價值。

圖:平安「基本法」主要內容

最後說數據與科技。在當下背景下,無論是產品矩陣還是渠道變革,均需要金融科技的配合與賦能。馬明哲曾說:「數據化經營的本質,是為了實現先知、先決、先行。未來任何競爭的成敗都取決於數據化的能力,平安的目標就是『全面數據化經營』」。

正是在「全面數據化經營」理念的支持下,中國平安不斷加大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成為中國金融體系中,科技實力最強的機構之一。截至2020年6月末,平安個人客戶數達2.10億,較年初增長4.6%;上半年新增客戶1,809萬,其中35.4%來自集團五大生態圈的網際網路用戶;客均合同數2.69個,較年初增長1.9%。

科技賦能之下,平安壽險渠道的技術化和數據經營化持續推進,從量到質的轉變正在發生。特別是在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平安壽險藉助「金管家」APP、「口袋 E」APP 等線上平臺,支持代理人線上經營;通過智慧客服、「閃賠」等核心應用,為客戶帶來全天候、極致的保單、理賠、續期服務,2020年一季度,平安壽險完成 68 萬件賠付,最快賠付耗時僅 1 分鐘,其中責任賠付187件,最快賠付耗時僅3分鐘。科技的力量展現無遺。

綜合金融優勢:可複製不可復刻

在平安的壽險改革過程中,綜合金融的優勢給了平安壽險改革底氣,使得改革能夠穩健推行,這也是其在行業中最不可復刻的關鍵核心。

提到壽險改革時,馬明哲曾表示,平安有克服困難的4個有利條件:第一,平安擁有超過25年、在市場上經驗最豐富的管理團隊;第二,平安擁有市場素質優良的代理人隊伍;第三,平安有強大的綜合金融產品體系,支持業務員增加收入、開拓視野,有更廣闊的職涯規劃;第四,平安有強大的科技能力支持,包括智能招聘、線上培訓、數字營銷、數據驅動、活動管理、智能客服等,已經在壽險業務中取得了效果。

如果單從渠道、產品、科技來觀察,平安的壽險變革雖深刻,但並非無法超越。不過從更深層次看,平安壽險的變革是中國平安公司治理、公司文化以及公司戰略的外在表現,其改革措施可複製但不可復刻,這也是中國平安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更重要的是,當下我國金融系統中,同時擁有保險+銀行牌照的綜合性金融集團不在少數,但中國平安綜合金融優勢短期內無法超越,綜合金融的優勢給了平安壽險改革底氣,使得改革能夠穩健推行,這也是其在行業中最不可復刻的關鍵核心。

圖:中國平安業務構成(中國平安年報)

與其他綜合性金融集團不同的是,中國平安明確將 「金融+科技」定義為核心主業,並持續加大科技投入,不斷增強「金融+生態」賦能的水平與成效,構建 「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五大生態圈,通過「一個客戶、多種產品、一站式服務」的綜合金融經營模式,推動 「科技賦能金融、科技賦能生態、生態賦能金融」,致力於成為國際領先的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

除了理念先進和執行力強之外,在發揮金融綜合優勢的過程中,為何中國平安能夠脫穎而出?這與中國平安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走過的從「壽險」到「壽險+銀行」再到「壽險+銀行+資管」的歷程,以及在此歷程中堅持不懈強化科技賦能,是其他同業短期內無法復刻的成功經驗。

通過壽險業務,中國平安建立並打造了一隻具有競爭優勢的代理人團隊,代理人團隊成為中國平安後續發揮綜合金融優勢提供了人力保障,同時中國平安的銀行、資管等業務為代理人在保險業務之外向客戶提供了更多選擇,提升了客戶粘性,並形成正向反饋。在此過程中,金融科技手段又發揮了助推、加速作用。特別是中國平安的金融板塊均在集團一體領導之下,內部協同性更好。這種順勢而為看似簡單,但實質是中國平安綜合金融優勢的核心所在,通俗來講,有強大代理人團隊的保險公司沒有像中國平安如此有綜合金融優勢,有綜合金融優勢的往往缺少平安這樣強大有戰鬥力的代理人團隊。

總之,集團綜合金融優勢,不僅是壽險改革得以持續堅決推進的安全墊,也是構建「壽險+」產品體系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更是將平安與其他也在進行壽險改革的保險公司區別出來的最重要因素。

