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就跟火星撞地球一般。就在不少家長搖頭嘆息,對孩子毫無辦法的時候,表姐玲玲卻優哉遊哉,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她當然有驕傲的資本,女兒小小不僅在學校裡成績拔尖,平時跟媽媽也特別親密,兩人經常聊天,連男同學給小小的情書玲玲都看到了。玲玲跟女兒關係這麼好,得益於玲玲特別會講話。
小小有段時間學業壓力大,很憂鬱,連飯都不想吃,玲玲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又不敢直接問孩子,依然像往常一樣照顧她。只是會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不經意地說起自己的青春時光。
「小小,還記得我16歲那年,要考高中時,數學下滑地很厲害,可著急了。」
「媽媽,你也有過考砸的情形嗎?老師有沒有批評你?」
「當然有了,老師批評是好事,他也是希望我們能有進步呢!如果老師的話重了,也別放在心上,畢竟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
「嗯,媽媽,我這次英語考的很糟糕,老師狠狠地訓了我一頓,還撤掉我的課代表,實在是太丟臉了。」
「小小,原來你這段時間就是為這個在難過呀!沒關係,媽媽幫你一起分析下考砸的原因,我們再趕上去好不好?」
「好的,媽媽,謝謝你!」
這樣的對話形式在玲玲和女兒的生活中是一種常態,正是因為玲玲懂得跟青春期孩子的溝通藝術,所以她們之間說起來是母女,其實更像是閨蜜呢。
生活中,有不少父母跟青春期孩子之間老是會產生爭執,三言兩語不和就能鬧翻天,主要原因還是他們不知道如何跟孩子來溝通。這樣的家長,我建議一定要讀一讀這本來自韓國的《青春期對話法》。這本書的作者是姜琴珠,她不僅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還是青少年問題諮詢師,在幫助青少年的過程中,姜琴珠意識到對話的重要性,於是專門出了這本《青春期對話法》來幫助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有困難的父母們。
孩子會長成父母描述的樣子
「我是誰?」「我能做好什麼?」「我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的孩子問你以上這些問題,你該如何回答?「你是個非常熱心、樂於助人的孩子!」「你是個非常愛讀書的孩子!」還是「你真笨,以後肯定沒出息!」「你成績這麼差,肯定沒希望了!」
如果是前者,那麼你的孩子就會慢慢長成你嘴巴裡的樣子,越來越優秀,如果是後者,孩子就會自暴自棄,真正地成為一個平庸之輩。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貼標籤效應」。
「貼標籤效應」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次心理學實驗。美國當時因為士兵人數不足,只好將監獄裡的犯人組織起來培訓,心理學家讓這些人每周給自己最親近的人寫一封信,信中描述自己如何改過自新、表現良好等等。三個月後,犯人們開赴戰場前,專家們要他們繼續給親人寫信,寫自己如何服從指揮、英勇作戰的情形。結果,這些人的表現出乎意料,比起正規軍來說毫不遜色,表現得跟他們自己信中描述的一樣優秀。
這個「貼標籤效應」用在教育孩子上,效果非常明顯。習慣對自己孩子讚揚欣賞的父母,養出的孩子大多很優秀,而經常挖苦、諷刺孩子的家長,孩子往往越發地讓人頭疼。
在這本《青春期對話法》中,作者姜琴珠提醒道:
「父母的每句話都在不斷地雕刻著自己的孩子,「你長大後要成為這樣的人」,父母美好的期望就像鑿子一樣,把孩子雕刻得更加美麗。」
讓父母和青春期孩子對話變簡單的8個小技巧
想和青春期的孩子處好關係,首先就要放下家長的架子,放棄「我是對的,你是錯的!」的想法,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平等溝通。先別忙著發火,凡事先站在孩子的立場,換位思考一下再去對話。
下面有8個小技巧父母要記牢:
1、真心稱讚與感謝2、間接指出孩子的錯誤3、在批評孩子之前首先承認自己的過錯4、與命令相比,多採用一些拜託的語氣5、照顧孩子的面子和自尊心6、即便是瑣碎的小事,也不要吝嗇讚美7、告訴孩子「一直相信他,並滿懷期待」8、鼓勵孩子自信
舉個例子:
電視劇《燕雲臺》中,蕭燕燕和兒子文殊奴之間的關係非常融洽,文殊奴到了選後的年紀,燕燕舉辦了一場宴會,將大遼貴族的女孩都邀請來,讓兒子選擇。
燕燕:大遼適配的貴女盡數在此,你可有心儀之人呀?
文殊奴:全憑母后做主。
燕燕:……母后希望你可以選一個自己喜歡的人,你可明白?
文殊奴(有些羞澀):兒臣覺得菩薩哥挺好的。
燕燕(稍有猶豫):立後立賢,只是這菩薩哥年紀尚小,樣貌倒是出眾,但是為人溫柔敦厚而不愚,倒是有一些大家風範,我兒眼光不錯。
文殊奴:謝母后誇獎。……
燕燕在跟文殊奴對話時,沒有否定與打擊,而是欣賞與讚揚,充分尊重兒子的心意。所以後面兒子在燕燕跟韓德讓結婚時也是全力支持的。燕燕和兒子的這種溝通技巧非常值得其他父母學習。
學會了上面的8個小技巧還不夠,另外姜琴珠還提醒父母們,在跟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時,有些禁區是不能碰觸的,比如下面這些:
說老師或學校的壞話批評孩子的朋友拿自己的孩子跟朋友的孩子比較拿孩子跟他的兄弟姐妹比較拿過去的錯誤來說事把擔心孩子未來的不安情緒傳達給孩子說家人的壞話在眾人面前指出孩子的不足和錯誤談論他人的八卦跟青春期孩子的對話方法,書中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出了。 如果你當年在青春期時,因為不被理解而痛苦、因為父母幹涉太多、不停比較而爭吵,現在就不要將這份痛苦延續下去,不妨將這本《與青春期孩子對話》作為枕邊書,經常翻一翻,時刻提醒自己不走老路吧。即使你的孩子現在還沒到青春期,也可以先學起來。這些親子對話原則,在其他年齡也一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