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橋
保安腰刀是甘肅特有少數民族保安族的傳統手工藝品,堪稱保安族文化的大動脈,與戶撒刀、英吉沙刀並成為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名刀。主要產於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鎮、劉集鄉及周邊地區。
1227年,成吉思汗東徵時,把部分來自中亞的官兵和工匠留在青海同仁地區,這部分人與當地蒙、漢、回、藏、土等各族人民相鄰而居,互通共融,最終遷徙到今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城西北部、黃河南岸的大河家,定居於保安城,逐步形成了保安族。
他們中有許多人從事手工業生產,當時的鐵匠主要製作土槍、弓箭等,一脈相承的冶鐵技術使他們掌握了高超的制刀技藝,工藝十分複雜,工序多者達80多道,少者也有三、四十道。
保安工匠所制腰刀鋒利無比,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其中以折花刀最具代表性。
折花刀的花紋用傳統工藝手工打制而成,主要有流水紋、梅花紋、折射紋和雪花紋等,因不同的打制手法而形成獨一無二的花紋。
康橋原創作品,敬請關注,請轉發!版權已保護,轉載微我, 以免誤傷,盜用必究!
【作者簡介】康橋,男,甘肅省詩詞學會會員,甘肅省武術協會會員,西安永年楊式太極拳學會會員,中國武術六段。依崆峒山,傍涇河水。生桫欏塬,學哈爾濱。年逾五十,歷經風霜。出身醫科,偏愛詩文。弄情筆墨,習修武學。「蘭馬」擁躉,萬步有約。運動達人,健康橋梁。曾在《散文選刊》《飛天》《視野》《家鄉》《甘肅日報》《平涼日報》《甘肅農民報》《學習強國》等媒體發表散文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