相關焦點

  • 平安人壽突然換帥 壽險改革棋至中盤
    楊錚此番執掌平安人壽,可能讓平安壽險改革產生新的變數。2019年11月22日,中國平安發布公告稱,陸敏接替李源祥出任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分管保險業務及個人綜合金融業務。同年11月,平安宣布啟動壽險改革,馬明哲親自掛帥改革小組組長,副組長則是陸敏。壽險改革是平安人壽的主戰場。
  • 機構分析師解答:行業受疫情影響承壓,中國平安(02318.HK/601318.SH...
    來源:格隆匯2020年2月28日下午,格隆匯舉辦 "中國平安機構投資者交流私享會"。本次私享會邀請到廣發證券(香港)宏觀分析師、天風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格隆匯首席分析師出席,中國平安代表列席,多位機構投資者通過線上的方式參加會議,共同探討在疫情衝擊之下的宏觀發展趨勢,同時深入解讀中國平安的投資機會。
  • 25年再出發,平安壽險改革進入深水期,代理人隊伍是成功的關鍵?
    2019年,中國平安率先在業內發起了壽險改革。對於一個成立20多年的公司而言,選擇改革再出發,需要莫大的勇氣,但也是走得更快更穩的必由之路。平安的這次壽險改革,深度在行業內罕見,難度也前所未有。因此,自從改革開始,就成為了行業從業者、投資機構關注的重點。
  • 陸敏首秀平安人壽晨會,壽險如何改革?疫情「危」中有何...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本周一早上,平安人壽內部召開了一次特別晨會。平安人壽的改革怎麼做?2月21日,中國平安業績發布會上,董事長馬明哲提起平安人壽正在進行的壽險改革。他表示,壽險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模式應對新的需求已經逐漸不適應了。平安需要一種新的打法。這些年,各行各業都在發展,比如物流行業的薪酬不斷在提升,雖然平安壽險的代理人收入是市場平均的近兩倍,但從未來三五年來看,仍然是不夠的。陸敏表示,平安人壽改革的總目標,是要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壽保險公司,標誌就是要做成市場的龍頭,行業的標杆,客戶的首選。
  • 中國平安(02318-HK)(601318-CN)攜手創業慧康將共建大醫療健康新生態
    原標題:中國平安(02318-HK)(601318-CN)攜手創業慧康將共建大醫療健康新生態
  • 新生代代理人亮相央視,平安人壽改革提速
    在整個保險行業還在尋找突破點時,平安已經率先開啟了新徵程:不忘初心,與時俱進。2019年,中國平安發起了壽險改革,由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親自掛帥改革領導小組組長。今年10月,平安集團執行董事、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陸敏攜平安人壽的管理層和近百名全國各地的精英代理人在井岡山上參加平安人壽第二十四屆高峰會。
  • 中國平安再現高管人事調整:楊錚出任平安人壽董事長兼CEO
    中國平安再現高管人事調整。上海證券報記者剛剛獲悉,今日,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人壽宣布,為加強公司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深化壽險改革,實現數據化經營模式的創新突破,楊錚將出任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全面負責平安人壽整體經營管理工作。
  • 中國平安再現人事變動:楊錚出任平安人壽董事長 有何戰略意圖?
    來源:券商中國正將壽險改革推向深水區的平安人壽,迎來重要人事變動。12月7日下午,平安集團召開壽險班子會議,宣布了楊錚將出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全面負責平安人壽整體經營管理工作的消息。平安集團內部對於楊錚給予了相當大的期待。平安人壽表示,此次調整加強了平安人壽的班子建設,進一步推動壽險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及各項業務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也將更加完善公司組織管理架構,優化決策部署,落實主體責任,持續為壽險改革提供強大的動能。擺在楊錚面前的最大考驗是,如何帶領平安壽險轉型尤其是營銷員渠道成功改革,從而實現壽險業務的可持續增長。
  • 3次接連換將、核心指標下滑近三成 平安頹勢反映怎樣壽險業大困局
    雖然對於很多關注壽險市場的人來說,陸敏的離開,早有徵兆,但事情一旦發生,還是頗令人嘆惋。這已經是中國平安壽險業務板塊在三年內的第三次大換血。作為中國平安的絕對核心業務板塊,作為中國壽險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平安人壽一直被視為業界明星之一,但如今,這顆明星正變得愈發暗淡。
  • 中國平安業績會8大亮點出爐:疫情有何影響 如何投資
    來源:新浪財經2月20日消息,中國平安公布業績,2019年中國平安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同比增長18.1%至1,329.55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36.5%至1,643.6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39.1%至1,494.07
  • 馬明哲:壽險的根基——追求「細心」與「毅力」的「工匠精神」
