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家庭的廚房裡,都有一包甚至幾包掛麵。畢竟,掛麵易儲存、價格還便宜、乾燥處理無油炸,看起來比方便麵健康多了。
所以許多家長不僅愛給自己煮掛麵,也喜歡給寶寶吃。
可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的掛麵也是品種繁多。有雞蛋掛麵、蔬菜掛麵、兒童高鈣掛麵等,很多人在選購掛麵時根本不知如何下手……
而那些聽起來「高大上」的掛麵,其實啊,大多都是虛頭巴腦的食品。
各位寶媽奶爸們如果你買掛麵時看到這4個字,請果斷放下,否則花的不僅是冤枉錢,經常吃還有損寶寶和家人的健康呢~
給寶寶買掛麵
一定要看清這「4個字」!
(圖片來源:網絡)
各位寶媽奶爸,給寶寶買掛麵可不是光看上面有「兒童」,看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就可以放心購買了。
首先,你要看一個字——「鈉」!
這個「鈉」其實就是「鹽」。
許多廠家為了讓麵條儲存的時間更長,「面相」也更加白亮,更容易煮熟,會在生產掛麵時放入氯化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食鹽」!
所以,如果你買的掛麵「鈉」含量不低的話,即便你煮麵條時不放鹽,也會讓寶寶攝入不少的鹽分。
就拿下面這款掛麵來說吧,配料表中每100克掛麵,就含有1151毫克的鈉,而400毫克的鈉=1g鹽!
就是說,像上面這款掛麵,假如寶寶只吃100克的掛麵,什麼調味品都不加,這一頓就足足吃了2.5克的鹽!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人每日攝入食用鹽的量不宜超過6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攝入的鈉不要超過 2000 毫克(折算成鹽就是 5 克)。
看好咯,上面這些可是成人的標準。下面這些才是寶寶的日攝入鹽標準:
■ 0~1歲的寶寶:一克額外的鹽都不要添加!
■ 1~3歲的幼兒:每日額外的鹽分不超過1.8克
■ 4歲~6歲的孩子:除食物本身的鈉含量外,可額外攝取1~2克的鹽,但一天不得超過5克。
要知道沒味道的麵條,寶寶如同嚼蠟,肯定會抗議不吃啊。
這時,家長要是在麵條裡放點鹽、醬油、雞精等高鈉調味料,或配點火腿腸、滷豆腐乾、醬牛肉等等這些高鈉食物……
得!寶寶的這一天的鹽分攝入量妥妥的超標了!
這碗麵條,除了能填飽肚子外,對健康可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因為過早給寶寶添加鹽,會使多餘的鈉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影響鈣吸收、增加寶寶成年後患高血壓的風險!
長期攝入過量的鹽也不好。因為碘過量可能會引起甲狀腺功能異常,包括甲亢、甲減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
如果血液中鈉的含量遠大於寶寶的承受能力,就可能導致寶寶血液滲透壓加大,造成脫水的問題,嚴重時還可能會導致死亡!
所以,買掛麵時一點要看「鈉」含量!據*《GB 28050-2011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的相關規定:鈉含量低於 120 毫克/100 克的食品屬於「低鈉食品」。
像這種低鈉的掛麵以及無鈉掛麵就可以購買,並且可以放心給寶寶和家人吃了。
說完的「鈉」還有三個字也要注意!
碳酸鈉其實啊,就是來幫助麵團形成麵筋,這樣能達到「筋道」的口感。
碳酸鈉這個物質吧,鹼性特別高。不管是寶寶還是家長,攝入過多鹼的話就會打亂胃液的酸鹼平衡,進而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像腸胃比較弱寶寶,以及本身有胃病的人,攝入含碳酸鈉高的掛麵,就會引發腸胃不適,甚至加重不適症狀!
