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對廣式叉燒醃製細節曉有興趣,我們今天就聊一聊在醃製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很多人都認為醃製就是把叉燒跟醃料胡亂攪拌在一起就完了,其實叉燒醃製過程中忽略一些小細節也會對叉燒賣相及味道造成不小的影響,舉個例子,為什麼有的人做的叉燒瘦肉特別的鹹,而肥肉好像不入味?對於這些問題不懂得細節的人很難去想出答案,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廣式叉燒醃製細節。
要做廣式叉燒的第一步當然是食材的處理,我們在市場買豬肉回來都要進行清洗,把髒的東西跟血水清洗乾淨,一般食材都要做,但是製作叉燒的豬肉除了清洗還需要放在清水中進行浸泡,浸泡的目的是為了把豬肉裡的血水儘量浸泡出來,因為血水會使叉燒制完成後出現黑斑,影響叉燒的賣相。
人們對燒臘美食的講究,特別講究的是食慾,那麼沒吃到嘴裡之前食慾就要從視覺上面獲取,如果你做的叉燒黑黑的,怎能吸引人們前來品嘗?讓叉燒看起來紅潤亮澤,讓食客光從外觀上看就覺得你做的廣式叉燒好吃,客人自然而然就被吸引過來了。
我們都知道叉燒在醃製時需要不停地進行翻滾,攪拌的過程需要從最底下撈起,反覆撈翻讓每一塊豬肉都均勻入味。撈翻之後將較肥的肉放在容器最底下,較瘦的放到上層,這麼做是因為肥肉相對來說比較難入味,而瘦肉放最底下做出來的叉燒可能會偏鹹,最後放在一旁進行醃製,醃製時長在四個小時以上。
廣式叉燒醃製如果得不好,造成瘦肉太鹹、肥肉又無味就算是失敗了,肥肉本身吃起來就肥膩,加之沒有充分醃製入味,那吃起來就會全是肥油,而瘦肉又太鹹,這種廣式叉燒顧客吃過一次之後,誰還敢回來呢?所以廣式叉燒醃製細節定要掌握好,避免類似情況出現。
*有關「廣式叉燒醃製細節」就分析到這裡。如果你對廣東燒鵝、廣式燒臘、潮州滷水、隆江豬腳飯等美食製作技術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們,我們更新的其他文章和問答,有詳細的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