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飯後都會在小區裡走走,很喜歡我的小區。我住的是一個老小區,樓層最多是六層。
老小區還是人文更豐富一點,感覺更接地氣一點。每每到了傍晚,人們都吃完飯了,或者正在吃飯的時候。總能看到三五個人一組的聚會,他們有的拿著小板凳,有的就坐在現成的凳子上。有的在樓道口旁,有的在裝有鍛鍊器材的小廣場上,有的在住戶改造的小超市跟前。他們中有大爺有大媽,中間還夾雜著年輕人。時而有幾個孩子帶著童真的笑聲從身邊跑過,他們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互相追逐,嬉戲打鬧。
老小區的管理更人性化,不是特別嚴格死板。我們小區最精彩的生活展覽在一樓。一樓都有個小院子,有的人家圍上圍欄,裡邊種了菜。有的在裡邊打好地面鋪上漂亮的地磚,擺上小桌配幾個凳子,上邊搭的玻璃頂,營造了一個私人休閒空間。有的利用這個空間做了生意,方便了小區的人也給小區增添了生活氣息。還有的整棟樓的各家樓前都沒弄,前邊是一片空地,到飯點了一家一家的桌子放出來,各家都出來吃飯,特別像香港老電影《歲月神偷》裡老街坊一起吃飯的場景。
老小區還有個好處,三不管地帶多,有的犄角旮旯的地塊沒人管,有人收拾收拾竟然散養了幾隻母雞。有人利用空地養了百十盆花,有人種了幾畦菜。小區的停車位也很充足,還是免費停車,不像新小區,停車位比車還貴。無奈很多人都是把車停在外邊,下車還要步行很久回家[捂臉]。
但是老小區也有缺點,物業一般。物業的工作人員包括保安和清潔工都是老頭老太太,難道物業是根據老小區老人管的經營理念招的人?小區空地上時有垃圾亂堆,處理不及時。我們的樓道一般一個星期才打掃一次吧,樓道裡的燈壞了半個月能修上已經很不錯了。門衛管理不如新小區嚴格,所以容易丟東西[流淚]。我就遭過入室盜竊,丟了一臺新買的筆記本電腦。後來電動車放樓道裡還丟了電瓶。不過我發現大家對這些都習慣了,沒有多少怨言。
老小區的布局不合理,往往東拐西繞的找不到地方。新小區往往規劃好,格局好,物業管理到位,但是物業費貴出了幾倍。還各種限制,不允許這樣不允許那樣,只有你家裡那百十平米才是你說了算。
現在國家政策好,實行老舊小區改造,小區改完後路面都鋪上柏油了,外牆也換了新裝,健身器材,娛樂設施也補全了,整個小區煥然一新,人們住著更舒適了。聽說小區的房價也隨之漲了不少。大家覺的老小區好還是新小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