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三大名刀之保安腰刀

2020-12-23 康橋筆談

文/康橋

保安腰刀是甘肅特有少數民族保安族的傳統手工藝品,堪稱保安族文化的大動脈,與戶撒刀、英吉沙刀並成為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名刀。主要產於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鎮、劉集鄉及周邊地區。

1227年,成吉思汗東徵時,把部分來自中亞的官兵和工匠留在青海同仁地區,這部分人與當地蒙、漢、回、藏、土等各族人民相鄰而居,互通共融,最終遷徙到今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城西北部、黃河南岸的大河家,定居於保安城,逐步形成了保安族。

他們中有許多人從事手工業生產,當時的鐵匠主要製作土槍、弓箭等,一脈相承的冶鐵技術使他們掌握了高超的制刀技藝,工藝十分複雜,工序多者達80多道,少者也有三、四十道。

保安工匠所制腰刀鋒利無比,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其中以折花刀最具代表性。

折花刀的花紋用傳統工藝手工打制而成,主要有流水紋、梅花紋、折射紋和雪花紋等,因不同的打制手法而形成獨一無二的花紋。

康橋原創作品,敬請關注,請轉發!版權已保護,轉載微我, 以免誤傷,盜用必究!

【作者簡介】康橋,男,甘肅省詩詞學會會員,甘肅省武術協會會員,西安永年楊式太極拳學會會員,中國武術六段。依崆峒山,傍涇河水。生桫欏塬,學哈爾濱。年逾五十,歷經風霜。出身醫科,偏愛詩文。弄情筆墨,習修武學。「蘭馬」擁躉,萬步有約。運動達人,健康橋梁。曾在《散文選刊》《飛天》《視野》《家鄉》《甘肅日報》《平涼日報》《甘肅農民報》《學習強國》等媒體發表散文數篇。