而且,碳酸鈉還會破壞小麥製品中的營養素,使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所以啊,如果寶媽奶爸看到配料表中含有「碳酸鈉」幾個字的話,就儘量不要給寶寶和本身有胃病的家人購買了。
是不是覺得,買個掛麵都這麼麻煩,那麼給寶寶直接買兒童掛麵豈不是省事又健康?
嗯?這倒不見得哦~
兒童掛麵真的健康嗎?
近年來,隨著家長對孩子飲食的安全性與營養性的要求不斷提高,兒童專用食品是越來越火爆了。
商家更是為了迎合家長和孩子們的需求,樂此不疲地推出了各式各樣的兒童專用食品。
什麼兒童掛麵、兒童牛奶、兒童餅乾、兒童水餃、兒童橄欖油、兒童醬油……簡直讓家長挑花了眼!
其實啊,兒童專用食品除了包裝設計特別卡通化外,口感上也更為迎合寶寶的喜愛。至於價格嘛……也比普通食品要貴。
而一些家長就單純的認為,兒童食品=營養價值高+更適合寶寶的生長發育需要。
所以,覺得貴一點也值了,誰讓這是專門為兒童定製的呢。
在這裡小康君要說句實話了:目前我國只是針對0到3歲嬰幼兒奶粉和輔食的相關食品有標準要求,對於3歲以上的兒童專用食品並沒有出臺相關的標準,其生產執行的多是成人標準。
雖然很多兒童專用食品側重添加了強化鈣、鋅、維生素D、益生元等,但達不到有效劑量,吸收有限,所以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
甚至啊,也沒有健康到哪兒去!就拿兒童掛麵來說吧~
曾經就有測評團實地走訪23家北京商超門店,抽到43款「兒童掛麵」並送至國際第三方檢測機構SGS、天祥集團檢測。
結果呢?顯示有31款兒童掛麵,約七成以上(72.09%)的產品並沒有特別降低兒童掛麵中「鈉」的含量。(此段數據來源:www.fangxin365.com)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市面上大多數所謂的「兒童食品」啊,多為噱頭。
很多兒童食品只是通過包裝、送玩具之類的手法來吸引孩子,再通過「兒童專用」的字樣獲得家長的青睞,卻沒有根據兒童特點進行有效的營養配備,本質上和普通食品沒什麼區別。
所以,各位寶媽奶爸們就別光看見「兒童專用」這幾個字,就腦子一熱的瞎胡買了,要學會看配料表才行!
家長該怎麼給孩子
挑選健康的食物呢?
其實,給孩子挑選吃的只要看這兩點就行了:
配料表中的成分排列,是按照由多到少的順序排列的。所以,天然成分越靠前、成分越簡單的食物越好。
(圖片來源:實拍)
上圖中的配料表顯示,油鹽排到了二、三位,基本可以判斷為高油、高鹽的食品。
再看食品添加劑,竟然有三種?!直接PASS!
零食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大多標記的是每100g所對應的營養成分。
(圖片來源:實拍)
家長們需要著重關注的是脂肪、鈉(鹽)、糖的含量,低脂肪、低鈉、低糖的食品才是最適合寶寶。
低脂肪、低鈉、低糖食品的具體標準為:
■ 脂肪含量≤3g/100g
■ 鈉含量≤120mg/100g
■ 糖含量≤5g/100g
給寶寶買掛麵,還是儘量簡單一點的好。
畢竟有一些小作坊會加入色素來冒充雞蛋、蔬菜、雜糧的顏色,用香精來仿冒口感迷惑消費者,長期吃這類掛麵,肯定對寶寶以及家人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
至於寶寶們吃的「兒童蔬菜掛麵」,其實啊經過打汁、和面、乾燥等製作掛麵的過程,維生素類營養素幾乎損失殆盡,保留下來的大多只是蔬菜的味道、顏色和極少的營養物質而已。
好了,暫時說這麼多吧。各位寶媽奶爸要是覺得今天有所收穫,記得給小康君點個「贊」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