    10月17日,2020中國平安個人客戶經理暨高峰英雄會在井岡山落下帷幕。基於改革年的大背景,此次平安人壽高峰會高度聚焦壽險改革,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和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陸敏分別在致信和講話中,加以強調。據了解,這次平安人壽的「高峰會」,因參加深圳特區40周年的紀念活動,馬明哲雖未到場,卻親手寫了一封致「高峰英雄」代理人的長信《不忘初心,25年再出發》。
  • 減少近12萬代理人,高管頻頻變動背後:中國平安的轉型「陣痛」
    摘要:減少了11.9萬保險代理人撰文|蜜姐&編輯|傑兒最近兩天,中國平安高管人事變動的消息引發了市場關注。平安人壽換帥背後,是其壽險改革之路承壓繼續。作為知名的大白馬中國平安,到底是價值所在,還是被高估了?今天蜜姐就來聊聊它的高管變動、主業之一壽險的改革,以及今年現有的業績。
  • 「獨家」平安人壽「空降」董事長特別助理,原瑪氏箭牌中國區高管李...
    記者|張曉雲正處於改革攻堅期的平安人壽迎來一位關鍵人物。10月26日,界面新聞記者獨家獲悉,原瑪氏箭牌糖果(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需求總經理李鬥已於近期加入平安人壽,任平安人壽董事長特別助理。目前,平安的壽險改革正處於攻堅期。自2018年下半年起,平安就開始醞釀壽險改革,2019年下半年正式啟動,成立壽險改革領導小組,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親自掛帥,內容包括發展模式改革、營銷體制改革、產品策略改革、渠道改革四個方面,形成了新基本法、優才計劃、數位化經營、「產品+」等系列配套措施。
  • 保險業下半場,中國平安(601318.SH/2318.HK)的估值模式如何變遷?
    一、壽險改革的自身節奏中國保險業的上半場,以2015年前後激烈的同質化結束。而下半場,則是以2016年成立銀保監會與提出"保險姓保"作為開始的。在2016年這一輪保險業的調整中,平安採取了收縮銀保、縮減萬能險、投連險等產品的銷售,增加傳統壽險與傳統健康險的銷售。而這一次調整,成為平安後來一系列改革的序曲。按照平安自身的節奏,2018年下半年,由董事長兼CEO馬明哲先生親自掛帥,啟動了一場"壽險業務改革"。
  • 中國平安上半年淨利跌近30%,但另一利潤指標逆勢上揚...
    8月27日晚間,中國平安披露半年報,歸母淨利潤相比去年同期下滑近三成。不過,公司與分紅派息直接掛鈎的另一財務指標——歸母營運利潤,逆勢實現1.2%的增長。淨利下滑背景下,中國平安分紅派息依舊大方,公司擬向股東派發中期股息每股現金0.80元,同比增長6.7%。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表示:「2020年是平安的改革年,挑戰與機遇並存。」
  • 中國平安15年間淨利潤增長63倍,未來還有近萬億利潤儲備待...
    紛繁蕪雜的信號面前,壽險改革的成效是決定整場局勢演變的勝負手,如何正確理解平安自2018年來持續推動的壽險改革,成為判定平安走勢、解讀整個壽險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直面問題,不逃避,這不僅是中國式抗疫的寶貴經驗,也是企業轉型升級中解決問題的根本手段。  眼下的中國壽險業,也已走到了轉型關口。尤其是中國平安(601318),為打造新型的人壽保險經營模式,提升代理人素質,驅動其產能和收入提升,將代理人渠道改革作為本輪壽險改革重點,並由馬明哲親自掛帥。  「平安為何要進行壽險改革?
  • 中國太平(00966):壽險階段性低點或已出現,期待後續價值復甦
    太平集團牌照齊全,覆蓋壽險、財險、再保、資管。相對於其他上市保險集團(平安、太保、人保),太平集團是為數不多的覆蓋了所有細分市場的保險集團,包括壽險、財險、再保險、保險資管、專業養老險。1.4.整體業績:上半年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大幅下滑,後續有望深蹲起跳迎來增長2020年上半年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淨利潤大幅下滑。
  • 中國平安再現高管人事調整:楊錚出任平安人壽董事長兼CEO!
    中國平安再現高管人事調整。  上海證券報記者剛剛獲悉,今日,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人壽宣布,為加強公司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深化壽險改革,實現數據化經營模式的創新突破,楊錚將出任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全面負責平安人壽整體經營管理工作。
  • 平安人壽榮獲金貝獎「2020最佳壽險公司」獎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近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發起並主辦的2020中國資產管理年會暨十三屆中國資產管理「金貝獎」頒獎盛典在上海舉行,平安人壽因卓越的市場表現、良好的客戶體驗及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榮獲「2020最佳壽險公司」獎。
  • 中國平安前三季度淨利1030億降20%,營運利潤增逾4%
    2020-10-27 18:17:00 來源: 澎湃新聞 舉報   10月27日,中國平安發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