相關焦點

  • 各種各樣的刀,成為很多少數民族服飾的一個組成部分,來欣賞下
    刀不僅是這種農耕方法中十分重要的生產工具,而且還是山地民族在高山密林間行走的開路工具。同時,蟲蛇猛獸,也要用砍刀對付。我國的北方,草原遼闊,牧草茂盛,是放牧和飼養牲畜的好地方,肉食豐富,人們也就必須備刀,進餐時割食。
  • 中國四大聞名世界的少數民族刀具,每一把都帥爆了!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國西北和西南的一些少數民族總是刀不離身,有的掛在腰帶或皮帶上,有的佩在身體一側,有的則扛在肩上、握在手裡。各種各樣的刀,成為很多少數民族男子服飾的一個組成部分。
  • 雁翎刀:明清最為流行的腰刀
    靖康之恥三十餘年後的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南宋軍器監開始新造一種刀類兵器,因其形如大雁的翎毛,故命名為「雁翎刀」。
  • 中國最著名的幾把刀,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只能排第五
    銘其背曰:古之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四、苗刀之祖苗刀最早的傳說和根據來源於三苗九黎部落首領蚩尤的配刀,據說在逐鹿之戰中,黃帝用軒轅劍大勝蚩尤的苗刀。現在流傳的苗刀和蚩尤沒多大關係,現在的苗刀真正來源是倭刀,抗倭名將戚繼光對其進行提升和改造之後,就有了苗刀。
  • 中國古今名刀種類大全,看看你認識幾個?
    割刀:《禮記》:「割刀之用,鸞也之貴,貴其義也。」《正義》曰:「割刀今之刀,鸞刀,古之刀也。今刀便利,可以為割物之用。古刀遲緩,用之為難,宗廟不用今之刀,而用古刀修古也。」 雁翅刀:古代兵器。步戰用刀。又名金背大環刀。其刀背厚,刀頭寬大,刀體重。
  • 柔軟可繞手指,鋒利削鐵如泥,阿昌族的戶撒刀有多厲害?
    文/元氣少女QMQ 眾所周知,中國少數民族有三大名刀:甘肅保安族的腰刀、新疆維吾爾族的英吉沙小刀以及阿昌族的戶撒刀。我們今天討論的主角,就是三大名刀之一的阿昌族戶撒刀。
  • 腰刀到了明代才普及?還被日本刀逼的要出國標產品?
    在明代,士兵佩帶的短柄單刀被稱為腰刀。「腰刀」一詞最早見於《魏書·傅豎眼傳》,原意指的是佩帶在腰間的刀。宋代以前,腰刀一詞很少出現,進入明代後,人們才開始普遍稱呼短柄佩刀為腰刀。小說《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普遍佩帶腰刀。
  • 我做的刀, 不是誰都能買的, 比超市購菜刀更嚴格的實名制手工腰刀
    僅靠車子是見不到爾古呷布的,到公路的盡頭,還需徒步穿過一片雜草和菜地,才能遠遠望見四間瓦房,這位非物質遺產雙耳腰刀的傳承人,常年居住於此。 今年63歲的爾古大叔早已在院內守候多時,他把一件件自己打造的手工腰刀擺出來,放在平日所穿的查爾瓦(一種彝族鬥篷)上,抽刀亮刃,向我們展示腰刀上面特有的彝族紋飾。
  • 反戴腰刀:為何清朝武士腰刀的佩戴方式這麼奇葩?
    清代的軍戎服飾非常有特色,從鎧甲到配件都透著一股濃濃的滿清之風。此外,清朝還有一支以甲冑之名命名的"特種部隊"——藤甲兵。藤甲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在明代中後期,它在抗倭前線得到了頻繁使用。到了清代,朝廷乾脆組建了一支戴虎頭帽,穿虎紋衣,持繪有虎頭紋的藤牌護盾的漢人軍隊。若是不論其戰鬥力而單看這支軍隊的妝容,倒是別有趣味。
  • 馬未都收藏戚家刀: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刀原來是仿製日本腰刀?
    如今我們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兵器中,比較典型一類是歷經明清時代的" ",這是一種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研製出來的仿製日本腰刀,這種存世的武器,也被名家馬未都收藏過一把,這種裝備在戚家軍的手上如有神助。 在中日兩軍短兵相交的時候,發揮了極大的優勢,最終幫助國家守住了疆土。
  • 為何明清腰刀鞘鞘頭有方有圓?
    在清代紫光閣功臣像中那些滿清大臣所佩戴的方鞘雁翎腰刀都可以看出刀柄有著明顯的稜角,而圓鞘的依稀能看出柄沒有那麼明顯的稜角。刀柄剖面做成方形有著明顯的稜角,這樣的刀明顯會握著硌手。如果用力揮舞甚至可能把手掌磨出水泡,雖然能看到的無論繪畫還是實物,柄上都有纏繩,但是方形柄即便纏繩一樣會覺得硌手。筆者也有這種方柄的刀,即便做了倒角處理,並且纏繩,揮舞時依然會覺得硌手。
  • 世界三大名刀,為何沒有中國刀卻有日本刀?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
    世界三大名刀,為何沒有中國刀卻有日本刀?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馬未都曾表示,世界三大名刀中沒有中國刀。世界三大名刀為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劍、日本刀,尤其是日本刀與中國刀中的唐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另外一副模樣,唐刀沒落,日本刀彎道超車異軍突起。
  • 馬未都:世界三大名刀,日本刀名列其中,可惜卻沒有中國刀
    馬未都:世界三大名刀,日本刀名列其中,可惜卻沒有中國刀刀在冷兵器的發展過程中,地位並不如劍。可是,刀在實戰中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劍,這就影響到了刀文化的形成,自然也就引起了收藏家的關注。馬未都作為一名收藏家,對刀文化進行了深刻的解讀。
  • 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幾款極致名刀,一把當時殺傷力最強,一把聞名中外
    接下來,就帶大家來看下,在中國的歷史上,到底出現過哪些已知的歷史名刀? 第一:環首刀 環首刀誕生於我國西漢時期,是由鋼經過反覆摺疊鍛打和淬火後製作出來的直刃長刀,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類歷史上具有非凡意義的一種兵器。
  • 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幾款名刀,你最喜歡哪一把?
    接下來,醬油君就帶大家來看下,在中國的歷史上,到底出現過哪些已知的歷史名刀? 第一:環首刀 環首刀誕生於我國西漢時期,是由鋼經過反覆摺疊鍛打和淬火後製作出來的直刃長刀,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類歷史上具有非凡意義的一種兵器。
  • 日本刀躋身世界三大名刀,中國刀為何卻不行?馬未都道出背後隱情
    日本刀躋身世界三大名刀,中國刀為何卻不行?馬未都道出背後隱情世界三大名刀又稱「世界三大名刃」,分別是大馬士革刀、馬來刀、日本刀。明眼人一看,日本刀與中國刀關係密切,可以說是中國刀的「學生」,可人家躋身世界三大名刀,偏偏沒有中國刀。中國刀在歷史上也是風光無限,開疆拓土離不開它。
  • 直擊中國各朝代刀的真實面目:唐刀突顯霸氣,明刀秀美,清刀最為奢華
    陶弘景《刀劍錄》載:「蜀主備令蒲元造刀五千口,皆連環及刃,口刻七十二湅,柄中通之,兼有二字矣」。 【魏晉】---環首刀 手刀當為單手持握之近戰短兵,刀刃可破甲,但長度過短,不適合單獨使用,應是長兵之輔助器。在《武經總要》之行女牆圖及雲梯圖中,藏於車內之宋軍均持手刀。攀越攻城時多為短兵相接。
  • 世界三大名刀純屬誤讀,世界名刀排行榜,你想擁有哪一把?
    世界三大名刃,堪稱古兵器界的世紀冤案。這個冤案的始作俑者,是中國近代古兵器專家周緯。周緯在他的《亞洲古兵器圖說》一書中總結出,亞洲花紋刃是全世界花紋鋼刀劍的源頭,而到近代,花紋刃的三大代表分別是伊斯蘭諸族的大馬士革平面花紋刃 ,日本武士刀和馬來克力士劍。周緯的這一說法被人們不斷演繹,最終被傳成了世界三大名刃:大馬士革刀,日本武士刀,馬來克力士劍。
  • 日本刀原來源自中國,難怪倭寇刀那麼厲害,還是被中國刀追著砍!
    與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刀,並稱世界三大名刀。那麼,比日本刀更厲害的中國神刀又是怎麼回事呢?這就要從明朝的倭寇大橫行說起了。話說公元16世紀中葉,也就是中國明朝中後期,日本進入南北分裂的大動亂時期。那麼有多亂呢?反正比咱們的三國時期還要亂。為了爭搶地盤,大大小小的各路諸侯,成天是你打我,我打你。